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制度

公司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制度

2024-07-10 閱讀 6480

公司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

1、按照安監總局48號令《職業病危害申報管理辦法》規定,作業場所存在職業病目錄所列職業病的危害因素的,及時向所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

2、存在或者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項目按照衛生部發放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確定。

3、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按照屬地分級管理的原則,向所在地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報。

4、職業危害項目申報的主要內容是:

①生產經營單位的基本情況;

②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的情況;

③工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濃度和強度的情況;

④工業場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數及分布情況;

⑤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情況;

⑥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從業人員的管理情況;

⑦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資料。

5、公司應當每年組織一次職業危害項目申報。當出現下列事項發生重大變化的,應當按照本條規定向原申報機關申報變更。

①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或者技術引進的,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30日內進行申報;

②因技術、工藝或者材料發生變化導致原申報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相關內容發生重大變化的,在技術、工藝或者材料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③生產經營單位工作場所、名稱、法人代表或者主要負責人發生變化的,在發生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④經過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出現原申報內容發生變化的,自收到有關檢測、評價結果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篇2:液化氣站申報定期檢驗工作制度

一、目的和范圍

為使液化氣體充裝站保證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狀態,防止由液化氣體充裝站而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和重大設備事故的發生。

二、職責

液化氣體充裝站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液化氣體充裝站貯罐、氣瓶定期檢驗工作。

三、定期報檢制度

1、液化氣體充裝站安全管理人員在液化氣貯罐、液化氣瓶定期檢驗(外部檢驗、內部檢驗、耐壓試驗)合格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液化氣貯罐外部檢驗每年一次;內外部檢驗每六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狀況較差的,每三年至少檢驗一次;耐壓試驗每10年進行一次。

液化氣鋼瓶,自制造日期起,第一次至第三次檢驗的檢驗周期均為4年,第四次檢驗有效期為3年,對在用的YSP-50型鋼瓶每3年檢驗一次。

2、液化氣貯罐停用一年后重新啟用,或發生重大的設備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或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如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后也應由壓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員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檢驗。

3、液化氣貯罐經較長時間停用,但尚未超過一年時間的,有檢驗有效期內的,液化氣體充裝站安全管理人員可向單位設備管理部門申請內部安全檢驗,認為有必要的可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4、申請壓力液化氣貯罐檢驗應以書面的形式,一份報送執行檢驗的部門,另一份由液化氣體充裝站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保管,作為壓力容器管理檔案保存。

篇3:起重機械申報定期檢驗工作制度

1、目的

為使特種設備保證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狀態,防止由特種設備而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和重大設備事故的發生。

2、范圍

2.1適合于按國家規定的要求向國家法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特種設備定期檢驗。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起重機械應每2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施工升降機每1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

2.2也適合于按單位內部設備管理制度的規定要求進行的定期檢查的報檢工作。

3、職責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特種設備定期檢驗工作。

4、定期報檢制度

4.1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在起重機械定期檢驗合格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4.2起重機械停用一年后重新啟用,或發生重大的設備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或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如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后也應由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檢驗。

4.3起重機械經較長時間停用,但尚未超過一年時間的,有檢驗有效期內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可向單位設備管理部門申請內部安全檢驗,認為有必要的可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4.4申請起重機械定期檢驗應以書面的形式,一份報送執行檢驗的部門,另一份由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保管,作為特種設備管理檔案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