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阻燃電纜管理組崗位責任制

阻燃電纜管理組崗位責任制

2024-07-16 閱讀 2751

1、負責對全礦橡套電纜的統一管理,包括電纜的領取、編號、發放、修補、試驗、回收等工作。

2、電纜的管理可用圖牌板或微機進行,必須做到條條電纜有編碼,帳、卡、物、板四對口,數量清、狀態明、使用合理。

3、對井下回收的電纜要及時檢查整理,按標準進行修復試驗,修復試驗合格的電纜要按規格、性能分類整理存放。

4、礦用橡套電纜修理后必須進行浸水耐壓試驗,未經試驗的電纜不準發放入井使用。

5、做好收、發電纜的登記工作,月底制表上報,各種記錄齊全并存檔備查。

6、經常深入現場檢查各隊組電纜使用情況,并幫隊處理各種電纜故障。

7、保持車間干凈整潔,各類電纜盤放整齊。

8、不遲到、不早退,嚴格執行請假制度。

9、按時完成科領導交給的工作任務,嚴格執行集團公司及科的各項管理制度。

篇2:無鹵低煙阻燃耐火電纜技術規范

1.總則

1.1本技術規范是為用戶工程提供額定電壓0.6/1kV交聯聚乙烯絕緣無鹵低煙阻燃電力電纜而作的規定。

1.2本規范規定了供貨方遵循的標準、電纜的技術要求、試驗、包裝及儲運。

1.3供方提供的0.6/1kV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均通過型式試驗和鑒定,并經長期實踐運行證明產品質量優良、安全可靠。

1.4本技術規范是合同的主要技術文件之一,與合同具有同等的效力。

2.執行標準

GB/T3048《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

GB/T6995《電線電纜識別標志方法》

GB/T8170《數字修約規則》

GB50217《電力電纜工程設計規范》

JB/T8137《電線電纜交貨盤》

GB/T3956《電纜的導體》

GB/T19216《在火焰條件下電纜或光纜的線路完整性試驗》

GB/T18380《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GB/T12706《額定電壓1~35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

GB/T17650《取自電纜或光纜的材料燃燒時釋出氣體的試驗方法》

GB/T2951《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

GB/T17651《電纜或光纜在特定條件下燃燒的煙密度測定》

3.使用條件

3.1運行條件

系統標稱電壓U0/U0.6/1kV

系統最高運行電壓Um1.2kV

系統頻率50Hz

系統接地方式中性點不直接接地系統或小電阻接地或消弧圈接地

3.2運行要求

電纜導體的額定運行溫度90℃

短路時電纜導體的最高溫度250℃

短路時間不超過5s

電纜彎曲半徑單芯:無鎧裝類電纜不小于20倍的電纜外徑

多芯:無鎧裝類電纜不小于15倍的電纜外徑

3.3運行環境條件

海拔高度:≤1000m

環境溫度-15℃~+45℃

相對濕度≤80%

3.4敷設條件

敷設環境有直埋、溝槽、排管、溝道、橋架等多種方式。

敷設時最低環境溫度在0℃。

4.技術條件

4.1導體

4.1.1導體采用符合GB/T3956的規定的1類導體(1-6mm2)或2類導體(10mm2及以上),其中多芯大截面(70mm2及以上)電纜其導體允許采用異形結構。

4.1.2導體表面光潔、無油污、無損傷屏蔽及絕緣的毛刺、銳邊,無凸起或斷裂的單線。

4.2耐火層(耐火電纜)

4.2.1導電線芯繞包耐火絕緣層。

4.2.2耐火層由標稱厚度為0.14mm的有機硅玻璃云母帶在導體上重疊繞包,以保證其耐火性能。

4.2.3耐火繞包平整、緊密、節距均勻。

4.2.4繞包后的耐火層滿足工頻電壓2000V的火花檢驗(中間檢查)的要求。

4.3絕緣

4.3.1絕緣采用硅烷可交聯聚乙烯絕緣料。

4.3.2絕緣標稱厚度符合GB/T12706.1的要求,絕緣厚度平均值不小于規定的標稱值,絕緣任一點最薄點的測量厚度不小于標稱值的90%-0.1mm。

4.4成纜(多芯電纜)

4.4.1電纜成纜的填充材料采用與絕緣溫度等級相適應的材料(按需),并采用相應包帶進行扎緊,以保證電纜成纜后纜身外形圓整。

4.5非金屬外護套

4.5.1護套采用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護套料,表面光潔、圓整,其厚度和性能應符合GB/T12706.1的規定。

4.5.2外護套表面緊密,其橫斷面無肉眼可見的砂眼、雜質和氣泡以及未塑化好和焦化等現象。

4.6電纜標志

4.6.1電纜絕緣線芯識別標志應符合GB/T6995的規定。

4.6.2成品電纜的護套上應有制造廠名、產品型號和額定電壓的連續標志,前后兩個完整連續標志間的距離應小于500mm,標志應字跡清楚,容易辨認、耐擦。

5.產品特點

5.1電纜應滿足低煙、無鹵、阻燃的要求。

5.2電纜燃燒時的低煙性能應能滿足在GB/T17651規定的試驗條件下,燃燒時產生的煙濃度其最小透光率不小于60%。

5.3電纜的無鹵性能應滿足在GB/T17650規定的試驗條件下,燃燒時產生的鹵酸氣體逸出量不大于5mg/g。

5.4電纜燃燒時逸出氣體的PH值和導電率測試按GB/T17650的規定,PH值不小于4.3,導電率不大于10μs/mm。

5.5電纜燃燒時的阻燃性能應能滿足GB/T18380規定的成束電纜垂直燃燒試驗。

6.試驗

6.1電纜在制造、處理、試驗、檢驗過程中,買方有權監造和見證,賣方不得拒絕,買方的此行為不免除供方對產品質量的責任。

6.2在出廠和抽樣試驗前15天,賣方通知買方見證,買方應在10天內予以答復,如買方放棄見證,則賣方把所做的試驗以試驗報告的形式提交給買方。

6.3出廠試驗

每批電纜出廠前,按本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出廠試驗。出廠試驗報告附在電纜盤上外。

6.3.1導體直流電阻試驗

導體直流電阻試驗在每一電纜長度所有導體上進行測量,符合GB/T3956的規定。

6.3.2交流電壓試驗

在每一導體和金屬屏蔽之間施加工頻電壓3.5kV,時間為5分鐘,不發生擊穿。

6.4型式試驗

供方提供的產品系列均已通過國家相關質量檢測部門的型式試驗和主管部門的產品鑒定。

7.包裝儲運

7.1產品由供方的檢查部門檢查合格后方可出廠,每個出廠的包裝件上附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和質保書,產品試驗報告和安裝使用說明書。

7.2電纜包裝在符合JB/T8137規定要求的電纜盤上交貨,電纜盤能經受所有在運輸、現場搬運中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電纜盤能承受在安裝或處理電纜時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并不會損傷電纜及盤本身,電纜端頭可靠密封。

7.3每一交貨盤上將標明:廠名或商標、電纜型號及規格、長度、毛重、正確旋轉方向及制造年月和標準編號。

7.4交貨長度

7.4.1電纜的交貨長度不小于100mm,允許長度不小于20m的短段電纜交貨,其數量不超過交貨長度的10%。

7.4.2允許根據雙方協議長度交貨。

7.4.3長度計量誤差應不超過±0.5%。

篇3:X礦阻燃電纜管理員崗位責任制

在機運科長的領導下,具體負責阻燃電纜的管理工作。必須熟練掌握煤礦煤礦安全生產專業知識。

第1條遵紀守法,遵守規章制度,團結協作,為生產服好務。

第2條每月初根據生產接續需要,計劃新增電纜。

第3條嚴格電纜發放審批制度,根據負荷審批選用合適的電纜。

第4條電纜必須編號管理。建立電纜使用臺帳,做到帳目清,責任明。

第5條嚴格要求各單位定期進行電纜絕緣搖測,并把搖測結果報機電運輸部。

第6條深入現場,嚴格檢查,發現井下閑置、損壞的電纜限期升井交回。

第7條對無故不交或損壞、丟失的電纜要對責任單位進行罰款。

第8條加強電纜動態管理,合理調配,保證電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