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設備潤滑管理制度

設備潤滑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7280

1.目的作用

設備的潤滑管理工作也是設備維修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確地搞好潤滑工作與合理使用潤滑油脂,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轉,防止事故發生,減少機器磨損,延長使用壽命,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和工作精度的一項有效措施。因此,必須建立和健全設備潤滑管理機構和制度,切實做好工作。

2.管理職責

2.1對于中型企業,潤滑工作應采取分級管理方式。各生產車間應建立潤滑站,按生產班組或機組建立潤滑點,潤滑技術員負責潤滑業務管理工作(或者設備主管技術員負責)。

2.2設備科應該設專職或兼職技術人員負責各生產車間設備潤滑檢查監督和業務指導工作。

2.3潤滑技術員工作職責

2.3.1制訂設備潤滑工作的各項制度,并負責潤滑技術和業務指導,深入現場檢查、監督。

2.3.2編制各類設備潤滑卡片、圖表和有關技術資料。

2.3.3貫徹實施潤滑的定點、定質、定量、定期和定人五定工作。

2.3.4制訂油耗定額,按時向有關部門提出年、季、月需要的潤滑油料計劃,并按期統計實際消耗數量。

2.3.5編制設備油箱和潤滑站的年、季、月清洗換油和檢修計劃。

2.3.6組織廢油回收及再生工作。

2.3.7監督潤滑油的使用和審查油質量的化驗結果。

2.3.8監督潤滑用具的合理使用,總結和推廣設備潤滑的先進經驗。

2.4潤滑工人的工作職責

2.4.1按照五定(定點、定質、定量、定期、定人)要求和有關規定認真做好設備潤滑工作。

2.4.2勤檢查、勤巡視,發現潤滑設備有異常情況或有滴漏現象應及時處理或向有關人員報告。

2.4.3保持潤滑設備、器具和潤滑油嘴以及潤滑油脂干凈清潔,不混亂潤滑油脂牌號。

2.4.4按規定期限或實際情況及時清洗油箱和更換潤滑油脂,需維修工人執行的也應及時向有關人員提出實施。

2.4.5潤滑卡的規定,按時加換潤滑油脂并做好記錄,每張卡用完后,交回潤滑技術員或設備主管技術員。

2.4.6根據潤滑卡片的實際消耗記錄,每月統計一次,交潤滑技術員或設備主管技術員,作為計劃依據。

3.設備潤滑的“五定”工作內容

3.1定點:根據設備的潤滑部位和潤滑點的位置及數量,進行加油、換油,并要求熟悉它的結構和潤滑方法。

3.2定質:使用的油品種質量必須經過檢驗并符合國家標準,潤滑油按照潤滑卡或圖表規定油品使用,清洗換油時要保證清洗質量,潤滑器具保持清潔,設備上各種潤滑裝置要完整。防止塵土、鐵屑、粉末、水分等落人。

3.3定量:在保證良好潤滑的基礎上,本著節約用油的原則規定油箱換油和各潤滑點每班用油的定額。

3.4定期:按照潤滑卡片或圖表規定的時間進行加油、添油和換油周期進行清洗換油。

3.5定人:按照專群結合的原則。規定什么潤滑部位和潤滑點由操作工人負責加油,什么部位由潤滑工人負責加油、換油。

4.潤滑卡片及潤滑圖表的編制

4.1潤滑卡片及潤滑圖表是組織設備潤滑的基本文件,由設備科負責編制。

4.2潤滑卡片是設備潤滑的檔案資料,它包括設備的換油部位、潤滑油脂的名稱及牌號、消耗定額、換油周期等,由潤滑技術員編制后,潤滑工人根據潤滑卡片的規定,按時加油、換油并做好記錄,每張卡片用完后,交回潤滑技術員存人檔案,換取新卡片。

4.3潤滑圖表是設備潤滑部位的指示圖,由潤滑技術員根據設備類別、型號分別繪制潤滑圖,圖表應標明潤滑點及部位、油品、加注周期及操作工人與潤滑工人負責的部位。

4.4潤滑圖表可根據每種型號的設備說明書的規定進行繪制,曬成藍圖后,貼在設備明顯處,或用鋁板制成銘牌裝訂在設備明顯處。

5.潤滑油脂的管理

5.1各車間應有專人或兼職人員負責潤滑油脂的統一管理,做好領用發放工作。

5.2潤滑油脂要分類、分牌號設置明顯標牌,放置合理,嚴格控制混亂油脂牌號和類別。

5.3保證潤滑油脂質量,嚴防水、塵土、鐵屑及其他雜質滲人。

5.4對回收廢潤滑油脂應妥善處理和保管,以防止混人合格潤滑脂,待后回收。

5.5凡設備變更加注潤滑油牌號,應由車間潤滑技術員向設備科提出,經設備科同意后,并辦理潤滑卡片變更手續,方可執行。

6.設備的清洗換油規定

6.1設備清洗換油計劃表,由潤滑技術人員和主管設備技術員共同編制,報設備科審查。

6.2設備的清洗換油工作,應盡量與一二級保養及大、中修理期相結合,換下廢油時,應分別存放,送往潤滑站統一處理。

6.3加換潤滑油時,應加足到油標規定位置。

6.4潤滑工應經常檢查設備油箱的油質及消耗情況,對尚未到期換油的油箱,如發現油質已變黑或油面低于油標規定位置,應換新油或添加補充。

6.5每次清洗換油后,應詳細登記在潤滑卡片上和換油計劃表上。

6.6設備在大、中修理時,由修理工放掉舊油、清洗油桶,修理完工后,由潤滑工加換新油。

7.潤滑油脂的申請計劃及消耗定額

7.1車間潤滑工應根據潤滑卡片的實際消耗情況記錄,每月統計一次,交車間潤滑技術員或主管設備技術員,以作編制潤滑油脂消耗計劃的依據。

7.2潤滑技術或主管設備技術員根據換油周期與消耗定額及每年實際消耗數字,編制出本車間年、季度的潤滑油脂申請計劃交設備科審查匯總,報供應科按期供應。

7.3各車間的月份需用潤滑油計劃,由車間潤滑技術員或設備技術員根據年、季的申請計劃和上月實際消耗數字進行編制,經車間主管負責人同意后,向能源科領用。

7.4供應科根據潤滑油申請計劃,向石油公司申請,新油到廠后由能源科取樣化驗,化驗合格后方可發給車間使用。

7.5各車間各類設備的潤滑油脂消耗定額,由各車間的潤滑技術員和車間主管設備技術員會同設備科根據設備復查系數和本廠實際情況共同編制。

8.廢油的回收及再生管理

8.1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受機械磨損和工作環境的影響會逐漸變質,主要是粘度增大、閃點降低、酸質、膠質增多和滲人雜質而造成油脂老化變質,成為廢油,能源科應負責組織回收進行再生。

8.2各車間在清洗換油時,應將舊油和廢油送往能源科進行回收。

8.3廢油回收率,一般應達到新油消耗量的30%-40%。

8.4廢油回收及再生工作應嚴格按下列要求進行:

8.4.1同一品種,不同牌號的廢油應收集在一個桶內。

8.4.2特別臟的和不太臟的或混有冷卻液的廢油,應分別回收,不得混在一起。

8.4.3車間維修用于洗滌的廢油及其他廢油,應分別回收,不得混在一起。

8.4.4高級的廢潤滑油和一般用的廢機油應分別回收,不得混在一起。

8.4.5儲存廢油的油桶應當加蓋,防止灰砂及水混人油內。

8.4.6油桶應有明顯的標識,僅作儲存廢油專用,不應存放其他液體。

9.附件

篇2:設備管理潤滑油管理員安全生產職責

1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檢修規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

3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

4檢查主管車間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

5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檢修規程的行為;

6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

7審核與自己業務相關的危險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防護措施方案,做好檢查落實工作;填寫情況;負責檢查機組潤滑油品質分析的落實情況,檢查現場設備潤滑情況;

8掌握滅火和火場逃生知識,熟悉各種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9積極參加安全文化建設,培養良好的安全習慣和安全價值觀;

篇3:設備潤滑油管理制度考核辦法

(一)管理制度

1、各臺設備的潤滑由本機臺的操作工負責(電器設備除外)。

2、設備操作工必須按規定時間,對設備進行加潤滑油。

3、凡按設計用油杯、黃油潤滑的設備,油杯、油管應齊全完好,用機油潤滑的設備,油蓋應齊全完好。

4、用干凈的油桶加蓋,裝潤滑油,并放在清潔的地方。

5、設備的各潤滑部位必須按規定的油量加油。

(二)考核辦法

1、有一臺設備潤滑不良(包括油杯缺油、潤滑部位干麼,油路不通,油管破裂,變速箱油量不足,油質不符),扣款10元/次

2、用油杯加黃油潤滑的設備,油杯、油管不齊全,不完好,扣工段10元/處,用機油(含MOS2)潤滑油的設備油蓋不齊全、不完好,扣款10元處。

3、裝潤滑油的油桶不干凈,無蓋、油桶放在不清潔的地方,扣款10元/處。

4、油量過多使設備漏油,油杯外有黃油扣款5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