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教育培訓工作辦法
為進一步提高我所人民警察整體素質,貫徹落實胡錦濤***關于加強干部教育教訓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我所人民警察隊伍的革命化、正規化、職業化建設,促進我所工作全面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和上級的指示精神,結合我所警察隊伍建設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適應禁、戒毒工作新形勢、新任務需要,積極推進全員教訓,使全所民警政治、業務素質明顯增強,執法水平明顯提高,學歷和專業結構更加合理,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復合型的民警隊伍。
二、培訓內容
(一)共同科目:全體民警履行職責應具備的政治理論和有關知識
1、政治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風廉政建設;時事政治等有關內容。
2、業務知識:領導科學、管理學、心理學、教育矯治知識、人民警察職業道德;管理知識、公文寫作與處理、警體技能訓練等內容。
3、現代科技知識:高新技術知識、市場經濟理論。
4、法律知識: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國務院制定的關于勞動教養方面的決定、規定、試行辦法。
(二)分類科目:不同職級的民警應側重掌握的政治理論和相關知識
1、副處級警察:要以領導科學、行政管理、廉政教育為重點,著力提高科學領導能力。
2、科級警察:要以崗位職責、執法管理有關規定等內容為主,培養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和務實工作作風,著力提高組織、執行能力。
3、科級以下警察:要以《干警行為準則》、《執法細則》、《若干制度》和本職崗位職責等內容為主,培養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風,著力提高履行崗位職責的基本能力。
三、培訓類別
(一)初任培訓。是指對沒有從事過戒毒工作警察或沒有直接受過戒毒業務培訓的人員進行的培訓(包括:新錄用、新調入人員和軍轉干部)。
(二)任職培訓。是指對新任職的各級領導干部,按照相應職位的要求進行的培訓,按干部管理權限組織實施。
(三)業務培訓。是指對警察所任職位和從事的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的培訓。
(四)繼續教育培訓。是指對警察以更新、補充、拓寬相關知識為目的進行的培訓。
四、培訓方式
(一)在職培訓。警察教育培訓主要采取個人自學與集中組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具體組織形式包括:在崗培訓、脫產培訓、參觀考察、理論研討、掛職鍛煉、崗位練兵等多種方式。其中,各類參觀考察、掛職鍛煉要提前擬定考察課題,結束后要提交考察或總結報告。
(二)學歷教育。男45歲以下,女40歲以下未取得大專學歷的在職警察,要參加相關專業的大學??贫蔚膶W習;已經取得大專以上學歷但非法律專業的在職警察,可參加相關專業本科段的學習;其他在職警察,可根據工作需要,參加與本職工作相關的國家承認的學歷教育或相關認證教育(如心理咨詢師、國家司法考試等)。
五、組織領導
(一)警察教育培訓工作,在所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由政治處組織實施,所部各業務部門要積極配合,認真做好規劃、督促、指導、協調、檢查、考核工作。
(二)警察教育培訓工作實行分級管理。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我所副處級(實職)以上領導干部參加省局、省廳組織的各項教育培訓以及有關專項業務培訓;所部負責我所副處級非領導職務、科級及其以下警察的教育培訓。
(二)每年初,政治處要根據省局的有關培訓要求制定下發全所警察年度培訓計劃,對全所各類人員的培訓做出統一部
署;各部門要以政治處的培訓計劃為依據,結合實際,制定本部門的年度培訓計劃,進一步明確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時間,提出具體要求并組織實施。所部將適時對全所的培訓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六、呈報審批
(一)每年11月15日前,由各部門向政治處提出下一年度的專項業務培訓需求,待政治處匯總報所黨委研究批準并列入下一年度經費預算后,由申請部門在政治處統一安排下負責具體實施,培訓結果統一整理后報政治處存檔。
(二)各部門培訓計劃要在政治處培訓計劃下發后15日內,將本部門培訓計劃上報政治處備案,不得無故拖延時間或拒不上報。
(三)所領導班子成員外出參觀考察、學習,民警3人以上跨省外出參觀考察,需提前15日向省局政治部報告,由局政治部統一協調,待批準后方可實施,不得未經批準私自對外聯系參觀、考察、掛職等培訓項目。
七、考核驗收
(一)部門教育培訓工作考核
各部門民警教育培訓工作作為年度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其考核結合年度工作考核一并進行??己瞬扇z查培訓記錄、抽查民警個人情況等形式;重點檢查培訓質量和培訓任務完成情況。各部門民警教育培訓工作情況,作為集體年終評先、評優的主要依據。
(二)民警個人參加教育培訓的考核
1、在崗培訓、崗位練兵。以民警到課率(占15%)、學習記錄(占20%)、學習心得(占25%)、考試情況(占40%)、為測評要素,對個人進行綜合測評。
2、脫產培訓。以民警學習記錄(占20%)、學習心得(占20%)、結業考試(占30%)、培訓鑒定(占30%)為測評要素,對個人進行綜合測評。
3、參觀考察、理論研討。以民警考察、總結報告或理論調研文章質量(參考標準:A、主題明確,邏輯清楚,語言流暢,卷面整潔,視情況評為90
篇2:工程質量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1條通過開展質量、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為了規范安全教育培訓的管理,制訂本辦法。
第2條本辦法適用于工程質量、安全教育培訓的管理。
第3條本辦法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能力、培訓和意識控制程序》、《安全培訓教育制度》等。
第4條主要職責。
1.集團工程管理中心:負責擬定年度質安培訓計劃、配合組織實施計劃、資料匯總與下發、總結。
2.集團人力資源中心:負責培訓計劃的審批和培訓的組織。
3.區域公司: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參與質安培訓,收集培訓效果反饋單并上報;負責組織本區域內的質安培訓,并將培訓總結上報集團。
4.項目部: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參與培訓、填寫培訓效果反饋單。
第二章?培訓計劃制定
第5條集團工程管理中心根據需要每年年底向集團人力資源中心上報次年度安全、質量教育培訓計劃,填報《培訓需求表》(《能力、培訓和意識控制程序》附表)。
第6條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對申報的培訓需求表進行審批。
第7條審批過程中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可以和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協商調整培訓計劃,待雙方確定后,計劃審批通過。
第8條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可根據客觀實際需要或上級主管部門培訓要求,向人力資源中心提出調整培訓計劃,填寫《培訓需求表》,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審批通過后實施。
第三章?培訓計劃實現
第9條計劃審批通過后,集團人力資源中心發布培訓計劃通知,并組織區域公司和項目部的相關人員實施培訓計劃,工程管理中心進行協助。
第10條區域公司和項目部組織相關人員參與培訓。
第11條培訓完成后,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將培訓用到的資料匯總后下發給區域公司和項目部。
第12條區域公司和項目部參與培訓的人員對培訓效果進行反饋,填寫《培訓效果反饋單》,區域公司匯總后上傳給集團工程管理中心。
第四章?總結
第13條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對《培訓效果反饋單》進行總結,填寫《總結記錄表》,同時存檔,并將《總結記錄表》交給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備案,再根據反饋的情況,可以與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協商調整后續的培訓計劃。
第14條培訓過程的詳細指導可參看《能力、培訓和意識控制程序》(出自《管理體系程序匯編》)、《安全培訓教育制度》(出自《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第五章?附則
第15條本辦法由集團工程管理中心負責起草、修訂、監督執行及解釋。
第16條本辦法經集團高層經營班子會議審議通過,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第17條附件:(1)培訓需求表;(2)培訓效果反饋單;(3)培訓總結記錄表。
篇3:水利水電建設公司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股份公司安全生產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股份公司員工必須按照“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接受安全培訓教育,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第三條安全培訓工作按照“統一規劃、歸口管理、分級負責、分類實施”的原則開展。各單位應根據工作分工,明確相應的培訓教育責任部門。
第二章?職?責
第四條各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培訓工作負領導責任,應保證安全培訓所需資金、師資等資源配置。
第五條各單位的安全生產培訓責任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單位安全培訓工作,并對培訓工作進行總結。
第六條股份公司和各單位負責組織“三類”人員(企業領導人員、項目經理、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師資及其他有關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應組織員工培訓教材的開發,項目部負責組織現場員工的安全培訓工作。
第三章培訓工作
第七條安全培訓責任部門應根據生產需求制定培訓計劃,并按批準的培訓計劃組織安全培訓工作。
第八條安全培訓責任部門應建立安全培訓檔案,內容主要包括培訓計劃、培訓大綱、課程安排、學員名冊、考試成績等。
第九條安全培訓應保證培訓時間,不得占用員工休息時間。
第十條現場作業人員安全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作業場所危險告知、作業過程危險告知,作業程序、操作方法、注意事項、應急處置方法,個人防護知識、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方法、設備(工具)安全性能等。
第十一條現場作業人員安全培訓要求:
?(一)新入場人員應由有關部門組織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考核合格后上崗。
?(二)從事電氣、起重、司爐、焊接、爆破、壓力容器、高空作業、廠內機動車駕駛、大型機械操作及接觸易燃、易爆、有害氣體、射線、劇毒等特種作業人員,經有關部門培訓并取得上崗資格證后上崗工作。
?(三)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型機械(機具),以及調換工種的員工,按新入場人員要求進行安全培訓,經考試考核合格后上崗。
?(四)離崗90天以上的員工,重新上崗前應進行相應的安全培訓。
?(五)臨時聘用人員按新入場人員要求進行安全培訓。
第十二條分包商員工安全培訓工作按第十一條要求執行,分包商培訓工作不到位要追究項目部的責任。
第十三條企業“三類”人員的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安全技術、安全管理、事故案例和行業標準、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等。
第十四條企業安全生產“三類”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新入場人員、重新上崗及換崗人員、班組長、其他人員接受安全培訓的學時不得少于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時間。
第十五條培訓結束后應進行考試、考核。
第十六條各單位應加強安全培訓教材的編寫,安全教育師資培養,不斷總結安全培訓教育經驗,提高培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