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漏洞檢測和系統升級管理制度
為保證校園網的正常運行,防止各類病毒、黑客軟件對我校聯網主機構成的威脅,最大限度地減少此類損失,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接入科室計算機內應安裝防病毒軟件、防黑客軟件及垃圾郵件消除軟件,并對軟件定期升級。
二、各接入科室計算機內嚴禁安裝病毒軟件、黑客軟件,嚴禁攻擊其它聯網主機,嚴禁散布黑客軟件和病毒。
三、網絡中心應定期發布病毒信息,檢測校園網內病毒和安全漏洞,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治。
四、校園網內主要服務器應當安裝防火墻系統,加強網絡安全管理。
五、門戶網站和部門網站應當建設網絡安全發布系統,以防止網絡黑客對頁面的非法篡改,并使網站具備應急恢復的能力。網絡安全發布系統占用系統資源百分比的均值不得超過5%,峰值不得超過15%。
六、要及時對操作系統、數據庫等系統軟件進行補丁包升級或者版本升級,以防黑客利用系統漏洞和弱點非法入侵。
七、網絡與信息中心定期對網絡安全和病毒檢測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篇2:網絡安全漏洞檢測系統升級管理制度
為保證校園網的正常運行,防止各類病毒、黑客軟件對我校聯網主機構成的威脅,最大限度地減少此類損失,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接入科室計算機內應安裝防病毒軟件、防黑客軟件及垃圾郵件消除軟件,并對軟件定期升級。
二、各接入科室計算機內嚴禁安裝病毒軟件、黑客軟件,嚴禁攻擊其它聯網主機,嚴禁散布黑客軟件和病毒。
三、網絡中心應定期發布病毒信息,檢測校園網內病毒和安全漏洞,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治。
四、校園網內主要服務器應當安裝防火墻系統,加強網絡安全管理。
五、門戶網站和部門網站應當建設網絡安全發布系統,以防止網絡黑客對頁面的非法篡改,并使網站具備應急恢復的能力。網絡安全發布系統占用系統資源百分比的均值不得超過5%,峰值不得超過15%。
六、要及時對操作系統、數據庫等系統軟件進行補丁包升級或者版本升級,以防黑客利用系統漏洞和弱點非法入侵。
七、網絡與信息中心定期對網絡安全和病毒檢測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篇3:計算機病毒防范安全漏洞檢測制度
為保證教育專網系統的正常運行,防止各類病毒、木馬程序、黑客軟件對網絡系統構成的威脅,最大限度地減少此類損失,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校園網絡的管理和維護部門應有較強的計算機病毒防范意識,隨時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病毒發展趨勢,根據不同病毒的發作條件及發作時間、周期、特征等,建立病毒預警和公告機制,作好防范工作。
第二條校園網絡中心應采用合理的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和手段對網絡系統進行有效監控,切實保證教育專網安全、穩定的運行。
第三條校園網絡內所有的服務器、計算機單機都須安裝經公安部門認定合格的計算機防、殺病毒軟件(系統)。并定期對防、殺毒軟件進行病毒庫或系統模塊升級,保證處于最新功能服務狀態。
第四條定期對系統進行病毒和木馬程序的檢測與查殺,防止病毒感染、傳播和信息資料被竊取。發現病毒、木馬程序,但不能徹底清除或仍存在安全隱患時,應及時備份染毒文件,并上報主管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
第五條嚴禁使用來歷不明或無法確定其是否含有病毒的存儲介質。若確需安裝,安裝前應進行病毒檢測,確認無病毒后方可使用。
第六條經遠程通信傳送的程序或數據,須事先經過檢測確認無病毒后方可使用。對外發布或傳送的數據、信息須事先進行有效的病毒檢測。
第七條有ftp賬號的工作人員負責上傳下載文件的安全,如發現上傳下載文件含有病毒,應及時查殺,并找出病毒文件來源。
第八條專網使用用戶,禁止登錄非法網站,發現垃圾郵件、來路不明或攜帶病毒的,不要隨意打開,應立即徹底刪除。定期對郵箱進行清理和維護。
第九條為防止單機系統被非法侵入,校園網絡中心所有操作系統為s的辦公機器,應設置規范的操作系統管理員密碼。
第十條校園網絡服務器除因應用的客觀需要外,均應開啟防火墻功能。為加強單機防病毒能力,強調病毒以“防”為主的思想,所有操作系統為s的計算機,建議利用360木馬防火墻自動更新程序,及時安裝和更新各類系統補丁。
第十一條校園網絡中心應對學校網絡安全配置,并要求老師報告已發現的網絡安全漏洞。
第十二條網絡技術員應定期對服務器進行系統漏洞掃描并及時安裝和更新各類系統補丁。避免安全漏洞出現,抵御他人攻擊。
第十三條網絡管理中心應隨時檢查s防火墻、在線病毒檢測等網絡安全技術措施的配置,以防止網絡安全漏洞造成的后果擴散。
第十四條新購置的計算機,在使用前應當認真檢查,積極采取防止計算機病毒感染的措施,試運行正常后,才能投入正式運行或者聯網運行。
第十五條嚴格執行計算機操作規程和各項管理制度,加強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的防病毒教育,應積極作好對廣大師生安全防范技能的相關基礎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