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飯店廚房管理制度
酒店、飯店廚房管理制度
涼菜間管理制度
1.專間內應由專人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專間。不得在專間內從事與加工無關的活動。非加工人員不得進入操作間,個人物品不得進入廚房。
2.操作人員進入專間前應更換潔凈的工作衣帽,并將手洗凈,消毒,工作時宜戴口罩。
3.供加工涼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飲料,未經清洗處理的,不得帶入涼菜間。
4.專間每餐使用前進行空氣和操作臺消毒,使用左外燈作為空氣消毒裝置的,應在無人工作時開啟30分鐘以上。
5.加工前認真檢查特配制的成品涼菜,發現有腐爛變質或其他感官性異常的,不得進行加工。
6.專間內使用專用工具,容器,用前應消毒,用后應洗凈并保持清潔。
7.制作好的涼菜盡量當餐。剩余上需使用的應存放于專用冰箱內冷凍或冷藏,使用前應充分加熱,加熱前應確認食品為變質。
烹調加工管理制度
1.非加工人員不得進入操作間,個人物品不得進入廚房。
2.保持地面和工作臺面的整齊,清潔,無污物,無油垢。
3.上班前要洗刷案板,刀,勺等灶具。
4.認真檢查加工后的食品原料,不合格原料退回不予加工,調料配料不齊不做。
5.各種調料佐料在使用前要進行感官檢查,不得使用變質不清潔的佐料,佐料要用專用器具盛裝。并保持清潔。
6.食品存放要作到四隔離,生,熟隔離,成品,半成品隔離,食品,天然冰隔離,食品,藥品隔離。
7.品嘗食品要用勺,筷,不得用手那取。
8.認真執行操作規程,不符合要求不出.
9.嚴格執行飯店關于個人衛生的規定的菜不出。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1.設專職或消毒員,消毒員應經衛生知識培訓并熟練掌握各種消毒
方法及常用消毒藥品的配比方法,注意事項,消毒效果監測知識。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操作間,個人物品不得進入廚房。
2.餐具要作到餐次消毒,為保證消毒效果,餐具清洗消毒要做到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
一洗:用清水將餐具內外食物殘渣洗掉。
二刷:經過初洗過的餐具,再用溫減水刷掉油垢。
三沖:經過刷洗過的餐具再用清水沖洗一遍,控掉殘水。
四消毒:根據不同的消毒方法,按規定操作程序進行清洗消毒。
a.煮沸,蒸氣消毒100℃十分鐘。
b.遠紅外線消毒;120℃十五至二十分鐘。
c.洗碗機消毒:85℃以上,消毒時間在四十秒以上。
d.藥物消毒:用含有效氯濃量250毫升的消毒液全部侵泡五分鐘以上。
3.消毒效果要求達到“干,澀,凈,光。”
4.消毒后的餐具應存放在清潔,防塵,防蠅的專用保潔柜內,隨用隨取,不準勇敢抹布擦拭。
5.飲食業應當對消毒后的餐具進行自檢,以保證每天所用的餐具的衛生安全。
餐飲衛生管理制度
一.個人衛生
1.做的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發,勤洗衣服;勤洗換工作服。
2.要有健康意識,定期檢查,預防疾病。
二.工作衛生
1.不準隨地吐談,不準吸煙。
2.禁止觸摸頭發,禁止面向客人或食品咳嗽,打噴嚏;
3.禁止用手接觸直接入口食物,不可以接觸杯口,刀尖,筷子前端及湯匙前端;
4.服務用具及托盤,抹布墊補等必須保持清潔;
5.嚴禁隨地丟棄廢紙,倒水。
6.不干凈的餐具,臺布,口布,應及時更換,不可重復使用。
三.環境衛生
1.作到四定: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
2.劃片分工,層層落實。
3.工作經常化,制度化。
4.店堂天天打掃,保證桌椅門窗玻璃地板餐具潔凈。
5.采取有效措施度絕“四害”。
從業人員衛生要求
1.從業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必要時接受臨時檢查。新參加或臨時參加工作的人員,應該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
2.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化濃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從業人員有發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等有礙食品衛生疾病的,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本明原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癥或治愈后年,方可重新上崗。
4.新參加工作及臨時參加工作的工作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
5.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檔案。
6.從業人員保持良好個人衛生,操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服,工作帽,頭發不得外露,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佩帶首飾。
7.操作時手部應保持清潔,操作前手部應洗凈,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手部還應進行消毒.
8.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員在有下列情形時應洗手;
a.開始工作前
b.處理食物前
c.上廁所后
d.處理生食物后
e.處理弄污的設備或引用餐具
f.咳嗽,打噴嚏或摸鼻子后
g.處理動物或廢物后
h.觸摸耳朵,鼻子,頭發,口腔回身體其他部位后
i.從事任何可能會污染雙手活動
9.專間操作人員進入專間時宜在次更換專間內專用工作衣帽并帶口罩,操作前雙手嚴格進行清洗消毒,操作中應適時的消毒雙手.不得穿戴專間工作衣帽從事與專間無關的工作.
10.個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帶入食品處理區.
11.食品處理區內不得有抽煙,飲食及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行為.
篇2:酒店廚房設備用具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酒店廚房設備用具及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1保證地面、門、窗的清潔,無積水、油污、無衛生死角(清潔地面時應遵循如下原則,先清潔人員較少經過的位置,對于人員出入多的地點應分塊清潔并盡快晾干,在清潔部位設警示牌,以免人員滑到摔傷)。
2墻面、排風罩、工作臺、灶臺、各種設備機械、儲物柜等無積灰、無污垢、無積水。
3做好殺蟲工作(蟑螂、蒼蠅、老鼠等),廚房抽屜內整潔無灰、無蟑螂、無鼠跡。
4生熟案板及刀具應分開,并做明顯標識,保證用具的清潔,要求無銹漬、油漬、殘渣。
5各種設備設施在使用前能消毒的必須進行消毒、使用后清洗干凈。
6衛生用具必須清洗干凈,消毒后使用,未經消毒的用具不得使用。
7廢棄物及時倒入帶蓋桶內,當日清除。
8每班工作結束后,擦洗水斗,倒掉池中網籃內的殘渣,擦洗桌面,工具、用具清洗干凈,拖清地板。整理好架子、灶臺,蓋好輔料容器的蓋子、剩余和備用食品,或放冰箱,或加籠罩蓋好,保持室內清潔衛生.
9實行衛生包干制度,每周搞一次包干區域的衛生大掃除。
10共用部位,使用者應尊重衛生包干者的勞動,用后保持整潔。
篇3:酒店廚房生產管理制度規定
酒店廚房生產管理制度及規定
1、廚房小庫房管理制度。小庫房儲存日常使用的各種食品原材料、半成品和鮮活原料。
各種原料需要量控制在一周之內,由庫管員管理。其原料儲存管理,按庫存原料物品管理制度執行。
2、領用規定。廚房每天需要的食品原料,由廚師長根據預測用餐人數和會議、宴會通知單確定,填寫領料單或每日出庫記錄卡,由廚師領班到小庫房領取。每天領用的各種食品原料必須做到領用、帳物相符,記錄準確。
3、原料加工管理規定。各種食品原料進入廚房后,由廚師長或廚師領班分派加工任務。規定標準出成率或漲發率,加工好的食品原料由廚師長或領班檢查,保證加工數量和加工質量,控制出成率,降低損失和浪費。
4、標準成本配菜制度。廚房根據菜單制定的每種食品標準成本配菜卡,分別確定每種食品的主料、配料和調料用料標準,嚴格配菜,保證產品用料準確和必要的毛利。
5、產品烹制管理規定。廚房根據分工由廚師長分派加工、配菜、爐灶烹制任務。加工好的原料由配菜師按標準成本卡配備主料和輔料,督導廚師做好掛糊、上漿、過油、煎炸、燒鹵、炒燴等烹制。廚房設一名質量檢查員(炒燴領班兼),凡不符合質量要求的食品不允許進入餐廳銷售。
6、廚房出菜管理規定。廚房必須按客人要求點菜單順序或廚師長安排的團隊、會議、宴會上菜順序出菜,均按團隊、會議、宴會和零點分別記錄出菜品種、數量和單價。每日終了,由廚房和餐廳收款員核對。保證出菜品種、數量和收款員記錄一致。
7、庫房成本核算規定。廚房成本核算以廚房庫房原料領用為基礎,每一次成本,月終匯總平衡。廚房成本以小庫房領料單、直撥單和實際盤存的依據。成本率控制在40%左右,月末成本率差額不超±1.5%,廚房月末成本用下列公式計算:成本額=期初存貨+本月進貨-月末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