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代表會議制度
村民代表會議制度
第一條村民代表會議是村民會議的補充形式,是在村民會議不便召開或不能召開的情況下依照村民會議的授權事項進行民主決策的一種形式。但不能以村民代表會議完全代替村民會議。
第一節村民代表會議的設立
第二條在人數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推選產生村民代表。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戶至十五戶推選一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組推選若干人,總數由村民委員會確定,但不得少于二十人。原則上二百戶以下的村不設村民代表。
第三條村民代表會議由村民代表、村民委員會成員和居住在本村的各級人大代表參加。
第四條村民代表會議的議事范圍是經村民會議授權確定的有關事項。
第五條要建立村民代表聯系農戶制度,真實反映所代表的村民的意見。
第六條村民代表具有提出議題權、投票(舉手)表決權、監督評議權、反映意見和提出建議權。
第七條村民代表具有聯系村民的義務,按時參加會議的義務,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義務,帶頭執行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所作決定的義務,協助村民委員會開展工作的義務。
第二節村民代表會議的議事內容
第八條經村民會議授權,村民代表會議可以討論決定村民會議議事內容中的第一至第十一項涉及的事項。
第三節村民代表會議的召集和議事程序
第九條村民代表會議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村民委員會主任主持。
第十條村民代表開會應當有三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會議成員參加,所作決定須經村民代表會議成員的半數以上通過并不得與村民會議的決議、決定相抵觸。
第十一條村民代表至少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經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提議,應當及時召集村民代表開會。
第十二條村民代表會議的議題一般由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其他群眾組織提出或者由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聯名提出,也可以由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聯名提出。
第十三條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委員會應當在三日前將要討論決定的事項通知村民代表,村民代表應當及時征求所代表的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并在村民代表開會時如實反映。
第十四條村民代表會議參照村民會議的議事程序進行。
第十五條村民代表會議結束后,村民委員會應對本次會議的資料進行整理,立卷存檔,以便備查。
第十六條村民代表會議作出的決定或決議,村民委員會要利用公開欄、廣播等形式向全體村民公布和公開。村民代表應及時把會議的決議或決定傳達到所聯系的農戶。
篇2:C村民代表會議制度
下面是qiquha編輯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僅供村民代表會議參考!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發展基層民主,實行村民自治,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規定,結合本村實際,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村民代表會議是村民委員會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一種有效形式。它向村民會議負責,在村民會議閉會期間,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村民代表開會,討論決定村民會議授權的事項。
第三條村民代表會議由村民代表、村民委員會成員、居住本村的各級人大代表組成。
第四條村民代表會議制度行使下列職權:
1、聽取、審議村民委員會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收支情況的報告,審查批準村務、財務公開方案;
2、鎮統籌資金的收繳方法,村提留的收繳及使用;
3、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數及補貼標準;
4、村級經濟的發展方案及所得收益的使用;
5、村辦學校、村建道路等公益事業的經費籌集方案;
6、村級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業的建設、承包方案;
7、村民承包經營方案;
8、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9、建議撤換和補選村民委員會成員;
10、村民會議認為應當由村民代表會議決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項。
第五條村民代表會議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戶至十五戶推選一人或者根據村民委員會的核定名額由村民小組推選產生,但是總數不少于三十人,村民代表中,婦女應當有適當名額。村民代表產生后,向全體村民張榜公布,并報鎮人民政府備案。
第六條村民代表會議代表每屆任期與村民委員會任期相同,可以連選連任。
第七條村民代表應接受聯系戶(或本村民小組)選民的監督,有三分之一以上聯系戶(或本村民小組五分之一以上選民)聯名,可以要求撤換村民代表。
撤換要求要提出撤換理由,被提出撤換的村民代表有權提出申辯意見。村民小組要及時召開聯系戶(或村民小組)會議,投票表決撤換要求。撤換村民代表須聯系戶(或村民小組)過半數選民通過,空缺的村民代表從原聯系戶(或村民小組)中補選。
第八條村民代表在任期內有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計劃生育政策的,應當撤換,從原聯系戶(或村民小組)中補選。
第九條村民代表應具備以下條件: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
2、辦事公道,作風正派,堅持原則,關心集體,聯系群眾,不謀私利,在群眾中有較高威信;
3、身體健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參政議政能力,能正確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和積極履行應盡義務。
第十條村民代表具有提出議題、監督評議、表決、調查、反映意見和建議的權利。
第十一條村民代表具有聯系選民、按時參加會議、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帶頭執行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決定、決議,協助村民委員會工作的義務。
第十二條村民代表會議每年至少召開兩次,必要時可隨時召開,有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提議,應召開村民代表會議。
第十三條村民代表會議議題由村民委員會提出,也可以由村民代表單獨或聯名提出。村民代表提出的議題需填寫議題表,報村民委員會同意后列入議題。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聯名提出的議題,必須列入會議議題。
第十四條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要認真做好會前準備工作,提前兩天把會議內容告訴代表,讓代表征求村民的意見。
第十五條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和決策問題的原則,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黨的政策,少數服從多數,局部服從全局。所作出的決定和決議必須經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方為有效。
第十六條村民代表會議要有會議記錄、工作報告、會議議題、討論情況、表決結果和通過的決定、決議等要立卷存檔。
第十七條村民代表會議所作出的決定和決議要向村民公布和公開,村民代表必須及時主動把會議的決定、決議傳達到聯系戶。
第十八條村民代表會議決定的事項,在不違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情況下,全村村民必須貫徹執行和自覺遵守。
第十九條村民委員會在執行村民代表會議決定中要明確責任,分工負責,保證決定、決議的有效實施。執行中遇到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由村民委員會集體研究決定,確需作重大變更和修訂的,應提交下一次村民代表會議決定。
篇3: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規則格式
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規則
為切實加強我村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質量,根據上級有關規定,特制訂本議事規則。
一、村民代表的條件
村民代表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在村民中有較高的威信,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有一定的參政議政和決策能力。
二、村民代表的權利和義務
一是參政議政,討論決定村民會議授權的事項;二是與推選自己的村民聯系,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三是會議做出決定之后,負責向自己代表的村民傳達,并予以貫徹執行。
三、村民代表的產生辦法
1、村民代表選舉辦法:一是由村民按戶推選產生。《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以下簡稱《組織法》)規定按5戶至15戶推選產生一名代表,戶數較多的村可由15戶推選1人,戶數較少的村可由5戶推選1人,具體多少戶范圍內推選1名代表合適由村民選舉委員會或村兩委聯席會議決定。二是由各村民小組推選產生。至于一個村民小組推選產生多少名代表合適,也由各村根據實際確定,但不應太少,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2、組織領導。村民代表的推選工作由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應先提出候選人,由村民醞釀討論,如村民意見比較趨向一致,可舉手表決通過;如對候選人意見有分歧,應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決定。
3、村民代表的任期。村民代表的任期與村委會成員的任期相同,可連選連任。村民代表選舉產生后,村民選舉委員會應進行造冊登記,發布公告告示村民。
四、村民代表會議的召集
村民代表會議由村民委員會負責召集。會議時間一般分為定期和不定期兩種,即每六個月至少召開一次,有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提議,應當及時召集村民代表會議,會議的議題一般由村民委員會提出,也可以由村民代表聯合提出。會議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集體討論決定所有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參加,所作決定應當經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且不得與村民會議所作的決議、決定相抵觸。
五、村民代表會議決定事項
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落實方案;
2、集體糧田、菜田、果園、山場的合同招標和投標方案,集體企業及其房屋等財產的承包方案和變賣、租賃方案;
3、集體獨資、合資、參股經營的項目投資方案;
4、集體大宗固定資產的購置和處理方案;
5、集體經濟的年度財務預算和收益分配方案;
6、集體土地的出租以及征地費和租金的收支方案;
7、村莊建設規劃和公共設施建設項目的確定;
8、干部功績過失情況的民主評議和干部自律情況的檢查監督。
9、村兩委主要干部的誤工、出差、話費報銷方案。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