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檢修管理標準
1前言
依據本廠《質量手冊》第7章和相關程序文件要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則,為安全、優質、高效、順利地完成機組大小修,并對發電生產過程中設備檢修進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2003年8月8日首次發布,版本號A版。
本標準2003年8月8日生效。
本標準由生技科歸口管理并解釋。
定期搞好機組的大小修,提高設備健康水平是保證機組長期安全經濟穩定運行的重要環節。因此,各級領導、有關部門、班組及每位員工都必須重視每次的大小修工作,增強安全質量意識,認真做好大小修的各項準備工作和安全技術組織工作,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則,安全、優質、高效、順利完成每次的機組大小修工作任務。
2適用范圍
本廠設備檢修及設備維護全過程控制。
3引用標準
本廠《質量手冊》和《設備檢修控制程序》。
4定義和術語
采用本廠《質量手冊》和《設備檢修控制程序》定義和術語。
5職責
5.1生產副廠長負責設備檢修、安裝、更新改造和啟動試驗過程策劃、質量計劃等質量文件的審批。
5.2副總工程師負責參與設備檢修、安裝、更新改造和啟動試驗過程策質量計劃和安全措施等質量文件的審核。
5.3生產技術科
5.3.1負責設備檢修、更新改造過程中項目、工期的策劃,實施全過程控制。
5.3.2負責設備檢修的歸口管理,負責檢修、安裝、更新改造工程質量的技術監督和指導,檢修最終的質量驗收,檢修全過程質量記錄的管理。
5.3.3負責設備啟動試驗的策劃,設備啟動試驗指導和管理,擬訂檢修現場的文明生產和定置管理。
5.4安全監察科
5.4.1負責檢修關鍵過程和特殊試驗項目安全措施的審定、監督、檢查、指導。
5.4.2特殊項目的檢修過程安全監察科應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5.5檢修分場
5.5.1負責按生技科策劃的內容,編制設備檢修、技改項目的《質量計劃》及實施,負責檢修全過程的質量記錄以及檢修后質量記錄的整理工作。
5.5.2負責本廠設備檢修過程及檢修質量的控制,各檢修班組工作之間的協調,對外承攬工程和檢修后技術交底的控制。
6管理內容和要求
6.1安全目標:
6.1.1確保運行機組的安全運行,促進被檢修機組的工作順利進行。
6.1.2不發生人身傷亡事故,設備損壞事故,質量返工事故、火災事故、誤操作事故。
6.1.3部門不發生障礙和輕傷事故。
6.1.4班組不發生異常和未遂事故。
6.2大小修安全組織措施:
6.2.1大小修前檢修分場要結合專業工種及檢修項目,組織檢修人員進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的學習考試(參加人員及成績報生技科)。確定每個作業組的專職安全員,明確安全職責、填寫檢修現場作業工作執行票報生技科。
6.2.2對大小修中使用的安全絕緣工器具、起重工器具、安全帶按“安規”要求進行自檢自查,要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對不符合“安規”要求的嚴禁使用,及時上報解決。
篇2:化工企業設備檢修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建立檢修組織、準備、安全,電氣焊和電氣安全,拆除、完工驗收等工作程序。
2、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檢修過程中的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
3、責任者
安全部、工程部、檢修單位
4、程序
4.1檢修組織
4.1.1較大項目檢修,全公司或車間大修必須成立大修指揮部,需有安全部門參加。
4.1.2做好檢修計劃的編制工作,各車間(部門)大修計劃由車間提出補充方案,工程部進行審核平衡,報分管付總經理批準。
4.1.3檢修計劃編制,項目要齊全,內容要詳細,責任要明確,措施要具體,凡二人以上的項目要指定一人負責安全。
4.1.4工程部、檢修部門負責人,要對檢修任務、檢修質量、檢修安全負全部責任,向檢修人員交待清楚任務、質量要求、應采取的安全措施,做到思想落實、組織落實、手續落實、安全措施落實。
4.2檢修準備
4.2.1各車間(部門)的大、中修,對有關檢修項目安全措施,必須嚴格執行,不能馬虎。
4.2.2臨時指揮部負責人在檢修前,要組織檢修人員做好檢修機具準備,做到機具齊全、安全可靠,對起重吊裝工具等設備進行檢查試驗,確保整個檢修過程的安全。
4.2.3檢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蝕性物質的設備,檢修前的清洗置換工作由所屬車間負責。
4.2.4清洗置換的設備要視具體情況選定,對易燃易爆物質必須采用惰性氣體,蒸汽、水進行清洗置換。
4.2.5清洗置換的設備,清洗后,必須進行分析檢驗,取樣要有代表性,確保清洗達到標準。
4.2.6清洗置換標準,按有關規定執行,對進入設備檢修時,除按規定清洗外,尚須用空氣進行置換,其氧氣含量在18-21%,有毒氣體和粉塵不得超過有關規定。
4.2.7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的物質和蒸汽設備管道檢修,必須切斷物料出入口閥門,并由設備所屬車間加盲板。
4.2.8檢修設備管路與生產中所需的設備管路連通時,中間必須加盲板隔離。
4.2.9設備管路外部檢修必須切斷出、人口閥門。
4.2.10生產車間對移交檢修的設備清洗、置換負責,移交前要查電氣,查物料處理,查清洗置換分析情況,確認合格后方可辦理移交手續。
4.3檢修安全規定
4.3.1檢修人員對檢修項目要進行檢查、核對,由崗位和班組長介紹情況,全部符合要求,才可進行施工。
4.3.2檢修人員在檢修中,必須嚴格遵守檢修規程和各種安全技術規程。(高空作業、土方工程、吊裝作業等)。
4.3.3凡對機電傳動部份的設備檢修,必須切斷電源,拆除傳動皮帶,并要懸掛“禁止合閘”的警告牌。
4.3.4凡貯罐、設備管道檢修,要在已切斷的物料管道閥門設“禁上開動”的警告牌。
4.3.5檢修使用臨時行燈必須采用低壓36伏。貯罐、設施、溝道、潮濕場所要用12伏,絕緣要良好,使用電動工具要可靠接地。
4.3.6一切參加檢修人員必須服從指揮,做到“四不施工”:
a.檢修安全措施不落實不施工;b.起重設備工具不合格不施工;c.高空作業和多層次交叉作業無防護措施不施工;d.沒有明確檢修任務不施工。
4.3.7做到“四不拆”:
a.設備帶壓不拆;b.傳動設備電源未斷不折;c.設備高溫過冷不拆;d.工具不合格不拆。
4.3.8從事有毒有害系統檢修和事故搶修,要備好防護器具和急救藥品,以備急用,并要有專門的監護人員。
4.3.9檢修現場的器材物品要放置整齊、穩固、保持通道暢通;預留孔洞、坑溝要設護欄或蓋板;因施工需要被破壞的安全防護裝置及其它設施要及時修復。
4.4電氣焊安全規定
4.4.1焊接動火安全應由檢修設備所屬車間指定專人負責,在潮濕、地溝、金屬架、貯罐內、天橋等作業,要指派監護人。電、氣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不得進行動火作業。
4.4.2在焊接作業中,焊接工具要符合標準,焊槍的風、氣門要嚴密可靠,氧氣減壓表靈敏有效,氧氣軟管應耐壓20個大氣壓,乙炔軟管須耐壓5個大氣壓。
4.4.3乙炔器和焊槍之間,必須裝有阻火器。
4.4.4乙炔瓶、氧氣瓶、動火點三者應有10米距離,否則要采取隔離措施。
4.4.5高壓線下,管道下禁止放置乙炔瓶。
4.4.6電弧焊接工具設備要符合以下標準:
a.每臺電焊機的電源要安設獨立電閘。b.焊機二次線圈及外殼必須妥善接地,其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c.一次線路與二次線路必須完整,并且易辨認,絕緣要良好,一次線的長度不應超過5m。d.焊夾把絕緣要良好,必要時應有護手檔板。
4.4.7電焊工作業時,不得任意移動防護接地的設備。
4.4.8電焊作業在地面施焊時,應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處,在潮濕工地、地溝、槽罐內要穿絕緣膠鞋,并站在備好的絕緣板上方可進行焊接作業。
4.4.9焊接作業中,要配帶好個人勞保防護用品,在有毒有害氣體車間檢修作業應備好防毒面具和口罩,對從事等離子切割,氬弧焊等作業應采取防護措施。
4.4.10電焊作業在多人交叉作業場所,要設有防護遮板:以防電弧刺傷他人。
4.5拆除工作
4.5.1拆除工作應制訂拆除方案。
4.5.2施工前要向作業人員進行交底教育,施工中實行統一指揮、監督。
4.5.3拆除的物件、工具器材不準上下拋擲,及時清理運走。
4.5.4拆除石棉瓦必須鋪設跳板。
4.6檢修完工安全驗收
4.6.1檢修結束后,檢修單位要清理好場地,對搭設的作業架臺、接設的電源全部拆除,做到工完實凈,場地清后,方可辦理移交驗收。
4.6.2檢修移交前,不得拆除懸掛的各種“警告牌”和開啟切斷的物料管道閥門。
4.6.3經檢查檢修項目、檢修質量全部符合檢修標準,驗收簽字后方可撤除懸掛的“警告牌”。凡是己撤除“警告牌”的均己認為有電,有物料,檢修生產單位不得進入設備以及檢查傳動裝置。
4.6.4檢修驗收結束,對檢修計劃和檢修工作票等,應由承辦單位保存,其保存期限不應少于三個月。
篇3:設備檢修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定義
設備
化工生產區域內的各類塔、球、釜、槽、罐、爐膛、鍋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陰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閉場所。
2檢修前的準備
2.1設備檢修作業開始前應辦理《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的格式見附錄。
2.2根據設備檢修項目要求,應制定設備檢修方案,落實檢修人員、檢修組織、安全措施。
2.3檢修項目負責人應按檢修方案的要求,組織檢修作業人員到檢修現場,交待清楚檢修項目、任務、檢修方案,并落實檢修安全措施。
2.4檢修項目負責人應對檢修安全工作負全面責任,并指定專人負責整個檢修作業過程的安全工作。
2.5設備檢修如需高處作業、動火、動土、斷路、吊裝、抽堵盲板、進入設備內作業等,應按規定辦理相應的安全作業證。
2.6設備的清洗、置換、交出,由設備所在單位負責。設備清洗、置換后應有分析報告。檢修項目負責人應會同設備技術人員、工藝技術人員檢查并確認設備、工藝處理及盲板抽堵等符合檢修安全要求。
3檢修前的安全教育
3.1檢修前,必須對參加檢修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3.2安全教育內容:
3.2.1檢修作業必須遵守有關檢修安全規章制度。
3.2.2檢修作業現場和檢修過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及對策。
3.2.3檢修作業過程中個體防護用具和用品的正確佩帶和使用。
3.2.4檢修作業項目、任務、檢修方案和檢修安全措施。
4檢修前的安全檢查和措施
4.1應對檢修作業使用的腳手架、起重機械、電氣焊用具、手持電動工具、扳手、管鉗、錘子等各種工器具進行檢查,凡不符合作業安全要求的工器具不得使用。
4.2應采取可靠的斷電措施,切斷需檢修設備上的電器電源,并經啟動復查確認無電后,在電源開關處掛上“禁止啟動”的安全標志并加鎖。
4.3對檢修作業使用的氣體防護器材、消防器材、通信設備、照明設備等器材設備應經專人檢查,保證完好可靠,并合理放置。
4.4應對檢修現場的爬梯、欄桿、平臺、鐵箅子、蓋板等進行檢查,保證安全可靠。
4.5對檢修用的盲板應逐個檢查,高壓盲板須經探傷后方可使用。
4.6對檢修所使用的移動式電氣工器具,應配有漏電保護裝置。
4.7對有腐蝕性介質的檢查場所應備有沖洗用水源。
4.8對檢修現場的坑、井、洼、溝、陡坡等應填平或鋪設與地面平齊的蓋板,也可設置圍欄和警告標志,并設夜間警示紅燈。
4.9應將檢修現場的易燃易爆物品、障礙物、油污、冰雪、積水、廢棄物等影響檢修安全的雜物清理干凈。
4.10應檢查、清理檢修現場的消防通道、行車通道,保證暢通無阻。
4.11需夜間檢修的作業場所,應設有足夠亮度的照明裝置。
5檢修作業中的安全要求
5.1參加檢修作業的人員應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5.2檢修作業的各工種人員應遵守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規定。
5.3電氣設備檢修作業應遵守電氣安全工作規定。
5.4在生產和儲存化學危險品的場所進行設備檢修時,檢修項目負責人應與當班班長聯系。如生產出現異常情況或突然排放物料,危及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時,生產當班班長應立即通知檢修人員停止作業,迅速撤離作業場所。待上述情況排除完畢,確認安全后,檢修項目負責人方可通知檢修人員重新進入作業現場。
5.5嚴禁涂改、轉借《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變更作業內容,擴大作業范圍或轉移作業地點。
5.6對《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審批手續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實、作業環境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作業人員有權拒絕作業。
6檢修結束后的安全要求
6.1檢修項目負責人應會同有關檢修人員檢查檢修項目是否有遺漏,工器具和材料等是否遺漏在設備內。
6.2檢修項目負責人應會同設備技術人員、工藝技術人員根據生產工藝要求檢查盲板抽堵情況。
6.3因檢修需要而拆移的蓋板、箅子板、扶手、欄桿、防護罩等安全設施應恢復正常。
6.4檢修所用的工器具應搬走,腳手架、臨進電源、臨時照明設備等應及時拆除。
6.5設備、屋頂、地面上的雜物、垃圾等應清理干凈。
6.6檢修單位應會同設備所在單位在有關部門對設備等進行試壓、試漏,調校安全閥、儀表和連鎖裝置,并做好記錄。
6.7檢修單位應會同設備所在單位和有關部門,對檢修的設備進行單體和聯動試車,驗收交接。
7《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的管理
7.1《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由辦公室負責管理。
7.2設備所在單位應提出設備交出的安全措施,并填寫《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相關欄目。
7.3檢修項目負責單位應提出施工安全措施,并填寫《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相關欄目。
7.4設備所在單位、檢修施工單位應對《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進行審查,并填寫審查意見。
7.5辦公室對《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進行終審審批。
7.6檢修項目負責單位應將辦理好的《設備檢修安全作業證》自留一份后,交安全生產科一份。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