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上訪處置預案
集體上訪處置預案集體上訪,是新時期信訪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社會熱點、焦點的一種新動向和主要形式。集體上訪不僅對社會影響面大,沖擊力強,而且處理難度加大。為及時掌握集體上訪動態和情況,快速、妥善地化解集體上訪,解決在萌芽狀態,以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為全縣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服務,特制訂本處置預案。一、發現集體上訪苗頭性動態信息的工作措施1、應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縣委辦、縣府辦主要領導報告。2、縣信訪局與所屬單位的信訪工作分管領導或信訪干部及時聯系,并提出要求:一是迅速向本單位主要領導匯報,做好協調化解工作;二是迅速掌握動態信息,并向縣信訪局反饋。二、出現群眾醞釀集體上訪情況的工作措施1、做好案情登記和有關情況的記錄備案。2、立即向縣委辦、縣府辦領導報告,對出現規模較大、情況特殊的案情,應迅速以書面形式向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報告,同時,抄報縣信訪局。3、縣信訪局應及時與起始單位領導或信訪干部聯系,努力使集體上訪在未形成前得以化解。起始單位應爭取主動,盡快開展調查,與上訪人員特別是組織者談話,耐心聽取他們的反映,做好思想引導和說服教育工作,同時,將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整理,擬寫好情況報告,提出工作對策和處理意見,上報給有關部門和領導。4、做好案情處置的小結。三、獲悉集體上訪在途中的工作措施1、越級到縣的集體上訪,應采取:一是起始單位迅速向縣信訪局報告信息,包括上訪的起因、人數、去向、上訪要求和處理對策等。二是由縣信訪局向縣委辦、縣府辦主要領導報告情況。三是做好接訪的準備工作,對規模較大的(20人以上)要加強力量進行接待,主管單位領導要在1小時內趕到現場參與接待。四是對問題重要、情況特殊的應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報告,并提出處理意見。2、越級到市、去省、赴京的集體上訪,應采取:一是迅速將越級上訪的原因和基本情況傳真給上級信訪部門,做好銜接,同時向有關領導匯報。二是上級信訪接待處要求派員協同處理的,起始單位應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盡快派出有工作經驗,善做工作的同志趕到現場做好勸返工作。三是派出的同志應保持與縣信訪局和本級領導的聯系,便于溝通情況,在做勸返工作的時候,要積極開動腦筋,傾聽上訪人的意見,著力做好思想疏導工作。四是配合處理好善后問題,并做好案情處置小結。四、接待集體上訪的工作措施1、派代表接待,在來訪人員較多時,應按《信訪條例》規定,派出不超過5名上訪群眾代表。2、接待人員應以熱情緩和的態度,正確引導群眾依法上訪、有序上訪、文明上訪。3、對上訪人反映的問題,接待人員要認真聽記,做到盡可能全面、具體,如來訪人數和代表人員、來訪人單位或地址、反映問題的事由等都要記錄清楚。4、向來訪群眾做好法律、政策解釋工作,對不符合解決條件的要表明態度,并做好疏導工作。5、對要求面見縣領導的群眾應盡力勸阻,如果上訪規模較大、群眾情緒激動、言詞激烈的可與有關領導聯系,盡量滿足群眾要求。對有過激行為者,應事先與公安部門打招呼。6、對有可能越級到市、去省、赴京上訪苗頭的群眾,要宣傳好《信訪條例》和有關法規,正確引導群眾依法有序上訪。對借上訪之名,故意煽動鬧事、制造事端的人員,要采取果斷措施、嚴肅查處。五、突發性事件,規模在20人以上集體上訪的工作措施1、起始單位要及早靈通信息,按突發事件處置辦法,將情況迅速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及時與政法、公安部門聯系,避免事態擴大。2、起始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做好接待工作,要群眾派出不超過5名代表反映問題,同時及時與信訪局領導聯系,溝通信息,共同做好工作。3、接待領導和信訪部門要盡量讓群眾把話講完,避免矛盾激化,把有關情況及時通報縣領導,必要時請縣領導親自出面接待。4、信訪干部和其他干部要隨時觀察動向,果斷處置,如嚴重影響交通、通訊及妨礙公務的人和事,要及時與公安聯系,迅速地加以處置。5、凡屬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規定范圍的事,接待人員應果斷表態,既要理解和支持上訪群眾,維護其正當的權益,又要避免事態惡化。6、做好工作小結。
篇2:某外國語中學突發性群體上訪事件應急預案
外國語中學突發性群體*事件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的
為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置影響學校安全穩定的事情發生,保證我校在發生*事件時能夠及時、高效、有序地開展工作,提高*工作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處理突發事件的水平,妥善處理突出問題和群體性事件,維護和穩定大局,按照上級部門要求,結結合我校實際,編制本應急預案。
(二)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教育部《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江蘇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江蘇省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三)工作原則
在市教育局局和上級政府統一領導和指揮下開展工作。堅持預防為主、以人為本、依法處置、快速反應的原則。
1.預防為主。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努力將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2.以人為本。堅持關注民生、以人為本原則,做到談清問題、講明政策、釋疑解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盡快勸返,防止矛盾激化,做好現場處理工作。
3.依法處置。嚴格按照國務院《信訪條例》有關規定,對突發性群體*事件依法律法規進行控制和處置,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態發展。
4.快速反應。完善快速反應機制,出現突發事件,確保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的緊密銜接,有組織、有策略地及時應對。
(四)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處置本校突發性群體*事件。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任務
學校成立維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部署和指揮本校的突發性群體*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1.維穩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機構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2.主要職責
(1)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召開小組成員緊急會議,通報*情況,聽取情況匯報,研究決定是否啟動*應急急預案,安排部署、指導協調和檢查督促*應急工作
(2)負責*工作信息發布、擬寫*接待報告。及時上報本校*信息,根據情況請求有關部門支持與配合。
(3)及時趕赴*現場,做好政策解釋和勸阻工作。
(4)突發事件的信息發布及媒體接待和輿情控制工作。
三、預防預警機制
1.把*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學校領導應定期聽取*辦公室的工作匯報,認真研究來信來訪反映的新情況、新問題及合理化建議,過問學校疑難*案件的處理情況。
2.對*工作實行目標管理,把*工作作為年度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
3.建立領導接待日制度,校領導班子成員輪流接待教職工來訪。
4.實行責任追究制,對因工作不負責任、失職、處置失當而引發大規模*,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5.堅持信息通報、預測排查制度,對來信來訪反映的普遍性、突出性問題,研究制定解決辦法,發現*苗頭,要及時就地化解。
四、應急響應
發現重大*苗頭或事件發生后,啟動本預案,并開展以下工作:
1.立即召開學校維穩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通報*情況和接訪情況,分析研究可能出現的重大問題及對策。
2.立即將*情況和接待情況向教育局和上級政府部門報告,請求有關部門給予幫助和支持。
3.對已發生的教職工*,一定要認真對待,做到有訪必接,防止矛盾激化,把*教職工穩定在當地。
4.根據職責和任務,立即趕赴*現場做好耐心細致的疏導工作,對問題復雜、規模較大的*,學校領導親自出面做工作,及時提出處理意見。
5.堅決勸阻集體赴京、赴省*,對已進京、進省*的人員,要立即趕去現場,盡快將其接回,做好疏導工作。
6.對自身處境艱難,失去生活信心,有輕生或危害社會傾向的特殊人員要耐心開導,穩定他們的情緒,并積極聯系有關方面解決問題。必要時,報請有關機關采取應急措施。
7.對多年*的老戶,堅持“一對一維穩”的原則,在摸清主要問題的前提下,采取請上來或走下去的方式,與當地有關方面共同研究解決,想方設法把他們穩定在當地。
五、應急保障措施
加強值班,嚴格值班和門衛來人登記、詢問制度,保持通信工具暢通,隨時了解和掌握有關情況,隨時掌握各方面信息并上傳下達。
六、應急終止
1.突發事件消除后,維穩工作領導小組對突發事件必須記錄在案,同時要對應急行動過程的活動進行綜合評價,整理記錄(包括談話記錄、攝像、照相及其它相關資料),及時寫出工作總結,并進行歸檔保存。
2.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七、附則
1.突發性群體*事件消除后,要落實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于無故不到現場處置,或故意拖延時間,聽任事態蔓延擴大,造成嚴重影響或后果的;推諉、扯皮、不負責任,延誤處理時機,造成影響或嚴重后果的;方法簡單,態度粗暴,導致矛盾激化,造成事態擴大和嚴重后果的;應對不及時,不請示、報告,處理方法錯誤,使用手段方法不恰當,導致事態失控、矛盾激化的,將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2.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
救助站制度
篇3:辦公中心群體上訪鬧事游行應急控制預案
為加強行政辦公中心物業服務中心對突發應急事件應急處置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緊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保障迅速有效地處理應急事件,將應急事件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行政辦公中心物業使用人單位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辦法和預案。
一、應急組織構成和職責:
1、總指揮: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總指揮不在場時由副總指揮臨時擔任)
副總指揮:物業服務中心副經理(或秩序維護部部長)
職責:負責指揮應急事件的搶險,協調與公司、其它單位和本部門的各種資源,發布各種通告、命令,必要時動用各種手段。
2、應急搶險分隊構成:
2.1工程搶險組:工程值班人員
職責:一旦接到預警信息后,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投入現場應急搶險。
2.2后勤支援組:行政后勤人員、質量管理班和秩序維護部全體人員
職責:投入現場應急搶險處理,提供事件預防及搶險過程必須的各種資源,包括:人員、物品、交通、通訊、協調等事項。
二、預警信息發布:
由客戶服務中心發布:Ⅳ級群體*、鬧事、*突發應急事件預警
應急人員到位時限:正常上班員工、非正常上班秩序維護人員5分鐘;其他非正常
上班員工在30分鐘到現場。
三、應急響應程序:
1、報警程序:
1.1當Ⅳ級突發應急事件預警信息發出后,由物業服務中心區域管理員或秩序維護部值班員向客戶服務中心報告。客戶服務中心啟動本處理辦法和預案,通知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秩序維護部部長、物業服務中心其它人員,物業服務中心經理向機關事務管理局主管領導報告,相關人員必須在規定時限內,趕到現場進行應急處理,由物業服務中心經理(或秩序維護部部長)負責現場指揮和協調。
1.2客戶服務中心值班員根據現場情況決定是否讓機關管理局保衛科向公安部門(報警電話:110)、消防隊(報警電話:119)、公安交警隊(報警電話:122)、醫療救援中心(報警電話:120)等部門報警。
2、應急處置原則:
2.1必要時注重人員及時疏散。
2.2注意救援人員安全。
3基本應急響應
3.1當在行政辦公中心區域內發生群體*、鬧事、*等突發事件且事件處于初期階段時,接到通知的應急人員應迅速趕赴現場,根據事態的發展在保障個人安全的情況下,對群體*、鬧事的群眾進行勸諭,對可能或已經受*、鬧事人群波及的區域或物業使用人單位劃定警戒區域,設立警戒欄(線),阻止鬧事群眾進入警戒區域,立即向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秩序維護部部長報告并報機關事務管理局保衛科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3.2通過使用手提擴音器等方式勸諭和疏導圍觀群眾離開。有需要時,及時安排人員轉移易燃(爆)危險品,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3.3因*、鬧事、*人群影響到相關區域內的交通時,應在案發現場的毗鄰路段、車輛出入口等地方,安排后勤支援組人員疏導交通,并引導公安、醫療救護等車輛、人員盡快抵達現場。
3.4如果鬧事人群在行政辦公中心區域內發生打砸車輛等行為,應設法制止并對現場進行拍照、錄像,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如果發生縱火行為時,按照《火災事故處理辦法和預案》的相關程序進行滅火,并配合公安機關對打砸車輛或實施縱火等行為的行為人,危及公共安全、損害公眾利益的行為人進行拘捕。
3.5將現場受輕傷(被困)人員疏散到安全地段等待救援,如人員受傷較重的,立即向120報警,并協助醫療救護人員轉運受傷人員。
3.6如果群體*、鬧事的群眾在相關區域內進行*時,后勤支援組派出應急隊員沿*線路設立警戒區域,勸導警戒區域內的無關人員、車輛盡快離開。
3.7安排秩序維護人員加強對行政辦公中心公共區域的安全巡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混亂進行偷竊等,引起刑事(治安)案件發生。
3.8如果相關區域內的設施設備受鬧事人群的破壞,工程搶險組要及時進行搶修或采取有效防護措施。
4擴大應急響應
一旦應急事件有從Ⅳ級擴大(上升)趨勢,或直接發生Ⅳ級以上的應急事件時,客戶服務中心必須在第一時間向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秩序維護部部長和公司主管領導報告,物業服務中心經理向機關事務管理局主管領導報告,客戶服務中心立即按Ⅳ級以上的應急事件通知應急人員到達現場,由物業服務中心經理進行現場指揮與協調。
四、當應急事件處理完畢后,由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發布結束應急響應程序,轉入后期處置階段。
五、后期處置:
1、事后物業服務中心安排有關人員對受影響人員(客戶)的拜訪,以誠懇的方式化解可能存在的矛盾;采取適當措施協助受影響人員(客戶)在最短時間內恢復生活、工作秩序。
2、若因事故(或事件)造成公共財產損壞(有向保險公司投保的),物業服務中心應向保險公司進行索賠;若相關人員(客戶)的財產也遭受損壞(有向保險公司投保的),配合向保險公司進行索賠事宜。
3、物業服務中心區域管理員、秩序維護部值班人員要做好各項相關記錄。
4、物業服務中心對事件的發生及處理經過、損壞情況、經驗教訓、改進措施等做出報告;并對應急事件處置過程中,為保護相關人員(客戶)生命財產安全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向總公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