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變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化工企業變換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一、工藝巡檢
1、根據操作記錄要求,按時檢查,及時記錄各種數據。
2、每15分鐘檢查一次系統各壓力、溫度情況。
3、每30分鐘檢查一次現場飽和塔,熱水塔,變脫塔液位計液位。
4、每30分鐘排放一次濾油器倒淋及系統進口放空倒淋。
5、每30分鐘檢查排放一次除沫器倒淋,熱水飽和塔倒淋。
6、每小時對各換熱設備及汽分離器氣體倒淋排放一次。
7、每8小時對各調溫器水系統倒淋排污一次。
8、每2小時檢查一次再生槽硫沫溢流情況和噴射器壓力及堵塞情況。
二、停車、開車操作
(一)崗位的正常停車、開車
1、停車
(1)停車時間較長,各層觸媒溫度可提高5-10度。
(2)關死各泵出口閥,關死熱水飽和塔U型閥,關死熱水補加閥,停變脫泵。
(3)停車前停熱水泵,關死蒸汽加入閥,用干煤氣低變觸媒進行吹除置換。
(4)停車后關一低變進口閥,三低變出口閥,關系統進口閥、出口閥,如不需要卸壓,用變換氣保壓,使變換爐處于半燜爐狀態。
(5)如果需要卸壓,在卸壓前關死一低變進口閥及副線閥,開中變大副線連通閥,卸壓完畢后關死三低變出口閥,關死放空閥,并用煤氣或氮氣保持各觸媒正壓。
(6)停車期間隨時注意各催化劑的溫度變化情況。
2、開車
(1)開車前要檢查系統水、電儀表準確暢通,各閥門開關情況。
(2)排放各處倒淋,檢查蒸汽壓力在指標之內。
(3)開系統進口、出口閥。
(4)用干煤氣置換系統,開低變系統進口、出口閥,如果中變溫度低,應先中變觸媒升溫,當到400度時可并入低變,關死中變副線閥。
(5)開熱水泵,開U型管閥門,熱水泵正常循環。
(6)開中變電加熱器,中變正常升溫。
(7)壓力達到0.6Mpa以上,分析出口一氧化碳達到指標后可正常送氣。
(8)送氣前應先開啟變脫系統,保證變換后硫化氫合格。
(9)開車升溫中要及時排放各處倒淋。
(二)臨時性停車、開車
1、停車
(1)聽到臨時停車指令后,減機要緩慢。
(2)關死蒸汽加入閥,停熱水泵,關熱水泵進出口閥,關熱水補加閥。
(3)停變脫泵,關泵進、出口閥,關塔出口閥。
(4)停車期間,隨時注意系統保壓及各爐溫的變化情況,防止爐內進入水以及空氣使觸媒受損失。
2、開車
(1)開車前排放各處倒淋。
(2)聽到開車通知后,開啟熱水泵進行循環。
(3)壓力在0.6-0.7Mpa,分析出口一氧化碳合格后進行送氣。
(4)加機要緩慢,調節要平穩。
(5)盡量提高飽和度,少加蒸汽并保證一氧化碳合格。
(6)開變脫塔進入正常生產。
三、正常操作要點
1、調節好各觸媒溫度,根據半水煤氣成份、流量、壓力、蒸汽的變化及時調節各副線,勤調不調,以穩定的觸媒層溫度,使其達到浮動范圍在指標之內。
2、控制好系統出口一氧化碳含量,根據半水煤氣流量循環水溫度、流量及一氧化碳變換率等情況,及時調節汽氣比,以保證變換氣中一氧化碳含量指標合格。
3、保護好中變觸媒,防止觸媒的中毒,減少衰老,控制好飽和塔總固體,嚴格氧超標情況下運行,給觸媒創造良好的運行條件。
4、使用和維護好低變觸媒,控制好脫硫后硫化氫含量和中變觸媒出口硫化氫含量,控制好中變入口汽氣比,防止低變觸媒的反硫化。
5、防止帶液和跑氣,控制好各塔液位,不得過高和過低,以防造成帶液或熱水泵抽空、串氣等。
6、加強水循環,熱量回收,降低能量消耗,操作中應提高飽和塔出口半水煤氣溫度,作到不添加蒸汽或少補加蒸汽。
四、變脫倒塔方案
第一步:
1、首先通知調度并與壓縮聯系,加強三入分離器的排放。
2、操作工接到倒塔指示后,先關死再生槽4個噴頭,后停小泵,關死小泵出口閥,關死到填料塔上液閥門。
3、開大泵到填料塔出口閥門,閥門開4圈左右,關死到篩板塔上液閥門。
4、倒泵時有專人專門看液位調節穩液位,防止帶液。
5、關死篩板塔調節器出口閥門,打開液體副線壓液,壓完液后閥門關死。
第二步:
1、開始倒氣相塔,先開篩板氣體副線閥門,開展。
2、關氣體塔進出口主線閥門,關死。
3、打開放空卸壓。
4、壓力卸到0.5Kg開始加蒸汽吹除,至合格結束關死放空。
第三步:
1、倒塔使用,稍開主線閥門,緩慢沖壓,然后進出口主線開展。
2、關死氣體副線閥門。
第四步:倒泵
1、開大泵至篩板塔上液閥門,操作工觀察液位,關死填料塔大泵上液閥門。
2、開小泵及出口閥至填料塔,操作工調穩液位。
3、篩板塔液位加好后開調節器出口閥門,調穩液位。
4、迅速到再生槽把關死的噴頭開展至正常。
五、檢修靜電除安全措施
1、電工把靜電除焦斷電,拆掉保險,掛上警告牌,拆掉靜電除焦塔警告牌。
2、搭架必須牢固,腳踏板必須固定好。
3、打開靜電除停塔進出口人孔、空氣置換,進出口加盲板,加盲板作業時必須帶好安全帶,帶防毒面具。
4、進入溶器前必須分析合格。O2≥20%
5、進入溶器必須辦理進溶器證。
6、進入溶器必須帶好長管面具。
7、進入溶器必須有人監護。
8、進入溶器如果動火,必須辦理動火證,每半天分析一次。
9、進入溶器必須帶好安全帶。
六、工藝指標
1、溫度
飽和塔出口120―135℃
中變爐入口325±5℃系統出口<55℃
中變觸媒層溫度(熱點)
初期:440±10℃中
期:460±10℃末期:480±10℃
一低變入口175±5℃觸媒層熱點235±5℃
二低變入口175±5℃觸媒層熱點200±5℃
三低變入口180―190℃觸媒層熱點200±10℃
熱水塔入口≤130℃熱水塔出口≤70℃
冷卻塔上水≤35℃
2、壓力
飽和塔入口≤0.85Mpa系統出口≤0.75Mpa
熱水泵出口≥1.0Mpa脫變泵出口≥1.0Mpa
3、成份
飽和塔總固體≤500PPm中變后H2S0.095~0.15g/m3
脫變后H2S≤0.034g/m3
中變爐出口CO:8-11%系統出口CO0.8-1.4%
半水煤氣O2≤0.4%,O2≥0.8%減機,O2≥1.0%停車。
變脫堿液濃度0.7-1.2mot/l高效脫硫劑≥5PPm
4、其它:觸媒升降溫速率40~70℃/h,懸浮硫≤0.5h/m3
篇2:撬車司機安全操作規程制度
1.嚴禁在車內吸煙、打手機和攜帶各種火種;
2.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學危險品進入站區;
3.加氣時車上司機和其他人員要自覺下車;
4.嚴禁汽車加氣時不熄火、不關閉音響和車燈等電氣裝置;
5.撬車出現故障時,應轉移到站外請專業人員維修,嚴禁在站內維修;
6.在站區內嚴禁進行可能產生火花的任何操作;
7.駕駛車輛時必須攜帶行車必備的合法有效證件,對所駕車輛的轉向、制動、燈光、喇叭、雨刮器、輪胎、儀表等重要部件系統進行認真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駕車;
8.要熟悉掌握所駕車輛的構造原理、機械性能、操縱系統、儀表的功能作用和維護保養常識,保持車況良好、車容整潔、設備齊全有效;
9.駕駛車輛要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有關法規的規定,遵守交通信號和交通標志標線,集中精力、注意觀察和準確判斷路面情況、謹慎駕駛,正確把握選擇駕駛動作,文明駕駛、禮貌行車、確保安全。
嚴格按照行駛證上核定的載質量和載客人數裝載。
篇3:躉船作業安全技術工作規程
一.總則
1.躉船船員在任何作業過程中,必須嚴肅,認真、負責,做到聲音宏亮,手勢準確,互相照應,聽從指揮,確保人船安全,完成作業任務.
2.為確保安全生產,必須堅持雙纜拖挪船駁的制度并堅持以下規定:
(1)300噸級以下船駁拖挪船作業,必須有二人同時作業.
(2)400噸級以上船駁拖挪船作業,必須有三人同時作業.
(3)倒西流水1000噸級甲板駁拖挪船作業,必須有四人同時作業.
二.靠泊作業
1.值班水手接到調度命令后,應對本躉船的系纜及錨泊設施進行全面檢查.
2.靠泊是值班水手(值班水手長)組織本躉船水手作好靠泊準備工作,并告知船舶靠泊位置,指揮船舶作好靠泊準備工作,并指明出纜位置和根數,道數.
3.當本躉船已靠泊船駁而外檔又需靠泊時,值班水手對本躉船和靠泊船駁的系纜及設施進行檢查,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該增加纜繩的要及時加纜.
4.在常流水靠泊作業時,應按坐纜(引水纜)、對口纜、尾纜等依序進行靠泊作業.
5.西流水靠泊作業時,應按倒纜、對口纜、坐纜、尾纜等依序進行靠泊作業.
6.靠泊作業完畢后,值班水手應對各系纜進行檢查,檢查完畢無誤再通知拖輪解隊離開.
三.解纜作業
1.解纜作業要做到耳靈、眼明、手快、腳穩、遇事冷靜
2.解纜作業前,值班水手應作好解纜準備工作.
3.在解纜作業中,值班水手必須聽從拖輪指揮,并做到正確解纜,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四.絞、拖挪船駁作業
1.當準備上絞或拖挪船駁時,值班水手應通知駁船水手和本躉船水手,作好一切準備工作.
2.絞船駁作業前,應先合上電絞關配電板電源,空車正、反向試轉,檢查是否正常,并檢查絞船纜繩及導向滑輪是否完好.
3.在絞船駁作業時,一人指揮,并對各部位指定專人負責,做到分工合作,明確崗位,協同動作,嚴禁盲目操作.
4.西流水域駁船作業時,躉船尾部加一根安全帶纜,指定專人負責,根據西流水水勢情況以及所絞船駁大小,確定纜繩大小和道數,以避免尾部外打張,造成斷纜打流.
5.在拖、挪船駁時,必須堅持雙纜挪船.
6.當拖、挪船駁超出躉船1/3時,躉船方必須出纜過檔絞船艏部,邊絞邊拖挪,以防止船駁向外打張,造成斷纜打流.
7.西流水域拖挪船駁時,躉船必須用后絞關,并出纜帶船駁后絞,需加強尾纜防止船駁尾部向外打張,造成斷纜打流.
五.絞排躉船作業
1.船員在從事躉船絞排、上移、下挪或換位過程中掌握絞關控制器,必須眼勤、手準.指揮者必須有全過程的作業程序,正確指揮,有序依次動纜.操作者必須協調一致,用力均衡,互相關照,不傷人、不出事、不斷纜打流.作業完畢后,工屬具要清檢,繩纜上盤,錨鏈下倉,場地要整潔.
2.漲水,躉船向內絞時,前后對口纜必須用制止鏈(小鏈)把纜繩打好后方能下樁上關.向內絞纜時,要及時松鏈,并檢查前后系纜的松緊情況,該松的要及時松纜,避免對口纜因受力過大而絞斷,致使躉船打張或飛尾.躉船絞定位后,用制止鏈(小鏈)把纜繩打好方能下關上樁,纜繩上樁最少五花雙上,然后退下制止鏈,檢查各系纜的受力狀況是否均衡,完畢后,清檢工屬具,整理場地,保持躉船整潔.
3.退水,躉船向外排時,首先檢查絞鏈千斤、卸扣、絞鏈、纜繩,確認安全、完好后方能上關,在向外排船時要及時松對口纜,并檢查前后系纜的松緊情況,該松的要及時松纜.躉船定位后,要用制止鏈制住纜繩方能下關,取下卸扣和千斤,錨鏈上樁到三花半,退下制鏈器,嚴禁用制鏈器制鏈受力.檢查各系纜的受力情況是否均衡,完畢后,清潔工具,整理場地,保持躉船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