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
《關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的若干規定(試行)》的實施意見為了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省委《關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的若干規定(試行)》扎實推進辦機關反腐倡廉工作,根據《若干規定》精神,結合本辦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一、充分認識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是對我省多年來深入反腐倡廉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概括,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提高執政水平和拒腐防變能力的現實需要,也是反腐敗工作綜合治理、注重治本,走制度化、法制化道路的內在要求。在充分醞釀、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出臺的《若干規定》,堅持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精神,體現了黨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具體措施,具有系統性、規范性、前瞻性和長效性等特點。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對于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和實效,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體干部職工要充分認識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機關黨委要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明確建立和完善“六個機制”的各項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增強貫徹落實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二、建立和完善思想教育機制,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1)加強廉政教育的總體規劃。把加強廉政教育作為反腐倡廉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列入主任會議的工作總體規劃,進行統一部署和安排,把廉政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牽頭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教育。重點加強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權力觀、群眾觀和法制、黨紀、政紀教育。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學習有關依法行政、廉潔從政的法紀條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提高廉潔自律的自覺性。(牽頭單位:機關黨委)(3)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宣傳。大力宣傳勤廉兼優、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勇斗邪惡的先進典型,適時開展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在辦機關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牽頭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三、建立和完善制度規范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1)完善主任會議議事規則,規范主任會議內部議事和決策程序。貫徹“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原則,凡涉及重大決策、干部任免以及其他應由集體討論的重大事項,均應由主任會議集體討論決定。(責任單位:綜合處、機關黨委)(2)制定和完善辦機關財務管理規定。規范財務管理工作,強化制度管理的嚴密性,減少產生腐敗行為的機會。(牽頭單位:綜合處)(3)規范和完善大宗辦公用品和設備的采購工作。對大宗辦公用品和設備,通過公開競價的方式向社會購買。(牽頭單位:綜合處)(4)完善辦機關工作人員職務任免、調配管理等規定。認真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堅持選拔任用干部的原則、標準、條件和程序。嚴肅組織人事工作紀律,加強對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牽頭單位:機關黨委)(5)強化機關效能建設。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績效考評制等機關效能制度,強化效能監督,促進廉政勤政。(牽頭單位:效能辦)(6)健全完善辦機關干部廉潔從政的行為規范。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一系列規定,健全和完善機關干部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責任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四、建立和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1)完善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度。堅持每年召開一次廉潔自律專題民主生活會,會前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會中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會后認真整改。(責任單位:機關黨委)(2)嚴格執行處以上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加強對處以上干部的管理和監督。(責任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3)積極探索和實踐黨員民主監督的途徑和辦法。健全黨員民主測評、民主評議領導干部的制度。加強機關黨的工作,健全黨的組織生活,發揮機關黨組織的日常監督作用。(責任單位:機關黨委)(4)加強對管人、管錢、管物等重點崗位的監督。拓寬監督渠道,增強監督的針對性。(牽頭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5)完善對處以上領導干部和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有效預防經濟犯罪和瀆職失職行為。(牽頭單位:綜合處、機關黨委)(6)全面實行政務公開辦事
制度。不斷擴大公開的內容范圍,提高公開的層次和質量,確保公開內容的真實與公正。(牽頭單位:綜合處、效能辦)。(7)擴大和完善群眾來信來訪渠道。健全信訪工作制度,加強群眾來信來訪工作,認真聽取和采納群眾的建議、意見。(牽頭單位:綜合處)五、建立和完善查案懲處機制,嚴格依紀依法辦案切實加強對查辦案件工作的組織和領導,依紀依法嚴肅查處腐敗現象,嚴格依紀依法辦案。積極協助上級紀檢、檢察機關搞好查案工作,嚴格依照法律和紀律規定的程序、要求,做好辦案有關工作。(責任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六、建立和完善干部保護機制,營造扶正祛邪的良好環境(1)尊重和保護黨員的民主權利。認真貫徹《章程》和《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切實尊重和保護黨員的各項民主權利。(責任單位:機關黨委)(2)認真受理黨員干部的檢舉控告。鼓勵、支持、保護署具真名、如實反映情況的檢舉控告行為,對確有事實依據的,及時組織力量查處。(責任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3)積極支持和保護依法行政、秉公執紀執法、勇于開拓創新的黨員、干部。積極營造堅持原則、秉公辦事、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的氛圍,正確區分工作失誤與違紀違法行為、嚴格管理與濫用職權行為,切實保護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責任單位:機關黨委、綜合處)七、建立和完善廉政責任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1)堅持“一崗雙責”的責任要求。認真落實辦機關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明確主任會議、主任會議成員、各處(單位)領導(支部書記)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應負的責任。(牽頭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責任單位:各黨支部)(2)堅持責任分解制度。切實明確責任范圍,明確各專項工作的牽頭單位和參與的責任單位。各牽頭責任單位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工作計劃,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從源頭上積極預防。(牽頭單位:機關黨委)(3)建立完善責任制的考評機制??荚u結果應作為領導干部評優獎懲、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牽頭單位:機關黨委)(4)嚴格實施責任追究制度。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敷衍塞責、不抓不管,造成惡劣影響和嚴重后果的,應追究責任。(責任單位:機關黨委)八、加強對貫徹落實“六個機制”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和完善“六個機制”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主任會議統一領導,主任會議召集人負總責,其他主任會議成員抓好分管單位,機關黨委組織協調,各方面齊抓共管、狠抓落實的工作局面。要把建立和完善“六個機制”作為辦機關的一項重要工作,納入目標責任制,與大力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與努力增進精神文明建設實效,與積極推進辦機關各項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統籌規劃,精心部署,認真實施。要加強對“六個機制”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明確階段性工作目標和重點,一個機制一個機制地抓,一項措施一項措施地落實。機關黨委要當好參謀和助手,積極主動地做好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和情況綜合等方面工作,推動各項措施的落實。
篇2:《關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
《關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的若干規定(試行)》的實施意見為了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省委《關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的若干規定(試行)》扎實推進辦機關反腐倡廉工作,根據《若干規定》精神,結合本辦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一、充分認識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是對我省多年來深入反腐倡廉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概括,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提高執政水平和拒腐防變能力的現實需要,也是反腐敗工作綜合治理、注重治本,走制度化、法制化道路的內在要求。在充分醞釀、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出臺的《若干規定》,堅持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精神,體現了黨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具體措施,具有系統性、規范性、前瞻性和長效性等特點。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對于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和實效,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體干部職工要充分認識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個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機關黨委要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明確建立和完善“六個機制”的各項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增強貫徹落實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二、建立和完善思想教育機制,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1)加強廉政教育的總體規劃。把加強廉政教育作為反腐倡廉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列入主任會議的工作總體規劃,進行統一部署和安排,把廉政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牽頭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教育。重點加強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權力觀、群眾觀和法制、黨紀、政紀教育。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學習有關依法行政、廉潔從政的法紀條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提高廉潔自律的自覺性。(牽頭單位:機關黨委)(3)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宣傳。大力宣傳勤廉兼優、開拓進取、奮發有為、勇斗邪惡的先進典型,適時開展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在辦機關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牽頭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三、建立和完善制度規范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1)完善主任會議議事規則,規范主任會議內部議事和決策程序。貫徹“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原則,凡涉及重大決策、干部任免以及其他應由集體討論的重大事項,均應由主任會議集體討論決定。(責任單位:綜合處、機關黨委)(2)制定和完善辦機關財務管理規定。規范財務管理工作,強化制度管理的嚴密性,減少產生腐敗行為的機會。(牽頭單位:綜合處)(3)規范和完善大宗辦公用品和設備的采購工作。對大宗辦公用品和設備,通過公開競價的方式向社會購買。(牽頭單位:綜合處)(4)完善辦機關工作人員職務任免、調配管理等規定。認真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堅持選拔任用干部的原則、標準、條件和程序。嚴肅組織人事工作紀律,加強對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牽頭單位:機關黨委)(5)強化機關效能建設。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績效考評制等機關效能制度,強化效能監督,促進廉政勤政。(牽頭單位:效能辦)(6)健全完善辦機關干部廉潔從政的行為規范。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一系列規定,健全和完善機關干部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責任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四、建立和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1)完善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度。堅持每年召開一次廉潔自律專題民主生活會,會前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會中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會后認真整改。(責任單位:機關黨委)(2)嚴格執行處以上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加強對處以上干部的管理和監督。(責任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3)積極探索和實踐黨員民主監督的途徑和辦法。健全黨員民主測評、民主評議領導干部的制度。加強機關黨的工作,健全黨的組織生活,發揮機關黨組織的日常監督作用。(責任單位:機關黨委)(4)加強對管人、管錢、管物等重點崗位的監督。拓寬監督渠道,增強監督的針對性。(牽頭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5)完善對處以上領導干部和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有效預防經濟犯罪和瀆職失職行為。(牽頭單位:綜合處、機關黨委)(6)全面實行政務公開辦事
制度。不斷擴大公開的內容范圍,提高公開的層次和質量,確保公開內容的真實與公正。(牽頭單位:綜合處、效能辦)。(7)擴大和完善群眾來信來訪渠道。健全信訪工作制度,加強群眾來信來訪工作,認真聽取和采納群眾的建議、意見。(牽頭單位:綜合處)五、建立和完善查案懲處機制,嚴格依紀依法辦案切實加強對查辦案件工作的組織和領導,依紀依法嚴肅查處腐敗現象,嚴格依紀依法辦案。積極協助上級紀檢、檢察機關搞好查案工作,嚴格依照法律和紀律規定的程序、要求,做好辦案有關工作。(責任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六、建立和完善干部保護機制,營造扶正祛邪的良好環境(1)尊重和保護黨員的民主權利。認真貫徹《章程》和《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切實尊重和保護黨員的各項民主權利。(責任單位:機關黨委)(2)認真受理黨員干部的檢舉控告。鼓勵、支持、保護署具真名、如實反映情況的檢舉控告行為,對確有事實依據的,及時組織力量查處。(責任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3)積極支持和保護依法行政、秉公執紀執法、勇于開拓創新的黨員、干部。積極營造堅持原則、秉公辦事、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的氛圍,正確區分工作失誤與違紀違法行為、嚴格管理與濫用職權行為,切實保護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責任單位:機關黨委、綜合處)七、建立和完善廉政責任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1)堅持“一崗雙責”的責任要求。認真落實辦機關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明確主任會議、主任會議成員、各處(單位)領導(支部書記)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應負的責任。(牽頭單位:機關黨委、機關紀委,責任單位:各黨支部)(2)堅持責任分解制度。切實明確責任范圍,明確各專項工作的牽頭單位和參與的責任單位。各牽頭責任單位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工作計劃,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從源頭上積極預防。(牽頭單位:機關黨委)(3)建立完善責任制的考評機制。考評結果應作為領導干部評優獎懲、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牽頭單位:機關黨委)(4)嚴格實施責任追究制度。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敷衍塞責、不抓不管,造成惡劣影響和嚴重后果的,應追究責任。(責任單位:機關黨委)八、加強對貫徹落實“六個機制”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和完善“六個機制”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主任會議統一領導,主任會議召集人負總責,其他主任會議成員抓好分管單位,機關黨委組織協調,各方面齊抓共管、狠抓落實的工作局面。要把建立和完善“六個機制”作為辦機關的一項重要工作,納入目標責任制,與大力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與努力增進精神文明建設實效,與積極推進辦機關各項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統籌規劃,精心部署,認真實施。要加強對“六個機制”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明確階段性工作目標和重點,一個機制一個機制地抓,一項措施一項措施地落實。機關黨委要當好參謀和助手,積極主動地做好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和情況綜合等方面工作,推動各項措施的落實。
篇3:輪胎起重機制造許可條件鑒定評審細則
輪胎起重機制造許可條件鑒定評審細則
江蘇省特種設備管理協會
二○**年三月
輪胎起重機制造許可條件鑒定評審細則
說明
一、本評審細則適用于《機電類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規則》中輪胎起重機制造的現場評審工作。
二、評審細則分為三部分內容:(一)資源條件鑒定評審;(二)質量保證體系鑒定評審;(三)產品(設備)安全性能抽查。
三、每一項評審內容應按符合、有缺陷、不符合、不適用四種結果進行評定。其中“不符合”是指不符合評審要點的要求:“有缺陷”是指按評審要點的要求進行控制,但控制得不完善、不全面;“不適用”是指該評審要點不適用于該單位或被抽查設備。
四、評審結論分為:符合條件、需要整改、不符合條件。
五、評審結論的判定原則:
(一)符合條件:單項評審結果均為符合。
(二)需要整改:重要項目(注#項)單項評審結果均為符合、非重要項目(未注#項)評審結果為不符合和有缺陷,但認為最長6個月內經整改能夠達到要求。
(三)不符合條件:單項評審結果達不到符合條件的要求。
六、評審第二部分時,應隨機抽取一臺申請項目范圍內已完工產品(設備)的全部文件,以該產品(設備)制造過程執行質量保證體系情況為主線進行評審。存在不適用項時,應隨機抽取其它有代表性產品(設備)相應項目執行情況的記錄,確認該項評審要點是否滿足規定。
七、申請單位試制產品(設備)應當滿足和涵蓋受理的許可項目,應在接受約請時確定。
制造條件鑒定評審細則
一、資源條件鑒定評審
評審項目
評審內容
評審要點
考核方法
評價方法
#1.法定資格
營業執照
1.1查看法人營業執照正本應與提出申請時遞交的復合件一致,核對注冊資金應與申請項目范圍對應要求相適應。核對經營范圍應與申請項目相適應。
現場核實。
不滿足要求時停止評審。
稅務登記證
1.2查看企業稅務登記證應齊全、有效,正本應與提出申請時遞交的復印件一致,應有獨立的財務帳號。
法人條碼證書
1.3應有法人條碼證書并記錄企業法人代碼。
#2.人員情況
技術負責人
2.1廠長(經理)應在本單位管理層中任命一名技術負責人,其學歷、職稱、專業、工作經歷及掌握法規與標準情況等,應能滿足規則和《基本條件》中的規定。
檢查文件及各證書原件;現場座談或口試。
各類人員用工符合勞動用工政策要求(合同、保險等)。
不滿足評審要點中的要求判為不符合。
技術人員
2.2各類技術人員的學歷、職稱、專業、工作經歷及配置數量等應滿足《基本條件》中相應施工類別級別的規定。
檢驗人員
2.3檢驗人員的學歷、職稱、專業、工作經歷及配置數量等應能滿足《基本條件》中的規定。
作業人員
2.4各類作業人員的數量及其資格應滿足《基本條件》中的規定。
#3.生產條件廠房場地
3.1企業應具有滿足生產需要的廠房場地,且維護完好。廠房應滿足《基本條件》中的規定。
按企業申證范圍檢查工作場所的最大能力。
不滿足評審要點中的要求判為不符合。
生產設備和
工藝裝備
3.2企業應具有滿足《基本條件》中規定的生產設備和工藝裝備(具體要求見附錄一)。
3.3生產設備和工藝裝備應與生產能力相適應。
按申證范圍,檢查其現有生產設備和工藝裝備的生產能力(可檢查設備檔案并進行現場核實)。
對不滿足評審要點中的申證規格要求的判為不符合。(工序外委時可不提供相應的生產設備和工藝裝備,但必須具有外委產品的檢測能力)。
評審項目
評審內容
評審要點
考核方法
評價方法
施工設備和
工藝設備
3.4生產設備和工藝裝備的性能精度滿足工藝要求。
現場抽查任意單元任意規格的生產設備和工藝裝備各3臺(不足3臺的全查)進行檢查,其生產能力通過現場生產進行驗證。如產品不合格,允許加倍驗證一次。
不滿足評審要點中的要求判為不符合。
#4.檢驗試驗條件
檢驗設備
4.1企業應具有滿足《基本條件》中規定的檢驗設備。(對于裝配型企業,必須有出廠檢驗設備)(具體要求見附錄一)。
4.2檢驗設備應與生產能力相適宜。
按其申證范圍,檢查其現有檢驗設備(及計量設備)的檢測能力(進行現場核實)。
不滿足評審要點的申證規格要求的判為不符合
4.3檢驗設備的性能精度應滿足檢驗要求。
抽取2-3個檢驗項目進行檢驗,驗證檢測設備能力。
不滿足評審要點中的要求判為不符合。
二、質量保證體系鑒定評審
評審
項目
評審內容
評審要點
考核方法
評價方法
#1.管理職責
質量方針和目標、質保體系組織、人員職責、權限、管理評審。
1.1企業應形成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文件,并經法定代表人批準;質量方針體現了對特種設備安全性能及其質量持續改進的承諾;對質量目標進行量化、分解和定期考核。
1.2企業應建立具有獨立行使特種設備性能管理職責、權限的質保體系組織。
1.3企業明確各崗位人員的職責、權限。
1.4企業主要負責人應按規定評審質量保證體系,并保存管理評審記錄。
通過審查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文件、相關工作見證、座談、記錄報告尋找客觀證據。
1、不符合
a)未按要求建立質保體系;
b)質保體系運行無效;
c)未建立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d)質量目標未分解;
e)無文件規定各崗人員其職責、權限;
f)未進行管評。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2.質量保證體系文件
質保手冊、程序文件、作業(工藝)文件、質量計劃。
2.1企業應建立質量保證手冊。
2.2企業應建立文件、記錄、管評、內審、材料零部件、設計、作業(工藝)、焊接和無損檢測、質量檢驗、質量改進與服務、不合格品、糾正和預防措施等程序文件及記錄表式。
2.3應有完整的制造工藝標準、檢驗規程、制造工藝文件(具體要求見附錄三)和相應的管理制度。
2.4按照質量計劃的要求,實施了特種設備制造過程控制,質量計劃的設置滿足受理許可項目的特性,質量計劃中的各個控制環節、控制點均由相關責任人員簽字確認。
查閱企業質量保證體系文件,抽查文件、記錄、報告等工作見證。
1、不符合
a)未按要求建立質保體系文件;
b)缺少規定的程序文件;
c)缺少主要的作業工藝文件和記錄;
d)質量計劃的編制和實施不符合要求;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評審
項目
評審內容
評審要點
考核方法
評價方法
3.文件和記錄控制
文件和記錄控制文件、文件和記錄控制、法規、安全技術規范及標準
3.1文件和記錄控制文件規定了控制范圍、程序、內容及其編制、會簽、審批、標識、發放、修改、回收、保管、保存期限、銷毀的要求。
3.2查閱質量計劃、作業(工藝)文件、記錄等文件和記錄的有效性及其編制、審批、會簽、標識、發放等應符合相關要求,在使用處可獲得有效版本。
3.3法規、安全技術規范及標準應齊全完整,為有效版本。具體要求見附錄二。
查閱文件和記錄控制程序,審查文件和記錄,查閱法規、規范、標準。
1、不符合
a)文件和記錄控制程序不符合要求;
b)文件的審批、發放、回收、更改未按程序執行;
c)文件的編制、審批……及記錄的填寫、歸檔等不符合要求。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4.合同控制
合同評審程序文件、合同評審。
4.1合同評審程序規定了合同評審范圍、內容、合同簽定、修改、會簽程序和要求。
4.2企業應評審合同中對工程或服務的有關要求。
4.3能妥善保存合同評審的記錄。
查閱文件、合同和評審記錄。
1、不符合
未對合同中的工程或服務要求進行確定和評審。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5.設計控制(改造)企業
設計文件、設計控制、外來設計文件控制。
5.1審查設計控制的范圍、程序、內容(包括設計輸入、設計輸出、設計驗證等)應符合要求。
5.2設計過程控制其設計輸入、輸出、驗證、修改、設計許可、設計文件鑒定、型式試驗等過程能得到有效控制。設計文件符合規范、標準的規定,設計文件修改應符合安全規范的要求;
5.3外來設計文件應符合相關安技規范規定和質保體系文件對外來設計文件的控制要求,設計責任人員履行了確認手續。
檢查企業申報的不同型號的最大規格工程或產品的設計文件應符合要求。
檢查所有申報覆蓋的工程或產品圖紙應齊全。
抽某規格工程或產品的設計文件是否符合設計輸出的要求。
1、不符合
a)企業申報的不同型號的最大規格工程或產品的設計文件未按要求進行設計控制;
b)設計輸出文件主要性能參數未滿足法律、法規或標準要求。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評審
項目
評審內容
評審要點
考核方法
評價方法
#6.材料零部件控制
控制文件、采購控制、材料控制。
6.1審查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所使用材料(零部件)的控制范圍、程序、內容應符合相關規定。
6.2企業應制定選擇供方的準則。
6.3企業應根據上述準則評價和選擇供方。
6.4評審記錄應予以保存。
6.5原材料、零部件的分供方在合格供方名錄內。
6.6企業應對采購計劃和合同進行審批。
6.7材料、零部件的采購、驗收、存放和保管、領用等應符合相關要求。
檢查企業是否確定了選擇供方的準則。
抽查重要零部件供方檔案,確定評價是否符合要求。
抽查采購文件,確認材料、重要零部件是否在合格供方中采購。
抽查采購文件是否經審批。
抽查重要零部件、型式試驗報告和進貨檢驗記錄確定其是否按規定進行。
1、不符合
a)未對供方進行評價;
b)主要材料、零部件未在合格供方中采購;
c)對重要材料、零部件未按規定進行型式試驗和進貨檢驗。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7作業(工藝)控制
控制文件、作業(工藝)控制、工裝模具控制。
7.1工藝控制程序文件規定的控制范圍、程序、內容應符合相關要求。
7.2查閱作業(工藝)文件,質量計劃、記錄等,審查工藝執行情況應符合要求。
7.3工裝模具管理應該按照相關要求執行。
檢查控制文件,抽查文件、資料、記錄等工作見證
1、不符合
a)未按要求建立控制文件
b)工藝執行情況、工裝模具管理不符合要求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8.焊接和無損檢測控制
控制文件、焊接控制、無損檢測控制
8.1有焊接過程和無損檢測時,審查焊接控制和無損檢測控制的范圍,程序和內容應符合相關要求。
8.2應任命有資格的焊接人員和無損檢測人員。
8.3重要受力構件焊接,應規定焊接工藝規程,焊接工藝評定,焊接檢查方法和返工操作程序,并按規定實施。
8.4無損檢測由分包方承擔時,檢查分包方核準的無損檢測范圍、人員資格、記錄、報告應符合相關要求。
8.5特殊過程的設備應進行了設備能力認可。
檢查控制文件,抽查文件、資格證書、焊接質量、記錄、報告等工作見證。
1、不符合
a)未按要求建立控制文件;
b)特種作業人員無證操作;
c)焊接質量未達相關要求。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評審
項目
評審內容
評審要點
考核方法
評價方法
#9.檢驗控制檢驗文件、過程檢驗、最終檢驗、檢驗記錄報告。
9.1檢驗控制程序文件應對檢驗控制范圍、程序、內容提出明確要求。
9.2應按規定要求進行過程檢驗、最終檢驗。
9.3應保存檢驗記錄。
9.4檢驗工藝應完整齊全,符合相關要求。
9.5檢驗項目應齊全,檢驗報告應規范統一。
9.6一機一檔歸檔材料應符合要求。
檢查工程檢驗文件,并抽查各型號工程的檢驗記錄及一機一檔歸檔情況。
1、不符合
a)未按要求建進行檢驗;
b)沒有見證證明工程合格;
c)工程檢驗不符合標準要求。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10.設備和檢驗裝置控制設備和檢驗裝置檔案管理和狀態。
10.1設備和檢驗裝置控制程序文件應規定控制范圍、程序、內容符合要求。
10.2設備和檢驗裝置臺帳、檢驗臺帳、檔案應規范、完整齊全。
10.3設備和檢驗裝置應按時檢定標準,并保存記錄。
10.4屬法定檢驗設備和檢驗裝置,應由具有相應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并有有效的檢驗報告。
現場抽查設備和檢驗裝置能否滿足測量要求并識別其標準狀態。
驗證工程檢驗能力是否具備,并滿足申報工程的最大規格的要求。
1、不符合
a)對設備和檢驗裝置未進行校準或檢定;
b)工程檢驗能力不具備。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3、工程檢驗能力不滿足申報的要求時,發證時不能覆蓋該工程。
11.不合格品控制
不合格品文件、不合格品控制。
11.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其不合格品控制范圍、程序、內容應符合規定。
11.2不合格品報告及相關資格應符合要求。
11.3能對不合格品進行原因分析,糾正措施合理有效。
檢查文件和記錄。
現場了解不合格、潛在不合格情況,確定是否需要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1、不符合
不合格品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程序要求采取過措施。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評審
項目
評審內容
評審要點
考核方法
評價方法
12.質量改進與服務質量改進與服務文件、質量改進的實施。
12.1質量改進與服務控制程序文件其控制范圍、程序、內容應符合要求。
12.2企業對質量信息能進行記錄、分析、反饋處理。
12.3企業應按規定進行內審,對所發現的問題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
12.4能有效實施了用戶服務程序,對用戶提出的問題及時處理。
檢查文件和信息記錄,處理報告,內審記錄及報告。
1、不符合
未明確對質量改進與服務控制要求或未按要求提供服務或主要用戶投訴,未進行內審。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13.人員培訓、考核和管理
人員培訓制度、人員培訓實施。
13.1人員培訓程序規定的人員培訓范圍、程序、內容應符合要求。
13.2應制訂人員培訓計劃,并按照培訓計劃實施了人員培訓。
13.3建立了特種設備許可所規定的相關人員培訓、考核檔案。
檢查文件、計劃、人員檔案,與有關人員座談了解。
1、不符合
未明確對培訓的控制要求或未按要求進行培訓。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14.執行特種設備許可制度
執行特種設備許可制度的規定,許可制度的執行。
14.1企業制訂的執行特種設備許可制度的控制范圍、程序、內容應符合要求。
14.2沒有發生違反特種設備許可制度的行為。
14.3接受質監部門的監督檢查和檢驗機構的監督檢驗。
14.4特種設備許可證及特種設備許可標志的使用、保管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查閱有關文件、檔案及座談了解。
不滿足評審要點中的要求判為不符合。
三、產品(設備)安全性能抽查
受評
單位
設備基本情況
制造單位
產品名稱
產品編號
設備所屬單位
產品型號
額定起重量
定額起重力矩
完工日期
評審
項目
評審內容
評審要點
考核方法
評價方法
1、技術資料和產品(設備)檔案
設計文件
1.1審閱產品(設備)設計文件,審查設計文件是否符合安全技術規范及其相應標準的規定。
查閱設計文件
1、不符合:設計文件編制不符合要求。
2、有缺陷: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設計變更
1.2抽查產品(設備)設計文件,對于有設計變更的,審查設計變更文件(包括設計圖樣、設計計算、設計變更審批表)是否齊全,并且符合相關規定。
查閱設計變更文件
1、不符合:設計變更文件不符合要求。
2、有缺陷: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工藝文件
1.3抽查產品(設備)工藝文件,審查工藝文件(或施工組織設計)是否完整齊全,并且符合相關規定。對于特殊工藝的工藝文件(或分項施工組織設計)是否滿足受理的許可項目特性要求)。
查閱工藝文件(或施工組織設計)
1、不符合:工藝文件(或施工組織設計)不符合要求。
2、有缺陷: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材料
1.4抽查產品(設備)使用的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材料驗收報告,過程控制記錄等資料,檢查使用的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材料,審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1.4.1主要受力構件的材料、零部件及焊接材料質量證明書內容符合規定;
1.4.2主要受力構件的材料、零部件及焊接材料復驗手續,見證資料齊全,復驗結果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和設計文件的要求。
1.4.3主要受力構件的材料及焊接材料發生變更時,其變更文件的編制、審核、批準手續齊全,變更后所使用的主要材料、零部件及焊接材料符合相應規范、標準和設計文件的要求。
查閱主要受力構件用材料驗收報告,過程控制記錄。
1、不符合
a)主要受力構件用材料、零部件不符合要求。
b)無過程控制記錄。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評審
項目
評審內容
評審要點
考核方法
評價方法
檢驗與試驗記錄、報告
1.5抽查設備檔案資料中的檢驗與試驗記錄、報告并追蹤制造過程中的質量原始記錄和檢驗報告,審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1.5.1設備質量檔案完整齊全,質量證明文件符合相應規定。
1.5.2按照相關規定實施了監督檢驗,其相關工作見證上有監督檢驗人員的確認。
1.5.3有型式試驗要求的產品,進行了型式試驗,有有效的型式試驗報告,其結論符合安技規范及其相應標準規定。
查閱質量檔案、監督檢驗記錄、型式試驗報告。
1、不符合
a)未建質量檔案。
b)未實施監督檢驗。
c)無有效的型式試驗報告。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隨機文件
1.6檢查存檔的隨機文件(出廠文件、竣工資料、驗收資料等)是否齊全,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查閱竣工資料、驗收資料等
1、不符合
隨機文件不符合要求
2、有缺陷
除上述不符合外的未滿足要求的情況。
#2、產品(設備)安全性能抽查
安全性能抽查
抽查產品(設備)以下項目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安全技術規范及其相應標準的規定:
焊接質量、結構尺寸、安全保護裝置、電氣控制線路及裝置。
抽查產品(設備)安全性能。
不符合:
a)焊接質量不合格。
b)結構尺寸不符合要求。
c)安保裝置不全或失靈。
d)電氣控制不全或失靈。
附錄一:(港口電動)輪胎起重機制造企業必備生產設備和工藝裝備及檢測儀器
生產設備
1、剪板機;2、折彎機;3、鋼材自動或半自動切割下料設備;4、CO2氣體保護焊機或埋弧焊機;5、其它焊接設備;6、碳弧氣刨機;7、鏜床或專用鏜床;8、其它機加工設備;9、型鋼校直設備;10、金屬防腐涂裝設備;11、相應的起吊設備。
工藝裝備
1、起重臂焊接胎具及平臺;2、人字架焊接胎具;3、支腿焊接胎具;4、支腿裝配胎具;5、轉臺、車架焊接及組裝平臺;6、各種孔加工用鉆、鏜模板。
檢測儀器
1、經緯儀;2、水平儀;3、框式水平儀;4、塞尺;5、聲級計;6、絕緣電阻測試儀;7、接地電阻測試儀;8、萬用表;9、鉗形電流表;10、轉速表;11、點溫計;12、硬度計;13、50M或30M帶修正值的鋼卷尺;14、管形測力計;15、二級(及以上)角尺;16、漆膜測厚儀;17、千分尺;18、百分表;19、游標卡尺;20、焊縫檢查尺及焊縫樣板;21、探傷儀;22、材料化學成分分析儀器;23、定力矩扳手。
附錄二:(港口電動)輪胎起重機制造企業
必備生產設備和工藝裝備及檢測儀器
技術標準名稱及代號
《起重機設計規范》GB/T3811――1983
《起重機試驗規范和程序》GB/T5905――1986
《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GB/T5972――1986
《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T6067――1985
《內河港口固定起重機、臺架重機技術條件》JT/T5036.2――1993
《港口電動輪胎起重機技術條件》JT5023――1988
《港口固定起重機安全規程》JT421――2000
《港口固定起重機、臺架起重機試驗方法》JT/T337――1997
《港口門座起重機安全規程》JT400――1999
《港口門座起重機技術條件》GB/T17495――1998
《港口起重機風載規范》JT/T90――1994
《港口大型裝卸機械防風安全要求》JT399――1999
《港口起重機穩定性基本要求》GB/T18439――20**
《汽車起重機和輪胎起重機安全規程》JB/T8716――1998
《港口輪胎起重機技術條件》GB/T14743――1993
《港口輪胎起重機試驗方法》GB/T14744――1993
《鋼絲繩》GB/T8918――1996
《鋼熔化焊對接接頭射線照相和質量分組》GB/T3323――1987
《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方法和探傷結果分級》GB/T11345――1989
《回轉支承》JB/T2300――1999
技術標準名稱及代號
《起重吊鉤機械性能、起重量、應力及材料》GB/T10051.1――1988
《起重吊鉤直柄吊鉤技術條件》GB/T10051.2――1988
《起重吊鉤直柄吊鉤使用檢查》GB/T10051.3――1988
《起重吊鉤直柄單鉤毛坯件》GB/T10051.4――1988
《起重吊鉤直柄單鉤》GB/T10051.5――1988
法律法規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第373號令
《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
《機電類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規則(試行)》國質檢鍋[20**]174號
《起重機械監督檢驗規程》
《起重機械制造監督檢驗規程》
《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許可鑒定評審細則》TSGZ0005――20**
《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質量保證體系基本要求》TSGZ0004――20**
附錄三:(港口電動)輪胎起重機制造企業
必備工藝
文件序號
工藝
文件名稱
1《設計計算書》
2《焊接工藝評定》
3《重要部件(起重臂、轉臺、車架、人字架、支腿等)焊接工藝》
4《重要部件(起重臂、轉臺、車架、人字架、支腿等)組裝工藝》
5《總裝工藝》
6《除銹、涂裝工藝》
7《機加工工藝》
8《重要部件(起重臂、轉臺、車架、人字架、支腿等)檢驗規程》
9《整機檢驗規程》
10《整機試驗規程》
11《原材料檢驗規程》
12《外購、外協件檢驗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