首頁 > 制度大全 > 外協工程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外協工程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6 閱讀 3040

外協工程師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負責外協加工產品加工及交檢;

2、負責尋找符合公司體系的供應商資源;

3、負責外協供應商賬目明細;

4、負責維護供需雙方關系。

任職要求:

1、對機加產品能根據圖紙做初步判定加工工藝及設備要求;

2、熟悉機加件表處理工藝;

3、能夠初步分析外協不良品原因;

4、會駕駛,持C照。

熟悉精密加工行業,了解質量體系要求,如:ISO9001/GJB9001C優先考慮。

外協工程師崗位

篇2:外協件質量檢驗制度

為加強產品質量管理,保證產品的整體質量,樹立良好的質量信譽,提高工廠的經濟效益,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外協件(外購件),應包含整機產品、零部件、中間工序以及帶料外協等項目。

一、外協的基本原則:

1、由外協部門根據生產要求外協,檢計處按要求進行檢驗。

2、外協產品,包括零件如需變更技術要求,應預先取得生產、技術部門的同意,未經生產、技術部門同意不得任意變更要求。外協廠如不能履行合同或質量不穩定,經協調仍達不到質量標準或協作廠要重新進行選點。

3、由工廠帶料的外協件,按發料制度辦理。如涉及材料代用(包括材質、規格尺寸等),應按工廠規定辦理材料代用手續。

二、合同簽約:

1、外協件供需雙方簽訂協議或訂貨合同。如有必要還可附技術協議,協議或合同內容應明確反映質量保證條款。

2、中間工序協作應滿足圖紙及工藝要求,并盡可能簽訂合同或按市內中間工序協作規定辦理,協作件回廠后應辦理送驗手續,經驗收合格后,應在工藝單上簽字。

3、外協的協議、合同、技術協議等有關文件付本分送財務。

三、驗收付款:按照雙方商定的要求執行。

篇3:外協件生產的管理規定

1、目的與適用范圍

為了滿足計劃生產,確保產品質量的需要,采用協作生產,對工廠所有外協作件進行嚴格管理,特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工廠所有外協作件的管理。

2、職責

2.1供應部是外協生產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

a.外協作件作業計劃的編制;

b.與外協單位簽訂合同和《質量保證協議》。

2.2技術科負責提供外協件圖紙、技術要求等,并負責提供外協件制作工藝要求、驗收標準、規范及質量要求。

2.3技術質檢科負責對外協件進廠驗收,并對其質量合格率進行考核。

3、工作程序

3.1外協件計劃管理

3.1.1計劃員根據工廠月度生產計劃編制外協件月度生產計劃,經部門負責人審定、生產副廠長批準后下發協作單位。

3.1.2當工廠月度生產計劃調整或圖紙、技術要求等己更改時,供應科應及

時通知外協單位,把調整或更改的有關文件及時傳遞外協單位,同時收回原文件和資料。

3.2外協件進廠驗收

3.2.1由供應部采購人員負責對進廠協作件填報“物資進廠檢驗、試驗通知單”。

3.2.2經驗收合格的外協件由技術質檢科檢驗員填寫“物資進廠檢驗、試驗通知單”。

3.2.3外協件經驗收合格的由供應部采購人員負責憑合格通知單和入庫單,向半成品庫入庫。

3.2.4經驗不合格的外協件,由供應部采購人員及時與協作單位聯系,現場處理或退貨。

3.2.5退貨由供應科采購人員負責處理。

3.2.6現場處理由生產、供應科負責處理解決。

3.3制造過程中外協作件出現不合格品的處理。

3.3.1在生產制作過程中,發現外協件不合格時,檢驗人員應及時向供應科

反饋,由供應科采購人員負責通知外協單位派員前來現場處理。

3.3.2對生產現場出現的質量問題及延誤生產進度而造成的損失一律按合同和質量保證協議規定處理解決。

3.4抽查與監督考評

3.4.1由質檢科負責對產品的主要外協作件不定時進行監督、抽查。

3.4.2對監督抽查的外協作件質量情況進行分析和反饋供應部。

3.4.3對監督抽查出現的不合格品,由質檢科負責對該批不合格品進行復測和追溯。根據不合格品對產品質量缺陷嚴重性分級進行處理:

a)嚴重缺陷、重大缺陷退貨;

b)一般缺陷、輕微缺陷現場處理。

3.4.4對抽查出的外協件質量問題,根據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計劃的程度按《工廠質量事故處理規定》對有關責任人考評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