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績效考核評分細則
政府績效考核評分細則
為持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全面完成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重點工作任務,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特制定2011年度省政府對各市政府績效考評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十屆十一次全會和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任務,按照、省政府關于推進“五大系統”建設的重大部署,根據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社會管理創新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標,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加強行政權力運行制度建設為突破口,堅持科學引導、客觀公正、統觀全局、注重實效的管理方針,堅持以過程管理抓落實,以公眾滿意為導向,進一步完善政府績效管理工作機制,切實發揮績效管理的導向、激勵和監督作用,全面完成、省政府確定的工作目標,為全省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打下堅實基礎。
二、考評內容
20**年度省政府對各市政府績效指標考評內容分為發展戰略、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民生工程、環保生態、軟環境建設6個類別。
(一)發展戰略。
1.區域發展戰略
2.縣域經濟發展戰略
3.產業發展戰略
4.服務業發展戰略
(二)經濟發展。
5.地區生產總值
6.地方財政收入
7.城鄉居民收入
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9.開發開放
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1.非公有經濟發展
(三)社會事業發展。
12.基礎設施
13.教育科技
14.文化體育
15.醫藥衛生
16.人口計生
(四)重點民生工程。
17.就業創業
18.社會保障
19.住房惠民
20.農村就學
21.農村扶貧
22.農村環境
(五)環保生態。
23.節能效果
24.環境質量
25.土地資源集約利用
26.生態綠化
(六)軟環境建設。
27.平安環境
28.政務環境
29.信用環境
三、考評方式
今年省政府對各市政府的績效考評工作,要著重加強過程管理與察訪核驗環節,實現政府績效的全過程管理模式,確保考評結果的真實性與嚴肅性。
(一)過程考評。采取月跟蹤、季調度、半年考評等方式,了解工作進度,掌握情況,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對通過信息化系統提交的半年數據進行考評。
(二)年終考評。通過聽、查、看、訪等形式,對各市政府完成工作的數量、質量和效益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排名。對通過信息化系統提交的全年數據進行考評。
(三)察訪核驗。通過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采取實地考察、專項檢查和抽樣調查等形式,對各市政府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察訪核驗,發現問題及時指導、督促調整,對弄虛作假現象要給予懲處。
四、評分辦法
省政府對各市政府的.績效考評總分為1000分,包括指標考評、綜合評價和加減分項。指標考評采用完成比例法、數量遞減法、否決計分法、功效系數法、等級計分法、基準加減法、綜合計分法、累積計分法、直接扣分法、排名計分法等計分方法,按每項指標的實際情況個性化設計評分辦法。綜合評價包括領導評價和公眾評議。對為全省做出突出貢獻和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市政府,直接在指標考評與綜合評價總分上進行加分和減分。考評細則由省政府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另行下發。
五、結果使用
繼續實行綜合評分排名和評選重點工作優勝獎制度,對政府績效管理成效顯著的省考評部門予以表彰。按照獎勵先進、鞭策后進的原則,將年度績效考評結果作為獎優罰劣的依據,作為干部政績考核的依據,作為行政問責的依據,作為編制和安排財政預算的依據。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各市政府要把政府績效考評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建立健全專門的績效管理機構,選優配強工作人員,確保績效管理和信息系統建設資金落實,保證工作扎實有序開展。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按照“五大系統”建設要求,切實承擔起績效管理系統牽頭抓總職責,統籌推進覆蓋本地區及各部門的績效管理工作。省各考評部門要充分認識政府績效管理的“抓手’’作用,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增強責任意識,明確主管領導與責任人,建立健全考評工作機制,精心組織,周密實施。省政府績效考核辦公室要抓好落實,建立制度規范,完善措施辦法,全面推進行政績效管理系統建設,并積極探索政府重大專項工作績效的管理模式。
(二)狠抓落實。各市政府要緊緊圍繞績效目標任務,研究落實保障措施,將各項考評指標分解細化到各縣(市、區)和各部門,做到全年有目標、季度有任務、每月有計劃,將各項指標落實到具體責任部門和責任人。要強化重點工作過程督查指導,推進政府績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建立統一數據管理平臺,使各級政府領導實時了解政府運行全貌,實現地區工作的全過程監控。省各考評部門要把察訪核驗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來抓,采取明察和暗訪結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察訪核驗,注重跟蹤評價,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三)強化培訓。省政府績效考核辦公室要認真組織政府績效管理專業技能系列培訓,提高全省政府績效管理工作隊伍的整體業務水平。各市要組織開展市級培訓。
(四)加強宣傳。要加強輿論宣傳工作,充分發揮電視臺、報紙、網絡等媒體的作用,向社會公眾展示政府績效管理工作的現狀與成果,同時接受社會公眾對政府行政效果的監督。
(五)嚴肅紀律。政府績效考評工作要堅持公正、公平的原則,對各市政府做出客觀、全面、公正的評價。要嚴明工作紀律,堅決防止濫用職權、泄露秘密、弄虛作假等行為的發生。對在考評過程中違反紀律的將予以通報,情節嚴重的,要按有關規定處理。
篇2: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評級辦法評分辦法
第一條為深入開展全國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根據《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和《國務院安委會關于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安委[2011]4號)等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全國所有合法的生產煤礦,新建、技改(包括重組整合)煤礦參照執行。
第三條考核評級標準執行《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
第四條申報安全質量標準化煤礦的基本條件:
1、證照齊全有效。
2、實現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年度內達到安全生產目標要求。
3、隱患排查治理:按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建立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體系。
4、采掘關系正常:開拓煤量、準備煤量、回采煤量、抽采煤量符合有關規定,回采率達到要求。
5、自查考核獎懲:煤礦企業制定并執行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評比及獎懲制度。
6、按要求建立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
第五條安全質量標準化煤礦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評分90分及以上,且年度內無死亡事故。井工煤礦通風、地測防治水、采煤、掘進、機電、運輸的單項考核評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專業均不低于80分;露天煤礦穿孔、爆破、采裝、運輸、排土、機電、邊坡的考核評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專業均不低于80分。
二級: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評分80分及以上,且井工煤礦百萬噸死亡率低于全國及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上年度平均水平,露天煤礦年度內無死亡事故。井工煤礦通風、地測防治水、采煤、掘進、機電、運輸的單項考核評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專業均不低于70分;露天煤礦穿孔、煤破、采裝、運輸、排土、機電、邊坡的考核評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專業均不低于70分。
三級: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評分70分以上,且百萬噸死亡率低于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上年度平均水平。井工煤礦通風、地測防治水、采煤、掘進、機電、運輸的單項考核評分均不低于70分,其他專業均不低于60分;露天煤礦穿孔、爆破、采裝、運輸、排土、機電、邊坡的考核評分均不低于70分,其他專業不低于60分。
第六條考核檢查過程中發現申報煤礦有《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總則所列的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和行為時,應當立即責令其停產整改,待隱患排除后,重新申報。
第七條鼓勵煤礦企業采用《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規范》(AQ/T1093-2011)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創建工作,其指標與《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對標確認,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備案后可引用,但考核評級工作須按照本辦法執行。
第八條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等級按年度分級考核。一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煤礦的考核工作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負責,具體的評審工作委托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承擔;二級、三級的考核工作由省級主管部門負責。
第九條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考評,按照企業申報、現場考核、等級認定、公示發布、頒發證書的程度進行。
第十條安全質量標準化煤礦的檢查考核。
1.安全質量標準化煤礦考核采取動態檢查。全國煤炭行業每年進行一次;省(直轄市、自治區)每半年抽查1次;礦每月進行1次全面自查。
2.對被取消和未取得安全質量標準化等級的煤礦,須責令其停產整改;對逾期未整改達標的,提請地方政府依法予以關閉。
第十一條企業應加大安全質量標準化投入,制定安全質量標準化等級提升計劃,不斷改善煤礦安全生產條件。
第十二條各級地方政府和煤礦企業應實行安全質量標準化激勵政策,對被評為一級、二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的煤礦給予鼓勵。
第十三條省級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主管部門可根據本辦法和工作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并上報備案。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2013年5月1日起實施,《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試行)》(2004年)同時廢止。
篇3:炮采工作面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評分辦法
隊別:工作面名稱:檢查項目檢查小項及質量標準檢查方法評分辦法實得分一質量管理工作1.堅持支護質量和頂板動態監測并有健全的分析和處理責任制,有記錄資料2.堅持開展對工作面工程質量、頂板管理、規程兌現及安全隱患整改情況的班評估工作3.開展工作面地質預報工作,每月至少有一次預報,并有材料向有關部門報告4.有合格的作業規程和管理制度(1)作業規程能貫徹有關技術政策和先進技術,并能結合實際,指導現場工作(2)從編制、審批到貫徹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并由礦總工程師組織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復查,并有復查意見(3)作業規程中支護設計根據礦壓觀測、地質資料、頂板控制專家系統進行科學計算,支護方式、支護強度的選擇有科學依據(4)工作面有初次放頂、收尾及過地質構造帶專項措施5.所有支護器材有基礎臺賬,對規格型號、供貨渠道、數量及合格證等均有記錄各項全面檢查,地面檢查作業規程和有關資料,并與井下對照檢查該大項共10分1小項3分2小項1分3小項1分4小項4分(分項各1分)5小項1分二頂板管理1.工作面控頂范圍內,頂底板移近量按采高≤100mm/m2.工作面頂板不出現臺階下沉。3.機道梁端至煤壁頂板冒落高度不大于200mm4.不準隨意留煤頂開采,必須留煤頂,托夾矸開采時,必須有專項批準的措施1、3小項沿工作面各均勻選5點和在各點間任選5點,共10點,量機道和放頂處底板高差計算合格率,三點不合格為不合格,不合格時該小項零分2小項全面檢查,出現臺階下沉該小項不得分4小項全面檢查一處有煤頂為不合格該大項共10分1、2、3、4小項各為2.5分三工作面支護單體液壓支柱支護:1.新設支柱初撐力:單體液壓支柱Ф80mm≥60KN,Ф100mm≥90KN;金屬磨擦支柱必須使用5噸液壓升柱器2.支柱全部編號管理,牌號清晰,不缺梁,少柱3.工作面支柱要打成直線,其偏差不超過±100mm(局部變化地區可加柱)。柱距偏差不大于±100mm,排距偏差不超過±100mm4.底板松軟時,支柱要穿柱鞋,鉆底<100mm1、3小項沿工作面各均勻選5點和在各點間任選5點,共10點,一點不合格扣一分,扣完為止。合格率低于70%不得分。檢查直線性,拉線分段長度不于50m2、4小項全面檢查一處不合格扣0.5分,扣完為止該大項共15分1小項為6分2-4小項各為3分有兩種支護的應加權平均四安全出口與端頭支架1.工作面上下機頭處堅持正常使用好4對8根長鋼梁或雙楔調角定位頂梁(不少于6架)支護,支柱初撐力:Ф100mm≥90KN;Ф80mm≥60KN;2.工作面上、下出口的兩巷,超前支護必須用金屬支柱和鉸接梁(或長鋼梁)、距煤壁10m范圍內打雙排柱,10-20m范圍內打單排柱3.上下順槽自工作面煤壁超前20m范圍內支架完整無缺,高度不低于1.6m,有0.7m寬人行道4.超前支柱初撐力不低于50KN小項梁柱全面檢查,一處不合格該小項不得分2-4小項檢查不少于10各點,一點不合格扣一分,扣完為止該大項為10分1小項為4分2-4小項各為2分五回柱放頂1、控定距符合作業規程要求,回風、運輸順槽與工作面放頂線放齊(機頭處可根據作業規程放寬1排)2、用全部陷落法管理頂板的工作面,采空區冒落高度普遍不小于1.5倍采高,局部懸頂和冒落高度不充分(<(2×5)m2),用叢柱加強支護,超過的要進行強制放頂。特殊條件下不能強制放頂時,要有強支可靠措施和礦壓觀測資料及監測手段3、切頂線支柱線數量齊全,無空載和失效支柱,擋矸有效。特殊支護(戧柱、戧棚)符合作業規程要求。放頂時按組配足水平楔(每組不少于3個)4、無空載支柱1、3項全面檢查、一處不合格扣一分,扣完為止2小項全面檢查,一處不合格該小項不得分4小項、工作面內空載支柱視為失效支柱,一棵扣一分,扣完為止該大項共10分1、2兩項各為3分3、4兩項各為2分六煤壁機道1、煤壁不直,與頂底板垂直。傘檐:傘檐長度超過1m時,其最大突出部分,薄煤層不超過150mm,中厚以上煤層不超過200mm;傘檐長度在1m以下時,傘檐最突出部分薄煤層不超過200mm;中厚以上煤層不超過250mm2、炮采工作面及時掛梁,破碎頂板要掏窩掛梁,懸臂梁到位,端面距≤300mm;梁端要接頂,不得在無柱懸梁上再掛懸臂梁3、靠煤壁點柱按作業規程要求架設及時、齊全4、機道內頂梁水平楔數量齊全(每梁一個),用小鏈與梁聯掛。有沖擊地壓工作面選用防水水平楔各小項全面檢查,一點不合格扣一分,扣完為止該大項共10分1小項為4分2、3、4小項各為2分七兩巷文明生產1、巷道凈高不低于1.8m2、支柱完整,無斷梁折柱,拱形支架、卡纜、螺栓、墊板齊全。無空幫、空頂、剎桿擺放整齊。架間撐木(或拉桿)齊全。錨、網支護完整有效3、文明生產:(1)巷道無積水(長5m,深0.2m);(2)無浮渣、雜物;(3)材料、設備碼放整齊并有標志牌(4)管線吊掛整齊,行人側寬度不小于0.7m1、2小項各均勻選5點和在各點間任選5點,共10點,一處不合格扣一分,扣完為止該大項為5分1小項為2分2、3、4小項各為1分八假頂和煤炭回收上、中分層開采工作面:1.分層開采工作面鋪設人工假頂符合作業規程要求,及時灌漿灑水2.分層工作面必須把分層煤厚和鋪網情況及假頂上冒落大塊巖石(>2.0m3)記載在(1:500)圖上3.分層采高按作業規程規定不得超過±100mm4.不任意丟頂煤和留煤柱1、2、4小項全面檢查。一處不合格不得分3小項均勻選5點一處不合格扣一分,扣完為止該大項共10分1、5小項各2分2、3、4、6、7、8小項各一分一次采全高和底分層工作面:5.回收率達到要求6.不丟頂、底煤(必須留時要有專項批準的措施)7.浮煤凈(單一煤層和分層底層工作面在2m2內浮煤平均厚度不超過30mm)8.不任意留煤柱5、6、7、8小項全面檢查,一處不合格,該小項為不合格,不得分九機電設備1.乳化液泵和液壓系統完好,不漏液,壓力≥18MPa;乳化液濃度不低于2%—3%,使用乳化液自動化配比器,有現場檢查手段2.工作面輸送機頭與順槽輸送機搭接合理,底鏈不拉回頭煤順槽刮板輸送機擋煤板和刮板、螺栓齊全完整。3.順槽膠帶輸送機架、托滾齊全完好,膠帶不跑偏。電纜懸掛、管子鋪設符合規定,開關要上架,煤電鉆電纜要盤好。閑置設備和材料要放在安全出口20m以外的安全地點。電氣設備上方有淋水,要有防水設施1—3小項全面檢查,一處不合格該小項不得分該大項共10分1小項為4分2、3小項各為3分十安全管理1.工作面和順槽輸送機機頭、機尾有壓(戧)柱。小絞車有牢固壓(戧)柱或地錨。行人通過的順槽輸送機機尾處要加蓋板。行人跨越輸送機的地點有過橋2.支柱高度與采高相符,不得超高使用3.在用支柱完好、不漏液、不自動卸載,無外觀缺損。達不到此要求的支柱不超過3根4.支柱迎山有力,不出現連續3根以上支柱迎山角或退山角過大,采高大、傾角>150的工作面支柱,必須有防倒措施,工作面傾角>150時,刮板輸送機設防滑裝置。5.使用鉸接頂梁工作面鉸接率>90%各小項全面檢查,一處不合格該小項不得分該大項共10分1—5小項各為2分工程質量存在問題:檢查單位:檢查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