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手持式電動工具管理制度

手持式電動工具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6417

一、目的

為了加強手持式電動工具(以下簡稱電動工具)的采購、驗收、使用、檢查、維修等方面的管理,防止漏電等事故的發生,以免造成人身傷害。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圍及分類

本制度適用于功能公司各車間、科室、部門所有電動工具的管理。主要包括:直角研磨機(也稱角磨機)、沖擊鉆、手電鉆、電磨、手持砂輪機、水鉆、電錘等。

電動工具按電氣保護的方式分為三類:

Ⅰ類工具即為普通型電動工具,其額定電壓超過50伏,Ⅰ類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包含一個附加的安全措施。其方法是將可觸及的可導電的零件與已安裝在固定線路中的保護(接地)導線聯起來,使可觸及的可導電的零件在基本絕緣損壞的事故中不成為帶電體。

Ⅰ類工具的插頭為三腳插頭。

II類工具即絕緣結構全部為雙重絕緣結構的電動工具。其規定電壓超過50V。

II類工具不允許設置接地裝置。一般為絕緣外殼。

II類工具必須采用加強絕緣電源插頭,且電源插頭與軟電纜或軟線壓塑成一體的不可重接電源插頭。

Ⅱ類工具只允許采用不可重接的二腳電源插頭。II類工具均帶有標志“回”。

III類工具即安全電壓工具。其額定電壓不超過50V,在防止觸電的保護依靠由安全電壓供電和在工具內部不會產生比安全電壓高的電壓。

三、電動工具的管理

3.1、電動工具的采購、驗收及貯存

3.1.2、供應不根據各部門、車間提交的申購計劃進行采購。

3.1.2、物流部倉管科負責新購電動工具的驗收,新購電動工具必須帶有國家強制性認證標志、產品合格證書和使用說明書等資料。

3.1.3、電動工具必須存放在干燥,無有害氣體和腐蝕性物質的場所。

3.2、電動工具的使用

3.2.1、電動工具在使用前,使用人員應認真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和安全操作規程,詳細了解工具的性能和掌握正確使用的方法。使用時,使用人員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3.2.2、在一般作業場所,應使用Ⅰ類電動工具;若使用Ⅰ類電動工具時,還應在電氣線路中采用額定剩余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隔離變壓器等保護措施。

3.2.3、在潮濕作業場所或金屬構架上等導電性能良好的作業場所,應使用Ⅰ類或Ⅲ類工具

3.2.4在鍋爐、金屬容器、管道內等作業場所,應使用Ⅲ類工具或在電氣線路中裝設額定剩余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Ⅱ類工具。

Ⅲ類電動工具的安全隔離變壓器,Ⅱ類工具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及Ⅱ、Ⅲ類電動工具的電源控制箱和電源藕合器等必須放在作業場所的外面。在狹窄作業場所操作時,應有人在外監護。

3.2.5、在濕熱、雨雪等作業環境,應使用具有相應防護等級的工具。

3.2.6、Ⅰ工類工具電源線中的綠/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只能用作保護接地線(PE),

3.2.7、電動工具的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或拆換。當電源離電動工具操作點距離較遠而電源線長度不夠時,應采用藕合器進行聯接。

3.2.8、電動工具電源線上的插頭不得任意拆除或調換。

3.2.9、電動工具的插頭、插座應按規定正確接線,插頭、插座中的保護接地極在任何情況下只能單獨連接保護接地線(PE)。嚴禁在插頭、插座內用導線直接將保護接地極與工作中性線連接起來。

3.2.10、電動工具的危險運動零、部件的防護裝置(如防護罩、蓋等)不得任意拆卸。

3.2.11、設備科建立總臺帳,各使用部門必須建立本部門的電動工具臺帳,其內容包括:名稱、型號、部門編號、出廠編號、檢驗日期、下次檢驗日期等。

4、檢查和維修

4.1、電動工具在發出或收回時,物流部倉管科保管人員必須進行一次檢查;在使用前,使用者必須進行日常檢查。

4.2、工具的日常檢查至少應包括以下項目:

4.2.1、是否有產品認證標志及定期檢查合格標志;

4.2.2、外殼、手柄有否裂縫或破損;

4.2.3、保護接地線(PE)聯接是否完好無損;

4.2.4、電源線是否完好無損;

4.2.5、電源插頭是否完整無損;

4.2.6、電源開關動作是否正常、靈活,有無缺損、破裂;

4.2.7、機械防護裝置是否完好;

4.2.8、工具轉動部分是否轉動靈活、輕快,無阻滯現象;

4.2.9、電氣保護裝置是否良好。

4.3、電動工具的定期檢驗,功能公司設備科是電動工具的檢定部門,根據使用情況其檢定周期定為半年。針對使用環境或崗位的不同,使用部門根據情況可以申請追加檢驗。

4.3.1、電動工具的定期檢驗項目:

a、文件4.2.1~4.2.9中的所有項目。

b、測量工具的絕緣電阻,其不應小于下表中的規定

4.3.2、經設備科檢查合格的電動工具,應在電動工具的適當部位,粘貼檢查“合格”標識。各使用部門注意保存標識的完整性。“合格”標識應鮮明、清晰、正確并至少應包括:

a、工具編號;

b、檢查單位名稱或標記;

c、檢查人員姓名或標記;

d、有效日期。

4.4、長期擱置不用的電動工具,在使用前必須測量絕緣電阻。如果絕緣電阻小于表1規定的數值,必須進行干燥處理,經檢查合格、粘貼“合格”標志后,方可使用。

4.5、電動工具如有絕緣損壞,電源線護套破裂、保護接地線(PE)脫落、插頭插座裂開或有損于安全的機械損傷等故障時,應立即進行交個車間或部門的電工進行修理(若本部門或車間無法修理的,交設備科修理)。在未修復前,不得繼續使用。

4.6、電動工具經維修和試驗合格后,應在適當部位粘貼“合格”標志;對不能修復或修復后仍達不到應有的安全技術要求的工具必須辦理報廢手續并采取隔離措施。

篇2:電氣用具手持式電動工具使用安全制度

一、電烙鐵

(一)手柄、導線、插頭應完好無損,導線不準用強度低的塑料線。使用前必須檢查,出現手柄及插頭破損,帶電體裸露、導線老化等情形之一者,不準使用。

(二)在機架上使用時,應防止燒壞布線或其它設施。在帶電設備上使用時,不準接地(在保證電烙鐵不漏電的情況下)。烙鐵上的余錫不準亂甩。

(三)暫時停用應放在專用支架上,不準放在地面、桌子上或易燃物旁;未冷卻不準放回原處。

二、移動式排風扇、電風扇

(一)排風扇金屬外殼及其支架,必須有接地保護措施,并使用安裝漏電保護器的電源接線盒。移動時應先切斷電源。

(二)使用前應檢查并應定期檢修,零部件破損、導線老化,不準使用。不準在人孔內使用排風扇、電風扇。

三、手電鉆、電錘

(一)應使用雙重絕緣的手電鉆、電錘。使用不是雙重絕緣的手電鉆、電錘時,應檢查金屬外殼不得漏電,手柄、開關、導線及插頭必須完好無損。使用時其插頭必須與帶漏電保護器的單相三眼和三相四眼插座相符合,嚴禁將導線直接插入插座孔使用。

(二)使用前必須檢查外殼是否漏電;并進行空載試驗;運轉正常方可使用。裝卸鉆頭時,嚴禁戴手套,并在完全停止轉動時進行。

(三)遇停電、離開工作地點或轉移工作地點,上、下傳遞時,必須先切斷電源。

(四)在易燃、易爆場所或附近,不準使用手持式電動工具;使用中出現震動、高熱或異聲,應立即停止使用。

(五)操作者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板上。

(六)在潮濕或金屬容器內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應采用低壓電源。

篇3:手持式電動工具安全管理規定

為指導施工現場手持式電動工具的使用與管理,防止因操作不當而引起機具傷害事故,制訂本規定。一、職責(一)施工隊購買的手持式電動工具必須外殼絕緣以及各類保護裝置良好,皮線無破損,試運轉正常,保險裝置靈敏可靠。(二)安全員負責工具使用過程中的監督、檢查。二、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分類手持式電動工具按觸電保護分為:Ⅰ類、Ⅱ類、Ⅲ類手持式電動工具。(一)Ⅰ類手持式電動工具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它還包含一個附加的安全預防措施。其方法是將可觸及的可導電、零件與已安裝的固定線路中的保護的(接地)導線聯接起來,以這樣的方法來使可觸及的可導電的零件在基本絕緣損壞的事故中不成為帶電體。(二)Ⅱ類手持式電動工具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不僅依靠基本絕緣,而且它還提供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附加安全預防措施和沒有保護接地或依賴安裝條件的措施。Ⅱ類工具分為絕緣外殼Ⅱ類工具和金屬外殼Ⅱ類工具,在工具的明顯部位標有Ⅱ類結構符號。(三)Ⅲ類手持式電動工具工具在防止觸電的保護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電壓供電和在工具內部不會產生比安全特低電壓高的電壓。三、合理選用(一)在一般場所,為保證使用的安全,應選用Ⅱ類工具。如果使用Ⅰ類工具,必須采用其他安全措施,如漏電保護電器、安全隔離變壓器等。否則,使用者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墊上。(二)在潮濕的場所或金屬構架上等導電性能良好的作業場所,必須使用Ⅱ類或Ⅲ類工具。如果使用I類工具,必須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毫安、動作時間不大于0.1秒的漏電保護電器。(三)在狹窄場所如鍋爐、金屬容器、管道內等,應使用Ⅲ類工具。如果使用Ⅱ類工具,必須裝設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15毫安,動作時間不大于0.1秒的漏電保護器。Ⅲ類工具的安全隔離變壓器,Ⅱ類工具的漏電保護電器及Ⅱ、Ⅲ類工具的控制開關箱和電源聯接器等必須放在外面,同時應有人在外監護。(四)在特殊環境如濕熱、雨雪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蝕性氣體的場所,使用的工具必須符合相應的防護等級的安全技術要求。四、使用(一)檢查手持式電動工具在使用過程檢查的主要內容有:1、檢查軟電纜或軟線Ⅰ類工具的電源線必須采用三芯(單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或護套軟線。其中,綠/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只能作保護接地或接零線。工具的軟電纜或軟線不得任意接長或拆換。2、檢查插頭、插座(1)工具所有的插頭、插座必須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帶有接地插腳的插頭、插座在插合時應符合規定的接觸順序,防止誤插入。(2)工具軟電纜或軟線上的插頭不得任意拆除或調換。(3)三級插座的接地插孔應單獨用導線接至接地線(采用保護接地的)或單獨用導線接至接零線(采用保護接零的)不得在插座內用導線直接將接零線與接地線聯接起來。3、檢查機械防護裝置工具中運動的危險零件,必須按有關的標準裝設機械防護裝置(如防護罩、保護蓋等),不得任意拆除。4、工具在發出或收回時,必須由保管人員進行日常檢查。5、專職人員應按以下規定對工具進行定期檢查。(1)季度至少全面檢查一次。在濕熱和溫差變化大的地區還應相應縮短檢查周期。(2)在霉雨季節前應及時進行檢查。(3)工具的定期檢查,還必須測量工具的絕緣電阻。絕緣電阻應不小于表1規定的數值。表1測量部位絕緣電阻(兆歐)Ⅰ類工具帶電零件與外殼之間2Ⅱ類工具帶電零件與外殼之間7Ⅲ類工具帶電零件與外殼之間1注:絕緣電阻用500伏兆歐表測量。6、工具的日常檢查至少包括以下項目:(1)外殼,手柄有否裂縫和破損。(2)保護接地或接零線連接是否正確,牢固可靠。(3)軟電纜或軟線是否完好無損。(4)插頭是否完整無損。(5)開關動作是否正常、靈活,有無缺陷、破裂。(6)電氣保護裝置是否良好。(7)機械防護裝置是否完好。(8)工具轉動部分是否轉動靈活無障礙。7、長期擱置不用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須測量絕緣電阻。如果絕緣電阻小于表1規定的數值,必須進行干燥處理和維修,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8、工具如有絕緣損壞,軟電纜或軟線護套破裂;,保護接地或接零線脫落,插頭插座裂開或有損于安全的機械損傷等故障時,應立即進行修理。在未修復前,不得繼續使用。(二)安全操作規程1、使用非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電動機、電器時,應安裝漏電保護繼電器、安全隔離變壓器等保護裝置。不具備上述條件時,應有牢固可靠的接地(接零)保護裝置,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膠鞋或站在絕緣墊上。2、在潮濕區域或在金屬構架、壓力容器、管道等導電良好的場所作業,必須使用有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電動工具,否則必須裝設漏電保護裝置。3、非金屬殼體的電動機、電器,在存放和使用時應避免受壓受潮并不得和汽油等溶劑接觸。4、刃具應刃磨鋒利,完好無缺、安裝正確、牢固。5、受潮、變形、裂紋、破碎、磕邊缺口或接觸過油類、堿類的砂輪不得使用。受潮的砂輪片,不得自行烘干使用;砂輪與接盤間軟墊應安裝穩妥,螺帽不得過緊。6、作業前必須檢查:(1)外殼、手柄應無裂縫、破損。(2)保護接地(接零)連接正確、牢固可靠,電纜軟線及插頭等應完好無損,開關動作應正常,并注意開關的操作方法。(3)電氣保護裝置良好、可靠,機械防護裝置齊全。7、啟動后,空載運轉并檢查工具聯動應靈活無阻。8、手持砂輪機、角向磨光機,必須裝防護罩,操作時,加力要平穩,不得用力過猛。9、嚴禁超載荷使用,隨時注意音響、溫升,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作業時間過長,溫度過高時,應停機待自然冷卻后再進行作業。10、作業中,不得用手觸摸刃具、模具、砂輪,發現有磨鈍、破損情況時應立即停機修整或更換后再進行作業。11、機具運轉時不得撒手。12、使用沖擊電鉆注意事項:(1)鉆頭應頂在工件上再打鉆。不得空打和頂死。(2)鉆孔時應避開混凝土中的鋼筋。(3)必須垂直地頂在工件上,不得在鉆孔中晃動。(4)使用直徑在25mm以上的沖擊電鉆時,作業場地周圍應設護欄。在地面以上操作應有穩固的平臺。13、使用角向磨光機應注意砂輪的安全線速度為80m/min,作磨削時應使砂輪與工作面保持15度—30度的傾斜位置。作切割時砂輪不得傾斜。五、維修(一)非專職人員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工具。(二)如機務組無能力維修時,必須到專業廠家維修或廠家的特約維修點進行維修。(三)維修時應注意以下事項:1、使用單位和維修部門不得任意改變工具的原設計參數,不得采用低于原用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與原有規格不符的零件。2、在維修時,工具內的絕緣襯墊、套管等不得任意拆除、調換或漏裝。3、工具的電氣絕緣部分經修理后,必須進行下列測量和試驗。(1)絕緣電阻測量按表1。(2)絕緣耐電壓試驗按表2。表2:試驗電壓的施加部位試驗電壓(伏)Ⅲ類工具Ⅱ類工具Ⅰ類工具帶電零件與殼體零件之間僅由基本絕緣與帶電零件隔離380950由加強絕緣與帶電零件隔離2800注:絕緣耐電壓試驗的時間應維持1分鐘六、所有分包隊伍自備的手持式電動工具同樣適用本規定。收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