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機械行業崗位職責機械行業職責任職要求

機械行業崗位職責機械行業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4 閱讀 7871

機械行業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負責機械類行業(機械、汽車等)研究工作,分析行業走勢、行業重大事件以及相關政策導向,撰寫研究報告,推薦研究成果;

2、負責建立行業最優模擬組合,并定期維護;

3、負責本行業股票池的維護和更新。

崗位要求:

1、金融或相關專業碩士以上學歷,具有理工類教育背景優先;

2、具備經濟與投資理論基礎、掌握研究分析方法和流程;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信息收集能力、邏輯分析能力。

3、具備一年左右機械裝備行業研究或者工作經驗。

4、具有CFA,CPA資格者優先。

篇2:機械加工行業安全文明生產管理制度

1.0目的

為加強機公司各部門、車間的勞動保護,保護員工在生產工作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進公司不斷發展,根據有關安全法規和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2.0主題

各部門、車間的安全生產工作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生產要服從安全的需要,確保安全、文明生產。

3.0獎懲

對在安全生產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團體和個人要給予獎勵,對違反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造成事故的責任者,要嚴肅處理;觸犯刑律的,交由司法機關處理。

4.0檢查監督

本公司已成立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將全面負責各部門車間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研究制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實施安全生產檢查和監督,調查處理安全責任事故等工作。

5.0綜合管理科職責

5.1負責開展對職工安全教育培訓,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研究解決職工安全教育中的問題;

5.2制訂、修改安全生產實施細則和操作規程,實施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貫徹執行公司下達的各項安全指令,對上級的指示和基層的情況上傳下達,做好安全信息反饋工作,確保生產安全;

5.3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經常深入現場指導安全生產,遇有特別緊急不安全情況時,有權指令停止生產,消除安全隱患,并立即報告領導研究處理;

5.4參加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負責對安全事故的分析報告,協助有關部門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監督按時實施;

5.5負責對新員工、臨時工、民工在上崗前的安全生產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規章制度的教育培訓工作,培訓合格并簽訂安全責任書后,方能上崗;

5.6根據有關規定,制定安全防護用品的發放標準,并監督執行。

6.0其他部門職責

6.1各部門主管、主任為各自部門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協助領導貫徹執行安全法規、制度,綜合管理日常安全生產工作。

6.2各部門車間安全生產責任人要經常檢查本部門安全生產情況,督促職工遵守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做好設備、工具的安全檢查和保養工作。

7.0安全操作規程內容

7.1員工上班時必須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將衣服袖口扎緊,嚴禁穿涼鞋和拖鞋進入車間;

7.2工作前認真檢查各自的機床設備,確認一切正常后,才可上機操作;

7.3留有超過頸根以下長發的員工操作旋轉設備時,必須戴工作帽,并把頭發放入帽內,操作旋轉工具時禁止戴手套;

7.4在工作臺上操作生產,要注意安全,不得隨便倚靠在工作臺的護欄上,工作臺和防護罩上的鐵屑要及時清掃干凈,以防滑倒;

7.5清除工件上鐵屑時,嚴禁用手拿或用嘴吹,應使用專用工具;

7.6高速切削或切削脆性材料時,要戴好防護眼鏡,防止鐵屑彈入眼內;

7.7嚴禁在傳動部位上傳遞物品;

7.8裝卸調換工夾具、測量盡寸、擦拭機床時,必須停車進行;

7.9在磨刀具時,應遵守砂輪機的操作規程;

7.10要經常清除機床周圍的廢物垃圾和油漬,定期更換機油,保持機床供油系統正常,避免發生機床故障;

7.11高電壓作業時要設置安全防護標志,準備滅火器材;按照設備運行方式,設置安全圍欄,要明顯區別帶電和不帶電設備,防止誤登、誤進、誤觸、誤動;

7.12工件堆放要穩妥整齊,不得超出通道,以免安全通道被堵;

7.13在使用各類刀具、鐵棒、鐵鉤時禁止對準其他人員,以免誤傷他人,使用完后要妥善保管;

7.14下班時必須切斷電源、氣源、熄滅火種,清理場地,關好所有門窗,認真檢查水、電、氣是否處于安全狀態;

7.15認真遵守行車安全操作規程、各類機床安全操作規程、拋光工安全操作規程以及機電維修安全操作等規程;

7.16愛護生產設備和設施,發現不安全情況及時報告,并迅速予以排除。

8.0其他

8.1對從事電氣、焊割、行車、機械操作等工種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和經常性安全教育,具備合格操作資格后,持證上崗。

8.2機床設備不得超負荷運行和帶病運行,做到正確使用,定期檢修,確保正常運行。

8.3生產工作場地有危險的地方必須有安全設施和明顯的安全標志。

8.4易燃易爆物品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貯存、使用,氧氣瓶和乙炔瓶之間應有一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并與明火保持在兩米以上的距離。

8.5檢查人員對查出的安全隱患要逐項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按照定措施、定人員、定期限的原則按時完成整改任務。

8.6發生人員傷害事故后,各部門、車間領導要立即趕到現場,組織員工實施搶救,并保護好現場,及時報告。

8.7發生安全事故和重大責任未遂事故后,各部門、車間要聯合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教育,吸取事故教訓,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8.8提倡文明生產,員工必須自覺遵守和維護以下文明操作規程:

8.9自覺保持綠色通道地面的清潔、無鐵屑、無明顯拉毛劃痕;

8.10認真保持安全防護柱的整齊劃一,隔離帶鐵練條完好無損;

8.11工件翻身時必須在指定翻工件區域內進行,以防造成地面和工件的損傷;

8.12鋼絲繩使用完畢后,必須放回規定區域,運送鋼絲繩時,禁止在地上拖拉。

篇3:機械行業安全工作創新獎勵辦法

一、目的:為進一步規范現場管理工作,鼓勵各車間創造性地開展安全生產工作,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二、獎勵范圍:主要針對安全生產實踐應用創新,包括在安全操作、現場標識、吊裝運卸、物品存放、貨件碼放等方面有高標準、精細化、規范化的做法,取得明顯效果,可以在全廠推廣學習應用。

三、獎勵流程。

1.車間等基層單位有創新點的項目,可對該項目進行詳細的描述后,填寫申報材料并報到安全管理部;廠領導或部室領導下現場檢查時發現的安全創新點項目,由安全管理部負責對創新點項目進行描述,形成文字材料。

2.安全管理部負責對申報項目進行初步評級,并由廠領導及相關部門進行最終評審,確定項目級別,分發獎金。

3.獲得獎勵的項目材料由安全管理部進行分類歸檔,作為個人或部門年度考核和評優的一項標準。

4.對評定后的項目采取有途徑進行宣傳推廣,重大項目可由安全管理部結合生產技術部等部門設立項目推廣小組進行推廣。

5.在全廠進行推廣后,效果突出的安全工作創新點可由項目發起部門自行組織材料向集團公司進行推廣或申報獎項。

6.安全工作創新點每月統計一次,由安全管理部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驗收。

四、獎勵標準。

根據驗收結果和推廣應用情況,以安全性、可操作性、可推廣度三項指標作為評定依據,分別給予1000元-3000元的獎勵。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