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金屬制品公司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金屬制品公司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2024-07-10 閱讀 2920

金屬制品公司程序文件: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1.目的:

為有效控制物料之質量,確保產品驗收作業之順暢,以滿足正常生產之需要。

2.適用范圍:

所有直接用于生產的外購物料(材料、輔助材料等)的檢驗和試驗。

3.職責:

3.1質檢員負責執行外購物料的檢驗,并追蹤不合格品的處理情況,防止不合格物料投入生產;

3.2采購業務部針對工程部判定的不合格情況,及時跟進退換處理,以免延誤生產;

3.3采購業務部負責將質量不良信息迅速傳達給供方,并跟進供方改善;

3.4工程部負責制定技術文件及性能要求;

3.5管理者代表負責讓步使用的審批。

4.定義:無

5.工作程序:

5.1供方按采購業務部所下采購要求按期供貨;

5.2對來貨(特別對本公司不能檢測的產品),供方必須提供質量保證書和有效的檢測分析報告交工程部;

5.3原材料或輔助材料進公司后,倉管員按訂單貨料與分供方的《送貨單》,對來貨量進行點收后放于待驗區,附客戶的《送貨單》通知質檢員驗收;

5.4質檢員按《進貨檢驗標準》對原材料或輔助材料進行檢驗和試驗;

5.5質檢員檢驗完畢,對合格品、讓步使用品分別貼上標識,對不合格品置于"廢品"區。

5.5.1對合格品,由倉管填寫《入庫單》交質檢員簽名,辦理入庫手續;

5.5.2對讓步使用品,工程部交管理者代表審批后,由倉管填寫《入庫單》交質檢員簽名后,辦理入庫手續;

5.5.3對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執行。

5.6經質檢員抽檢不合格,而需本公司代為處理的物料,先掛上"待處理"標識,經處置后再帖上相應標識。

5.7檢驗完畢,質檢員填寫進貨檢驗記錄。

5.8對緊急放行的處理:

5.8.1本公司除可追回的配件其他物料等不可實行緊急放行處理。

5.8.2由生產部填寫《緊急放行/例外轉序申請單》,報廠務經理審批并對此批進貨作出緊急放行標識。生產的產品一旦在生產過程中發現問題,應立即收回來貨,并對已生產的產品進行處理;

5.8.3質檢員需對緊急放行的物料進行檢驗和試驗,一旦發現問題應立即收回來貨,并對已生產的產品進行處理;

5.9每月工程部匯總各合格供方提供的產品質量記錄,作出《合格供方質量跟蹤表》;

5.10質量記錄是質量體系有效運行的重要證實性文件,由工程部歸口保管。

6.相關文件和記錄:

6.1Q/BFB-7.5.3-01-2003《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6.2Q/BFB-8.3-01-200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3Q/BFB-7.4-01-2003《采購控制程序》

6.4BF/QJ-051《緊急放行/例外轉序申請單》

6.5BF/QJ-030《合格供方質量跟蹤表》

6.7合格標識、退貨標識、待處理標識、讓步使用標識、緊急放行標識

6.8《進貨檢驗標準》

批準審核編制

日期日期日期

篇2:工廠進貨檢驗試驗控制程序

工廠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1.目的

驗證分承包方提供的產品是否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確保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外購、外協件不被投入使用。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外購外協件進廠的檢驗或試驗的質量控制活動。

3.定義

4.職責

4.1質保部質管室負責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的歸口管理及檢驗作業指導書的制訂、審批。

4.2技術開發部負責有關原材料技術標準的制訂。

4.3計劃供應部負責原材料和外購件到廠后向質保部報檢。

4.4倉庫保管人員負責作好原材料、外購件的入庫手續。

5.工作程序

5.1檢驗和試驗策劃

5.1.1由技術開發部負責根據產品的過程流程圖、PFMEA、顧客指定特性值、相似產品/工藝資料制訂檢驗流程計劃(包括產品形成過程中的所有檢驗,包括外委檢驗),并將其供現場使用。

5.1.2質保部根據檢驗流程計劃編制檢驗規程,對所需檢驗的項目和方法作出規定,其內容必須包括檢驗方法、檢驗工具以及精度、抽樣方法(接收準則C=O)、評定(統計)方法、記錄方式,注明是否需要提供質保書/自檢報告,對于目檢項目的極限樣件顧客要求時須經認可。

5.2對原材料、外購外協件必須進行檢驗和試驗,確保不合格原材料、外購外協件不入庫、不投產、不使用。

5.2.1進貨物資檢驗工作流程

a.原材料、外購外協件進廠應分類分批存放在倉庫指定地點,并附系"待檢"標識。

b.原材料、外購外協件進廠后,由計劃供應部填寫《材料入庫驗收單》,并附分承包方提供的質量證明文件提交質保部檢驗,如不符合手續,質保部可拒絕接收。

c.質保部根據進貨檢驗作業指導書進行檢驗和試驗,作出合格與否的結論并做好記錄。如本廠無檢驗手段時,可由本廠檢驗員赴分承包方現場檢驗或定期委外檢驗。

d.質保部可采用以下一種或多種方式對進貨產品進行驗證。

--根據檢驗指導書進行全數或抽樣檢驗和試驗;

--由認可的測試機構出具檢驗/試驗報告并核對報告;

--根據事先在技術質量協議中規定的檢驗項目,對分承包方提供的產品質量保證書和自檢報告進行確認。

d.檢驗和試驗合格的原材料和外購外協件,由檢驗員在《材料(工具)入庫驗收單》上蓋檢驗章,交計劃供應部,由計劃供應部倉庫保管員辦理入帳手續并作好批次標識。

f.檢驗或試驗不合格的,由檢驗員在《材料(工具)入庫驗收單》上簽字并寫出不合格原因,交計劃供應部并對該產品明確標識。庫房保管員要妥善保管,嚴加隔離,計劃供應部應及時與分承包方聯系處理。

g.檢驗人員應按相關檢驗指導書或驗收標準規定填寫各項檢驗、試驗記錄和報告并定期整理,連同質量原始憑證存檔保管,檢驗和試驗報告要有檢驗人員蓋章簽字方可有效。

5.3進貨檢驗應于收到《材料(工具)入庫驗收單》后三日內驗畢。如因生產急需來不及驗證而放行時,按《原材料和外購件緊急放行制度》執行。

5.4質保部應定期對進貨檢驗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編寫《分承包方供貨情況統計表》,必要時可召開質量分析會,及時準確掌握分供方產品質量狀況,以此作為評價分承包方依據之一,并作好記錄,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5.5對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購外協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執行。

5.6檢驗記錄內容

a.進貨時間、分承包方名稱、供貨批號;

b.檢驗項目(額定值)、抽樣數據;

c.檢驗產品名稱、零件號、供貨等級、數量;

d.幾何尺寸/材質/性能檢驗實測值、判定結果;

e.檢驗日期、檢驗員簽名蓋章等。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SH10.01-01《材料(工具)入庫驗收單》

QR/SH10.01-02《緊急放行申請單》

QR/SH10.01-03《分承包方供貨情況統計表》

QR/SH08.01-01《工藝流水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