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213熱室壓鑄機操作規程
最大壓鑄件(鋅)重量:0.5公斤
工作循環次數:10次/分
1、遵守《鑄造設備通用操作規程》的有關規定。
2、工作前還必須遵守:
a、檢查油箱內機油量,如油面低于視油窗的上限部位,應加入干凈的30號機械油;
b、電爐通電加熱,并且必須插上熱電偶;
c、加熱保溫套;
d、按工藝要求預熱壓鑄模;
e、壓射支架通冷卻水,其他各部位的冷卻水按需要逐點供應;
f、開啟貯壓缸伐及空氣截止伐;
g、打開壓力表開關,啟動油泵,壓力升至63公斤/厘米2;
h、當合金熔化以后,把壓射活塞浸入合金加熱,隨后裝上壓射活塞;
i、將程序控制開關轉至"手動"位置,試驗開模和合模,確認機構正常后,方可進行生產。
3、工作中還須遵守:
a、工作時,切實注意安全,操作者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不得站在正對壓鑄分型面及噴咀的部位進行工作,以防鋅水濺出,發生燒傷事故;
b、開始壓鑄時,先用"手動"操作一次,確認正常后,才用"半自動"或"自動"工作;
c、經常觀察各種儀表讀數是否符合工藝要求,設備的運動是否正常,發現異常現象,應按"急停"銨鈕進行檢查,必要時通知維修人員修理;
d、如合膜時遇有故障而停止,需按"合模故障復位"按鈕,使其開模,檢查并排除故障后,繼續工作。
e、按工藝要求,適當調節保溫套溫度,防止噴咀結塞和金屬液過熱噴濺;
f、經常注意液壓油的溫升,油溫最高不得超過55°С,視油溫升高的程度,可適當調節冷卻器水量;
g、設備停歇半小時以上時,必須反壓射活塞拆下,放在坩堝旁邊保溫。如停歇一小時以上是博學必須關泵停車,切斷電源,關閉貯壓缸伐,防止產生誤動作和消耗貯壓缸壓力;
h、金屬液面應經常浸沒壓射活塞,液面最高限度應在坩堝上邊緣之下20毫米;
i、向坩堝內補加金屬塊時,塊度不能過大,以免金屬溫度顯著降低。并且塊料應按工藝預熱,不允許加潮濕的金屬塊料,以免發生爆炸事故;
j、當電爐絲在生產時發生故障,出現警報訊號時,必須立即通知維修人員,進行檢查修理;
k、設備發生事故,應按"急停"按鈕,關財貯壓缸伐,保持現場情況,并報靠有關部門,進行檢查、分析、處理。
4、工作后還必須遵守:
a、坩堝內留下2/3的金屬液,熱電偶可留在坩堝中;
b、關泵停車,并切斷電源;
c、關閉貯壓缸伐和壓力表開關;
d、關閉空氣截止伐;
e、關閉給水伐,停止所有冷卻水的供給;
f、拆掉壓射活塞,放在安全的地方;
g、設備清理后,設備的運動部分(如缸桿、導桿、滑軌等)還須涂上一層薄機械油。
篇2:熱室壓鑄機安全操作規程
一、機器及其四周環境
1、保持壓鑄機四周空間暢通,通風及換氣設備應工況良好。
2、所用物料、輔助用具應按規定合理擺放。
3、壓鑄車間的地板應注意防滑。
4、壓鑄車間屋頂、窗戶狀況良好,保證壓鑄機不受雨淋。
5、保證壓鑄機及周圍地面無油污,如添加液壓油、潤滑油、柴油后,應盡快把漏出的油抹去。
6、保證機器四周有足夠的照明,以方便安全操作。
7、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操作區。
8、在壓鑄車間應在明顯區域設置防火裝置,如:干粉滅火器、干鹽及干沙,無塵石棉墊等。
9、特別注意:不得用水、泡沫滅火器來滅火。
二、開機前
1、壓鑄機作業人員必須是經培訓合格的員工,應嚴格按照機器說明書進行操作。
2、操作人員進入壓鑄車間時,必須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
3、檢查全機各感應開關、行程開關是否松動、移位。
4、檢查液壓油是否足夠,以免損壞油泵。
5、檢查機鉸潤滑油、錘頭潤滑油是否足夠。
6、檢查急停按鈕是否正常。
7、檢查前后安全門限位開關是否正常。
8、檢查扣咀吉制位置是否合適,扣咀時間是否足夠。
9、檢查冷卻水是否正常。
10、添加合金料時,合金料必須保持干燥,以防止合金料的水份帶入爐中造成料液飛濺后果。
11、熔煉工具在使用前應先進行預熱,以免其的水份被帶入爐中造成料液飛濺后果。
12、部分壓鑄機的采用的是氣動安全門,為防止撞傷人或機器,應將氣動門氣源盡可能的降低(一般4-5bar即可)。
13、嚴禁拆除機器的安全裝置。
三、機器運行中
1、啟動油泵后應檢查系統壓力不能超過規定的最高工作壓力(DC88-105bar、DC160-140bar)。
2、機器運行時,嚴禁將手伸入壓鑄機運動部位。
3、嚴禁徒手從模具中取產品。
4、嚴禁操作人員站在壓鑄機分型面上。
5、打料時,合金料可能會以高速從分型面或料壺方向飛出,因此嚴禁任何人員在此區域停留。
6、壓鑄半自動運行時,如未完全開模,則前安全門不得拉開。
7、保持熔爐表面的整潔干凈,不要在上面堆放雜物。
8、在往熔爐中加合金料時,合金料須沿著爐壁慢慢放下,避免熔化的合金料飛濺傷人。
9、未經許可不得隨意調節壓鑄機各參數,如改小了開模時間,開模會發生爆料的危險。
10、如果模具使用了抽芯,抽芯選擇及采用何種方式不得更改,否則易損傷模具。
11、空壓射時,嚴禁安裝有錘頭,否則易發生損傷打料機構或嚴重飛料傷人。
12、調模應在開模狀態下進行。
13、應采用無毒無害脫模劑,以防止吸入或偶然噴入眼睛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同時還應經常檢查噴槍和脫模劑管路,如有損傷應及時更換。
14、錘頭或司筒磨損嚴重時易造成涌料或卡錘頭,應及時更換,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15、壓鑄運行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機器油溫是否正常,以免造成液壓油變質和損傷油泵的嚴重后果。
16、壓鑄機在運行中,操作人員如發現有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停機,嚴禁帶病運行。
四、其它情況
1、如需進入壓鑄機機鉸區及動、定模板之間檢修時,必須停泵、切斷電源、按下急停按鈕,并掛檢修牌之后方可進入該區域檢修。
2、檢修液壓系統時,須停泵關電源并掛檢修牌之后才能進行,否則會產生危險;如為打料系統還必須將儲能器的壓力卸掉。
3、拆卸任何液壓部件時,由于內部可能存在殘留壓力,因此,在松開螺釘時,應慢速松開,待殘留壓力卸完,才能將螺釘全部松下。
4、維修及更換熱作件時,應使其降溫后方可進行,并蓋好坩堝。
5、檢修作業時嚴禁用工具隨意敲打機器各部件。
6、維修時所拆的各零件、各鈑金應按原樣及時裝上,特別是安全門和哥林柱護套。
7、作業人員不得用腳踩在各鈑金、哥林柱上,以免損傷鈑金、哥林柱或發生人員傷害危險。
8、吊裝模具時應注意不得撞傷油閥或哥林柱等機器部件。
9、吊裝作業時應嚴格按照《起吊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10、停機時,必須停泵、關電源,防止他人誤操作。
11、壓鑄機停機時,應機器處于鎖模狀態,但不得將模具鎖緊。
12、壓鑄機如需長期停機,應將全機清理干凈,并在模板、滑座、鋼帶、哥林柱、活塞桿等容易生銹的地方涂上一層防銹油。
13、拆除模具及錘頭冷卻水時,要站在側面,防止管內高溫水汽噴出傷人。
14、嚴禁用水沖洗壓鑄機,以免設備生銹及電氣短路。
15、蓄能器中只允許充入氮氣,嚴禁將氧氣或其它氣體充入蓄能器中,以防止爆炸事故的發生。
16、拆卸儲能器時,必須將內部氮氣放空后進行。
篇3:壓鑄機工安全操作規程
1.生產準備
1.1壓鑄工進入生產崗位,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衣、褲、鞋、帽、眼鏡等)。
1.2檢查水、電、氣、風是否符合生產規范。檢查設備各潤滑點面,并按規定注入潤滑油脂。
1.3做好其他生產前準備:(工裝、工藝、二類工具等〉,當一切生產準備工作確認齊備、安全可靠后,方可啟動設備。
2.空載啟動
2.1打開啟動開關,等電機和油泵運行1?3分鐘后,再進行各種機能空載試車。
2.2手動操作無負荷試機,檢查電控柜,各程序指示信號是否按程序進行。冷室機空壓射時,必須墊入棉紗。熱室機空壓射時必須卸下沖頭。
2.3打開手動開關,無負荷試機〔開合模、抽芯、頂出、噴涂等〕。
3一生產操作
3.1按工藝調整好各種參數。壓射力,開合模時間、凝固時間,噴涂時間(次數)、頂出次數、循環時間、電子稱等。并相應調整好各溫度參數〔噴嘴、鵝頸、爐料〕。
3.2預熱模具及舀料勺,預熱冷室壓鑄機壓射缸。禁止將冷料錠及帶水回爐料投入坩禍。
3.3捧除分型面、噴嘴等傷害他人安全的因素后手動操作,單件試生產;并自檢產品。
3.4確認產品符合圖紙,設備符合工藝規程,可進行單循環生產。生產時應關好安全防護門。分型面處嚴禁站人。
3.5全自動生產。經“三檢”認可產品合格后方可全自動大批生產。
3.6生產中發現故障,應立即停機檢查,予以排除,并填寫故障單,故障排除后方可開機生產。如生產中發生故障,應嚴格執行“三不放過’原則,并填寫生產記錄及事故報告單。
4生產結束
4.1停機。檢查水、電、氣、風,要保證水暢通冷卻設備,當設備溫度﹤50方可停水。
4.2清理設備衛生,加注各潤滑點面油脂注意防腐、防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