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化氣站申報定期檢驗工作制度

液化氣站申報定期檢驗工作制度

2024-07-09 閱讀 4345

一、目的和范圍

為使液化氣體充裝站保證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狀態,防止由液化氣體充裝站而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和重大設備事故的發生。

二、職責

液化氣體充裝站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液化氣體充裝站貯罐、氣瓶定期檢驗工作。

三、定期報檢制度

1、液化氣體充裝站安全管理人員在液化氣貯罐、液化氣瓶定期檢驗(外部檢驗、內部檢驗、耐壓試驗)合格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液化氣貯罐外部檢驗每年一次;內外部檢驗每六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狀況較差的,每三年至少檢驗一次;耐壓試驗每10年進行一次。

液化氣鋼瓶,自制造日期起,第一次至第三次檢驗的檢驗周期均為4年,第四次檢驗有效期為3年,對在用的YSP-50型鋼瓶每3年檢驗一次。

2、液化氣貯罐停用一年后重新啟用,或發生重大的設備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或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如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后也應由壓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員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檢驗。

3、液化氣貯罐經較長時間停用,但尚未超過一年時間的,有檢驗有效期內的,液化氣體充裝站安全管理人員可向單位設備管理部門申請內部安全檢驗,認為有必要的可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4、申請壓力液化氣貯罐檢驗應以書面的形式,一份報送執行檢驗的部門,另一份由液化氣體充裝站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保管,作為壓力容器管理檔案保存。

篇2:鄉鎮衛生院檢驗科工作制度

鄉鎮衛生院檢驗科工作制度

一、檢驗申請單由臨床醫師逐項填寫,要求字跡清楚、目的明確,急診檢驗應在申請單上注明“急”字。

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標本不符合要求應重新采集。對不能立即檢驗的標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檢驗,一般應于當日下午發出報告,最遲不超過24小時,特殊檢驗不超過48小時(除細菌培養外)。急診檢驗及時完成并發出報告,不超過2小時。

三、認真核對檢驗結果,填寫檢驗報告單,作好登記,簽名后發出報告,報告單應有收、發時間,報告內容應做到文字、符號清楚,有報告發放標準。檢驗結果與臨床疾病不符合或可疑時,應主動與臨床科室聯系,重新檢驗,發現檢驗目的以外的陽性結果應主動報告。對重點傳染病的檢測結果實行檢驗與臨床的雙報告制度。

四、嚴格執行隔離消毒制度,高度重視微生物及實驗室生物防護安全。特殊標本發出報告后保留1-7天,一般標本和用具應立即處理,廢棄的標本及用具必須嚴格按照衛生部院感管理規范的要求進行處理,防止醫院內感染。

五、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定期檢查試劑的生產資質、效期和核準儀器。

六、建立室內質量控制制度,積極參加室間質評,定期組織科內質量檢查,保證室間質評達標。

七、按衛生部要求作好臨床用血的供應與監督工作。

八、加強與臨床聯系,積極配合醫療、科研,開展新的檢驗項目和技術革新,及時收集并認真處理臨床各科反饋意見,不斷改進工作。

九、定期組織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菌種、毒種、劇毒試劑、易燃、易爆物及貴重儀器指定專人嚴加保管、定期檢查。

十、愛護儀器設備,定期保養,精密儀器專人保管、專人使用。愛護公物,節約試劑及其它消耗材料。

十一、值班人員必須嚴守工作崗位,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十二、進修實習人員有專人帶教,做到放手不放眼,定期考核。

篇3:附院檢驗科工作制度

附屬醫院檢驗科工作制度

1、在分管院長領導下,負責醫院的臨床檢驗工作。要不斷提高檢驗質量和服務質量。積極開展新的檢驗項目,密切與臨床科室聯系,

2、實驗室內應保持整潔、安靜。工作前、后均要進行衛生打掃和整理,工作時衣帽要整潔。

3、檢驗人員需經科主任審批報告權方可簽發報告,對未能獨立工作的初級人員和進修實習人員所寫的報告,應由帶教老師審核簽發。院外的標本應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指定的人員簽發報告。

4、遵照"臨床檢驗操作規程",優化檢驗方法,制定操作手冊,并由科主任批準執行。定期檢查試劑質量,不用過期試劑和"三無"試劑,對所有儀器的靈敏度和精密度定期進行校正。定期修訂操作手冊,以推動檢驗技術的標準和規范化。

5、加強管理工作,全面做好質量保證,并制定質量管理手冊,健全室內質量控制,積極參加臨床檢驗中心組織的室間質量評價活動。

6、健全登記統計制度,對個項工作的數量和質量進行登記和統計,填寫要完整、準確,妥善保管,歸檔存放。

7、制訂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計劃并組織實施,積極進行科研選題、論證和申報工作,組織攻關,發表學術論文。

8、建立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機制,采取切實可行的檢查措施,重視信息反饋,抓好制度的落實和完善。

9、對菌株、毒種,毒、劇試劑及易燃、易爆、強酸、強堿等藥品和貴重儀器,均應放置在安全地點并指定專人嚴加保管。

10、設晝夜值班員,負責值班時間內的急診檢驗和科內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