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電爐操作規程

電爐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7043

1、操作人員必須了解以下幾點:

A、電爐及其輔助設備的結構和性能。

B、配電系統、控制系統的布置及安全裝置的位置等。

C、操作工藝和安全操作規程。

2、運行前準備工作檢查

A、設備的電源是否正常,是否有斷相、短路或裸線等情況。

B、檢查接地裝置接線處的接觸是否良好。

C、檢查加熱元件是否有損壞的地方,各連接處的接觸是否良好,有否與爐體及罩殼相接觸的地方。

D、檢查溫控系統是否有不正常的現象。

E、檢查爐門升降、臺車進出運行是否正常。

3、帶有腐蝕性、揮發性、爆炸性氣體的工件嚴禁進入爐體加工,以免影響加熱元件和耐火材料使用壽命及引起爆炸等事故。

4、電爐不得超溫運行,否則會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

5、工件均勻堆放,離加熱元件應在100-150mm左右。

6、氧化皮太多的工件進爐前需清除,可用鋼絲刷刷下。

7、嚴禁野蠻操作,工件應輕放,避免沖擊。

8、電爐使用時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必須隨時注意電爐的工作狀況是否正常,

9、電爐在進行裝卸工件時,必須先切斷加熱元件電源,以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

10、爐膛的氧化物(包括電爐絲下)應經常清理,至少每周一次或五爐次一次。爐底板下可用壓縮空氣吹。

11、電阻絲如經使用后,就不得碰撞拗折,以免斷裂。

12、電爐電動機需定期檢查,添加潤滑油等,注意使用安全。

13、定期檢查加熱元件的使用情況。加熱元件經短期使用后便不得拗折、碰撞。如尚未嚴重腐蝕而折斷時,可用與電爐絲相同的材料(或電爐絲本身)作為焊條,采用乙炔氣進行加熱焊接,焊條采用50%白云粉末混合而成,若加熱元件嚴重腐蝕不能使用時,則應另行更換。

14、定期校驗儀表、熱電偶的偏差情況,防止因儀表、熱電偶的誤差造成測溫不正確而影響產品質量。

篇2:中頻感應電爐崗位操作規程

1設備啟動前檢查1.1進入工作現場,必須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1.2開爐前,先檢查爐襯的腐蝕情況,確認爐襯完好可靠后加料準備開爐熔化。1.3爐子運行前,必須確保工作現場無積水、雜物。1.4爐子運行前,先啟動冷卻水泵開啟各路冷卻水閥門,檢查各冷卻水路是否暢通,有無滲漏現象,總進水管壓力是否達到要求值。1.5檢查行車是否正常,吊具有無開裂等現象,防止事故發生。2操作過程2.1爐內先加入一部分原料(廢鋼鐵)。2.2換爐開關合閘。2.3合上變頻裝置主回路開關。2.4信號保護柜、傾爐控制柜送電,檢查各儀表與指示信號是否正常。2.5中頻爐逆變電源送電,中頻爐增加功率,同時觀察感應器等帶電設備的工作情況。2.6加料設備應由專人操作,其它人員不得隨便動用,加料前要校對電子稱、磅稱,檢查加料設備。2.7嚴格按分廠專工下達的配料單配料,按規定的加料次序加料。2.8加爐料要特別認真小心,以免損傷爐襯。2.9在通電的前十分鐘內應加較小的功率(一般為總功率的40~60%),以防電流波動太大。過了這段時間以后,電流趨于穩定,就可以大功率熔化,直至爐料熔盡為止。2.10熔化過程中應經常捅料,注意避免爐料互相擁擠而出現“搭橋”現象。當大部分爐料熔化以后,應加入造渣材料,爐渣覆蓋在鋼液表面,便于撈出。2.11酸性爐不氧化法煉鋼一般采用將脫氧劑(錳鐵、硅鐵)直接加入鋼液中進行脫氧的方法(沉淀脫氧法)。一般加入量分別為0.5%的錳鐵和硅鐵進行。脫氧劑以塊狀能沉入鋼液內為佳。2.12熔煉溫度為1600℃(一般情況下)。特定時據具體工藝要求進行。2.13出鋼前必須進行終脫氧,有條件時可采用爐內插鋁,也可以采用在鋼包內加鋁終脫氧加入量為0.1%。2.14出鋼前應扒去爐內所有渣子,出鋼后應在鋼液表面加保溫渣劑。出鋼溫度一般為1600℃。澆包需充分烘烤,保證包內干凈、干燥。2.15應該注意,在煉鋼過程中,所有加入爐中的材料都必須是干燥的。其中造渣材料及鐵合金應經過高溫烘烤,以免將氣體帶入鋼液。2.16當爐料全部熔化后即可取樣進行爐前分析。2.17每次出爐金屬液容量必須有適當裕量。2.18停爐時盡量減少爐襯急冷急熱,使爐襯均勻緩慢冷卻。2.19做好熔化記錄。2.20如需做球化、孕育處理時,孕育劑、球化劑必須符合《鑄造原材料標準》,加入量、規格嚴格按工藝要求進行。一般75硅鐵約為:0.5~0.3%。粒度爐前孕育3~8㎜和5~12㎜。隨流孕育0.5~1.2㎜和1~3㎜兩種。球化處理時嚴格按工藝要求控制出爐爐溫度、球化劑規格、加入量、球化工藝、球化劑種類、牌號選定。一般加入量視鑄件壁厚、結構、材質等而異,大致范圍1.0~1.8%。鐵水處理溫度在1450~1500℃,同時考慮孕育(隨流)加入量一般0.4~0.7%。在消失模生產球鐵時,要想獲得高的澆注溫度(1380~1450℃),首先要提高球化處理溫度,而高溫球化又很容易產生球化不良,嚴格的規范操作以及球化處理工藝細節上控制,是保證球化穩定的關鍵。2.21熔化過程中,發現爐子有故障或停爐時,必須調節中頻爐逆變電源功率調節旋鈕,使功率退至零位后,方可斷開主回路開關和控制電源總開關。嚴禁功率未退至零位,突然斷開主回路開關和控制電源總開關。2.22在熔化過程中,應隨時監視循環水分配器回水溫度不能高于35℃。2.23鋼、鐵水出爐后爐子必須回傾復位。2.24在熔煉過程中,爐外殼帶有一定的感應電,故爐前工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腳踩絕緣墊,頭戴防護面罩,嚴禁在手濕的情況下操作,以保證安全生產。2.25熔煉完畢,應將爐內鐵水和雜質清理干凈,然后將電爐停電,感應線圈降低水壓供水,待爐子完全冷卻至室溫時,再停循環水,斷開水泵電源。2.26工作中隨時檢查設備狀況,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機,并通知相關班組進行檢修處理。(需辦理設備缺陷通知單手續,可以先工作,然后補辦手續。)2.27如發生10分鐘內無法恢復的故障,需啟動本公司制定的應急預案,保證設備(大爐等)安全,杜絕事故發生。2.28工作完畢,關閉所有設備電源。2.29清理工作現場,保持現場整潔衛生。3設備的日常維護、檢修3.1設備的日常維護、檢修工作遵照《宏巖公司鑄一分廠設備檢修規程》執行。4安全注意事項:4.1爐子運行前,必須確保工作現場無積水、雜物。4.2嚴禁功率未退至零位,突然斷開電爐主回路開關和控制電源總開關。4.3在煉鋼過程中,所有加入爐中的材料都必須是干燥的。其中造渣材料及鐵合金應經過高溫烘烤,以免將氣體帶入鋼液。各種金屬爐料按工藝要求準備,不合格爐料不準使用。4.4生鐵、硅鐵、錳鐵、廢鋼等變動時,要及時通知技術員,經允許后方可使用。4.5運進現場的各種材料,按要求堆放整齊,不同成分的材料需要掛牌標明,不得混置。4.6備料時應仔細檢查,遇有可疑物品應及時處理并報告有關人員,嚴禁將爆炸物品及其他有害物加入爐內。

篇3:中頻電爐安全操作規程

1.開爐前應通知中頻機組操作人員起動機組,同時應檢查爐體、冷卻水系統、中頻電源開關、傾爐機械和吊包運行軌道等是否正常,地溝蓋板是否缺損,蓋好。如有問題應先行排除,才能開爐。

2.在中頻機組啟動完畢之后,方可送電開爐。

3.開爐時,需先將爐料放入爐膛,開放冷卻水后,才能合上中頻電源開關。停爐時,斷開中頻電源后,方可通知中頻機組停機。冷卻水應繼續保持15分鐘。

4.爐料中不得混有密閉容器、管子或其它易爆炸物。爐料必須干燥,不帶水或冰、雪塊。裝填爐料時,不準用錘子猛打,應輕放、輕敲以免損壞爐膛。爐膛燒損減薄超過規定時,應停爐修理。

5.工具應放在指定地點,使用時應事先烘烤干燥。

6.煉合金鋼加入合金材料時,應在預熱后用鉗子夾住,緩慢,分批加入,加入時操作者臉部應避開爐口。

7.傾側爐體將鋼水注入澆包時應先停電,然后操縱機械緩慢傾注。澆包必須經過烘烤干燥。爐前坑內不準有積水。

8.取試樣要注意周圍人員,以免鋼花燙人。

9.電氣線路有故障時應及時檢修。檢查地溝,感應圈、冷卻水管和其它電器時,要注意防止自身及其它人員觸電。

10.吊運澆包不應速度太快,鋼水不應裝得過滿(應離澆包沿口一定距離)。如用手抬包澆注,行走時應互相配合好,不要急走急停。如鋼水潑出,要穩當放下,不準扔包。

11.發現停水,漏爐、感應圈絕緣層破裂和漏水時,應立即停爐檢修。

12.半噸以上中頻爐拆爐時,要上下照應,互相配合,拆裝時要有專人指揮。

13.停爐后必須切斷電源總開關。關閉水閥門后方可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