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供給系統和燃油系統檢修的說明
一、燃油系統保養注意事項
不但在進行燃油系統的保養,而且在進行任何類型的保養時,安全性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不按安全法規進行保養和維修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人身傷害或死亡。嚴格遵守下列規則和指導,就能安全而有效地完成汽車燃油系統部件的保養和檢驗。
1)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著火和人身傷害,一定要斷開蓄電池負極電纜。除非修理和試驗程序要求施加蓄電池電壓。
2)在斷開燃油系統任何部件(噴油器、燃油導管、壓力調節器等等)、管接頭或燃油管路連接之前,一定要對燃油系統卸壓。在對燃油系統卸壓時,操作要格外小心,避免暴露的皮膚、面孔和眼睛被濺上油。請接受忠告,壓力下的燃油可能會滲透到皮膚或它所接觸到的身體任何部位。
3)在松開管接頭或連接之前,一定要將車間里的毛巾或擦布繞在管接頭或連接處,吸附由于溢泄而流出的燃油。一定要迅速從發動機表面擦除所有泄出的燃油(一定會發生),確保所有漫滿燃油的擦布和毛巾存放在合適的廢物箱中。
4)在車間的工作面附近,一定要配備一個干式化學滅火器(等級B)。
5)不要讓噴灑的燃油或油蒸氣與火花或明火相遇。
6)當松開或緊固燃油管的連接管接頭時,一定要使用一個保險防護扳手。這樣便會防止對燃油管不必要的壓或扭。一定要遵守正確的力矩規定。
7)一定要用新的O形圈替換老化的燃油管接頭O形圈。在安裝燃油管的地方,不可用燃油軟管或等同軟管代替。[TOP]
二、燃油系統卸壓
警告:燃油噴射系統保持有壓力,即使是在發動機熄火之后。在斷開任何供油管路之前,必須將燃油系統卸壓,否則可能會引起著火和/或人身傷害。
1)斷開蓄電池負極電纜設置在左減振支座處的連接端子。
2)拆卸加油孔蓋。
3)拆卸燃油導管上油壓檢驗口的蓋。
4)將燃油壓力釋放軟管專用設備編號為C-4799-1或等同設備的開口端放在認可的汽油容器內。將軟管C-4799-1或等同軟管的另一端連接在油壓檢驗口上。油壓將通過軟管連接到汽油容器中而釋放掉。
三、怠速的調整
怠速由動力控制模塊(PCM)控制,既沒必要,也不可能進行調節。[TOP]
四、混合比的調節
混合比由動力控制模塊(PCM)控制。
五、燃油濾清器的拆卸與安裝
燃油傳輸系統含有一個可更換的管路內濾清器。燃油濾清器固定在油箱后面上方的車架上。入口和出口軟管永久地連接在濾清器上。請注意在維修燃油系統部件之前,必須卸掉燃油系統壓力。另外,克萊斯勒在油管連接處采用了快速連接管接頭,在本操作規程的結尾給出了技術要求的說明。
警告:燃油噴射系統保持有壓力,即使是在發動機熄火之后。在斷開任何燃油管路之前,必須將燃油系統正確卸壓,否則可能會引起著火和/或人身傷害。
1)斷開蓄電池負極電纜在遠處的輔助跳線連接端子。
2)采用推薦的程序卸掉燃油系統壓力。
3)將一合適的軟管放置在一個經過認證的汽油容器中,然后將另一端連接到燃油檢查孔(見圖5-1)
4)慢慢地拆卸油箱蓋以便卸放油箱油壓。
5)舉升并安全地撐住汽車。
6)從燃油濾清器上斷開燃油管。這些是快速連接管接頭。壓下在燃油濾清器軟管接頭上的釋放凸緣,然后斷開燃油管。
7)拆卸燃油濾清器。
8)安裝的將一薄層30W發動機輕質油涂在燃油濾清器接頭上。安裝燃油軟管。
9)安裝燃油濾清器并從新連接燃油管。
10)落下汽車。
11)連接蓄電池負極電纜。[TOP]
六、燃油泵的拆卸與安裝
(1)1995年產車型
燃油泵總成安裝在燃油箱內,燃油泵總成包括電動燃油泵、燃油泵貯油室、液位傳感器、進油口初濾器和壓力調節器。只有進油口初濾器、燃油壓力調節器和燃油液位傳感器是可維修的項目。如果燃油泵需要保養,須更換燃油泵總成。
1)卸放燃油系統壓力。
警告:燃油噴射系統保持有壓力,即使是在發動機熄火之后。在斷開任何燃油管路之前,必須將燃油系統正確卸壓,否則可能會引起著火和/或人身傷害。
2)斷開蓄電池負極電纜。
3)舉升并安全地撐住汽車。
警告:工作在燃油環境下時,要察看所有使用安全注意事項。切匆使噴灑的燃油或油蒸氣與火花或明火相遇。在工作面附近要保持有一個干式化學(等級B)滅火器。由于可能存在的失火或爆炸,切勿用一個開口容器泄放或存儲燃油。
4)尋找并拆卸放油管的橡膠蓋,該管設置在油箱的后面,將一個便攜式油箱或虹吸軟管連接到放油管。
5)將油箱中的油放入到一個經過認證的安全汽油容器內。
6)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壓住快速連接定位器,斷開燃油泵總成上的燃油營。
7)使用錘子和一個黃銅沖頭,小心地逆時針敲擊鎖環,便可拆卸燃油泵。
警告:當油箱放油時,燃油泵組件中的貯油室不能全空。當該組件拆卸下來時,貯油室中的燃油可能會濺出。
8)從油箱中取出燃油泵以及O形圈。
安裝
9)只要拆卸燃油泵總成便更換進油口初濾器,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10)對1995年產車型,必須拆卸燃油泵總成才可以維修壓力調節器(見圖5-2)。1996年產車型,壓力調節器移到了總成的頂部。
11)清洗油箱的所有密封部位。
12)將一新的O形圈安裝到油泵的正確位置上,然后安裝燃油泵。
13)使用錘子與黃銅沖頭安裝鎖環。順時針驅動鎖環,使其鎖住油泵到位。
注意:不可過度緊固鎖環,這樣可能會引起滲漏。
l4)將燃油管連接到燃油泵總成上,并確保快速連接管接頭己緊固牢靠。
15)落下汽車。
16)根據需要重新向油箱注油。
17)重新連接蓄電池負極電纜。
18)對燃油系統建壓并檢查有無滲漏。
(2)1996-1997年產車型燃油泵總成安裝在油箱的頂部。燃油泵總成包括布下列部件:電動燃油泵、燃油泵貯油室、進油口初濾器、燃油濾清器/壓力調節器、燃油表傳感器總成和燃油供油管接頭。燃油泵存在一個最大的零流量壓力輸出,將近130lbf/in2。調節器調節燃油系統壓力將近49lbf/in2。只有進油口初濾器、燃油壓力調節器、燃油液位傳感器是可以保養的項目。如果燃油泵需要保養,則應更換燃油泵總成。燃油箱必須落下才能完成這項操作。
警告:燃油噴射系統保持有壓力,即使是在發動機熄火之后。在斷開任何燃油管路之前,必須將燃油系統正確卸壓,否則可能會引起著火和/或人身傷害。
1)卸放燃油系統壓力。
2)斷開蓄電池負極電纜。
警告:工作在燃油環境下時,要察看所有使用安全注意事項。切匆使噴灑的燃油或油蒸氣與火花或明火相遇。在工作面附近要保持有一個干式化學(等級B)滅火器。由于可能存在的失火或爆炸,切勿用一個開口容器泄放或存儲燃油。
3)拆下燃油濾清器蓋,確認油箱已沒有壓力。
4)舉升并安全地撐住汽車。
5)查找并拆卸放油孔的快速連接蓋。放油孔設置在燃油箱的后頂部。將虹吸軟管連接到放油管中。
6)將油箱中的油放入到一個經過認證的安全汽油容器內。
7)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壓住快速連接定位器,斷開燃油泵總成上的燃油管。
8)從燃油泵總成分離開電氣連接,須向下推插接器上的鎖凸,然后拔出插頭遠離泵總成。
9)使用一變速箱用舉升器,擎住燃油箱。拆卸燃油箱吊帶上的螺栓。
10)慢慢落下油箱。
11)使用專用工具6856或等同的可調整的螺母型工具來扣住燃油泵總成上的鎖緊螺母。小心使用合適的工具,逆時針轉動,便可拆卸。
12)從油箱上拆卸原燃油泵總成和O形密封圈,報廢舊的密封件。
安裝
13)擦干清洗過的油箱密封面,并將一新的密封放在油箱開口的位置上。
14)將燃油泵總成放入油箱中,確保燃油泵總成法蘭上的定位凸耳已坐入燃油箱的凹槽中。
15)將鎖緊螺母放在燃油泵總成上方。使用專用工具6858或相當的可調整螺帽扳手工具來扣緊燃油泵總成的鎖緊螺母。順時針轉動并以55N?m(40lbf?ft)來緊固。
注意:小心使用,過度緊固燃油泵鎖環可能導致滲漏。
16)連接電氣插接器和燃油快速連接管接頭。
17)舉升油箱回到原位,然后牢固地緊固好定位吊帶。
18)落下汽車。
19)重新向油箱注油,連接蓄電池負極電纜。使燃油系統建壓并檢查有無滲漏。[TOP]
七、噴油器的拆卸與安裝
1)斷開蓄電池負極電纜設置在左減振支座處的連接。(見圖5-3)
2)采用推薦的操作步驟卸放燃油系統壓力。
警告:燃油噴射系統保持有壓力,即使是在發動機熄火之后。在斷開任何燃油管路之前,必須將燃油系統卸壓,否則可能會引起著火和/或人身傷害。
3)從燃油導管上拆開供油管。它是一個快速連接管接頭。同時擠壓管接頭的定位凸緣,然后拉開快速連接管接頭總成。
警告:要繞著軟管連接處包上車間用毛巾。這樣便可吸附任何溢出的汽油。
4)斷開噴油器的電氣插接器。
5)拆下燃油導管的連接螺釘。
6)提起燃油導管與噴油器,使之遠離進氣歧管。蓋住進氣歧管上的噴油器開口。
7)拆卸噴油器固定夾并從燃油導管上拉下噴油器。請注意,只要拆卸噴油器,就必須更換O形圈。
安裝
8)將噴油器安裝到燃油導管上,然后安裝固定夾。
9)在每個噴油器噴口的O形圈上涂一薄層干凈的發動機潤滑油。
10)將噴油器的噴口插到進氣歧管的開口處,坐入噴油器并以22.5±3N?m(200±30lbf?in)緊固燃油導管裝配螺釘。
11)重新連接噴油器的電氣插接器。
12)輕輕潤滑管路接頭,然后將供油管的快速連接管接頭連接在燃油導管上。
13)連接蓄電池負極電纜在左減振支座處的連接端子。
14)起動發動機,檢查有無燃油滲漏。
篇2:燃油系統檢修標準安全措施
一、本措施工作前學習記錄工作內容#1爐A級檢修燃油系統檢修工作單位學習日期年月日風險分析1、檢修時廢油容易污染地面;檢修前,地面用膠皮和塑料布鋪好。2、明火容易發生火災;檢修前應檢查現場火種,備好足量消防器材。3、在現場使用電氣工具時,電源盤未加裝漏電保護器,容易引起工作人員觸電;電源盤必須加裝漏電保護器。4、拆除管道的管口,未及時封口,容易造成雜物進入;拆除管道后,應及時封口。5、使用不合格的電動工器具容易發生機械及電氣傷害;使用前認真檢查且具有合格證。參與檢修工作的人員學習簽名主持人(簽名)注意事項:1、該學習記錄表與對應的檢修標準安全措施配套使用。2、主持人由工作負責人擔任,工作組全體成員學習后簽字執行。3、在工作中執行對應的安全措施后,由工作負責人打“√”,并對執行安全措施的時效性負責。4、對風險分析內容由工作負責人進行落實。二、本標準安全措施內容標準檢修安全措施執行順序√1.開工前的準備1.1開工前,由班組技術員準備檢修工序卡、網絡圖、安全措施。1.2開工前,班長根據工作需要及人員精神狀態,確定工作負責人及檢修人員,技術員組織工作組成員學習檢修工藝規程、工序卡及本項安全措施。2檢修準備2.1辦理熱力機械工作票。2.2檢修前,燃油進回油隔絕門關閉并上鎖。工作負責人必須檢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技術措施全部完成。2.3檢修用的電動工器具必須試驗合格,并有合格證。3燃油系統檢修過程3.1參加檢修人員,必須由工作負責人統一指揮,所有工作人員必須服從命令,聽從指揮。3.2將爐前燃油系統母管積油放凈。3.3燃油進油母管濾網清理,濾芯損壞或無法清理時更換濾網濾芯。3.4燃油系統閥門解體,防止內部積油污染環境。3.5結合面研磨。3.6閥門組裝,更換盤根和密封墊。3.7燃油內漏快關閥更換。3.8電動門和調節門調試,鍋爐、熱工、發電部三方簽字。3.9保溫恢復。4檢修收尾工作4.1每次收工前,工作負責人都要檢查管道、閥門封口情況,確認無誤后方可收工。4.2終結工作票前,工作負責人要全面檢查閥門組裝情況。三、本工作票中必須填寫的內容序號工作票中的內容1關閉#1爐爐前燃油進油隔絕門,閥門加鎖并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警告牌。2關閉#1爐爐前燃油回油隔絕門,閥門加鎖并掛“禁止操作,有人工作”警告牌。3各檢修點小心放油消壓至零。****編寫張仲景審核審定批準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