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規劃審批監察管理辦法
**建設工程規劃審批監察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市政府關于**《**鎮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的批復及《**鎮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委審批通過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在**鎮規劃區建設用地范圍內新建、擴建、改建各項建設工程,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二章建設工程的規劃審批管理
第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新建、改建、擴建各類永久性建筑物、構筑物,包括房屋建筑、煙囪、水塔、儲罐、城市雕塑等,應當按照本細則規定向規劃部門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新建、改建、擴建下列臨時性建筑物、構筑物,應當按前款規定,向規劃部門申領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一)具有基礎、墻壁、屋面的臨時性房屋建筑;
(二)臨時性圍墻、大門、車棚等;
(三)沿城市主要道路、廣場設置的各類廣告設施;
(四)城市主要道路、廣場兩側建筑及其他地段重要公共建筑的門面改造、裝修工程;
(五)臨時用地的建筑物、構筑物。
第四條任何單位新建、擴建、改建道路、河道、橋涵、鐵路、管線、地下通道等工程,應當向規劃管理部門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五條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向規劃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交以下圖件:
(一)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申請表;
(二)建設項目的有效批準文件;
(三)擬建用地的建設用地批準書或土地權屬證書;
(四)擬建范圍的現狀地形圖;
(五)建設工程規劃設計要點;
(六)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批準的規劃設計總圖;
(七)擬建工程的總平面布置圖、立面圖(立面效果圖示至少應兩種不同造型,按比例尺制作);
(八)有關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對工程設計方案的意見;
(九)結構、基礎鑒定報告書(接層或改建的)。
第六條經**鎮城市規劃建設評議委員會議成員到擬建建設工程地點現場進行實地勘察并審查同意后,由旗建設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單位在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應當按照要求制作建設工程規劃公示牌。公示牌內容主要包括:
(一)建設工程項目規劃審批基本情況;
(二)建筑物平面布局圖、立面效果圖、鳥瞰圖(組團)及立面夜景設計效果(必須按比例尺做,以防失真);
(三)各項規劃技術指標;
(四)建設單位名稱、法人代表;
(五)監督舉報電話。
公示牌要統一標準和規格,經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審批后,方可設立。
第七條申領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向規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相關圖件。
第八條領取建設工程設計要點應當向規劃管理部門提交以下圖件:
(一)建設項目有效批準文件;
(二)擬建用地的建設用地批準書或者土地權屬證書;
(三)擬建范圍的現狀圖,對有特殊要求的項目還需提交擬建范圍的地下現狀綜合管線圖。建設工程規劃設計要點的有效期為6個月,建設單位應當在有效期內向規劃管理部門申報規劃設計方案。確需延期的,應當在期滿前20天內向規劃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延期手續。逾期未申請延期或申請延期未獲批準的,該建設工程規劃設計要點自行失效,建設單位應當重新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設計要點。對獲準延期的,規劃管理部門對原建設工程規劃設計要點提出調整意見。建設工程規劃設計要點的延期期限不得超過3個月。
第九條建設單位在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之日起6個月內,應當開工建設。確需延遲開工日期的,應當向原發證部門申請延期。逾期未申請延期或者申請延期未獲批準的,該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自行失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延期不得超過6個月。
第十條臨時建設工程的使用期限一般不得超過2年。確需延長使用期的,建設單位和個人應當向原核發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劃管理部門重新申請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臨時建設工程使用期滿或因城市建設需要不能繼續使用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必須無條件拆除。
第十一條根據《**市城市建筑退離道路紅線管理規定》(赤政發〔1992〕242號文件),在城市道路兩側建設的各類房屋建筑應當按照城市規劃的要求退讓城市道路紅線。商業、商業和住宅、商業和辦公混合建筑以及其他營業性建筑,應按營業面積計算,每百平方米營業建筑面積設停車場面積22.5平方米。
第十二條新建房屋建筑間距的確定應按《**市城市建筑間距管理規定》(赤政發〔1992〕241號文件)執行(如有新的建筑間距管理規定,按新的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新建房屋建筑退讓用地邊界應當符合以下規定:
(一)用地邊界另一側已有相鄰建筑的,應當符合建筑間距規定的相應要求。
(二)其他建筑類型或者布置形式退讓用地邊界的最小距離,按修建性規劃要求,由規劃管理部門在規劃設計要點中確定。
第十四條禁止在規劃路幅內建設房屋建筑。經鑒定確系危房的,經規劃管理部門批準后,可以在原地按照原面積、原高度進行翻建。
第十五條城市綠化用地范圍內不得建設與園林、綠化工程無關的房屋建筑。
第十六條在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與文物無關的其他工程建設,如有特殊需要,必須經原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十七條在規劃及現有的高壓供電走廊控制范圍內不得建設任何影響安全的建筑物、構筑物。
第十八條任何建筑物、構筑物不得壓占城市地下管線,其退讓管線的距離應當符合有關技術規定。
第十九條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必須按照批準的規劃實施。已按照規劃建成的居住片區,原則上不得增建、擴建、改建,確需增建的,須經公示聽取各方意見后,由原審批的規劃管理部門批準。公示辦法由規劃管理部門另行制定。對分期實施或者正在實施的居住片區,如需對批準的規劃設計方案進行調整且影響與已售房屋相鄰關系的,必須經公示并聽取已購房業主意見后,由原審批的規劃管理部門批準。
第二十條城市主要道路兩側的沿街新建建筑物、構筑物或雖不沿街但達到一定高度以上的新建建筑物、構筑物,應當按照城市夜景燈光規劃設置夜景燈光設施,并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和驗收。
第二十一條城市雕塑的建設,應當體現城市特色,與環境景觀相協調。對重大題材或者設置與城市重要地段的城市雕塑,規劃管理部門在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由**鎮城市規劃建設評議委員會批準。
第二十二條建設單位在現有和規劃道路下埋設管線,應當按照管線規劃綜合的斷面進行安排。通信管線工程應當按照共同管溝進行規劃設計,其管線埋設必須進入共同管溝。對因條件限制暫不能按規劃位置敷設而又急需施工的管線工程,規劃部門可以發給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因城市建設需要必須遷移的,建設單位應當負責無條件遷移。
第二十三條地下管線埋設深度:
(一)給水、排水管線其管頂覆土厚度應當大于凍土厚度,保證管道不凍暢通;
(二)在車行道上過街橫管應滿包,回填使用沙粒白灰土的地下管線其管頂覆土厚度應當不小于1.1米。
第二十四條新建道路內的各種管線應當按照城市規劃的要求預留支管或者接口。
第二十五條新建橋梁需敷設管線的,應當與橋梁同步設計,同步建設、不能同步建設的,應當預留管線通過的位置。
第二十六條嚴格控制在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上增設機動車出入口,確屬必須的,應當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二十七條主城、新城區的下列地區禁止新建各類架空管線:
(一)城市主要道路、商業步行街以及已經實施桿線下地工程的其他道路紅線范圍內以及兩側建筑退讓范圍內;
(二)市民廣場、公共綠地范圍內以及周邊區域;
(三)新建住宅小區范圍內。
主城、新城區范圍內本條第一款規定以外的地區,以及主城、新城區范圍以外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地區,嚴格控制新建各類架空桿線。確需建設的,應當按照規定程序報批。
第二十八條嚴格審批管理,全力推進“陽光規劃”工程。建立健全規劃建設項目行政許可前公告制度。在做出規劃行政許可前,要在媒體及建設現場刊登公告,廣泛聽取申請人、利害關系人的意見,申請人、利害關系人要求聽證的,舉行聽證會,提高城市規劃審批的透明度。
第三章建設工程規劃批后監察管理
第二十九條永久性建設工程和由規劃管理部門指定的臨時性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規劃管理部門申報驗線,經核準簽章后方可開工。
第三十條建設單位應當在工程驗線前拆除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原有建筑物、構筑物。原有建筑物、構筑物按照要求全部拆除后,規劃管理部門方可組織現場驗線。
第三十一條申報驗線按下列程序辦理:
(一)建設單位在完成建設工程施工場地的清理、平整并實地放線后,向規劃管理部門報送驗線申請單;
(二)規劃管理部門收到驗線書面申請后,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組織核驗,對符合規定的予以簽章。確需修改核準尺寸的,由規劃管理部門核準后重新驗線;
(三)建筑工程施工至底層地面設計標高時、管線施工覆土前,建設單位應當持驗線申請向規劃管理部門申請復驗,經現場復驗并核準簽章后方可繼續施工。
第三十二條建設單位在建設工程施工期間,應當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公示牌設置在施工現場對外醒目處。
第三十三條新建建筑物、構筑物以及道路、橋梁、鐵路、管線、地下通道等工程設施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委托進行工程竣工測量。
第三十四條建設單位擅自改變工程功能、位置、尺寸、平面布局、立面的,不按要求修正的不予驗收、不予房屋登記發證。
第三十五條建設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必須向原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劃管理部門申請,由旗規劃委統一組織規劃驗收。
第三十六條規劃驗收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建筑物的位置及功能、層數、高度、立面;
(二)附屬用房、綠化道路等平面布局及各類配套工程的實施情況;
(三)應當拆除的原有房屋及施工用房等臨時建筑的拆除情況。
第三十七條申報規劃驗收按照以下程序辦理:
(一)建設單位向規劃管理部門填報驗收申請表,并附以下圖件:
1、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2、核準的總平面圖、平面圖、主要部位剖面圖等施工設計圖,包括核準變更圖件;
3、核準的驗線單;
4、規劃管理部門指定的其他圖件;
5、經規劃委審查通過后,方可進行驗收;
(二)規劃委進行現場驗收,對驗收合格的,出具驗收紀要。規劃管理部門在驗收合格單上簽字蓋章,對驗收不合格的,應當責令建設單位限期改正;
(三)驗收合格后,建設單位憑旗規劃委審批紀要、驗收紀要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向房地產管理部門申辦房屋產權登記手續。
第四章罰則
第三十八條實行履行規劃承諾書制度。建設工程開工前,由建設單位向監督部門履行規劃承諾書,如建設單位不嚴格履行規劃,監督部門按承諾書兌現獎懲。對違法違規的建設單位進行政府網上公示,記入企業信用檔案,在**內禁止參加各類建設工程的招投標。
第三十九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規定,對下列嚴重影響城市規劃的違法建設工程,由規劃管理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或者沒收違法建筑物、構筑物或其他設施:
(一)違反城市總體規劃的用地性質使用土地的;
(二)占用規劃道路路幅范圍的;
(三)違反本辦法關于建筑間距、建筑退讓紅線、建筑退讓用地邊界規定的。未按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平面、立面建設和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如綠地、停車場、物業用房等);
(四)臨時性建設工程逾期未拆或者在城市建設需要時沒有拆除的;
(五)建設用地范圍內應當拆除的建筑到期未拆的;
(六)在規劃部門確認的近期即將建設的地區和特殊需要工程安全保護區內建設的;
(七)擅自改變城市主要道路兩側重要公共建筑立面的;
(八)未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準的要求占用城市公共綠地、生產防護綠地、占用經規劃管理部門批準的高壓供電走廊的,占用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的;
(九)未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準的要求壓占地下管線、永久性測量標志及其規定保護地帶的;
(十)其他嚴重影響城市規劃實施的。
第四十條本辦法由旗建設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主題詞:城市建設辦法通知
抄送:旗委、人大、政協、人武部、法檢院
**人民政府辦公室2009年4月10日印發
篇2:質量監察部安全生產責任制
1)處理好質量管理與安全管理的關系,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2)在制定質量管理標準時,應將安全管理和安全標準、安全生產列為重要內容同時下達,同時考核。
3)抓好工作質量,確保工程項目成品質量,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4)做好質量信息反饋,不斷改善質量管理與控制,提高工程項目成品質量,保證成品的安全性。
篇3:煤礦瓦斯防治專項監察方案
一、開展時間
2016年3月至4月。
二、監察對象
各類煤礦。重點檢查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高瓦斯礦井,以及近3年發生瓦斯事故的礦井。
三、監察內容
(一)落實瓦斯防治制度情況。煤礦企業及所屬礦井是否建立和落實瓦斯“零超限”目標管理制度,瓦斯超限是否停電撤人、分析整改和追究責任;是否建立通風瓦斯分析制度,對通風和瓦斯異常變化的,是否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是否建立和落實瓦斯防治責任制等制度,瓦斯防治機構、人員、計劃、措施和資金落實情況;是否制定瓦斯防治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實行“一礦一策”、“一面一策”。
(二)落實瓦斯抽采情況。應抽采瓦斯的礦井是否按規定建立了瓦斯抽采系統;是否制定和落實瓦斯抽采工程計劃,是否實現抽掘采平衡和先抽后掘、先抽后采、抽采達標。
(三)落實防突規定情況。是否按規定進行煤層突出危險性鑒定(認定),達到鑒定條件的煤層在鑒定期間是否按照突出煤層管理;鑒定為非突出煤層的是否超出鑒定范圍采掘;有突出危險的礦井新水平、新采區是否按規定編制防突專項設計并按規定進行驗收;對突出煤層進行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特別是突出煤層劃分為非突出危險區域是否符合規定。是否落實兩個“四位一體”防突措施,是否堅持區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補充的原則;是否制定和實施區域防突措施并按規定報批;突出礦井是否優先采取開采保護層區域防突措施,不具備開采保護層條件的,是否采取區域預抽煤層瓦斯防突措施并符合規定,是否做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頭;保護層開采及效果考察是否符合規定;區域防突措施效果檢驗報告、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報告(單)的編制是否規范、是否客觀反映實際情況;突出煤層采掘作業、井巷揭煤對突出危險范圍和距離控制是否可靠;采掘工作面臨近地質構造異常帶、應力集中區、煤層變厚和不連續時,是否編制局部防突措施并實施。
(四)安全監控系統運行情況。安全監控系統運行是否正常;分站、傳感器、執行器、電源等安設是否符合規定,甲烷等傳感器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和控制斷電范圍的設置是否滿足要求;是否存在人為造成傳感器失效失真等弄虛作假現象;是否按規定使用、維護和管理安全監控系統,機房值班、傳感器校驗、監測報表、超限及故障處理等工作是否規范,專業技術人員的配備是否滿足要求。
(五)瓦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是否定期開展瓦斯事故隱患排查工作,隱患治理是否做到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高瓦斯和突出礦井是否建立專業化瓦斯防治隊伍;通風和瓦斯抽采能力不能滿足要求的,是否降低了煤炭產量;通風系統調整、突出煤層揭煤、火區封閉和啟封時,是否有礦領導現場指揮。
(六)采空區密閉管理情況。是否按規定對采空區及時密閉;密閉墻構筑前是否根據現場情況編制專項設計和安全措施,密閉墻的構筑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是否按規定檢查密閉墻內外的氣體參數;是否建立防火檢查臺帳并進行自然發火預測預報和分析,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七)各省級煤礦安監局認為應當監察的其他內容。
四、組織方式
(一)各煤礦企業開展自查。
(二)省級煤礦安監局組織局本部和駐地監察分局對煤礦企業自查情況進行抽查。
(三)瓦斯災害較為嚴重的省(市)間開展異地執法,順序為:山西→河南→黑龍江→安徽→遼寧→江西→吉林→湖南→云南→四川→貴州→重慶→山西。
五、有關要求
(一)參加異地執法的省級煤礦安監局,要抽調專業技術力量組成檢查組,每組5-6人,由一名局領導帶隊,抽查礦井數不少于4個,檢查時間為7-10天。省級煤礦安監局要主動聯系,積極配合做好異地執法工作。
(二)各省級煤礦安監局要認真總結專項監察情況,分析監察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提出加強瓦斯防治工作建議,形成書面報告,并填寫煤礦瓦斯防治專項監察情況匯總表(附件1),于5月25日前連同電子版一并報送國家煤礦安監局。
聯系人及電話:余博龍,010-;
電子信箱:
附件:1、煤礦瓦斯防治專項監察情況匯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