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群眾舉報涉黑惡違法犯罪活動獎勵辦法
市群眾舉報涉黑惡違法犯罪活動獎勵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同黑惡勢力違法犯罪作斗爭的積極性,嚴厲打擊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活動,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確保社會政治穩定,結合信宜地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獎勵對象是指舉報我市轄區內發生的涉黑涉惡組織及人員違法犯罪活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負有防范打擊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工作職責的政法機關和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舉報涉黑涉惡組織、人員非法活動的,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黑惡勢力組織及人員違法犯罪活動是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規定的十類黑惡違法犯罪行為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
第二章舉報方式
第四條舉報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舉報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活動:
(一)電話舉報:0668-8860236
(二)郵箱舉報:***
(三)信件或當面舉報:信宜市江堤北路1號信宜市信訪局二樓信宜市掃黑除惡辦公室,郵編525300)
第五條提倡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舉報人在舉報時,應當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以便回復處理結果和兌現獎金。
舉報人必須實事求是,不得虛構、夸大、捏造事實,嚴禁借舉報名義對他人誣告、陷害。提供的線索要盡量詳細,包含涉黑惡組織或人員的基本情況、違法犯罪活動或者領域,主要違法犯罪事實依據等內容。
第六條處理群眾舉報工作遵循以下原則:
(一)嚴格保密原則對舉報人個人信息嚴格保密,依法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舉報人進行打擊報復。對泄漏情況或者打擊報復舉報人的,一經查實,將依法依紀從重處罰,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懲處。
(二)反饋與獎勵原則堅持實事求是、依法有序、公平公正、按績施獎。對舉報的每一條線索,都將及時向舉報人反饋核實結果。凡被認定有效舉報線索的,一律按本辦法兌付獎金。
第三章獎勵項目和標準
第七條獎勵范圍和標準:
(一)提供線索并協助公安機關破獲黑惡勢力組織、人員違法犯罪的普通案件的,獎勵人民幣2000-5000元;
(二)提供線索并協助公安機關破獲黑惡勢力組織、人員違法犯罪的重特大案件的,獎勵人民幣5000-10000元;
(三)提供線索抓獲涉黑惡勢力組織首要分子,查清該黑惡勢力組織架構及骨干成員的,獎勵人民幣10000-30000元;
第八條對符合獎勵條件的舉報人,按以下原則進行獎勵:
(一)對涉及不同違法犯罪人員的舉報,查實屬同一案件線索的舉報獎勵不重復發放;
(二)兩個或兩個以上舉報人聯名舉報同一線索的,按一案行獎勵;
(三)兩個或兩個以上舉報人分別舉報同一線索的,主要獎勵最先舉報人(以市掃黑除惡辦受理登記時間為準),其他舉報人酌情給予獎勵。
第九條舉報獎勵申報由市掃黑除惡辦公室會同市公安局確認,經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審批同意后發放。
第四章附則
第十條舉報獎勵所需資金由市財政負擔。
第十一條本辦法由信宜市掃黑除惡辦公室負責解釋,由公布之日起執行。
來源:信宜政法
篇2:食品安全違法舉報獎勵方法范本
第一條為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食品生產經營領域違法行為進行舉報,嚴厲打擊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創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監管的良好氛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及其它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受理、督辦或者直接參與調查處理的發生于本區行政區域內的食品安全違法案件。
第三條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全區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舉報獎勵工作的實施。
區農林水、質監、工商、衛生、食品藥品監督等有關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負責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舉報的受理和查處工作。
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及其它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當公布舉報投訴電話,明確舉報的受理范圍。
第四條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舉報途徑包括:
(一)來人舉報;
(二)電話、傳真、電子郵件舉報;
(三)信函舉報;
(四)行政執法部門或司法部門移交的由個人舉報立案查處的案件;
(五)其它途徑。
第五條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及其它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當明確專人負責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舉報投訴的受理、登記工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舉報投訴不得推諉拒絕,屬于本辦法規定第二條范圍的,應當詳細記錄舉報的相關情況;對不屬于本辦法第二條規定范圍的舉報,應在24小時內書面通知并移送有權處理的監督管理部門,同時告知舉報人。
第六條舉報下列食品生產經營領域違法行為的,屬于本辦法獎勵范圍:
(一)種植、養殖、加工、經營過程中,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農業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違法違規生產、加工、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
(三)銷售未經檢驗檢疫或者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肉類及其制成品;銷售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動物、水產等及其制成品的;
(四)經營應當檢疫卻未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國外進口食品的;
(五)銷售失效、變質、過期以及不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的食品,或者偽造、涂改食品生產日期延長明示保質期的;
(六)其它違反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情形。
第七條食品安全違法案件劃分以下三個等級:
(一)一般食品安全違法案件:生產經營食品的違法行為屬于個別行為,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產生一定危害,可能造成一定社會影響,涉案貨值金額在5萬元(含)以下,需追究行政法律責任的;
(二)重大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規模化違法生產經營食品,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涉案貨值金額在5萬元以上50萬元(含)以下,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
(三)特別重大食品安全違法案件:大規模違法生產經營食品,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惡劣的社會影響,涉案貨值金額在50萬元以上,違法行為情節特別嚴重的。
第八條舉報級別分為以下三個等級:
(一)一級舉報——能詳細提供被舉報人或單位的違法事實,能夠提供關鍵證據和票據,并積極協助案件調查,舉報情況與違法事實完全相符;
(二)二級舉報——能提供被舉報人或單位的違法事實,已掌握部分現場物證、書證、視聽資料等證據并協助案件調查,經查證,舉報情況與違法事實相符;
(三)三級舉報——已取得部分重要證據,但尚未對違法事實進行直接核實,僅提供查辦線索,不能配合案件調查,舉報情況與查辦事實基本相符。
舉報案級由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初審后報分管副區長審定。
第九條依據舉報人舉報的具體情況和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舉報級別等級,參照涉案貨值金額的多少,給予舉報人一次性貨幣獎勵。具體獎勵標準如下:
(一)屬于一級舉報的,按該案涉案貨值金額的4%及以下給予獎勵;
(二)屬于二級舉報的,按該案涉案貨值金額的2%及以下給予獎勵;
(三)屬于三級舉報的,按該案涉案貨值金額的1%及以下給予獎勵。
每起案件的舉報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5萬元。對執法機關查處后無涉案貨物,但可證實被舉報者存在本辦法第六條規定的違法事實的,可視情節給予舉報人200—500元獎勵。
第十條受獎勵的舉報人按照以下方式確認:
(一)舉報人以書信、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實名舉報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經查證屬實給予相應獎勵;
(二)對匿名舉報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線索,經查證屬實并能夠確定舉報人真實身份的,也應當給予獎勵;
(三)同一線索被兩個以上舉報人分別舉報的,獎勵最先舉報人;
(四)同一線索被兩個以上或同一舉報人向省、市、區三級分別舉報的,按照誰先受理、誰獎勵的原則獎勵舉報人;
(五)兩個或兩個以上舉報人聯名舉報同一線索的,按一案進行獎勵,獎金分配比例由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確定。
第十一條對同一案件的舉報獎勵不得重復發放。
第十二條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舉報獎勵的審定實行分級負責制:
(一)一般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舉報獎勵由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主任審核,報區政府相關會議審定;
(二)重大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舉報獎勵由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初審后,由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區長審核,報區政府相關會議審定;
(三)特別重大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舉報獎勵由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初審后,由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區長和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區長審核,報區政府相關會議審定。
第十三條區政府設立食品安全基金。基金列入財政預算,專款專用。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舉報獎勵資金從食品安全基金中列支。基金管理、獎金發放、信息披露等工作由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初審,報區政府相關會議審定。
第十四條對舉報人的獎勵按照以下程序辦理:
(一)案件承辦單位應在案件調查屬實后7個工作日內,對舉報事實、獎勵條件和標準予以認定,并填寫《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審批表》提出獎勵意見,向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申報;
(二)在收到案件承辦單位舉報獎勵申請后,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對舉報獎勵意見按有關程序進行初審,報區政府相關會議審定;
(三)舉報獎勵申請經區政府相關會議審定批準后,由案件承辦單位通知舉報人到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領取獎金。
舉報人應當在接到領獎通知之日后1個月內攜帶本人身份證或其它有效證件到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領取舉報獎勵;因故不能現場領取的,也可提供有效銀行帳戶,通過銀行劃轉;委托他人代領的,應提供委托證明、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逾期不申領的,視為自動放棄。
第十五條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及其它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當建立舉報保密制度。按照國家保密規定管理舉報材料和記錄,未經舉報人同意,不得將其姓名、身份、居住地及舉報情況公開或泄露給被舉報人和其他無關人員。
第十六條舉報人應當對所舉報內容的真實性負責。舉報人借舉報之名故意捏造事實誣告他人的不予獎勵,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十七條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當在法定時限內辦結所受理的舉報案件,并在案件辦結后將該案行政處罰結案報告報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備案。
第十八條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和其它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辦理食品安全違法案件舉報獎勵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舉報材料,冒領舉報獎金的;
(二)對舉報事項未核實查辦的;
(三)有泄密行為的;
(四)向被舉報人透露相關信息,幫助其逃避查處的。
第十九條下列舉報不適用本辦法:
(一)與食品安全工作有關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舉報;
(二)負有食品安全管理職責的部門工作人員的配偶、直系親屬或者其授意他人的舉報;
(三)屬申訴案件的舉報。
第二十條本辦法由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