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學校薪酬分配制度

學校薪酬分配制度

2024-07-25 閱讀 1107

學校薪酬分配制度

一、分配原則:

  1、將所有中學部教師的用于考核部分的績效工資的30%的30%作為教師績部分的總分配資金,按每位教師的個人積分占中學部教師總積分的比例進行分配 2、工作量與成績相結合。

  3、績效分配(績部分)分教學績效與科研績效及榮譽加分三塊,將三塊積分相加經換算后為個人績部分總積分。

  4、將每人所獲的三塊積分和作為分配績效工資的主要依據。

  5、每位老師績部分30分,以20分為基數,以下方案是針對余下10分進行分配。

二、具體分配

  (一)教學績效 基本思想

  1、以當年的兩次期中考試和兩次期末考試(九年級包括一次中考成績)為依據。

  2、考慮到今年方案制訂的滯后性,分配方案制訂的原則上更多地考慮減小差距。

  3、由于今年七年級設立了實驗班以及今年三校合一導致學生生源的不均衡性,所以縱向比較年級學科成績在一定的程度上并不現實,而在班級內比較則是今年評比的主要手段。

  4、考慮對優生的重視和對全班整體兼顧特設立甲項及乙項

  5、甲項積分與乙項積分之和為學科教學績效總積分。

  6、各年級各班分配一定的成績幣(虛擬幣):七年級每班410幣; 八年級每班429幣;九年級每班501幣(期中考試減半)。各學科積分占班級總積分的.比例來分配各學科的成績幣,各人所獲成績幣再直接轉化為個人教學績效的積分。 積分方案:

  甲項:

  1、工作量積分:按周計算每課時積1分,每學科積0.5分。兩項和即為工作量積分。

  2、成績積分(按卷面100分計算):

  (1)取同年級學生數最少班級人數(實驗班除外)的60%人數為各班優生數比較其均分,科目成績與全校均分的相比每高1分積1分,每低1分扣積分1分,此項為均分積分。

  (2)同年級按該成績排列1,2,3,4,5,6名分別積15,14,13,12,11,10分。

  (3)將名次積分加該項成績均分積分為該項成績積分。

  (4)七年級除實驗班外,語文、數學、英語三科中有兩科按百分制文科與第一名間隔5分或5分以上,理科間隔7分且政史地生等四個科目有3科或3科以上未出現間隔5分或5分以上,則該政、史、地、生等科目中未間隔5分或5分以上者積分減半。 八年級及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四科中有三科按百分制文科與第一名間隔5分或5分以上,理科間隔7分且政、史、地、生等四個科目有3科或3科以上未出現間隔5分或5分以上,則該政、史、地、生等科目中未間隔5分或5分以上者積分減半。 3、將工作量積分乘以成績積分為該科甲項積分。

  乙項: 除參照人數為同年級學生數最少班級人數的90%不同外,其余與甲項均相同

(二)科研積效

  1、學科競賽(含賽課、課件制作、優秀教案及其他教學比賽) 校內:學科競賽人數以10人為起點,不足10人不設競賽獎。其中一等獎按參賽人數的10%;二等獎按參賽人數的20%;三等獎按參賽人數的30%計獎。其中一等獎加2分;二等獎加1分。三等獎不加分。 校外:(須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 區內中或市級學科競賽獲一、二、三等獎分別加2、1.5、1分。 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加6、4、3分。 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分別加15、8、6。

  2、論文:(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評定或主辦的雜志或期刊) 發表:國家級、省級、市區級分別加5、4、3分。

  3、課題:(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結題) 國家級、省級、市區級每人分別加10、5、3分。

  4、學生競賽輔導獎:(須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 國家級、省級、市級每人分別加5、3、2分

(三)、榮譽加分

  獲得國家級、省級主、市區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或政府部門頒發的表彰分別加8、6、4分。校級加0.5分。

篇2:學校薪酬分配制度

學校薪酬分配制度

一、分配原則:

  1、將所有中學部教師的用于考核部分的績效工資的30%的30%作為教師績部分的總分配資金,按每位教師的個人積分占中學部教師總積分的比例進行分配 2、工作量與成績相結合。

  3、績效分配(績部分)分教學績效與科研績效及榮譽加分三塊,將三塊積分相加經換算后為個人績部分總積分。

  4、將每人所獲的三塊積分和作為分配績效工資的主要依據。

  5、每位老師績部分30分,以20分為基數,以下方案是針對余下10分進行分配。

二、具體分配

  (一)教學績效 基本思想

  1、以當年的兩次期中考試和兩次期末考試(九年級包括一次中考成績)為依據。

  2、考慮到今年方案制訂的滯后性,分配方案制訂的原則上更多地考慮減小差距。

  3、由于今年七年級設立了實驗班以及今年三校合一導致學生生源的不均衡性,所以縱向比較年級學科成績在一定的程度上并不現實,而在班級內比較則是今年評比的主要手段。

  4、考慮對優生的重視和對全班整體兼顧特設立甲項及乙項

  5、甲項積分與乙項積分之和為學科教學績效總積分。

  6、各年級各班分配一定的成績幣(虛擬幣):七年級每班410幣; 八年級每班429幣;九年級每班501幣(期中考試減半)。各學科積分占班級總積分的.比例來分配各學科的成績幣,各人所獲成績幣再直接轉化為個人教學績效的積分。 積分方案:

  甲項:

  1、工作量積分:按周計算每課時積1分,每學科積0.5分。兩項和即為工作量積分。

  2、成績積分(按卷面100分計算):

  (1)取同年級學生數最少班級人數(實驗班除外)的60%人數為各班優生數比較其均分,科目成績與全校均分的相比每高1分積1分,每低1分扣積分1分,此項為均分積分。

  (2)同年級按該成績排列1,2,3,4,5,6名分別積15,14,13,12,11,10分。

  (3)將名次積分加該項成績均分積分為該項成績積分。

  (4)七年級除實驗班外,語文、數學、英語三科中有兩科按百分制文科與第一名間隔5分或5分以上,理科間隔7分且政史地生等四個科目有3科或3科以上未出現間隔5分或5分以上,則該政、史、地、生等科目中未間隔5分或5分以上者積分減半。 八年級及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四科中有三科按百分制文科與第一名間隔5分或5分以上,理科間隔7分且政、史、地、生等四個科目有3科或3科以上未出現間隔5分或5分以上,則該政、史、地、生等科目中未間隔5分或5分以上者積分減半。 3、將工作量積分乘以成績積分為該科甲項積分。

  乙項: 除參照人數為同年級學生數最少班級人數的90%不同外,其余與甲項均相同

(二)科研積效

  1、學科競賽(含賽課、課件制作、優秀教案及其他教學比賽) 校內:學科競賽人數以10人為起點,不足10人不設競賽獎。其中一等獎按參賽人數的10%;二等獎按參賽人數的20%;三等獎按參賽人數的30%計獎。其中一等獎加2分;二等獎加1分。三等獎不加分。 校外:(須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 區內中或市級學科競賽獲一、二、三等獎分別加2、1.5、1分。 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加6、4、3分。 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分別加15、8、6。

  2、論文:(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評定或主辦的雜志或期刊) 發表:國家級、省級、市區級分別加5、4、3分。

  3、課題:(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結題) 國家級、省級、市區級每人分別加10、5、3分。

  4、學生競賽輔導獎:(須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 國家級、省級、市級每人分別加5、3、2分

(三)、榮譽加分

  獲得國家級、省級主、市區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或政府部門頒發的表彰分別加8、6、4分。校級加0.5分。

篇3:建筑集團公司薪酬分配制度

建筑集團公司薪酬分配制度

一、總則

  1. 為形成穩定的工作團隊,維護公司各級員工的利益,保證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特制定本制度;

  2. 本管理制度是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并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的薪酬管理規定,是員工獲得勞動報酬的保證,也是個人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體現了企業效益與員工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3. 本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對員工業績進行客觀評價的基礎上,本著獎勵優秀、鞭策落后、激勵員工的主旨,意在建立以競爭、激勵、選拔、淘汰為核心的用人機制;

  4. 本制度中所稱工資,為本公司以貨幣形式直接付給員工的勞動報酬;

  5. 本制度適用于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所有員工。

二、薪酬結構

  1. 公司實行以崗位績效工資為主要形式的結構工資制度。即以基本工資為基礎、崗位績效工資為主,年限工資、福利為補充的工資結構體系;

  2. 員工工資是每一位員工在其所在崗位承擔(或可能承擔)的責任的應得報酬,同時也體現了員工對企業的貢獻。因此,員工工資依據因崗定薪的原則。它體現了在不同崗位的員工承擔著不同的責任、義務和風險;

  3. 員工月工資總額由基本工資、崗位績效工資、年限工資、福利、四部分組成;

  4. 根據年度盈利情況公司在財務年度對突出貢獻的員工發放企業紅包。

三、薪酬內容

  1. 基本工資

  1) 基本工資是保障員工基本生活所需,公司可根據當地物價進行調整;

  2) 基本工資劃分為五級,員工入職時根據其相關工作經驗年限、學歷、技能進行初次定級;

  3) 基本工資的調整隨員工在本企業的工作性質變化,或根據當地的物價調整進行浮動;

  4) 同一崗位系列的基本工資不隨崗級變更而變動。

  2. 崗位績效工資

  1) 公司根據不同崗位的性質、業務特點,分別制定了四個崗位系列,崗位系列如下:

  ①決策層: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 總監

  ②管理層:部門經理 、分公司經理、項目部經理、行政辦主任

  ③技術層:土建工程師 、水暖工程師、 電氣工程師、營銷經理、預算員、主管會計

  ④基礎層:助理工程師 、秘書、行政后勤人員、營銷人員、會計出納

  2) 各崗位系列劃分了多個崗級,根據崗位的相對價值(責任、技能要求、風險等)確定各級崗位績效工資;

  3) 不同崗位系列的差別,體現了崗位之間的工作性質差別。同一崗位系列中各崗級之間的級差反映了員工綜合能力之間的差別,遵循崗級越高、級差越大的原則;

  4) 對新入職員工,根據工作性質和承擔的責任,確定崗位系列,依據相關崗位工作經驗、知識、技能評估進行初次定崗;

  5) 崗位的升降、薪資的調整依據對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業績及工作能力三方面的評估結果;

  6) 崗位績效工資與工作績效掛鉤,按照員工月度考核成績核算。

  3. 年限工資

  1) 員工司齡滿1年后開始享有年限工資,按照員工轉正時間計算司齡,次月開始享有;技術層和基礎層工齡工資50元/年,管理層工齡工資100元/年,決策層工齡工資200元/年,高于5年按五年計;

  2) 年限工資隨崗位系列的變更、司齡的增加而變動。

  4. 福利

  1) 公司依據崗位系列的特性差異確定福利補貼。福利補貼包括:交通補貼、通訊補貼、餐費補貼;

  2) 公司為符合公司人事管理規定的工齡滿一年以上的正式員工辦理基本社會保險(養老、醫療、失業),企業交納的費用定期存入員工社保專用賬戶;

  3) 隨著公司的發展,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企業的支付能力,公司將不斷調整福利結構,以增強全體員工的凝聚力和忠誠度。

四、薪酬調整

  1. 公司根據企業發展戰略變化、公司整體效益情況、行業及地區競爭狀況、國家政策和物價水平等宏觀因素的變化進行薪酬結構和薪酬水平的調整;

  2. 員工工資調整分為定期調整及不定期調整兩種形式;

  3. 定期調整:公司根據崗位評估的相關管理規定,定期開展崗位評估工作,并針對評估結果進行人員工資調整;

  4. 不定期調整:

  1) 員工在公司內的.發展空間是多元化的,當員工的工作性質發生變更時,工資將根據新的崗位系列進行調整;

  2) 對企業生產經營、技術創新、客戶服務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經公司總經理審批,可進行工資調整作為獎勵;

  3) 對嚴重違反公司管理規定或造成損失的行為,依據其嚴重性,可采取懲罰性工資調整;

  4) 工資調整將以公司級通知下達。

五、薪酬支付

  1. 員工工資實行月薪制,付薪日期為每月的18日,支付的是員工上月1日至月底的工資。若遇節假日將做適當調整。

  2. 月工資的計算:

  1) 月標準工作日為22天,日工資按月標準工資的1/22計算;

  2) 月標準工資為月度基本工資、標準崗位績效工資、年限工資、福利、的總和;

  3) 試用期員工工資為:基本工資+擬定崗位績效工資×70%,不享有各項福利;

  4) 試用期員工入職不足一個月提出離職的,或在試用期間出現嚴重違反公司管理制度被辭退的,不享有崗位績效工資;

  計算辦法:當月工資=出勤天數×基本工資×1/22

  5) 員工因合同期滿離職時,交接期間的崗位績效工資按照70%計算,享有各項福利,按照實際交接天數核算;

  6) 員工違反勞動合同約定提出離職時,交接期間的崗位績效工資按照50%計算,不享有各項福利,按照實際交接天數核算;未辦理交接手續擅自離職的,當月(工資發放日后離職)及上月(工資發放日前離職)的工資停發。

  3. 崗位績效工資的計算及發放

  崗位績效工資核算公式為:

  崗位績效工資=月度考核成績/100×標準崗位績效工資

  1) 『基礎層』崗位系列,崗位績效工資在月度發放90%,其余累計在財務年度結束時統一發放;

  2) 『技術層』、『管理層』、『決策層』崗位系列,崗位績效工資在月度發放80%,其余累計在財務年度結束時統一發放;

  3) 累計在年終發放的崗位績效工資,公司將根據全年員工綜合評價情況,確定∮值進行調整。

  4. 下列各項款項直接從月工資中扣除:

  1) 個人所得稅;

  2) 應由員工個人承擔的社會統籌保險費用;

  3) 根據法律、法規以及公司規章制度規定的應從工資中扣除的款項(如罰款、遲到、病事假等)。

  5. 休假時的工資支付

  1) 病假

  因病缺勤時間當月累計10天以內(含10天)或連續5天以內(含5天)的,病假期間享有基本工資、年限工資;崗位績效工資按50%發放;福利按照實際出勤天數核算;因病缺勤時間當月累計超過10天或連續缺勤超過5天的,病假期間只發放基本工資、年限工資;無崗位績效工資;福利按照實際出勤天數核算;超過1個月的病假,按照政府相關規定,發放不低于西安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 事假

  月累計在3天以內(含3天)的,扣除日標準工資;月累計在3天以上的,超過部分按2倍日標準工資扣除;年累計在12天以上的,超過部分以曠工論;

  3) 婚假、喪假、陪產假期間,享有基本工資、年限工資;休假期間崗位績效工資按照70%發放;福利按照實際出勤天數核算;

  4) 產假期間,員工享有基本工資、年限工資,不享有崗位績效工資、各項福利。

  6. 員工在勞動合同期滿離職的,享有本年度累計的崗位績效工資,均按照原發放期進行發放。

  7. 員工因違反勞動合同約定離職的,不享有本年度累計的崗位績效工資。

  8. 當員工無故曠工或受懲戒處罰時,工資不受××市的最低工資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