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檢測崗位職責系統檢測職責任職要求
系統檢測崗位職責
工作職責:
1、負責DDoS檢測系統的模塊設計、開發、運維;
2、負責DDoS清洗系統的模塊設計、開發、運維。
任職要求:
1、精通C語言;
2、理解tcp/ip協議棧;
3、熟練掌握linux系統下的應用開發、調試;
4、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5、主動,富有責任心和自驅力;
加分項:具備網絡領域背景或者安全領域背景。
篇2:尾礦庫自動化檢測系統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充分發揮自動化檢測系統工程的作用,及時掌握動態數據,加強對自動化檢測系統安全監督管理,更好地為安全生產服務,特制定《劉家溝尾礦庫自動化檢測系統安全管理制度》。
2工程簡介
劉家溝尾礦庫自動化檢測系統分為四個檢測子系統,分別為水位監測子系統工程、滲壓(浸潤線)監測子系統工程、壩體位移監測子系統工程、視頻監控子系統工程。各系統現場采集的數據傳輸采集機房,經數據庫服務器處理后在監控主機上形成檢測數據,工業水處理站內設一臺監控機。
水位監測是通過水位傳感器對庫水位高低進行監測,庫水位傳感器安裝在;滲壓(浸潤線)監測是通過在壩體滲壓觀測孔內安裝滲壓傳感器對尾礦沉積體內自由水面線高度進行監測;壩體位移監測是通過GPS觀測墩來對尾礦壩外部形變位移進行監測;視頻監控是通過視頻監測設備來實時對尾礦庫庫區的情況和運行狀況進行監測。
3管理職責
1)工段尾礦班班長及工業水處理站工作人員負責自動化檢測系統的日常管理、監護、檢查,信息報告。
a、每日檢查一次自動化檢測系統,確保設備完好、可靠。
b、每日七點將前一日的監測數據,以電子郵件形式匯報廠調度.
c、在監控主機發出報警、預警時,立即以電話形式報工段或廠調度,并到現場核對警報的真實性。
2)主管尾礦生產副段長負責自動化檢測系統的管理工作,制定設備操作規程、制度,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負責每季度對主壩壩體位移監測數據進行人工測量,與在線監測數據進行對比并做好詳細記錄。
3)設備副段長負責設備技術性問題,在自動化檢測系統出現故障時聯系相關技術人員(供應商)進行維修。
4)在檢測數據異常、監控主機發出報警、預警時,到現場核實,確認檢測數據超出安全數據時,工段必須進行數據異常分析并提出隱患整改方案。
3考核細則
1)未及時檢查或檢查未作記錄扣50元/次。
2)設備損壞未及時匯報扣50元。
3)未及時報監測數據扣50元/次。
4)檢測數據異常、監控主機發出報警、預警時,未及時匯報處罰責任人200元/次。
5)人為原因造成設備損壞,按設備折價對責任人進行處罰。
篇3:安全檢測監控系統管理制度
1各種傳感器的設置依照2013版《煤礦安全規程》第168條執行。
2在各采區回風巷、一翼回風巷及總回風巷設置瓦斯傳感器和風速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安設在測風站中,懸掛在能夠反映該點風速的位置;瓦斯傳感器垂直懸掛在距頂板(頂梁)不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小于200mm的風流中。各硐室設有壓力傳感器,主要通風機、局部通風機應設有開停傳感器,主要風門設有風門開關傳感器,被控設備開關的負荷側設有饋電狀態傳感器。
3采煤工作面回風巷設有瓦斯傳感器、一氧化碳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一氧化碳傳感器懸掛在距工作面回風口大于10m處的風流中。瓦斯傳感器安設在工作面回風巷距回風隅角不大于50米處,距頂板(頂梁)不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小于200mm,垂直懸掛。
瓦斯報警濃度:1.0%CH4.
斷電濃度:1.5%CH4
斷電范圍:工作面及其回風巷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復電濃度:〈1.0%CH4
4、煤巷和半煤巖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掘進工作面設置瓦斯傳感器,工作面風流中瓦斯傳感器應在距迎頭小于20米距頂板(頂梁)不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不小于200mm垂直懸掛,沿空掘進巷道還應在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設置瓦斯傳感器,傳感器應設在距回風口10-15米的頂板正確懸掛。
瓦斯報警濃度:風流中瓦斯傳感器:1.0%CH4
回風流中瓦斯傳感器:1.0%CH4
瓦斯斷電濃度:風流中瓦斯傳感器:1.5%CH4
回風流中瓦斯傳感器:1.0%CH4
斷電范圍:掘進巷道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復電濃度:風流中瓦斯傳感器<1.0%CH4
風流中瓦斯傳感器:<1.0%CH4
采用串聯通風的被串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前3-5米處必須安設瓦斯傳感器
瓦斯報警濃度:0.5%CH4
瓦斯斷電濃度:0.5%CH4
斷電范圍:被串掘進巷道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
復電濃度:<0.5%CH4
5、安裝安全監控設備前,采煤工作面設備安裝單位和掘進等施工單位,必須根據已批準的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提出申請并送達通防科,領取安全監測設備,并接通井下電源及控制線。
6、安全監控設備在安裝配電系統時,使用單位或機電部門必須根據斷電范圍要求,接通井下電源及控制線,通防科負責“裝置”的調試和調校工作。
7、安全監測設備的工作電源必須取自被控制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并由機電部門提供專用開關控制供電。
8、煤礦安全監測設備之間必須使用專用阻燃電纜連接,不準與其他動力、電話電纜相連接或移做他用。
9、分站、傳感器、直流電源箱及監測電纜等安全監測設備,由所在采掘區的區隊長、班組長負責管理和使用,對須經常移動的傳感器、電源箱及電纜等裝置,應有使用單位負責按規定移動,嚴禁擅自停用。
10、與安全監測裝置關聯的電器設備,電源線及控制線,均由管轄范圍內的機電人員負責維護,在拆除、檢修或改線時必須與通防科聯系,并共同處理,機電部門人員現場實施,安全監測人員在現場監護。
11、炮掘工作面爆破前,掘進班組長應將甲烷傳感器撤出,防止爆破時崩壞,爆破結束后,班組長應及時將甲烷傳感器移到規定地點。
12、安全監測設備必須定期進行調試和校正,每月至少一次。安全監測人員每隔7天必須使用標準氣樣和新鮮空氣樣按要求對瓦斯傳感器調校一次。每7天必須對甲烷超限斷電功能進行調校。安全“裝置”使用和“裝置”關聯電器設備管轄單位應積極配合,并負責“裝置”關聯電器設備的現場工作實施。其他傳感器每月調校一次。
13、監測值班人員,堅持24小時值班。
14、安全監測組值班人員,當安全“裝置”出現故障時,在8小時之內派人維修,故障期間必須采取人工監測等措施,其他傳感器24小時內完成,并填寫故障登記表。
15、瓦斯檢查工下井時應檢查安全監控設備及電纜是否正常,使用便攜式甲烷監測報警儀或光學瓦斯檢測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將檢查結果報監測值班人員。當兩者讀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先以讀數較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同時通知通風組。通風組必須在8小時內對兩種設備進行調校完畢。
16、安全監測“裝置”使用單位停用后,應有領取單位及時回收并在一周內及時繳回。
17、安全“裝置”設備在井下連續運行6-12個月,須運到井上全面檢修。其中甲烷傳感器要送到有資質的安全儀器計量站鑒定。
18、直流穩壓電源應設置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檢查及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巷道或峒室中,安設時應加墊支架,使其距離巷道地板不小于300mm或吊掛在巷道中。
19、井下監控分站應設置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檢查、及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新鮮風流巷道或峒室中吊掛。
20、井下直流穩壓電源應設置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檢查及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巷道或峒室中,安設時應加墊支架,使其距離巷道地板不小于300mm或吊掛在巷道中。
21、安全監控設備的供電電源必須取自被控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開關的負荷側。
22、凡經大修的傳感器,必須經計量鑒定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23、安全監測值班人員必須每天打印安全監測日報表,并報通防科值班人員審核、礦長和礦總工程師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