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轉爐煉鋼安全操作規程

轉爐煉鋼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1435

(1)準備工作

轉爐煉鋼開爐前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稍有忽視就可能釀成重大人身事故。吹煉時,發現煙罩漏水,應馬上停吹,關閉中壓水閥門,檢修焊接,直至不漏水為止。

檢查管道與閥門時,要有監護和檢查二人同時進行,嚴禁吸煙,周圍不得有明火,防止漏氧燃燒。在氧氣管道周圍,不準堆放易燃易爆和油污物。

爐蓋上面焊有水箱,轉爐倒爐時,鋼水不能碰水冷爐口,以免引起事故。冶煉過程中如發現水冷爐口漏水,應立即停吹,派二人檢查進水閥門并修復。

(2)冶煉過程的安全

①兌鐵水后吹第一爐鋼時,溫度要升高,吹煉時間要長,這樣可避免發生塌爐。盡管如此,新開爐子倒渣出鋼時,周圍人員還應讓開,因為這時爐體尚不穩定,燒結不牢固,而爐內氣流非常激烈,爐內渣子易噴出爐外,造成爐襯剝落,嚴重時可能塌爐。

②裝料前應將爐內殘鋼殘渣倒掉。裝料時先裝廢鋼和鐵礦石,后裝適當溫度的鐵水。加入的廢鋼原料要仔細清理,不能把帶炸藥的廢武器,盛有水、冰、雪的容器加入爐內。發現廢舊炮彈不許亂拆亂動,應及時交有關部門處理。

③在冶煉過程中,爐長和搖爐工要密切注意火焰的變化,當吹到終點火焰還不下降,周圍有煙霧上升時,應提前檢查。發現噴槍滲水時,應迅速調換噴槍,如果繼續吹煉,噴頭大量漏水,會造成嚴重的爆炸事故。

④發生噴濺時,火星沖出氮(或蒸汽)封口,可將氧氣皮管燒壞,造成設備事故,如果渣子不化而又采取高槍位的不正常操作,造成連續性的劇烈大噴濺,危害更大。還有一種是動爐倒渣大噴濺,爆炸威力大,往往會炸壞搖爐房的儀器設備、灼傷人員。出現這種大噴濺的原因是渣子氧化性過高、氧氣截止閥失效,漏氧時間過長等,因而渣子表面氧量高,爐子傾動時,產生大量泡沫噴出爐口。

⑤發生跑鋼事故時,首先應搞清跑鋼部位,以便采取措施。竄鋼時應從速調整化學成分,快速出爐,以免發生設備和人身事故。萬一發生爐底竄鋼時,應立即關閉進水閥門,在著火部位用四氯化碳滅火機滅火。

⑥氧氣頂吹轉爐煉鋼,鋼水溫度高達1000℃以上,在這種溫度下,水的體積將增大5000倍以上。這時假如蒸汽在爐內無自由發散余地,便會發生惡性爆炸事故。因此爐內嚴禁入水。但是每個爐子都需要使用大量水冷,因此要嚴密注意防止冷卻水漏入爐內。在冶煉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噴槍頭部,活動煙罩、氣化冷卻煙道漏水,其現象是有白煙霧出現,火焰突然收縮等反常情況。這時必須立即提槍,關高壓水,采取監護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等爐內水蒸汽發散完后,才能轉動爐體,否則極易發生嚴重爆炸事故。

煙氣凈化系統的爆炸,主要發生在第一級文氏管前,爆炸力較大,嚴重威脅人身安全和正常生產。發生爆炸的原因是爐內操作不正常發生連續爆發性噴濺,大量渣子噴入文氏管,如果文氏管噴水量不足以熄滅噴入的紅渣,便在其中留下了火種,如果漏入的氧量與轉爐煙氣中一氧化碳量混合成一定的比例,遇火種即能爆炸。防止措施是爐前作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盡量杜絕大噴渣,適當限制補爐砂量,保證燒結質量,防止坍補爐料;除塵管道設備保持氣密性,有漏氣及時修補;增加文氏管噴水量,使它足夠熄滅噴出的火種。

補爐后再次開吹時,如發現火焰有突然熄滅現象,應即提搶,停吹倒渣,降低氧壓,繼續吹煉,這時若再發生噴濺,也可減輕并防止爆炸事故發生。

篇2:轉爐煉鋼分崗位安全規程

爐長:

崗位人員工作前,對轉爐的傾動裝置和控制設備必須進行詳細檢查,必須保持其可靠性和準確性,運轉正常并通知調度,方可兌鐵水吹煉。

遇焊煙道、煙罩或進入煙道內作業時,負責清理煙道內壁上所粘鋼渣。清渣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設專人監護,以保證人員安全。補爐和檢修同步時,動爐前首先要進行安全確認,方可操作。

經常檢查氧槍鋼絲繩的磨損情況,如有損壞,必須通知維修人員調換鋼絲繩后,方可進行吹煉。

開新爐或轉爐檢修水冷系統時,爐前人員必須認真檢查水冷系統的各回水情況,正常后方可冶煉,各班必須指定專人對各水冷系統的進、回水進行檢查(做到爐爐檢查),如有異常及時通知調度安排處理。

接到爐下清渣的信號后,爐前禁止任何操作。不準清理平臺轉爐周圍及爐下擋渣板的積渣,也不準向爐下扔雜物。待爐下清渣結束,爐前接到信號并經明確確認后,方可作業。

爐前、爐后不得有積水、積渣,否則應及時清理干凈。渣罐有水必須通知爐下人員排出后,方可繼續冶煉。

在兌鐵水、加廢鋼、倒鋼渣或搖爐過程中,爐口前方嚴禁站人,也不得任何人通過。指揮人員必須站在側面5米外指揮。終點倒爐取樣、測溫必須等電動擋火門關嚴后進行,且要迅速站在側面,嚴禁爐口正面站人或人員通行。加廢鋼或兌鐵水完畢時,必須待廢鋼斗和鐵水包嘴離開爐口1米后方可搖爐,以免碰壞煙罩和發生意外事故。

冶煉過程中,如發現氧槍、爐口水箱、煙道、煙罩漏水嚴重,必須停吹并立即通知調度,指揮鉗工關掉中、高壓水,不可盲目動爐;若爐內有水,待積水蒸發完畢,方可緩慢動爐。確認爐內無積水應由當班爐長、生產指揮共同進行,并采取正確措施。

轉爐在冶煉過程中,擋渣板應處于良好狀態。擋渣板上的積渣情況應經常檢查,及時清理,以防擋渣板上的渣子脫落,掉下砸傷人和損壞設備。

經常清理爐口積渣,嚴禁鋼渣碰撞煙罩,以防止撞壞設備和破壞煙道系統的密封,不準用廢鋼斗撞擊爐口。

一助:

在測量金屬液面時,降槍手勢要明確,指揮人員確認無誤后,指揮點動降槍,以防止卡槍和擠傷事故的發生。

嚴禁氧槍系統漏氣,更換氧槍后測液面時,須仔細檢查槍孔,以防堵塞和其他問題造成吹煉事故,并嚴格檢查供水情況。

在兌鐵水、加廢鋼、倒鋼渣或搖爐過程中,爐口前方嚴禁站人,也不得任何人通過。指揮人員必須站在側面5米外指揮。終點倒爐取樣、測溫必須等電動擋火門關嚴后進行,且要迅速站在側面,嚴禁爐口正面站人或人員通行。加廢鋼或兌鐵水完畢時,必須待廢鋼斗和鐵水包嘴離開爐口1米后方可搖爐,以免碰壞煙罩和發生意外事故。

冶煉過程中,如發現氧槍、爐口水箱、煙道、煙罩漏水嚴重,必須停吹并立即通知調度,指揮鉗工關掉中、高壓水,不可盲目動爐;若爐內有水,待積水蒸發完畢,方可緩慢動爐。確認爐內無積水應由當班爐長、生產指揮共同進行,并采取正確措施。

吹煉時如接到氣化冷卻、煤氣回收、風機等故障信號時,要立即提槍停煉,待接到以上各崗位允許吹煉的信號后,方可繼續冶煉。

嚴禁用低氧壓操作,如在吹煉中因故制氧停機,需請示有關領導。如繼續吹煉,操作人員應遠離爐體,倒爐時應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以防因爐內碳氧劇烈反應造成爐渣大噴傷人。

在吹煉過程中,除塵區和防爆板附近嚴禁站人和攀越,同時在無安全措施的情況下,不準向下和周圍拋物,以防傷人和損壞設備。

在吹煉期間,沒有特殊情況不許提槍,以免造成爆發性噴濺,遇有此種情況必須通知爐子周圍的人員及爐下清渣人員及時躲避。并及時通知風機房,以便對除塵系統進行全面檢查。

氧槍粘鋼,必須采取措施,清理干凈,不得強制提槍,發現槍頭處焊縫漏水應立即更換并不準動爐,經確認無誤后方可動作,以防損壞設備和發生意外事故。

爐前工:

在測量金屬液面時,降槍手勢要明確,指揮人員確認無誤后,指揮點動降槍,以防止卡槍和擠傷事故的發生。

行車在吊運鐵水或重物時,要有專人指揮,指揮人員要通知吊運路線上所有工作人員進行躲避;在爐前平臺工作時,聽到行車鈴聲應主動讓開,以免傷人。鐵水包掛環損壞情況,爐前工掛鉤把好關,發現裂紋嚴禁使用。

遇焊煙道、煙罩或進入煙道內作業時,負責清理煙道內壁上所粘鋼渣。清渣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設專人監護,以保證人員安全。補爐和檢修同步時,動爐前首先要進行安全確認,方可操作。

經常清理爐口積渣,嚴禁鋼渣碰撞煙罩,以防止撞壞設備和破壞煙道系統的密封,不準用廢鋼斗撞擊爐口。

在兌鐵水、加廢鋼、倒鋼渣或搖爐過程中,爐口前方嚴禁站人,也不得任何人通過。指揮人員必須站在側面5米外指揮。終點倒爐取樣、測溫必須等電動擋火門關嚴后進行,且要迅速站在側面,嚴禁爐口正面站人或人員通行。

在吹煉過程中,除塵區和防爆板附近嚴禁站人和攀越,同時在無安全措施的情況下,不準向下和周圍拋物,以防傷人和損壞設備。

放鋼工:

鐵水包小鉤嚴禁在等待兌鐵時提前掛入,小鉤必須在鐵水包傾翻耳軸上方。

在兌鐵水時,放鋼工不能指揮行車工主鉤升得過高,如升得過高需主鉤下降時必須將付鉤摘掉方可進行,以免主付鉤不同步翻出鐵水造成意外事故。

行車在吊運鐵水或重物時,要有專人指揮,指揮人員要通知吊運路線上所有工作人員進行躲避;在爐前平臺工作時,聽到行車鈴聲應主動讓開,以免傷人。鐵水包掛環損壞情況,爐前工掛鉤把好關,發現裂紋嚴禁使用。

放鋼操作時,必須與爐下預先聯系。待爐下回信號后,并確認鋼包到位,方可放鋼,且有專人指揮,否則爐前禁止動爐,特殊情況進行電話聯系。

放鋼工接到爐長指令后開始搖爐放鋼,出鋼后期爐長和放鋼工緊盯鋼流,發現出鋼口內下渣爐長指揮放鋼工立即向南打包、抬爐,擋渣效果良好時,根據鋼流向北開包抬爐。

入爐渣料、廢鋼、合金必須干燥,廢鋼不得夾帶有爆炸物品及封閉容器,廢鋼斗外不得夾帶鋼筋、生鐵塊等雜物,爐前工應督促廢鋼工清理干凈,否則禁止入爐。

合金微調工:

喂絲前,檢查喂絲長度及喂絲速度設定,確認包芯線與喂絲機之間無人員及其他物品時,方可進行喂絲操作,喂絲時手嚴禁搭在芯線上并注意避讓。

加覆蓋劑或冷料時,平臺上、下人員注意避讓,防止鋼渣濺出傷人。

吊運合金線、覆蓋劑、冷料斗鋼絲繩使用前仔細檢查,如有破損需及時更換,停放時小心擠傷、砸腳。

開鋼包車前,應確認鋼包車周圍及車下是否有人及障礙物,各種物品必須離軌道1.5米以外,確認無誤后方可開車。

鋼水到達吹氮平臺后,吹氮平臺操作人員將車停穩后,先接氮氣管,接好后要遠離吹氮區域,并做好監護工作,同時通知吹氮人員,吹氮人員確認后方可進行測溫、吹氮、取樣等操作,防止鋼渣濺出傷人。

吹氮結束后,通知人員摘氮氣管,摘管時嚴禁進行測溫及動車等操作,待接到摘管完畢信號后,方可進行其他操作,摘管后遠離道軌位置。

測溫、取樣時,注意觀察工作環境,搞好安全確認,防止燙傷,送樣人員禁止爐前兌鐵、倒爐、放鋼時穿行。

摘底吹氮管時,與平臺上操作人員聯系,確定關氣后再摘,嚴禁帶壓摘管,以免燒傷人或其他傷害。

行車吊掛鋼包時,操作人員必須監督確認板鉤掛入鋼包兩耳軸后,再指揮起吊。

當鋼水包出現翻包時,嚴禁任何操作,提醒周圍人員避讓;當鋼水包出現穿鋼現象時,及時將鋼包車開出吹氮平臺,迅速指揮天車吊運至事故區域進行處理工作,并時刻提醒周圍人員避讓、確認。

更換渣盆時,應與天車配合好,確認兩耳軸掛好,再指揮天車起吊。必須使用規范手勢或哨音指揮天車,且信號明確,稀渣需冷卻后轉運。轉運渣盆時鏈條必須掛牢,停放平穩,并提醒周邊人員注意避讓或確認。

人工清理鋼包耳軸粘鋼,起吊時站在安全位置,并用規范手勢指揮天車,且信號明確。

更換鋼包車電機蓋子時,必須用專用吊具、四個吊耳全部掛好,人員站安全有利位置,落下時,不能用手扶,可用吹氧管調正電機護蓋后,指揮天車點動下落。

篇3:煉鋼廠轉爐煤氣放散點火安全管理考核辦法

經過幾代煉鋼人的不懈努力,煉鋼廠終于實現了過剩轉爐煤氣的放散點火,困擾多年的轉爐煤氣超標排放問題得以從根本上解決。放散點火工藝作為轉爐煤氣回收的重要組成和關鍵環節,其運行狀態直接影響到整個煤氣生產、凈化、回收、輸送和儲存系統安全,為此,特制訂轉爐煤氣放散點火安全管理考核暫行辦法如下:

一、基礎安全管理考核

1、煉鋼車間作為轉爐煤氣的發生、生產責任單位,應建立轉爐氧槍口、副槍口、下料溜槽、活動煙罩密封系統管理制度及與之相關的聯鎖保護程序,確保轉爐吹煉過程中轉爐煤氣與外界空氣有效隔絕。制度不健全、聯鎖保護失效、密封效果不好導致煤氣含氧量持續超標,影響煤氣回收,并導致放散點火不能正常投用的,考核煉鋼車間基本獎100?00元/次。

2、自動化車間作為轉爐煤氣生產、凈化、回收、輸送系統監視和測量裝置的維護責任單位,應建立流量計、壓力表、煤氣檢測儀、磁氧分析儀等相關儀表裝置的日常檢查、維護、校驗管理制度。制度不健全、儀表裝置失查、失修和校驗不及時影響煤氣回收,并導致放散點火不能正常投用的,考核自動化車間基本獎100?00元/次。

3、回收車間作為轉爐煤氣的凈化、回收和輸送責任單位,應建立轉爐煤氣凈化回收系統的工藝、技術、操作規程和點檢標準及相關的管理制度、應設置完善可靠的安全聯鎖保護程序,應明確事故應急處置程序、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制度不健全、聯鎖保護失效、應急處置不能滿足要求、不能起到應有效果,導致煤氣回收相關設備設施不能正常運行,影響煤氣回收,并導致放散點火不能正常投用的,考核回收車間基本獎100?00元/次;未對外進行信息傳遞并履行安全告知義務的,追加考核基本獎100元/次;同時,按其影響程度對煤氣回收安全運行專項獎予以部分扣除或全部扣除。

二、運行安全管理考核

1、為確保轉爐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的安全運行,調動相關崗位的生產積極性,對轉爐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的主體責任車間回收車間,實施月份安全專項獎勵政策。

2、凡由于以下原因,影響煤氣正常回收,并導致放散點火無法正常投用,月累計熱停達到3爐次的,按20%比例對回收車間當月專項獎予以扣除;月累計熱停達到6爐次的,按50%比例對回收車間當月專項獎予以扣除;月累計熱停超過6爐次的,或導致煤氣回收系統生產、工藝、設備、安全事故的,按100%比例對回收車間當月專項獎予以扣除,并按照相關事故管理規定予以考核。

(1)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相關工藝設備管理不到位,失檢、失修導致設備無法正常運行。

(2)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相關工藝和安全聯鎖保護條件失效或無法保證正常投用運行。

(3)對轉爐冶煉過程中的氧含量變化及磁氧分析儀工作異常情況,未能及時發現、檢查、匯報。

(4)對風機系統運行參數監控不到位,未能及時發現參數異常、上報并處理的。

(5)未按時進行設備巡檢并記錄,未能及時發現設備隱患,未能及時發現現場煤氣泄漏險情。

(6)對轉爐煤氣放散點火運行情況監控不到位,未能及時發現吹掃氮氣壓力不能滿足要求、聯鎖程序未自行啟動、長明火熄火等異常情況,未能及時上報處理。

(7)轉爐余熱凈化系統及煤氣回收系統定修時,未能對各部水封溢流、閥門氣動控制系統進行安全條件確認。

(8)出現突發故障后,未能及時有效采取應急處置程序和措施。

(9)管理人員違章指揮或崗位違規操作,導致放散點火處于失控狀態。

三、由于公司能源平衡或動力介質廠設備運行影響,導致的焦爐煤氣、氮氣等動力介質流量、壓力、品質等參數波動,影響煤氣回收,并導致放散點火功能無法正常投用的,不列入以上基礎安全管理和運行安全管理考核范疇。

四、責任科室安全管理考核

1、生產科作為轉爐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操作管理的監督責任單位,應負責溝通協調,確保滿足轉爐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的外部生產條件和安全條件,應督促檢查相關車間認真執行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相關規程、制度,對因違章指揮和管理失職、失察影響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的,考核生產科基本獎50?00元/次。.

2、技術科作為轉爐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工藝管理的監督責任單位,應負責指導、檢查相關車間工藝、技術、操作規程的時效性和執行情況,及時掌握工藝調整變化情況。對因違章指揮和管理失職、失察影響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的,考核技術科基本獎50?00元/次。

3、機動科作為轉爐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設備管理的監督責任單位,應負責溝通協調,確保滿足轉爐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運行的設備保障條件和安全條件,應督促指導相關車間建立完善煤氣回收設備檔案、管理制度和點檢標準,及時掌握設備運行變化和各種安全聯鎖狀態,對因違章指揮和管理失職、失察影響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的,考核機動科基本獎50?00元/次。

4、安全科作為轉爐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安全運行的監督檢查單位,應負責督促和檢查相關車間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規程、制度、預案落實執行情況、相關科室對轉爐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管理職責履行情況。對因違章指揮和管理失職、失察影響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的,考核安全科基本獎50?00元/次。

5、生產科、技術科、機動科和安全科應共同承擔對回收車間轉爐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功能投用和安全運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職責,并對其月份專項獎提出考核意見。

五、煤氣回收和放散點火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生產、工藝、設備、安全影響和事故,除按上述考核辦法執行外,還需按照煉鋼廠生產運行、工藝質量、設備管理和安全績效等相應管理辦法追加考核。

六、本考核辦法自2013年7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