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應急準備和響應管理程序
公司管理手冊:應急準備和響應
1、目的
對可能出現的危害環境和緊急情況進行控制,最大限度減少在環境方面的污染,降低環境風險。
2、范圍
適用于公司生產、生活、服務中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的控制。
3、職責
3.1總經理負責提供應急準備和響應中必備的資源;
3.2辦公室負責組織本公司的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并對緊急情況發生后采取的糾正措施進行驗證。
3.3各部門負責對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進行預防控制,并協助做好應急準備和響應。
4程序
4.1辦公室根據環境因素確定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緊急狀況包括:
a)火災與爆炸;
b)化學品大面積的泄漏;
c)設備和設施故障造成環境事故;
d)突然停電和停水造成意外環境事故;
e)地震、颶風、暴雨、洪水和雷擊等自然災害;
f)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和坍塌;
g)各種人身傷害等。
4.2辦公室負責組織各部門負責人為組長的應急小組,對潛在事故所在部門制定預防措施及應急措施,以控制潛在的重大環境因素。
4.2.1辦公室負責組織各部門成立以各部門經理為組長的應急小組。
4.2.2辦公室負責組織各部門按人力資源控制程序的規定對相關人員進行應急知識和能力的培訓,增強自防自救能力。
4.2.3辦公室負責組織各部門根據本部門不同場所配備足夠數量、種類的應急器材和裝備。應急器材和裝備每月檢查一次,填寫《消防設施檢查記錄》,發現失效后及時更換,保證正常有效。
4.2.4辦公室負責組織各部門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公司和各部門的應急演習。
4.3應急響應
4.3.1緊急狀態發生時,發現者或當事者應立即報告或報警:
1)向內部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出事地點、事故現狀和報告人姓名;
2)向外部報警,報警內容應包括:出事地點、事故現狀、報告人姓名、單位名稱和電話。
4.3.2辦公室負責編制《消防應急預案》、《化學品泄漏應急預案》,組織安排應急演練,驗證預案的可操作性,內容包括:學習預案、明確分工、配置資源、設置現場、演練、演練總結,演練結束后,辦公室填寫《應急演練記錄》
4.3.3緊急事故發生后,辦公室負責組織事故發生部門在24小時報管理者代表和總經理。
4.4在事故或應急情況發生處理完畢后,必要時由辦公室組織對本手冊進行評審與修訂,使其不斷完善。
5.相關文件
5.1《化學品泄漏應急預案》
5.2《消防應急預案》
6.相關記錄
6.1應急演練記錄
6.2消防設施分布圖
6.3消防設施檢查記錄
篇2:應急管理響應制度
加強安全監管提高事故防范能力(應急管理)
應急管理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能,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扎實工作,抓好應急管理體系的基礎建設
一是加強預案體系建設。二是加強救援隊伍建設。三是加強應急聯動機制建設。建立了應急救援聯系會制度,各級政府、各部門和企業快速反應、指揮決策、搶險救援的能力不斷增強。四是加強支撐體系建設。
突出重點,抓好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管理工作
堅持“預防與救援并舉”的原則,注意和加強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監控和防范,認真做好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管理工作。一是開展普查,掌握底數。二是加強管理,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從建立制度入手,著眼于提高救援能力,建立了預案制定制度、評審制度、備案制度、演練制度。三是明確責任,分級管理。對于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管理實行“屬地為主,分級負責”的工作機制。做到應急管理的責任、人員、預案“三落實”,使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日常監控和應急管理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篇3:尾礦庫應急管理響應制度
一、管理部門
公司設立應急管理小組,公司總經理任應急管理小組組長、公司副總經理任應急管理小組副組長、尾礦庫負責人及公司中層領導為小組成員。安委會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二、緊急事件
1、緊急事件指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經濟損失及環境破壞的突發事件。
2、緊急事件的認定應考慮:
(1)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
(2)以往事故、事件和緊急狀態。
(3)依據風險確定潛在的緊急事件。
3、確定的緊急事件時應包括尾礦庫周邊的情況,并針對潛在的緊急事件收集相關的地理、地質、氣象及村莊居民等信息。針對潛在的緊急事件盡可能預測可能發生的時間與破壞性質,并考慮人員密集程度及對周邊的影響。
4、確定緊急事件時應考慮下列情況:
(1)自然災害:洪水;泥石流;地震。
(2)庫區異常:外來尾礦、廢水;周圍采礦作業;庫內采、選尾礦。
(3)運行管理異常:水位超過警戒線;排洪設施損毀;排洪系統堵塞;壩體深層滑動。
三、應急預案編寫要求
1、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2)結合公司、尾礦庫安全生產實際情況。
(3)結合公司、尾礦庫的應急事件分析情況。
(4)應急組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并有具體的落實措施。
(5)有明確、具體的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程序,并與其應急能力相適應。
(6)有明確的應急保障措施,并能滿足公司及尾礦庫的應急工作要求。
(7)預案基本要素齊全、完整,預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準確。
(8)預案內容與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2、公司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以下簡稱導則),結合本單位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1)綜合應急預案包括公司的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主要內容。
(2)專項應急預案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措施、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
(3)現場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四、緊急事件組織準備
公司成立應急事件指揮部負責緊急事件的整體指揮,組成應急事件搶險、救護、后勤、善后、調查等小組具體實施應急事件的應對。
五、應急裝置配置要求
根據尾礦庫洪水、泥石流、地震、外來尾礦、廢水、周圍采礦作業、庫內采選尾礦、水位超過警戒線、排洪設施損毀、排洪系統堵塞、壩體深層滑動等緊急事件的具體情況分別配備鏟裝運輸車輛、渣槳泵、水泵、醫療器械、挖掘工具、通訊器材等應急搶險、救援、救災裝置。
生產場所的顯著位置張貼緊急疏散提示,尾礦庫辦公室設有緊急聯系電話。
六、應急事件演習要求
公司每年根據尾礦庫應急事件演練計劃進行應急事件的演練,包括綜合演練、桌面演練等方式。
七、外部支援
公司確定可能參與應急響應的外部機構,并與其簽訂協議。
外部支援的有效性包括溝通暢通、支援及時、人員與設備類型與數量充分、支援人員勝任、支援設備有效。
八、應急培訓
1、安委會負責應急救援培訓管理工作。
2、公司對全體員工進行應急培訓。
通過培訓使其了解應急預案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程序和崗位應急處置方案。培訓中應進行安全事故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知識的教育,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
3、對應急人員提供完成應急工作所需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應急知識和技能培訓應包括下列內容:
(1)應急知識培訓;
(2)撤離方法;
(3)急救方法;
(4)響應時間演練;
(5)模擬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