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房管理規定范本

設備房管理規定范本

2024-07-10 閱讀 4583

一、目的

規范設備房管理工作,確保各類系統設備安全、正常運行。

二、范圍

適用于物業公司所屬各物業服務中心設備房管理。

三、工作內容

1、機房門口醒目位置懸掛機房名稱,并張貼"機房重地,非請勿進"的告示牌。

2、凡易燃、易爆的設備場站、高電壓、危險等設備場所,在外圍的入口或通道等顯眼位置掛貼規范的警示牌。

3、各系統的設備必須在顯眼位置張貼有統一規格的標識。

4、各系統按有利工作和安全原則在相應的設備管理閥門和電器開關上掛貼表明用途和狀態的告示牌。

5、機房鑰匙是專用鑰匙,未經領班批準并登記在冊,任何員工不得持有或隨意配制機房鑰匙。

6、未經工程組領導批準,外來人員(包括參觀學習和施工等)禁止進入機房;經批準進入機房的外來人員必須遵守機房有關規定,服從機房工作人員安排指導。

7、政府職能工程部門如消防局、供電局、電訊局突然到場檢查或抽查相應的機房,當班人員在查驗證件核實身份后,應熱情接待,主動配合,做好記錄,并應立即通知工程主任或上級領導。

8、保持機房的安靜、嚴肅、整潔,嚴禁在機房內聚會、聊天、嬉戲、睡覺、喧嘩等,不得有影響工作,分散注意力的行為。

9、嚴禁攜帶火種進入易燃、易爆的設備場站和電子類設備機房,嚴禁在機房內吸煙。未經書面批準并落實安全措施,不得在機房內進行動火作業。

10、機房的內線和外線電話,均為值班專用電話,應時刻保持待機狀態,嚴禁打私

人電話或長時間占用電話。

11、各機房工作員工必須按要求如實認真填寫各種表格,主要設備的參數記錄必須齊全,工作記錄應清晰明了。

12、層間配電房管理要求

(1)層間配電房門及房內的電柜、電箱平時應鎖閉,房間內各種開關應標志清晰。

(2)配電房內每月清掃一次,嚴禁吸煙、堆放雜物。

(3)工程組每月一次檢查內部設備,發現異常立即維修。

(4)工程組根據計劃定期保養配電房內設施,重點做好設備清潔和緊固接線端子。檢查和保養結束后填寫設備保養記錄表。

13、設備房防火管理要求

(1)不得在機房內吸煙。

(2)維修工作中需使用易燃物品要事先清除火源,工作中要防止易燃物外泄。機房內不得存放易燃物口。

(3)動火作業時,由技工填寫機房動火作業申請表,領班簽名同意后方能施工。施工前應清除動火現場的易燃物品,施工后認真檢查,確無火種方能離開。

(4)當班技工在當班期間,應注意檢查機房內的滅火自救措施,并要清楚和掌握各種滅火器械的性能及處理各種消防信號的正確方法。

(5)當班技工應巡查責任管理轄區域內消防報警器和消防設備的情況,及時報告、處理火警信號。

(6)機房內的樓梯、走道、出入口要保持暢通無阻,嚴禁堆放物件。

(7)機房內的火災探測器、噴淋頭、防火門、防火簾、防排煙設備、滅火器、防煙面罩、疏散標志和指示燈等設施,必須保持完整好用。保安部應每月檢查、保養,確保使用時不出故障,并附相應記錄上報上級領導。

(8)發生電氣火災時,當班技工施救時應堅持"先斷電,后滅火"原則;如油路發生火災,應立即關閉油閥并用沙袋堵截油路,防止擴散,并用二氧化碳或其他干式滅火器撲救。

(9)火災時設備操作應按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操作,并做好防火措施。

(10)遇火災時,要及時上報消防中心,并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滅火后,要詳細記錄火災成因及滅火情況,書面上報公司領導。

14、設備房衛生管理要求

(1)機房內不得吸煙、隨地吐痰、亂丟雜物。

(2)各班技工必須按時清潔機房地面,做到無明顯污漬,無雜物、無粉塵。

(3)機房內各設備必須按時擦拭,使設備表面光潔無塵。

(4)機房值班技工必須按時清潔機房通風系統濾沙網。

(5)機房內電氣控制箱及電器開關表面必須按時清潔除塵。

(6)領班負責對機房衛生負責檢查

(7)工程組主任每月組織一次巡檢,對各系統所轄區域進行衛生檢查評比。

篇2:某酒店廚房設備餐具衛生管理規定

酒店廚房設備餐具衛生管理規定

1、定期清洗、檢修及保養雪柜及所以電用設備

2、所有餐具洗刷后必須進行消毒措施后整潔存放在指定的地方

3、所有的設備及餐具使用必須嚴格按照標準說明使用

4、各種電用設備不使用時或使用后必須切斷電源

5、不能超負荷使用電氣設備

6、下班后必須關閉所有的照明或相關的能源開關。

篇3:安全設備管理規定

1.消防器材及消防設施各使用單位必須到安環處登記。

2.各使用單位至少每周檢查一次,出現問題及時向本單位領導與安全員匯報,有安全員向安環處匯報。

3.消防設施、器材必須放在指定的位置。

4.使用后必須及時到安環處更換,并說明使用原因,因使用單位未及時更換而耽誤救火,一切后果有使用單位負責。

5.各單位對本單位的消防設施必須明確專人負責,丟失、損壞照價賠償外,追究責任。

6.任何單位、個人不準將消防設施、器材挪作別用,否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處罰條例》處罰,嚴重者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7.在無火情況下,擅自放掉滅火器藥品,除加倍罰款外,還要追究肇事者責任。

8.車間分管安全的人員及工段長,每天需對轄區內的消防器具全面檢查,并做好詳細的檢查記錄。

9.消防器具使用后,要根據情況向公司安環處匯報并申請更換,并做好使用記錄。

10.崗位消防器材要嚴格交接制度,發現問題及異常,要向車間分管安全的領導匯報,并由車間安全員向安環處匯報。安環處接報后要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并達到器具的完好使用。

11.轄區內消防器具如在使用時達不到備用狀態,要追究車間分管安全領導主要責任人的責任,情節嚴重的交司法機關處罰。

12.車間要定期組織職工學習消防知識,掌握各類消防器具使用方法,組織滅火、演練演習,培養一支有過硬本領的消防隊伍。

13.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含氧量、毒物濃度)、勞動強度和防護器材性能及防護范圍,正確選用防護器材種類和型號,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使用。

14.崗位配備的過濾式防毒面具,應與有毒物質的性質和人員頭型相適應。

15.凡空氣中氧含量低于18%(體積),有毒氣體高于2%(體積)的作業場所,嚴禁使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16.嚴禁使用防塵口罩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17.使用隔離式長管式面具應將吸氧口置于空氣新鮮的地方,嚴禁拆、壓軟管,管長不得超過20米,否則應強制送風并設專人監護。

18.面具使用人必須受過培訓,熟知機具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方法。

19.安環處有關人員和各單位專職安全員,要深入生產崗位,組織生產人員或骨干學習各種防毒器材的使用規定和保管、檢查、使用方法,使廣大職工都會使用、保管防護器材。

20.配備給車間、崗位的防護器材,應放入救護柜內,救護柜管理應列入車間的崗位負責制,由生產人員與生產設備一起交接班,并設立使用臺帳。

21.各種防毒面具使用前后均需仔細檢查,以確保使用安全。

22.長管式防毒面具每月進行一次氣密情況檢查,每次用后要進行外觀檢查,根據情況進行清洗,保持清潔。

23.過濾式防毒面具濾毒罐每個月進行定期檢查一次,一氧化碳濾毒罐每月稱重檢查一次。

24.各種防毒面具應定點存放,應放在便于取用,無日光直接照射,溫度適宜和不易遭受塵埃和腐蝕性物質污染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