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設備使用評價標準
簽發人:
責任人:
簽發日期:
執行階段:
生產設備的使用評價一般是指對其使用情況及使用費的評價,評價設備在整個生命周期內的使用情況,以及為了保證設備正常運作而定期支付的費用,包括能源消耗費、維修費以及固定資產稅、保險費、操作人員的工資。※使用情況評價設備使用情況評價主要是就其技術經濟性而言的,主要指標有設備完好率、設備故障率等。
1.設備完好率設備完好率是指企業中技術性能完好(包括一級及二級)設備臺數占全部設備的百分率。企業在實際使用中,可以只計算比較重要的設備(一般多以復雜系數不小于5為界限)。
2.設備故障率設備故障率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一年或半年)設備的故障停機時間與同期內實際開動時間的百分率。設備故障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故障對生產的影響。
※維修費用評價
維修費用評價指標主要有單位產品維修費、維修費用率等。
1.單位產品維修費單位產品維修工作與維修成果的關系,是反映維修消耗水平,促進維修與生產結合的一個指標。
2.萬元產值維修費有時為了更直接地反映企業維修的效果和擴大可比性,往往用萬元產值的維修費用含量作為考核指標。
3.維修費用率維修費用率是同期內企業的全部維修費用占總生產費用的百分率,是反映維修效率的一個經濟性指標。
篇2:生產設備安全評價方法規定
以高壓氣體設施的安全評價為例。本評價方法適用于高壓氣體制造車間或工廠設施的安全評價。因為高壓氣體設施一般是隔離操作或自動化程度較高,涉及到人機界面的問題有些特殊性,所以特別列出作一介紹。該評價方法從高壓氣體設施的設計、運行和安全管理各方面考慮防止高壓氣體設施發生事故。
一、設備安全評價要點
高壓氣體設施本身技術復雜,運行條件特殊。為此,在這類設施中,操作人員應首先排除人機界面的危險性。雖然自動化程度提高,但最后還需要操作人員進行判斷。所以對設施還必須考慮安全措施。評價內容有:
(1)安全標志;
(2)儀表和操作顯示判讀方法;
(3)閥門及管線(包括安全閥等);
(4)警報系統。
具體評價要點如下:
1.安全標志
對安全標志的張貼有如下要求:
(l)有關場所應張貼安全標志
(2)標志的尺寸大小,在可見距離內應能看清
(3〉標志應安在設備容易看到的位置
(4)標志應簡單明了,即使外面來的人也容易看懂
(5)同一系列的標志應按同一原則制訂,形狀、尺寸和涂色應有一定的規定
2.儀表和操作:
對儀表及其操作提出以下要求:
(1)儀表盤的操作要求:
①儀表盤上的儀表布置應按統一規定
②視線和儀表盤面應垂直
③照明不能在儀表盤的玻璃上形成反射,應該把光源安裝在使儀表容易看清的位置
④重要儀表或需要頻繁觀察的儀表應安裝在容易看到的地方
(2)儀表的操作要求:
①儀表盤數值精度,應使操作者能很快讀出
②儀表的量程應合乎要求
③從儀表讀出的單位能直接應用,原則上不要再進行換算
④壓力、流量和溫度儀表應有上、下限和正常值的標記
⑤儀表刻度的增加方向,原則上是由左到右、由下到上
(3)操作機器的要求:
①重要的或頻繁操作的機器應具備良好的操作位置和簡單的操作方式
②操作機器應易于辨別操縱哪些系統,可用分組方式或用涂色加以區別
③緊急按鈕、開車的停車按鈕等應有明顯區別,避免產生誤操作
④在操作機器上應裝置防止于部偶然觸及按鈕的裝置
(4)儀表指示計的操作要求:
①操縱器和有關儀表應相互對應,按操作程序布置
②操縱器的動作方向原則上應和儀表指針的動作方向一致
③如操縱器會對儀表發生影響,則應把儀表裝在不受干擾的地方
④如操縱器和儀表裝得很近,要注意使操作人員的手部不易碰到開關按鈕
⑤為防止主要機器誤操作,應設置聯鎖回路
⑥控制儀表應對調節計和開關方向和開度等輸出情況有明確的表示方法
2.儀表和操作:
對閱門與管線的要求是:
(1)對閱門的要求:
①需要緊急操作的閥門應設在容易操作的位置
②緊急或重要的閥門的手輪要用不同的色彩涂色,表示操作方向和開關狀態,如緊急時開、緊急時關或正常操作等
③閥門的開關方向要明確,主要闊門的號碼牌開關牌(運行時開或運行時關)要有明確的標志
④檢修工作中用的切斷閥,要按規定裝設色盲板或加鎖
⑤調節閱扳動閱門子輪時,應使操作人員便于操作,一般要保持正面或向下的操作方式
(2)對管線的要求:
①重要管線要涂色加以區別,見GB7231-1987《工業管路法基本識別色和識別符號》
②管線上要標明管內流體名稱和流動方向
2.儀表和操作:
對警報設施的要求如下:
(1)警報器要設置在操作人員值班地點,如儀表室
(2)警報的聲音應保持適當的音量和音色,以便于分辨清楚
(3)警報應能辨清設備機械發生何種異常情況
(4)一種機器有多種警報方式時,應有一定的區分標準,以便于弄清
(5)警報燈應設試驗按鈕,定期試按以確定它是否能正常動作
二、操作運轉
操作人員的誤操作和誤判斷是造成高壓氣體設施重大事故的原因之一。為了防止發生誤操作情況,除應從儀表和機器的布置等硬件方面考慮外,還應同時從培養操作人員的判斷能力和水平等軟件方面考慮。其評價內容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1)操作方法;
(2)操作規程;
(3)教育訓練。
三、環境
人的能力是否能充分發揮與周圍環境有很大關系。為不使操作人員的辨別、判斷活動能力受到影響,必須對光、照明、色彩、噪聲、通風、濕度、溫度等狀況加以考慮。此外還要注意通道、地面、操作間的行走暢通和文明整潔。對上述環境內容應區別以下幾種場合,分別確定評價內容的側重點:
(1)對儀表室內的環境要求;
(2)對操作現場的環境要求;
(3)對設備布置與現場環境的要求。
四、維護檢修
設備維護檢修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轉的重要措施,進行維護檢修的目的是為了掌握設備和機器的磨損、老化等劣化傾向,及時進行維修,就可達到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目的。同時,從事故的發生階段看,發生在維修階段的各類事故也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所以,在評價內容中也應強調突出維修過程中的安全工作。
(1)維護部門的職責:維修工具、設備維修檔案,維修時與運轉部門的協調與聯系,及維修部門與運轉部門的分工、各自的職責等。
(2)安全檢查的有關內容:設備運轉日志,設備維修狀況檢查表,巡回檢查路線、次數,重點危險部位日常自檢記錄,設備異常情況的處理和技術措施,緊急時所用的安全設備的保養、整理和定期檢查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