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擠壓工程師崗位職責

擠壓工程師崗位職責

2024-07-24 閱讀 9431

擠壓工程師上海瑞格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瑞格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瑞格職責描述:

1、負責擠壓生產工藝、操作標準、檢驗標準的制定、修改及完善;

2、參與設備選型,協助設備部門進行設備調試與結果評估工作;

3、支持與協助產品設計,對設計部門提出工藝方面意見或建議;

4、產品生產工藝評定,生產過程監督及生產質量問題處理;

5、落實新產品的試制,擠壓工藝優化改進;

6、擠壓工藝技術方面的人才培養培訓工作。

任職要求:

1、金屬材料、材料成型等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2、有3年以上汽車鋁型材擠壓工藝相關崗位工作經驗;熟悉6、7系鋁合金工藝特性;

3、了解鋁合金加工工藝及過程控制,懂擠壓模具設計知識;

4、吃苦耐勞,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

5、熟悉CAD制圖,具有工程師職稱優先考慮。

篇2:鋁材擠壓安全操作規程

1、機臺班長注意事項

生產計劃的好壞直接影響生產的正常情況,除按生產順序配好模具和鋁棒外,關鍵是讓全班員工明白班長的計劃,什么料先生產,接著生產什么,然后再生產什么,做到生產有頭緒。要使用的平面模、分流模,生產前必須先把專用墊準備好,不能等上套模卸模后將下一套上機模具從模具爐中拉出來,而找不到專用墊,導致模具溫度下降,壓不出或壓壞模具,影響計劃完成時間,增加生產成本。模具上機時要查看模具編號是否與排產相同,對壁厚、長度、顏色、訂單號的掌握有利于提高產量,控制好質量。

2、主機手注意事項

一名合格的主機手必須與班長有默契配合,能與班長溝通,清楚班長的生產計劃,班長不在現場時能指揮生產,不會造成停機。

機手只有熟悉生產計劃,才能懂得開機的技巧,并根據不同的表面處理方式、斷面及壁厚控制擠壓速度,提高產量,減少廢料的生產。

嚴格按照工藝、設備操作規程操作是機手神圣的職責,機械手上、主缸進時要密切注視,手不能離開操作臺的暫停控制開關,嚴防沒有上擠壓餅或機械手故障引起擠壓桿沖斷的事故發生。

3、中斷工的操作規程

中斷工在交接班時首先要檢查鋸片的固定、轉動裝置、安全裝置及各按鈕是否正常。

密切注意出料口型材的行走是否順暢,當達到型材要求的長度時,開始鋸切。

按手柄開關或腳墊開關,將鋸片壓向出料型材,鋸切過程中要保持與出料速度相同方向移動中斷鋸,當型材切斷后鋸片要迅速移離型材。

接著將鋸斷的型材滑入料架冷卻,并且每隔3-5支料時必須鋸樣板檢查表面質量情況,同時適當向鋸片涂擦潤滑油。

4矯直工操作規程

矯直工在交接班時先檢查機械緊固件和液壓傳動系統,操作手柄及按鈕是否正常。啟動液壓泵、電機是否正常。

根據型材長度,將后夾頭的距離適當調整,并固定好后夾頭,空負荷試車試行,操作鉗口“開-閉”,大車“拉伸-返回”數次,檢查是否正常,確定型材溫度低于50℃時方可進行拉直,上料操作鉗口松開夾緊,大車返回處于極限位置,后夾頭同時夾緊時處于拉直狀態。

在拉直過程中,用手掰動型材使其平直,或按動夾頭旋轉使型材平直,按拉伸手柄,拉伸開始,拉伸率應不大于1.5%,并注意型材形狀尺寸的變化,避免拉伸過量,拉伸結束后,大車返回,松開前后夾頭,將型材送上儲料臺。

型材要及時矯直,防止坯料在冷床上堆積,造成碰傷、劃傷、擦花,型材裝飾面朝上,避免裝飾面擦花,傳送調直后坯料的傳送帶與過橋帶保持同步運轉。

5鋸切裝框操作規程

首先檢查鋸片固定、傳動、安全裝置及各按鈕是否正常,然后根據《擠壓排產單》上型材長度,顏色,方向裝柜,不能混裝。送料到鋸切臺直至碰到擋尺,并將型材擺直。向鋸片噴射適量的冷卻潤滑機油,然后開始鋸切。鋸切時要控制一次鋸切支數,防止擦花,并且對于成品坯料和光面料鋸切時,要每支之間用干凈布料進行間隔。

將鋸切好的型材裝到指定的料框,有質量問題的料不能進框,在裝框過程中厚重型材裝在下面,輕薄型材裝上面。同時要做到輕拿輕放,防止壓傷、壓凹、壓壞。每層型材間都必須墊隔條,長短不一致的型材原則上不混裝,需要混裝時,應采取長下短上的裝框方式,裝好框后用彩條布蓋好后需及時轉至中轉倉進爐時效。

篇3:擠壓操作規程

1.采用加溫100℃/1小時的梯溫形式,將盛錠筒加溫至380℃---420℃。

2.根據作業計劃單,選擇適量的合適鋁棒進棒爐加溫至480℃---520℃,特殊的工業型材按規定的工藝溫度執行。

3.根據作業計劃單選定符合計劃單的模具,加溫至460℃---500℃,保溫2---4小時。

4.啟動工業鋁型材擠壓機冷卻馬達——油壓馬達。

5.根據計劃單順序,選定模具專用墊裝在模座中,將模座鎖定在擠壓位置。

6.將盛定筒閉鎖,將加熱過的鋁棒利用送料架升至料膽對齊位置。

7.主缸前進擠壓

8.擠壓時剛起壓速度要慢,中速擠壓速度視出料口型材表面質量適當調整。

9.將模具編號、鋁棒編號、主缸壓力、出料速度等詳細記入原始紀錄。

10.擠壓時,如塞模,悶車時間不得超過5秒。裝模時,注意安全,防止螺絲滑脫砸傷腳。出料時,嚴禁直線向出料口窺視。

11.裝模上機前,必須檢查中心位,擠壓桿是否對中,開機前空載試機運行一次,確認無誤正式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