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質量檢查申報簽證制度

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質量檢查申報簽證制度

2024-07-10 閱讀 9207

1、現場施工技術人員或專職質量檢查人員隨時掌握工程進展情況,對施工的分項、分部、單位工程進行技術指導、過程控制、現場旁站。對每道工序及施工環節要進行嚴格控制,真正起到為施工指導服務的作用。

2、現場技術、質量檢查人員對每項工程嚴格執行施工工序,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掌握設計及規范標準的要求,不得隨意降低質量標準。

3、各施工工序必須做到不合格工序不出手、不出班組。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

4、每項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達到轉換工序之前按標準要求及時進行自檢,不合格不允許轉換工序和報驗。

5、對轉換工序的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應及時報檢。

6、未能及時報檢的工程不得擅自施工,凡擅自施工的工程視為不合格工程,責任應由擅自施工的單位或個人承擔。

7、對不聽勸阻或說服的人員,擅自施工造成的損失應由其負主要責任。

8、經報檢合格的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經檢驗部門或單位簽認后,決定同意下道工序施工時,方可施工。

篇2:錨桿支護工程質量檢查驗收辦法

一、保證項目

1、錨桿的桿體及配件的材質、品種、規格、強度、結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或材料試驗報告,并現場實查。

2、水泥卷、樹脂卷和沙漿錨固材料、規格、配比、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或材料試驗報告。

二、基本項目

1、錨桿安裝質量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檢查產品合格證或材料試驗報告,不松動。

優良:檢查產品合格證或材料試驗報告,未接觸部必須楔緊。

檢查數量:班組逐排檢驗,抽查時,按規定選取檢查點。

檢驗方法:扳動、觀察檢查或抽查施工檢查記錄。

2、錨桿的拉力應符合以下要求:

合格:最低值不小于設計的90%。

優良:最低不小于設計值。

檢查數量及檢驗方法按公司《錨桿抗撥力檢測操作規程及評定辦法》執行。

三、允許偏差項目

1、錨桿的間距、排距,允許偏差值為±100mm。

2、錨桿孔深度允許偏差值為0——+50mm。

3、錨桿方向與井巷輪廓線(或巖層層理)角度(限值)允許偏差≤15°,以上三項檢驗方法按規定選檢查點,抽查施工檢查記錄。

4、桿外露長度:有托板露出托板允許偏差≤50mm;爆破材料硐室、錨噴巷道允許偏差為0。按規定選檢查點,尺量前檢查點前一排錨桿外露長度最大值。

篇3:安全質量檢查跟蹤處理制度

一、安全管理組織

1、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礦長為第一責任者,安全礦長為直接責任者,統管全礦安全生產;下設生產技術科、井、隊、班、組,實行分級負責,層次管理。形成安全生產管理網絡體系。

2、安全生產監察系統:礦設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礦設安檢科、井口設安全小組,設安全員,形成安全生產監察網絡體系,對全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實行監察工作。

3、安全生產監督系統:以礦委會為主體,礦設安全生產監督委員會,井口有監督員,形成安全生產監督網絡體系,對全礦安全生產實行監督,發動職工及家屬參加管理,參加監督。

4、安檢科,是礦和“礦委會”的具體管理職能機構,負責全礦安全生產的監察指揮組織,指揮全體安監系統和檢查全礦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5、井設安檢小組,抓本井的全面安全工作,對本井安全生產負責,組織指揮所屬安全員做好安全工作。

6、班組安全員負責本班組的安檢工作,監督執行《安全規程》,檢查不安全因素,組織全班人員及時妥善處理,防止事故發生。

7、安全工作,要專人抓,要層層抓,全員都把關,全員都有責,全員都要抓,互相監督,共同抓好安全生產。

二、安全管理基礎工作

1、安全生產記錄。井隊班設安全生產記錄,記錄要記清,寫明執行規程情況,有無事故因素,險情和事故,采取哪些安全措施方案,和作業場所安全狀況等。

2、安全檢查記錄。井和安檢科設安全檢查記錄,在日常檢查中,分別抽查和集中大檢查時,把檢查項目,發現的問題采取措施和處理意見等寫清。

3、安全會議記錄。包括安全工作會,安全專題分析會和事故調查處理會等。寫明議題,意見和決議等內容。

4、安全工作統計報表,安全工作情況,要按系統逐級統計上報。有日報表,月報表和統計圖表。報表由統計資料管理系統人員負責登記,填報;圖表設在井隊和安檢科,由井隊和安檢科統計、登記。各報表、圖表都要如實的按礦規定填報項目,日期和格式填報。

5、事故處理檔案,輕傷填“輕傷登記表”表式寫明傷者情況,受傷部位,原因,責任和處理意見或結果等。重傷以上事故檔案,要有事故調查報告,診斷證明,事故處理報告和事故處理決定等。事故處理檔案由礦安檢科或礦組織的專職人員搞好,辦公室存檔管理。

6、安全工作文書檔案。包括安全工作計劃、決定、通報、總結和報告等,礦內形成的材料都要立案管理。過程由安檢科管理,年末由辦公室統一整理立卷,存檔,上級有關文件,經由辦公室管理。

7、事故發生要加強思想組織工作,及時組織恢復生產,保證生產正常進行,盡量減少影響。

三、安全管理實際工作

1、樹立“安全第一”思想,把安全工作列為頭等大事,抓部署工作,檢查工作,總結工作,都要把安全工作貫徹在一切工作之中,并堅持始終。

2、貫徹安全法規,上好安全課,搞好安全教育,從懂得安全知識,個個都知道安全法規、制度、規程、條例,處處都做安全工作,尤其新工人不經安全教育不上崗。

3、每月10、25日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專門檢查安全工作,講安全工作,研究安全工作,解決安全工作中的問題,改變安全工作中的不足。

4、安全工作立足于防,工作做在形成過程前,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必須加強日常的檢查,督促工作,工作要實,要求要嚴,發現隱患及時排除,不留隱患,不能拖延,處理不了的,立即報告,并負責催辦,解決為止。

5、認真執行“法規”、“規程”、“制度”執行要嚴,懲罰嚴明,發現問題,追究責任,該罰的處罰,以嚴紀保安全。

6、不斷完善安全制度,按“規程”、“制度”要嚴格執行。還要發現問題,分析情況,研究政策,結合需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加以制約,予以防范,從而不斷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使其更完善、適用。

7、安全工作要問責,問題發生在哪里,就由哪里負責,輕則批評教育,重則給予經濟處罰或下崗。故意造成損失的追其刑事責任。

四、安全事故跟蹤處理

1、發生事故,立即按系統登記,報告,各有關單位接到報告必須認真處理不得拖延。

2、搞好搶救工作。發生事故首先要救人,必須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做好受傷人員的搶救,護理和治療,同時做好災區治理防范工作,把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搞好事故調查,凡是發生事故,都要及時進行調查,必須把發生事故的情況,原因和責任查清。一定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準確、搞實、搞清,寫出調查報告。

4、搞好事故分析,進行安全教育,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凡發生事故,查明情況后,都要在一定范圍內,搞事故分析,講明事故情況,原因,找出防范措施,使大家都能從中得到教育,責任人得到處理,從而引起重視。

5、搞好事故現場處理,事故現場的恢復。按批準權限進行,一經批準立即組織恢復生產,制定安全措施,確保生產安全,及時恢復正常生產。無安全措施,不得生產。

6、搞好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對發生事故的責任人,應區別不同情況,做出實事求是的結論。特別是對可預見事故嚴懲責任人。

7、事故處理,按輕重分級管理。輕傷由安檢科,井長會同醫院處理。重傷則由礦安檢、生產技術科等單位處理。重傷以上事故,上報上級部門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