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安全系統定期試驗與監測GB520494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核電廠安全系統實施定期試驗與監測的設計準則與試驗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核電廠安全系統的定期試驗與監測的設計。
本標準不適用于維修。
2引用標準
GB9232數字計算機在核反應堆儀表和控制中的應用
GB12788核電廠安全級電力系統準則
GB/T13629核電廠安全系統準則
HAF0405核電廠調試和運行期間的質量保證
3術語
3.1安全系統safetysystem
與安全有重要關系的系統,用于在任何工況下保證反應堆安全停堆、從堆芯排出熱量或限制預計運行事件和事故工況后果。安全系統包括保護系統、安全驅動系統和安全系統輔助設施。
3.2安全功能Safetyfunction
安全系統的或其他對安全重要的物項的規定用途,例如停堆或余熱導出。每一個假定始發事件都可能需要完成一個或多個安全功能。
3.3安全組safetygroup
某一具體假定始發事件發生時,完成所要求動作的全部設備,以保證不會超過設計基準對該事件的規定限值。
3.4定期試驗periodictest
為探測故障和檢查可運行性,按計劃的間隔時間所進行的試驗。
3.5交迭試驗overlaptest
為了檢查整個通道、序列或負載組的功能,在通道、序列或負載組的不同部分或子系統上分段進行試驗,不同部分或子系統的試驗要覆蓋毗連的部件。
3.6負載組loadgroup
在一個序列之內,由一個公用電源饋電的母線、變壓器、配電裝置和負載的組合體。
3.7功能試驗functiontest
確定部件或系統執行預期功能的試驗。
3.8監測monitoring
用來連續指示系統(或子系統)的狀態或條件的手段。
3.9試驗持續時間testduration
從試驗開始到試驗結束所經歷的時間間隔。
3.10試驗間隔時間testintervaI
在同一個設備或系統上進行同種試驗時,兩次試驗開始時刻之間所經歷的時間。
3.11試驗旁通testbypass
一種試驗方式,在電廠功率運行期間,將被試驗的安全組設置成允許任一個通道或負載組能試驗、校準或維護,而不啟動安全組的保護動作。
3.12通道檢查channelcheck
為確定通道的全部元件是否正處在它們指定的限值之內,按規定的間隔時間所進行的性能定性評估。
3.13通道校準channelcalibration
調整通道的輸出,使之對該通道所測的參數和性能具有可接受的準確度和量程。
3.14運行限制條件limitingconditionforoperation(LCO)
電廠安全運行所要求的設備最低功能能力或性能水平。
4總則
4.1安全系統的定期試驗與監測是為了實現預期的系統可用性。應注意探測設備的運行狀態是否處在規定的限值之內。規定的限值是最低的性能要求,例如響應時間、整定值準確度,以及設計基準規定
篇2:保證核電廠安全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之一——健全的國家監管機構
國家監管機構對核電廠實行全壽期監督管理,即從選址、設計、建造、調試、運行、直到退役和廢物處理處置的各個環節。
我國民用核設施的核安全監督管理主要由國家核安全局負責。
管理措施之二——制定和完善核安全防護法規體系
國家有關部門發布實施核電廠廠址選擇、設計、運行、質量保證、輻射防護和廢物管理等安全規定以及輻射防護基本標準等,形成一整套比較完整的核安全、輻射防護法規標準體系。
管理措施之三——實行核設施安全許可證制度
核電廠在不同階段,其營運單位要向國家核安全主管部門提交相應的報告。經審評,在條件完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后才頒發許可證。營運單位只有獲得這些許可證后才能開展相應的工作。
管理措施之四——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
核電廠有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對選址、設計、建造、調試、運行直至退役等各個階段的每一項具體活動都有單項的質量保證大綱,并嚴格執行。
另外,還實行內部和外部監查制度,監督檢查質量保證大綱的實施情況,確認起到應有的作用。例如,在建造階段,要對設備進行監造,對施工進行監理。在運行階段,要進行預防性檢修、在役檢查和定期試驗,以保證機組的系統和設備的狀態符合技術規范。
管理措施之五——對參與單位和人員嚴格要求
國家對參與核電廠建設的單位,甚至小到零部件制造單位,都要經審查合格后,方可開展相應的活動。
國家對參加核電廠工作的人員的選擇、培訓、考核和任命有嚴格的規定。以操縱員為例,要求選擇基本素質好、有一定學歷和工作經驗的人員,經過課堂、核電廠模擬機和核電廠實際運行培訓,再通過國家級的考試,領到操縱員執照后,才能上崗。上崗工作以后,還要定期考查和再培訓,保證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員都合格。
管理措施之六——極其嚴密的安全保衛系統
核電廠安全保衛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保障核材料的合法使用,防止丟失或被竊;保衛核設施,防止人為的破壞;阻止非法入侵。
核電廠的安全保衛工作采取技術防范與人員防范相結合的方式,其基本原則是“縱深防御”和“均衡防御”相協調。
安全保衛工作采用分區管理模式。核電廠設置三道實體屏障,劃分四個不同等級安全保衛區域。在區與區之間的周界上,設置功能完備的實物保護系統,包括出入控制系統、周界監測系統和中央控制系統。
此外,核電廠還有完善的安全保衛政策、程序體系和快速有效的突發事件處置和應急機制。在現場應急和突發事件處置指揮部的指揮下、常駐電廠的武警部隊、公安民警、保衛干部和治安隊伍,形成統一的特勤力量,按預先編制的反恐預案和突發事件處置流程快速響應,確保核電廠安全保衛的有效性。
管理措施之七——良好的安全文化
在切爾諾貝利核電廠事故后,國際原子能機構提倡在核能界推行安全文化。
國際上核電運行的經驗表明,絕大部分事件是人為失誤造成的;人的主觀能動性有益于安全保障。在安全問題上,僅僅強調按程序辦事,遵章守紀還不夠,核電企業還必須有人人關注安全、時時注意安全、事事將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氛圍。核電企業的文化環境是保證安全的關鍵要素,這就是要倡導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規章制度+行為規范
安全文化就是嚴格的規章制度加上良好的行為規范。它包括對決策層、管理者和個人這三個不同層次的要求。個人的安全文化素養要求包括:謙虛好學的探索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合作的精神和互相交流的工作習慣。此外,還有對責任心、充分的理解能力、良好的技能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要求。
我國核電廠在推進安全文化建設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積累了很多有價值的經驗。
(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辦公室、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局)
篇3:核電廠儀表工日常檢修安全規程
一.勘查檢修現場:
在檢修前,對所要檢修的設備狀態及現場工作環境進行勘查,檢查所檢修設備儀表等存在的安全隱患。
二.召開檢修安全會議
1.確定檢修設備
介紹設備的概況和勘查設備所處的環境。
2.確定檢修人員,分配各自任務。
檢修負責人:負責整個檢修工作的組織實施,檢修安全措施的布置和落實,檢修質量的控制。講解檢修的具體流程,針對現場設備進行作業人員的工作分配,各工作中須注意的問題。注:檢修安全會議要有記錄。
作業人:負責檢修工作的具體實施,安全措施的實施,質量的控制。
安全監督員:負責安全措施的布置,檢查監督安全實施的落實,發現安全隱患有權立即責令作業人員停止工作,并令其整改。
3.安全措施
針對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布置相應的安全措施,作業人員需團結合作共同把手頭的任務,又快又好的完成。禁止單獨作業,更不能賭氣作業。電氣作業必須兩個人以上才能夠作業。發現人員不足時,應停止作業,或者向負責人提出申請人員不足,另安排其它人過來。再者不行就看任務的輕重緩急來安排一天的工作量。
三.停電、掛牌、三方確認
?1.施工負責人拿到任務單,首先看一下任務單上的工作地方是分為哪個區域,工作中需要些什么工機具,需要什么材料,然后去主控室開工作票,還要分是否需要動火,幾級動火,需要開動火票。等一切工作程序完成后,交待作業人員接下來的工作需要注意些什么,該怎么樣又快又好的完成它。最后等業主隔離人員來隔離需要檢修的設備,確認該設備是有問題的設備準確無誤后,隔離此設備。
?2.在檢修前,運行人員對所檢修的電源進行確認,先斷開支路電源,再斷開干路電源。先斷空氣斷路器,再斷隔離開關。停電操作完成后,作業人員在可操作的部位懸掛禁止合閘的牌子,在牌子上應注明班組、檢修負責人、檢修時間內容和聯系方式,安全員負責監督整個過程,發現有任何安全隱患立即讓施工班組停下來,整改完畢后方可讓其施工,只有在安全員簽完字后,真正的檢修工作才開始。
四.落實安全防護措施:
檢修負責人和執行人需正確佩戴齊勞保用品,可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安全保護措施的實施。做到人人為安全,安全為人人,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1.對存在掉落、移動、轉動的設備部位,增加支撐架、墊鐵或防護欄等。
2.對一切電氣設備檢修時必須連接接地線,以防突然來電,或者竄電,傷害到作業人員。(24v弱電除外。)
3.對有高溫燙傷危險的設備,先用測溫槍進行溫度測量,等溫度降到佩戴勞保手套可操作的溫度再進行作業。
4.在登高作業時,首先要觀察作業地點的安全情況,下面有無安全隱患,旁邊有無其它工種作業等。做到“三不”,不傷害他人,不被別人傷害,不傷害自己。其次是檢查高空作業用的架子是否具備安全部門的掛牌,手續要齊全方可在高空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在佩戴之前必須對安全帶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無損壞后,安全帶必須是采用高掛低用。
?安全保護措施實施完畢后,安全監督員必須進行安全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后序工作。
五.遵照檢修工作指令單要求進行檢修。
作業人員遵照檢修負責人指派的任務逐一進行檢修,要確保檢修的完整性和高質量。在檢修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認真做好每個細節。有條件的話做好每個動作的記錄。
在檢修過程中若遇到交叉作業,檢修負責人聯絡另一方負責人進行協調。還要對一些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布置安全防護措施確保雙方的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
六.檢修完成后的自檢:
檢修完成后,檢修負責人和作業人員同時對檢修項目進行逐一檢查。檢查工作要嚴格控制檢修質量。清理現場撤掉安全防護措施。自檢合格后,作業人檢查攜帶的工具是否齊全,以防送電時發生短路故障。檢修過程中的雜物要全部清掃干凈,并按要求進行分類處理。清理完畢后,檢修負責人和作業人撤掉安全防護措施。全程監督員必須對撤掉的安全防護措施進行再一次的檢查,確認無任何安全隱患后通知檢修負責人工作已完成,可以去消票。具體送電應該有運行人員來實施。
七.案例分析:
2000年7月,某電廠一臺引進型30MW機組,由于熱控人員將左右兩個高壓調汽門控制信號接反,在進行高壓主蒸汽門試驗時,致使左側高壓主汽門和右側調節汽門同時關閉,截斷了高壓缸進汽,從而導致了推力瓦燒毀事故。
這一事故教訓說明,如果熱控人員在接線時發生錯誤,造成控制對象不正確,必然會發生嚴重的后果。因此在接線時應認真對照圖紙進行操作,明白控制對象,找準端子位置,事后必需要進行必要的校線及聯動靜態調試檢驗,及時的必現并解決問題,嚴防無序操作留下的隱患侵蝕設備的安全。
2005年底,某電廠在建設預制管道廠房時,嚴重違反操作規程.最終釀成災難.事發經過是這樣的,當時給建設中的房屋加裝一側的擋雨板,因為離地很高,腳手架又沒有及時搭好的情況下,為了趕工期,一時產生麻痹心理,心想用汽車吊送個人上去量完具體尺寸就下來應該不會出什么事故的.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事情就是那么巧,剛用吊欄送個人上去量好尺寸下來時,由于司機一邊在轉向,一邊的收桿,眼看就要到地面時鋼絲繩突然斷裂,吊欄直接砸向地面,把正好經過此工作場所的人員給當場砸死了.吊欄中的工作人員受輕傷.
?這事故教訓說明,如果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十不吊”,如果在工作前檢查設備狀態,及時發現問題,如果在施工場所拉起警戒線,如果起用這個用吊欄運人的方案能夠報上層領導申批.我想這個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就是因為有些人在工作中主觀意念太強,憑經驗干話,蠻干,瞎干,導致這起事故的發生.希望以后大家在工作中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每次工作前多想想,今天需要干哪項工作,有沒有危險.多提幾個為什么.我想事故就會少發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