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鑿開絞車的日常維修規程

鑿開絞車的日常維修規程

2024-07-24 閱讀 8418

1、每次開車前后應檢查各緊固件是否有松動現象,如發現有松動現象應及時處理。

2、對絞車各注油點,應注意經常加油。

a、蝸輪減速機油箱內應注入齒輪油,其油位應保證蝸桿全部浸入油中,并視油的清潔情況定期更換新油。

b、液壓油箱和電力液壓推動膛體內注入液壓油,并保持規定的油位,不許含水。

c、主軸承、中間軸承的油杯應注入潤滑脂,開式齒輪,齒面涂以潤滑脂。

d、其它潤滑部位應在每次開車前注入適量的潤滑機油。

3、清除閘輪、閘及摩擦傳動輪上的油圬,并定期清除機體上的灰塵。

4、定期檢查調整制動的裝置抱閘制動時,閘輪閘帶接觸均勻嚴密,各傳動桿、重軸等無有卡動、刮撞現象,閘帶不準有裂紋開焊,銅鉚釘不磨閘輪。

5、絞車在運轉中司機檢修應注意觀察各部聲音、溫度變化及儀表指示,發現問題找出原因予以排除。

6、經常檢查基礎有無變形。

7、定期檢查電控設備,確保靈活好使,及時更換燒損觸頭,各接線端不松動、不發熱、儀表完好。

篇2:鑿開絞車的日常維修規程

1、每次開車前后應檢查各緊固件是否有松動現象,如發現有松動現象應及時處理。

2、對絞車各注油點,應注意經常加油。

a、蝸輪減速機油箱內應注入齒輪油,其油位應保證蝸桿全部浸入油中,并視油的清潔情況定期更換新油。

b、液壓油箱和電力液壓推動膛體內注入液壓油,并保持規定的油位,不許含水。

c、主軸承、中間軸承的油杯應注入潤滑脂,開式齒輪,齒面涂以潤滑脂。

d、其它潤滑部位應在每次開車前注入適量的潤滑機油。

3、清除閘輪、閘及摩擦傳動輪上的油圬,并定期清除機體上的灰塵。

4、定期檢查調整制動的裝置抱閘制動時,閘輪閘帶接觸均勻嚴密,各傳動桿、重軸等無有卡動、刮撞現象,閘帶不準有裂紋開焊,銅鉚釘不磨閘輪。

5、絞車在運轉中司機檢修應注意觀察各部聲音、溫度變化及儀表指示,發現問題找出原因予以排除。

6、經常檢查基礎有無變形。

7、定期檢查電控設備,確保靈活好使,及時更換燒損觸頭,各接線端不松動、不發熱、儀表完好。

篇3:絞車司機操作規程

1.主要提升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配有正、副司機,在交接班人員上、下井時間內必須正司機開車副司機在旁監視。

2.絞車司機必須聽清和看清信號后方可開車,沒聽清一律當作停車信號處理。

3.絞車正常信號處理:(1).戴絕緣手套閉合高壓開關柜,觀看6KV電壓是否正常;(2).閉合3800電源開關1A和2A,順次閉合3A、4A、6A;(3).閉合整流器看直流是否正常;(4).起動油滑油泵和液壓站制動油泵;(5).閉合可推硅動力制動站電源;(6).工作用閘手把放在抱閘位置,主令控制器手柄在中間位置;(7).松開工作閘按負荷大小平穩起動轉入等速運行;(8).絞車等速階段運行完聽到減速信號時,司機應用動力制動與可控閘進行減速,缶籠到終點時平穩停機,停機后應可靠制動切斷電源。

4.井筒掘進吊桶提升時,過三盤要減速,速度不超過2MS,到井底無道時,提人速度不超過1MS,提物速度不超過2MS

5.特殊提升(1).人員在吊桶內檢查井筒設備或檢修時,應指定專人聯系信號開車;(2).用鉤頭吊掛提升不規則易碰掛物料時,應按專人聯系意圖開車。

6.調缶操作:事先聯系好空,付缶在井口,主缶在井底,鎖住活滾筒將調繩開關1HK打到調繩位置。操作打開齒輪離合器,開支絞車使固定滾筒轉動,直到缶籠到達所需位置停車抱閘。使離合器齒輪內齒合上,擰緊卡子,螺絲,掉活滾筒地鎖,恢復正常提升,調整深度指示器標記,進行試運轉工作。

7.液壓站與盤形制動器檢查注意事項:(1).液壓站油箱的油量是否在油面指示線范圍內,油面有大量泡沫及沉淀物時必須立即更換;(2).液壓站最大油壓不超過6.5MPA(3).盤形閘瓦與制動盤的間隙不超過2MM,檢查閘瓦磨損開關是否起作用;(4).必須嚴格注意閘瓦的溫度,最高不得超過100C;(5).制動盤與閘瓦應接觸嚴密,不許有溝痕,表面不許沾有油污,必須擦洗干凈。

8.絞車司機嚴格遵守:(1).對安全保護裝置必須每天檢查試驗,如不好使用時,不準開車。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不準開車:主電機鐵芯溫度超過80C,線圈溫度超過70C,軸瓦溫度超過60C,絞車聲音不正常,電動機電流過大劇烈擺動,液壓站制動系統不正常,電磁液壓閥不易活,潤滑系統堵塞或油溫過高,因過速,過卷,等意外緊急停車時,必須進行檢查處理,整流器和油泵要輪換使用。

9.司機必須嚴格遵守崗位責任制、巡回檢查制和交接班制。好外來人員登記,運轉掛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