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集體備課制度
幼兒園集體備課制度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提高教學效益不僅需要教師個體的探究摸索,更需要教師群體的智慧風暴,只有大做集體備課文章,走集體備課與個性備課相結合的道路,才能為個體的探究提供廣闊的智慧源泉和創新空間,也才能進一步放大優秀骨干老師的傳帶幅射功能,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群體的智慧優勢和分工協作的整體效益。為此,我園堅定地推行集體備課與個性備課相結合的備課制度。
一、組織形式:
1、由副園長牽頭,教科室組織實施;
2、教研組長是該組備課的組織者和監督者,本組教師都是集體備課組的成員和責任人,有權利和義務參與和執行備課任務;
3、采用“以集體備課為主,個性補充為輔”的思路。
二、備課要求:
1、集體備課必須堅持“四定”、“五備”,鉆透“五點”,優化“兩法”。
(1)、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發言人。
(2)、五備:備目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互動。
(3)、五點: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教育點。
(4)、兩法: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2、集體備課時,組長要根據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給組員作好分工,確定各主題的中心發言人。參加集體備課的教師要認真聽中心發言人的發言,并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不做與集體備課無關的事情,保證集體備課的質量。
3、集體備課要體現課程理念,突出科學性、創造性:
①學期備課,每位教師在學期開始前,先通覽教材,領會教材意圖,整個教材的知識結構和邏輯體系,弄清本年級組各主題分別要完成哪些教學任務以及重點、難點,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在此基礎上備課組討論確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②主題備課,是在每個主題教學進行之前的備課,擬出一個主題的教學計劃,目的在于從整體出發,明確每一個活動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突出重點,明確應該培養目標。
4、集體備課必須有記錄(記錄包括說課、評課、課后反思、課件及流程圖等),作為對備課組集體備課考評的重要依據,教師參加集體備課情況作為對教師個人考評的依據。
5、教師必須把集體備課中研究出的結果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6、每一教案后面都要有附欄,使用該集體教案的教師,必須在附欄上補充個性化的設計,不能機械的使用集體教案。
三、教學反思:
1、每一位教師,在使用了集體教案后,都要認真反思教學中的得與失,并記錄在案;
2、在下一次集體討論時,將反思作為一個專門的內容進行交流,教研組活動中要有詳細的記錄,并由該單元的中心發言人把交流所得整理成文,交教科室存檔。
四、基本流程:
集體備課按“備前研討
篇2:某學校集體備課制度
學校集體備課制度
為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區教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的意見》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集體備課制度(試行)。
1、要求各年級各學科均實行集體備課,特別是六年級的復習課更應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
2、各年級段均設一名備課組長,備課組長對各備課組集體備課負主要責任,起組織、指導、督促檢查、記錄情況作用。
3、堅持每兩周一次集體備課時間,做到計劃落實、課題落實、人員落實,任何人不得遲到、缺席,有特殊情況須向備課組長請假。每期的集體備課時間、地點見附表的具體安排。
4、集體備課時間須討論兩周內的教學計劃和內容、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設計等,各教師在備課本上作好討論情況記錄。
5、備課組長要認真做好每次集體備課情況記錄,包括備課時間、參加人員、備課內容、活動討論意見等,單周五前上交教導處檢查。
6、集體備課的具體要求:
“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主講人;“五備”:備大綱(課程標準)、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訓練,重點研究本學科教與學的改革與創新。
7、集體備課的實施程序:
集體備課首先由主講人進行說課,并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供大家討論。然后由參加備課的成員進行集體討論研究,提出改進意見。最后由備課組成員對討論的意見進行整理,根據自己的教學形式和特色,在備課本上形成整合性的集體備課教案。
篇3:小學集體備課工作制度
臨湖第二中心小學集體備課制度
備課組長在中心教研組組長的領導下,負責年級備課和教學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級或本學科的教學質量。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小學各年段的教學要求,貫徹執行教研組計劃。
2、認真分析教材編寫意圖,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年級學科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研專題,報教研組并組織實施。
3、按照學校工作計劃、教導處工作計劃和教研組工作計劃,擬訂出本年級本學期的備課組計劃,并組織實施。組織集體備課時,教師要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同時進行集體研討,研討過后再進行反思重建,形成自己的教學預案。每兩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另外可以不限時間地利用同年級同學科同辦公室的有利條件,開展一些同專題或是共性問題等的研討。集體備課做到:定時間;定教學內容;定主講人員,定專題。
共同研究:
(1)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以及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制定;
(2)每一單元及每一課時的重點、難點、疑點、關鍵點;
(3)每一篇課文或每一課時的作業或練習;
(4)每一課時教學過程的組織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5)同年級統一進度,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認真參加聽課評課活動,積極參與同年級同學科的磨課活動(同一課題多人上)。
5、制定好學科的復習計劃,做好命題、測試、閱卷、成績統計和質量分析工作。
6、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認真落實本組教科研課題,以教育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要求每學期上交一篇專題研究論文或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