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應急管理響應制度

應急管理響應制度

2024-07-09 閱讀 8531

加強安全監管提高事故防范能力(應急管理)

應急管理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能,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扎實工作,抓好應急管理體系的基礎建設

一是加強預案體系建設。二是加強救援隊伍建設。三是加強應急聯動機制建設。建立了應急救援聯系會制度,各級政府、各部門和企業快速反應、指揮決策、搶險救援的能力不斷增強。四是加強支撐體系建設。

突出重點,抓好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管理工作

堅持“預防與救援并舉”的原則,注意和加強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監控和防范,認真做好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管理工作。一是開展普查,掌握底數。二是加強管理,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從建立制度入手,著眼于提高救援能力,建立了預案制定制度、評審制度、備案制度、演練制度。三是明確責任,分級管理。對于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管理實行“屬地為主,分級負責”的工作機制。做到應急管理的責任、人員、預案“三落實”,使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日常監控和應急管理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篇2: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響應預案

武鳴縣興武大廈1號樓工程

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編制人:

編制單位:

廣西建工集團聯合建設有限公司

編制日期:20**年月日

興武大廈1號樓工程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廣西建工集團聯合建設有限公司

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審批表

工程名稱

武鳴縣興武大廈1號樓工程

施組(方案)名稱

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簽字欄

職務

日期

編制

校核

復核

(會簽)

審核

審批

說明:

1、施工組織設計及重要施工方案(詳見重要施工方案流程表)需以下人員簽字:

編制:

由項目工程師(或專業人員)編制并簽字。

校核:

由項目經理、總承包事業部項目管理科長簽字。

復核:

由總承包事業部主任工程師簽字。

(會簽:專業性強的方案增加會簽欄,由專業人員簽字。其它方案不用該欄)。

審核:

施組由項管處負責人簽字;方案由總工辦負責人簽字。

審批:

由公司總工程師簽字。

2、一般專項施工方案需以下人員簽字:

編制:

由項目工程師(或專業人員)編制并簽字。

校核:

由項目經理簽字。

(會簽:專業性強的方案增加會簽欄,由專業人員簽字。其它方案不用該欄)。

復核:

由總承包事業部主任工程師簽字。

審核:

由總工辦負責人簽字。

審批:

由總工辦負責人簽字。

3、分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方案:

由有資質的分包單位負責編制至審批,報總包單位審查備案

3目錄

一、工程概況、特點、外部條件:1

二、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專項管理的責任分工1

三、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措施3

一、工程概況、特點、外部條件:

1.1、本工程為武鳴縣興武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武鳴縣興武大廈1號樓工程,位于廣西南寧武鳴縣標營新區經五路和緯一路路口。

1.2、工程結構類型層數:框剪結構,地下一層非人防地下室,地上十五層。

1.3、建筑高度:57.60m。

1.4、建筑面積:14576.9。

1.5、結構設計特點及抗震要求:本工程按7度抗震設防,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耐火等級為一級;場地類別為Ⅱ類,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結構設計安全等級二級;結構體系為:框架結構,框架的抗震等級為三級,基本風壓為0.35KN/。

二、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專項管理的責任分工

1、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和建設部建質(2003)82號文件,結合我項目具體情況,特成立本項目的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整治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職務

姓名

聯系電話

項目經理

項目副經理兼技術負責人

總工長

工長

工長

安全員

質檢員

材料員

機械員

預算員

資料員

2、小組成員分工情況(見圖1)

05

三、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措施

根據《安全生產法》、《建筑工程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建質[2003]82號)及相關國家安全標準規范,項目部對腳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卸料平臺、垂直運輸機械安拆工程編寫了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和臨邊防護措施,希望管理人員據此對各類高處作業的安全設施和人員進行檢查,了解人、物、環境的不安因素,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發現存在的隱患應立即整改。

1、腳手架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另行編制)

2、模板工程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及砼澆搗輸送措施(另行編制)

3、卸料平臺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另行編制)

4、臨邊防護措施

①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

②安全網、安全帶、安全帽等安全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由項目部報到分公司,由分公司材料科負責采購。

③安全防護用品必須有廠家提供的生產許可證、合格證、檢定證書等。如為安全用品再利用,必須有再利用鑒定證明。

④高空作業(超過2.0m)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方可上崗,安全帶使用前進行全面檢查,佩帶安全帶必須堅持高掛低用的原則。

⑤“三寶”“四口”防護必須按《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中的要求進行設置。防護欄桿由上、下兩道橫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面高為1.0~1.2m,下桿離地面高度為0.5-0.6m,欄桿長度>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防護欄桿必須牢固可靠,應使上桿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防護欄桿自上而下用立網封閉,或在欄桿下邊設置18cm高的擋腳板。

⑥洞口的防護

a、樓板、屋面和平臺等面上短邊尺寸小于25cm但大于2.5cm的孔口,必須用堅實的蓋板蓋好。蓋板應能防止挪動移位。

b、樓板面等處邊長為25-50cm的洞口、安裝預制構件時的洞口以及缺件臨時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蓋板,蓋住洞口。蓋板須能保持四周擱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c、邊長在50-150cm的洞口,必須設置以扣件扣接鋼管而成的網格,并在其上滿鋪竹排或腳手板。也可采用貫穿于混凝土板內的鋼筋構成防護網,鋼筋網格間距不得大于20cm。

d、邊長為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設防護欄,洞口下設安全平網。

e、樓梯口,應隨樓層安裝好欄桿或安裝臨時欄桿而消除洞口,或參照預留洞口作防護。如有臨時性拆移,需經施工負責人核準,工作完畢后必須恢復防護設施。

5、垂直運輸機械使用專項方案(另行編制)

附件1: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編號:001

工程名稱

興武大廈1號樓工程

一、目的

確保我項目部高處墜落事故發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風險,特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由項目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

組長:覃

成員:黃衛

具體分工如下:

1、黃建金、廖統潤負責現場,任務是掌握了解事故情況,組織現場搶救。

2、黃英旺、謝祖斌負責聯絡,任務是根據指揮小組命令,及時布置現場搶救,保持與當地電力、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勞動部門等單位的溝通。

3、趙明衛負責維持現場秩序,做好當事人、周圍人員的問訊記錄。

4、鄧仕龍、黃秋紅負責妥善處理好善后工作,負責保持與當地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

三、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措施

1、迅速將傷員脫離危險場地,移至安全地帶。

2、保持呼吸道通暢,若發現窒息者,應及時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機能障礙,應立即解開傷員衣領,消除傷員口鼻、咽、喉部的異物、血塊、分泌物、嘔吐物等。

3、有效止血,包扎傷口。

4、視其傷情采取報警直接送往醫院,或待簡單處理后去醫院檢查。

5、傷員有骨折,關節傷、肢體擠壓傷,大塊軟組織傷都要固定。

6、若傷員有斷肢情況發生應盡量用干凈的干布(滅菌敷料)包裹裝入塑料袋內,隨傷員一起轉送。

7、預防感染、止痛,可以給傷員用抗生素和止痛劑。

8、記錄傷情,現場救護人員應邊搶救邊記錄傷員的受傷機制,受傷部位,受傷程度等第一手資料。

附件1: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預案

編號:002

工程名稱

興武大廈1號樓工程

9、立即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醫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醫院),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

10、項目指揮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在第一時間趕撲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

四、應急物資

1、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

五、通訊聯絡

公安:110

消防:119

急救:120

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處:

分公司安全科電話:

武鳴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電話:

六、注意事項

1、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全力搶救,視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馬上通知有關負責人。

2、重傷員運送應用擔架,腹部創傷及背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半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以免嘔吐誤吸。

3、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便于調查分析事故原因。

篇3:物業公司應急物資準備

物業公司應急物資準備

一、定義

應急物資是指在緊急狀態下人員為了將損失或影響減小而使用的物品和材料。公司處理、應付緊急狀態的準備工作中應急物資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應急物資在公共設施、設備既定的前提下,操作人員使用得當能夠將緊急狀態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

二、分類

(一)應急物資按緊急狀態的使用功能分類如下:

1、工具類:掃把、水桶、鐵鍬、拖把、鐵絲、扳手、老虎鉗、螺絲刀、電筒等

2、警示類:警示標牌、圍合板、圍合線、雪糕桶等

3、監測類:噪音計、秒表、萬用表、搖表、水表、電度表、尺子等

4、消防類:消防斧、消防鉤、消防桶、消防沙、消防服、防毒面具、滅火器、水龍帶、水槍等

5、防護類:木樁、繩子、沙袋、軟墊、抹布等

6、醫藥類:紅藥水、碘酒、創口貼、紗布、繃帶等

7、通訊類:對講機、應急電話及電話號碼等

8、防身類:警棍、腰帶等

9、客戶信息類:客戶為醫生、護士等救援性人員的名單和聯系電話等

(二)應急物資按照其正常使用情況分為常用型、應急型兩類。

常用型的是指在公司日常活動中使用的物資,屬于消耗類一種。平時在各崗位上保存和使用。這類物資的使用不需要經過特殊的培訓。

應急型的是指在公司日常活動中很少使用的物資,為安全準備的物資。如消防系統的物品。平時存放在固定的有一定防護的地方保存。該類物資的使用需要經過培訓或演習訓練。

三、控制

常用型應急物資的儲備狀況應由相應的崗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采購申請,主管審批后執行按采購控制程序準備。

應急型物資由管理處在日常巡查和公司檢查時實行兩級巡查制度。對物資情況進行檢查,對缺、損的物資填寫相關檢查記錄,立即進行采購申請。

應急物資的保存應按該物資的存放要求進行保存。

對各類物資的正常使用應作為各崗位員工基本技能,要求各崗位員工能夠正確識別和熟練使用,適當時在培訓中進行強化和提高。緊急集合和演習訓練要求參與員工能夠達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