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模具清洗操作規程
一、吊裝要求
嚴格按照“裝模工操作規程”進行模具的安裝拆卸操作。使用行車時保證起吊電動葫蘆在模具的正上方(傾斜度在5度以內),嚴禁傾斜起吊引起模具突然歪斜倒造成模具型腔、水管、接頭、分流錐、型芯等等功能部件損壞損傷。
二、清洗工具選擇
根據清洗部位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清洗工具。模具型腔用銅刷銅鏟、不銹鋼帶刷(禁用鋼刷)、毛刷;模架模板等機構部使用鋼刷、鋼鏟、銅刷、抹布、毛刷;水管電線、插頭插座、限位開關等使用毛刷、抹布。
三、清洗前準備
清洗前需將模具水管、油管、氣管進出口用抹布堵塞或將其口部朝下,以防清除清洗時鋁渣、污染雜物進入。行程開關、插頭等需將各電線進出孔密封,防止導電液體進入造成短路及漏電。
四、清除清洗
清除:用相應工具對模具進行清除,遵循自上而下原則清除模具上所有鋁渣、油污、灰塵等污垢。告別注意不能磕碰劃傷型腔型芯等各產品部位。
清洗:①先用煤油對模具進行清洗,保證各直角凹槽孔等易藏污納垢處無鋁渣灰塵污垢,分型面、型腔、抽芯等滑動部件及模具外觀清潔如新。②后用壓縮空氣吹干模具,特別保證行程開關、插頭部位干燥無積油。③認真按第五項8-1標準檢查模具各部位,有問題部件及時轉到模具維修區進行維修。④無問題模具吊裝至保養區對導柱、導套、型腔、分型面及各部滑動部件涂防銹油。⑤最后吊至“模具存放區”定置定位存放,并填寫《模具裝卸維修及保養卡》。
五、清除清洗時的檢查
檢查產品部:①型腔、滑塊型芯是否粘鋁、龜裂、壓塌、變形、崩塊;②型芯是否有斷、彎、粘鋁、崩缺等;③排氣道是否堵塞、粘鋁;④內澆品是否龜裂、增厚。
檢查機構部:①分型面是否粘鋁、壓塌;②油管及水管是否泄漏、堵塞;③頂桿是否斷、彎、崩缺;④復位桿是否形,長度是否一致;⑤滑塊動作是否到位、卡滯、自如;⑥頂桿板、模座、限位塊螺栓是否松動;⑦導柱、導套是否變形、開裂、磨損過大、松動;⑧配線是否撕裂、斷開;行程開關、插頭是否進水,行程開關各觸點是否靈敏正常;⑨吊環是否有裂紋,磨損過大。
六、維修好的模芯或型芯以及模座等必須經清洗擦拭干凈后方可裝配。
七、完成清洗的模具吊裝至維修區進行點檢、拋光,對損壞折斷的型芯、頂桿等的損壞部位進行維修、維護、上油后,將動、定模合模后吊裝至模具存放區。
篇2:J1113壓鑄機操作規程
理論生產率:180次/時
1、遵守《鑄造設備通用操作規程》有關規定。
2、檢查油箱內的機油量,如果油面低于油標的上限部位,就加入干凈的20號機械油。
3、一般不準空壓射,如必須空壓射時,一定要在壓射室中放入軟質墊料(如棉絲、鉛塊等),以防損壞設備。
4、按下面順序起動設備,進行空載試車:
a、打開貯壓缸伐和它上端的兩個小截門;
b、拉出手操縱伐的的柄;
c、打開空氣開關,接通電源,轉動主令開關,使設備能點動運轉;
d、啟動電動機,待其運轉正常后,再推入手柄操縱伐的手柄,使高壓泵升壓,然后按動各電鈕,點動試車。設備經過空運轉,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進行生產。
5、切實注意安全,操作者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不得站在正對著壓鑄分型面的部位,以防鋁濺出,發生燒傷事故。
6、經常觀察各種儀表讀數是否符合工藝要求,設備的運動是否正常,如發現異常現象,立即按動中停按鈕或停泵按鈕,然后對設備進行檢查。必要時,通知維修人員修理。
7、經常注意液壓油的溫升,油溫量最設法得超過55°С,否則開動冷凝器進行冷卻。
8、設備停歇一小時以上時,必須切斷電源,關閉貯壓伐,防止產生錯誤動作和消耗貯壓缸壓力。
9、工作后,按下列順序停車:先拉出手柄操作伐的手柄,然后關泵停車,切斷電源,接著關閉貯壓缸伐及其上端的兩個小截門,并堆入手柄操縱伐的手柄。
10、設備清理后,設備的運動部分(如缸桿、導桿、滑軌等)還須涂一層薄機械油。
篇3:JZ213熱室壓鑄機操作規程
最大壓鑄件(鋅)重量:0.5公斤
工作循環次數:10次/分
1、遵守《鑄造設備通用操作規程》的有關規定。
2、工作前還必須遵守:
a、檢查油箱內機油量,如油面低于視油窗的上限部位,應加入干凈的30號機械油;
b、電爐通電加熱,并且必須插上熱電偶;
c、加熱保溫套;
d、按工藝要求預熱壓鑄模;
e、壓射支架通冷卻水,其他各部位的冷卻水按需要逐點供應;
f、開啟貯壓缸伐及空氣截止伐;
g、打開壓力表開關,啟動油泵,壓力升至63公斤/厘米2;
h、當合金熔化以后,把壓射活塞浸入合金加熱,隨后裝上壓射活塞;
i、將程序控制開關轉至"手動"位置,試驗開模和合模,確認機構正常后,方可進行生產。
3、工作中還須遵守:
a、工作時,切實注意安全,操作者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不得站在正對壓鑄分型面及噴咀的部位進行工作,以防鋅水濺出,發生燒傷事故;
b、開始壓鑄時,先用"手動"操作一次,確認正常后,才用"半自動"或"自動"工作;
c、經常觀察各種儀表讀數是否符合工藝要求,設備的運動是否正常,發現異常現象,應按"急停"銨鈕進行檢查,必要時通知維修人員修理;
d、如合膜時遇有故障而停止,需按"合模故障復位"按鈕,使其開模,檢查并排除故障后,繼續工作。
e、按工藝要求,適當調節保溫套溫度,防止噴咀結塞和金屬液過熱噴濺;
f、經常注意液壓油的溫升,油溫最高不得超過55°С,視油溫升高的程度,可適當調節冷卻器水量;
g、設備停歇半小時以上時,必須反壓射活塞拆下,放在坩堝旁邊保溫。如停歇一小時以上是博學必須關泵停車,切斷電源,關閉貯壓缸伐,防止產生誤動作和消耗貯壓缸壓力;
h、金屬液面應經常浸沒壓射活塞,液面最高限度應在坩堝上邊緣之下20毫米;
i、向坩堝內補加金屬塊時,塊度不能過大,以免金屬溫度顯著降低。并且塊料應按工藝預熱,不允許加潮濕的金屬塊料,以免發生爆炸事故;
j、當電爐絲在生產時發生故障,出現警報訊號時,必須立即通知維修人員,進行檢查修理;
k、設備發生事故,應按"急停"按鈕,關財貯壓缸伐,保持現場情況,并報靠有關部門,進行檢查、分析、處理。
4、工作后還必須遵守:
a、坩堝內留下2/3的金屬液,熱電偶可留在坩堝中;
b、關泵停車,并切斷電源;
c、關閉貯壓缸伐和壓力表開關;
d、關閉空氣截止伐;
e、關閉給水伐,停止所有冷卻水的供給;
f、拆掉壓射活塞,放在安全的地方;
g、設備清理后,設備的運動部分(如缸桿、導桿、滑軌等)還須涂上一層薄機械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