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礦庫選礦工崗位檢修維護規程
1、按交接班制度進行交接班,掌握設備的使用周期及維護,檢修常理。
2、班中對設備運行情況每小時巡檢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檢查三角帶、地角羅絲、對輪、膠圈是否完好,磨損是否超限,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或更換。
4、檢查皮帶接口是否完好,運行中是否同心,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檢查減速機油量是否正常。
6、檢查閥門、流槽、管道等部位中是否有蹌、冒、滴、漏現象。
7、檢查各部位的電機運行情況及照明是否正常。
8、檢查各電機、電盤的使用情況。
篇2:選礦廠生產工藝設備檢修技術人員安全生產工作職責
1、按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技術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2、加強安全技術管理,積極采用安全先進技術和安全防護裝備,組織研究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整改方案。
3、在組織新建、擴建以及技術改造項目的設計施工和投產時,做到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4、審查本單位安全技術規程、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項目,保證技術上切實可行。
5、負責工藝、機動、設備范圍內的安全指導,負責對特種設備的檢驗、檢修檢查、督導,并對其安全可靠運行負責。
6、負責組織制定生產崗位塵、毒等有害物質的治理方案、規劃,使之達到國家衛生標準。
7、負責審查重大隱患整改方案,參加傷亡、火災、爆炸事故調查,進行技術原因分析、鑒定、提出技術上的改進措施。
篇3:某選礦廠設備檢修驗收制度
1、目的
為了保證設備檢修質量,提高設備運轉率,明確設備使用崗位工和機修人員的工作責任,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本制度適宜于選礦廠各項大修、小修、局部修理任務完成后的驗收工作。
本標準規定了三級驗收原則,驗收程序,驗收評價,驗收項目與內容。
3、設備檢修驗收程序
3.1、一般設備單機維修結束后,由班長負責驗收,設備維修人員參加,現場進行調試,無異常后雙方實行簽字交接。
3.2、大型設備單機維修后驗收由車間主任負責,機電修車間維修人員參加,崗位工、班長四方共同驗收,在檢修質量過關、運轉調試正常后簽字交付生產車間使用。
3.3、年度、月計劃檢修的項目,一律由廠部統一組織人員按計劃內容進行驗收,設備室負責做好驗收記錄,無異議后,在場驗收人員簽字,并提出驗收評價意見。
3.4、所有設備檢修驗收工作,必須貫徹以自檢為主,自檢與互檢相結合的工作思路,堅持誰維修誰負責的原則,嚴格把好維修質量關。
3.5、驗收人員必須要深入現場,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對檢修的設備進行檢查和調試,不得故意隱瞞,否則要追究驗收人員責任。
3、設備檢修驗收規程
3.1、一般設備驗收
3.1.1、設備檢修檢修結束后,由維修人員和崗位工先進性檢測和調試,待無異常后,聯系班組長組織驗收。
3.1.2、主要驗收的部位和要求:
(A)檢查聲音是否正常;
(B)檢查油量是否適宜、潤滑到位;
(C)檢查溫度是否適宜,一般不高于65℃;
(D)檢查外觀是否干凈整潔,要求設備物見本色;
(E)檢查安全防護設施是否齊全;
(F)檢查泵體間隙是否適宜,有無摩擦現象;
(G)檢查電流、電壓是否平穩、正常。
3.2、球磨機驗收
3.2.1、球磨機驗收由車間主任組織、機修、電修負責人、班長、球磨操作人員參加,按規程和要求驗收。
3.2.2、主要驗收部位及內容:
(A)檢查聯軸器連接是否同心,有無異常顫動;
(B)檢查減速機油量是否到達油刻線;
(C)檢查鋼球填充量是否適宜;
(D)檢查電流、電壓是否穩定;
(E)檢查運轉聲音是否正常;
(F)檢查安全防護設施是否齊全;
(G)檢查電機、減速機溫度是否適宜。
(H)檢查設備是否衛生干凈。
3.3、浮選設備驗收
3.3.1、浮選設備機驗收由車間主任組織、機修、電修負責人、班長、浮選操作人員參加,按規程和要求驗收。
3.3.2、主要驗收部位及內容:
(A)檢查皮帶、電機連接是否規范;
(B)檢查浮選機葉輪有無嚴重擺動現象;
(C)檢查油孔是否加注潤滑油;
(D)檢查過漿管道是否暢通;
(E)檢查刮板電機皮帶是否張緊;
(F)檢查安全防護罩是否復位;
(G)檢查電壓、電流是否正常;
(H)檢查現場衛生、設備衛生是否清理干凈。
3.4、其他車間設備和未細化一些重要設備,按照各自特性,驗收前由設備使用單位填寫驗收單,該項工作由車間主任負責組織,參加人員同前。
3.5、年度、月計劃檢修驗收
3.5.1、年度、月計劃檢修項目竣工后,由設備副廠長組織、機動部、各生產車間主任、機、電修主任、安全員、設備崗位工參加,按程序進行驗收。
3.5.2、年月計劃的大檢修項目,由廠部設備管理員按車間列出驗收清單和內容,然后由各級驗收人員逐項對照驗收。
3.6、所有驗收項目驗收結束后,都要按要求填寫驗收評價,并按該評價結果,考核機電車間工作。
3.7、機電修必須認真配合車間搞好維修,并要求修理人員提高維修質量,若在驗收過程中出現維修質量不過關的,直接追究經濟責任。
4、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