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實業(yè)公司機電事故管理規(guī)定

實業(yè)公司機電事故管理規(guī)定

2024-07-10 閱讀 1558

某實業(yè)公司機電事故管理規(guī)定

第一條嚴格執(zhí)行《設備管理規(guī)程》和有關機電事故管理規(guī)定,認真做好機電事故的調查分析,追查處理工作。

第二條各單位負責人是設備安全第一責任者。對發(fā)生的一般機電事故和未遂機電事故應迅速地組織分析、追查、處理。

第三條各設備使用單位主管部門應設一名懂技術、懂業(yè)務、責任心強的專(兼)職事故管理員,負責本單位各種機電事故的統(tǒng)計、分析、上報工作。事故管理員應參與各類機電事故的調查、分析、追查、并做好記錄。

第四條發(fā)生重大、特大機電事故或機電事故(故障)造成的重傷、死亡事故,應立即報告公司主管部門。

篇2:船舶安全隱患事故處罰管理規(guī)定

為了進一步加強公司船舶的安全管理,杜絕各種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確保公司船舶設備設施和人員的安全,特制定本規(guī)定。

一、本規(guī)定適用于公司船舶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違章、玩忽職守以及發(fā)生火災、海損、機損、工傷亡、溢油污染等事故的報告、調查、處理和處罰。

二、職能分工:安全辦負責對各類事故隱患的調查、處理和處罰,包括:火災、工傷亡以及污染事故、海損事故、機損事故。

三、安全檢查隱患管理

對各種安全檢查查出的隱患,根據(jù)查出問題的性質以及對設備的影響程度,按A、B、C進行如下分類管理:

1、A類問題--為重大問題,主要包括:

1)危及安全生產的問題;

2)嚴重影響設備主要總成件壽命和性能的問題;

3)容易導致重大機械、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問題。

查出A類問題--每個罰責任人300~500元(視設備關鍵程度和問題的嚴重程度而定),并責令設備停用,限期整改。

2、B類問題--為嚴重問題。主要包括:

1)影響安全生產的問題;

2)影響設備使用壽命的問題;

3)導致一般總成機械事故發(fā)生的問題、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問題。

查出B類問題--每個罰責任人200~300元(視設備關鍵程度和問題的嚴重程度而定),限期整改。

3、C類問題--為一般問題,即A、B類問題之外的其它與安全及設備管理不相符的所有問題。查出C類問題--必須限期整改。

四、事故處理:

發(fā)生事故,要按其性質進行嚴肅處理,做到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未經處理和員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對事故責任者,要視其情節(jié)輕重和損失大小,給予通報批評、紀律處分及一定的經濟處罰。根據(jù)事故損失大小可分為五類進行處理:

1、小事故:直接損失金額在三千元以內者。

給予事故責任者批評你教育,并賠償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的70%~80%。全年發(fā)生2次及以上,取消該船的先進評選資格。

2、一般事故:直接損失金額在三千元至一萬元以內者。

給予事故船舶在公司內通報批評,主要負責人扣除半月工資、事故責任者扣除當月工資,取消該船的先進評選資格。

3、大型事故:其直接經濟損失金額在一萬元至五萬元以內者。

取消該船的先進評選資格,其主要負責人扣除當月工資、事故責任者扣除2個月工資。

4、重大事故:其直接經濟損失金額在五萬元至十萬元以內者。取消該船的先進評選資格,其主要負責人扣除2個月工資。事故責任者扣發(fā)3個月的工資并解除勞動合同。

5、特大事故:其直接經濟損失金額在十萬元以上者。

該船舶及主要負責人、事故責任者除按重大事故處理外,主要負責人及事故責任者都給予解除勞動合同處分。

五、船舶每季度為零事故、零違章,給予船舶600元獎勵。

六、以前有關的規(guī)章制度與本規(guī)定發(fā)生沖突的,以本規(guī)定為準。

七、本規(guī)定解釋權歸公司。

航務公司

篇3:天然氣場站安全生產事故管理規(guī)定

第一條:為規(guī)范安全生產事故報告程序和時限,避免安全生產事故事態(tài)造成失控,杜絕事故謊報、瞞報、遲報、漏報現(xiàn)象發(fā)生,特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本規(guī)定適用于本公司

第三條:安全生產事故:是指達到國家和上級部門規(guī)定的相應經濟損失額度和人身傷害程度的事件。

安全生產的分類:按照事故的性質分為火災事故、爆炸事故、設備事故、施工事故、交通事故、人身事故;按照事故的嚴重程度、造成財產損失的大小、社會的影響程度分為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

(一)火災事故: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著火,并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事故。

(二)爆炸事故: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爆炸,并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事故。

(三)設備事故:由于設計、制造、安裝、施工、使用、檢維修、管理等原因造成機械、動力、電訊、儀器(表)、容器、運輸設備、管道等設備及建(構)筑物等損壞造成損失或影響生產的事故。

(四)施工事故:指在工業(yè)生產過程中,由于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高空墜落、窒息等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事故。

(五)交通事故:指在生產過程中,由于人為失誤,違反交通規(guī)則,或因機械故障等造成車輛損壞、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的事故。

(六)人身事故:由于人員指揮錯誤或者違反生產操作規(guī)程和勞動紀律,造成停工、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事故。

人身事故按傷害的程度劃分為

輕傷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只造成職工肢體傷殘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輕度損傷,導致勞動能力輕度或暫時傷害的事故。

重傷事故:指一次事故中只造成職工肢體殘缺或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導致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勞動能力有重大損失,但無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2人以內的事故。

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或3人以上的事故。

按事故的經濟損失劃分為

一般事故:一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5萬元以內的事故。

重大事故:一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5萬元或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事故。

特大事故:一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或10萬元以上的事故。

第四條:事故的報告

(一)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當事人或事故發(fā)現(xiàn)者應立即直接或逐級向公司經理或安全部門報告,并由公司經理或安全部門向主管領導報告,發(fā)生火災事故應先報火警。

(二)事故發(fā)生后,根據(jù)事故的性質,以文字的方式,在以下規(guī)定時限內逐級上報。

發(fā)生輕傷事故,在4小時內以事故報告表的形式上報送安全部門。

發(fā)生重傷事故,在2小時內以事故報告表的形式上報送安全部門。

發(fā)生死亡或重大傷亡事故,在1小時內以事故報告表的形式上報安全部門。

發(fā)生火災、爆炸、施工、設備等重大事故立即上報安全部門。

(三)事故報告的方式:通過電話、手機或網絡、傳真報告。

第五條:事故應急處置

(一)事故發(fā)生后,應按照《應急管理程序》的規(guī)定要求,組織實施應急處置。

(二)事故發(fā)生后,現(xiàn)場負責應在進行事故報告的同時,立即撤離現(xiàn)場施工人員,迅速組織實施應急管理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并負責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保護和對傷亡人員組織救護。

(三)發(fā)生各類事故,應依據(jù)已確定的事故程序進行事故調查:

1、發(fā)生輕傷或一般事故,由公司經理組織有關人員、安全、技術人員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

2、發(fā)生重傷或重大事故,由有關領導組織成立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的調查處理,調查組由業(yè)務部門、人力資源部人員和相關人員組成。

3、發(fā)生死亡、重大死亡或特大事故,按照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規(guī)定進行調查和處理。

(四)調查組應查明事故原因、經過、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確定事故責任者;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建議;總結事故經驗,提出防范措施;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第六條:事故責任者的處置

必須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