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管理規定
一、高壓電纜:
1、高壓電纜的選型由機電主管技術員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編報計劃,報礦長、機電總工程師批準采購。
2、新安裝采區變電所或其它增設高壓電纜設備的地方,選用電纜應在供電設計中出現。
3、申報電纜計劃,應以生產發展需要出發,在每年編制設備更新計劃,維簡計劃時同時報出,以便安排購貨。
4、高壓電纜的敷設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5、高壓電纜的試驗,應按照《煤礦電氣設備試驗規定》中的試驗項目的辦法。
6、井下固定敷設的高壓電纜,為了便于識別和管理,以下電纜要懸掛電纜的標志牌。
⑴井筒主供電纜;
⑵井下中央變電所高壓近線和出線;
⑶重要運輸大巷交叉點,即電纜分支處和聯接不同直徑電纜接線合兩端;
⑷井下設備硐室高壓電纜進線和出線,電纜標志牌應注明電纜規格、型號,電纜長度、用途、維護人。
7、在專管高壓供電組織的室內應有圖牌板管理,能將井下電纜的情況反映到地面來。
8、圖牌板內容
⑴每個采區電纜的規格、型號;
⑵每條電纜的用途、長度及敷設日期;
⑶每條電纜都應標明接線盒的位置、形式。
9、高壓電纜由機電科統一管理。
二、低壓橡膠電纜:
1、低壓橡膠電纜管理由機電科組織負責,在管理方法上盡力做到數量準確、狀態明確,檢修、運行有記錄,情況、去向有登記,消耗有數據。
2、設立電纜臺帳、統計電纜領取、支出和年度耗損情況在臺帳上應表明。
⑴電纜在冊總數;
⑵分規格數量;
⑶年度新領增加數;
⑷年度損耗總數,分規格數量;
⑸電纜管理人員每月進行一次核對。
3、設立低壓電纜牌板,及時把井下使用情況反饋到地面上來,在牌板上應說明。
⑴電纜規格、長度編號;
⑵電纜使用地點;
⑶投入運行日期。
4、電纜的發放要做到由主管單位統一領取,統一發放,新進電纜,經檢查合格方能發放,不合格禁止使用,電纜主管單位發放電纜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⑴生產單位要求增加電纜,一律要有審批手續。
⑵電纜運行中,因電纜損壞需要更換,經審批后,要查出原因責任者,并按制度賠償(由責任單位按價賠償)。
⑶新安裝或更換需有報告、計劃,經礦長批準審查后發放。
5、拆除不用的電纜應及時回收,如數交庫,主管單位驗收。
⑴檢查每根兩端計量數與實際盡寸相符否。
⑵電纜護套是否完整。
⑶有無斷線和損傷。
⑷如果電纜完好,應注明登記卡,如電纜有損壞和被割斷必須查出原因,進行處理(有使用單位或者原分管單位,無第二次移交者按價賠償)。
6、各單位的低壓電纜,原則上由各使用單位負責管理,如出現電纜被割,被剝和損壞一律由各單位照價賠償。
7、橡膠電纜的敷設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篇2:電纜管理制度范本
為了加強我礦電纜管理,充分挖掘物資潛力,不斷提高我礦現有電纜利用率,減少庫存,降低消耗,特制定本辦法:
一、電纜檢驗制度
1、電纜入庫前,必須檢驗電纜是否阻燃,并詳細填寫好記錄。
2、檢查電纜護套是否完整。
3、檢查電纜每條兩端號碼是否存在。
4、檢查電纜有無斷線或損傷。
5、定期搖測電纜絕緣等。
二、電纜使用管理制度
1、每條線路必須要有包機人,包機牌。
2、每條電纜要專門設移動卡,注明規格,長度,截面等。
3、電纜要按《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吊掛整齊,間距合理,吊掛要用專門制作的電纜勾子吊掛,不得用其它代替,如有落地埋壓現象,應立即處理。
4、電纜不得盤圈,拖地,電纜不得有破口,拆線時不得鋸,剁電纜,如果鋸剁電纜要加倍扣罰。
5、電纜線路絕不能有“雞爪子、羊尾巴、明接頭”現象,發現不合格接頭立即停電處理,否則不準送電運行。
6、電纜冷補工藝,凡屬芯線沒有損壞的可以冷補,芯線損壞的必須更換,70mm2以上電纜接頭不得對接冷補。
篇3:電纜五小電器管理員崗位責任制
1、負責對電纜選型計劃報供銷部購進。
2、對電纜進行編號。
3、對各隊不使用電纜要及時安排升井回收。
4、對升井電纜進行全面檢查,確定完好,入庫備用。
5、對各隊所交電纜進行全面檢查,如有損壞和超損耗量,按規定進行處罰。
6、對各隊電纜嚴格管理,杜絕區隊存放電纜現象。
7、對電纜管理做到帳、卡、物三對照,做到型號對、數量清。
8、每周對全公司電纜進行懸掛和完好檢查,提高電纜懸掛率,并對電纜失爆按規定處罰。
9、新進小型電器設備(防爆燈、接線盒、電鈴、按鈕等)入庫前,小型電器管理員必須對其進行檢查。
10、對新進的小型電器進行防爆及完好驗收合格,方可發放。
11、對各隊領用的小型電器下井前檢查合格的發放入井證,方可下井使用。
12、對修復電纜進行檢查和驗收。
13、每周對小型電器進行檢查,發現不合格立即處理,有失爆者按規定處罰。
14、各隊在井下交換工作地點或移交使用時,管理員必須辦理交接手續并轉移賬卡。
15、使用新材料、新工藝修復小型電器,做到降低損耗。
16、做到賬、卡、物三對照,各種報表準確及時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