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架空乘人裝置安全運行管理制度

架空乘人裝置安全運行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3448

1、所有南冀采區出入人員不得擅自啟動乘人裝置運行,必須由專職司機啟動,停止。

2、聽到開車預警鈴聲后,乘人裝置即將起動運行,回乘人員做好乘坐準備。

3、乘坐方法:上車時先雙手握住吊桿,跨坐在吊椅坐板上,然后雙手置于腳踏桿上,運行時保持正確坐姿,集中精力注意前方。下車時,先雙足觸地,站立保持平?后,雙手松開吊桿離開。

4、乘車人員必須到指定的有明顯標志的區域內上、下車嚴禁越位乘車提前下車。

5、乘坐過程中,不得故意左右、前后擺動坐椅,上下乘車人員途中相遇時,不得相互寒暄,握手等肢體接觸,以免發生危險,到了下車點必須及時下車,以免發生危險。

6、所有人員乘坐過程中,要注意架空乘人裝置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平穩、若途中發現緊急情況及鋼絲繩脫離托輪時,必須及時拉動沿線設置的鋼絲繩拉線急停開關,使架空乘人裝置停止運行,同時下車,并匯報調度中心,故障未排除前,嚴禁開車。

7、乘車人員除隨身工具外其它物品禁止攜帶,所攜帶物品長度不得超過1米,重量不得超過20kg。必須有可靠措施保證在運行時不發生脫落、碰幫、撞人,所帶物品不得橫拿,不得拖地運行。

8、在運行中人員要坐穩,不得手扶牽引鋼絲繩不得觸及鄰近巷幫的任何物體。

9、嚴禁同時運送攜帶爆炸物的人員。

10、上下班人員乘坐時,必須按規定路線依次排隊乘坐,服從現場安全員指揮。

11、運行時間:夜班23:00--1:00,早班7:00--9:00,中班15:00--17:30,其它時間必須由高度中心通知后方可開啟,禁止司機隨意開停機。

12、違反上述規定之一的按100元/次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交安全監察中心按“三違”論處。

篇2:CNG汽車裝置安裝管理制度

1、安裝管理的內容

CNG安裝涉及到安全性、車輛動力性和環保、經濟性等問題,從技術的角度對CNG安裝提出規范和要求,使之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定,確保安裝的安全、經濟。

2、安裝前

2.1、進行車輛技術狀況的鑒定,確定是否符合安裝的相關規定和要求。

2.2、對符合改裝的車輛確定安裝方案,與客戶簽訂CNG安裝協議。

2.3、制定安裝確認書,辦理安裝手續,車輛進安裝車位。

2.4、提出安裝作業指導書。

2.5、根據作業指導書和安裝要求做好安裝前準備。

2.6、開具安裝工單,對各工序工種提出質量技術要求,依據工單領取CNG裝置及安裝需要的配件材料。

3、安裝作業

3.1、檢驗待安裝CNG裝置及其他相關裝置配件完好,符合安裝用條件。

3.2、依據作業指導書和相關技術要求進行安裝作業。

3.3、每個安裝工序完成后,安裝人員應在作業指導書中的本工序上簽名,交下道工序。過程檢驗工序、重要控制點要由質量檢驗員簽字。

3.4、安裝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應及時報告質量保證工程師,由質量保證工程師做出安裝處理方案。

4、完工檢驗

4.1、依據CNG安裝相關的國家標準、企業標準和規程進行驗收,包括安全性、動力性、環保性的指標符合規定。按規定進行試車運行。

4.2、檢驗工序由質量檢驗員執行。并在檢驗合格證上簽字。開具出廠合格證。憑出廠檢驗合格證,由售后服務部門人員建立安裝車輛檔案。

4.2、下列零部件因質量問題的包修時間為三個月,里程1萬公里內(任一條件超出,均不三包):高壓電磁閥、電動汽油泵、汽油電磁閥、轉換開關、壓力顯示器、壓力傳感器、橡膠制品、塑彎管、鋁紙管。

4.3、混合器、減壓器、手動閥、管接頭等殼體及未作說明的零部件,其三包期限按半年或2萬公里執行。

5、不予三包的規定

5.1、無三包維修手冊的車輛或車輛牌照號、氣瓶、燃氣裝置、與二包維修手冊內容不相符者,無改車單位及檢驗員簽章的車輛。

5.2、不按規定的時間和行駛里程到特約維修站進行檢查保養。

5.3、不按使用說明書規定的要求進行使用、操作、調整、保養、修理出現的問題。

5.4、在三包期間內用戶未經服務站同意,自行解體,修理燃氣裝置,更換燃氣裝置零件等出現的問題。

5.5、未經本廠同意用戶自行改裝、改型等造成的損失。

5.6、超出三包時間或里程的零部件。

5.7、因發動機、電瓶、電器系統或其它原因而引起的汽車故障,致使燃氣裝置不能正常工作的。

5.8、因燃氣含水量、含塵量超標而造成燃氣裝置損壞不能正常工作的。

5.9、未查明原因排除故障,而繼續使用,引起的燃氣裝置,繼發性故障和損壞。

5.10、由于維修燃氣裝置造成的間接損失,(如租車費,誤工費,營業損失費,拖車費等)不在三包范圍內。

5.11、因不可抗拒力(如火災、水淹、塌方等)造成的損壞。

5.12、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壞,及未經燃氣汽車駕駛培訓的駕駛員,造成的事故。

篇3:生產裝置正常開停車管理制度

1、目的:為了加強對生產裝置正常開停車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適用于公司內所有生產裝置正常開停車的管理。

3、責任者:生產部、設備科、安環科。

4、程序:

4.1開車

4.1.1生產裝置開車前,檢查并確認水、電、汽(氣)必須符合開車要求,各種原料、材料、輔助材料的供應必須齊備、合格。投料前必須進行分析驗證。

4.1.2檢查閥門開閉狀態及盲板抽加情況,保證裝置流程暢通,各種機電設備及電氣儀表等均應處于完好狀態。

4.1.3保溫、保壓及洗凈的設備要符合開車要求,必要時應重新置換、清洗和分析,使之合格。

4.1.4安全、消防設施完好,通訊聯絡通暢,危險性較大的生產裝置開車,應通知安全等相關部門的人員到場。

4.1.5必要時停止一切檢修作業,無關人員不準進入現場。

4.1.6各種條件具備后開車,開車過程中要加強有關崗位之間的聯絡,嚴格按開車方案中的步驟進行,嚴格遵守升降溫、升降壓和加減負荷的幅度(速率)要求。

4.1.7開車過程中要嚴密注意工藝的變化和設備運行情況,加強與有關崗位和部門的聯系,發現異常現象應及時處理,情況緊急時應中止開車,嚴禁強行開車。

4.2停車

4.2.1必須編制停車方案,正常停車必須按停車方案中的步驟進行。用于緊急處理的自動停車聯鎖裝置,不應用于正常停車。

4.2.2系統降壓、降溫必須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按先高壓后低壓的順序進行。凡需保壓、保溫的設備容器)等,停車后要按時記錄壓力、溫度的變化。

4.2.3大型傳動設備的停車,必須先停主機、后停輔機。

4.2.4設備(容器)卸壓時,要注意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化學危險物品的排放和散發,防止造成事故。

4.2.5冬季停車后,要采取防凍保溫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線、閥門、疏水器和保溫伴管的情況,防止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