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防護裝置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防護裝置管理制度范本

2024-07-10 閱讀 2560

第一條

凡是新制造、新購置的設備,安全防護裝置必須齊全有效并經生產技術部驗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條

在用設備,在日常檢修、中修和大修設備的同時,在檢修單上必須明確規定檢修安全防護裝置,車間領導和維修人員對本車間設備安全裝置做到底數清,隨時發現損壞應及時安排檢修,并做好記錄,包括:

1.各種泵類聯軸器應裝護板。

2.各種傳動帶、輪處應安裝防護罩或遮攔。

3.直梯、斜梯、平面應符合有關要求,各種接梯操作臺安全防護欄桿不得低于110厘米,豎立桿間距不得大于20厘米。

4.升降機各層機械連鎖護欄、托杠、限位器等。

5.移動和季節排風扇和伸手部位能接觸到的各類軸流排風扇或電扇應裝置防護網或焊接隔離格、條、護罩。

6.各種防護網、罩、欄應安裝牢固,便于檢修。

第三條

生產作業人員在使用設備前要檢查防護裝置是否齊全有效,發現防護罩有問題要及時通知車間、部門和有關人員進行檢修。

第四條

安全防護裝置未經生產維修部同意,不得任意拆除或拆改。凡在各級巡視中發現私自拆除或隨意損壞者,對責任者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并責令部門重新裝好,對當事人進行100—500元罰款,造成事故或險造事故者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并參照有關規定執行。

篇2:CNG汽車裝置安裝管理制度

1、安裝管理的內容

CNG安裝涉及到安全性、車輛動力性和環保、經濟性等問題,從技術的角度對CNG安裝提出規范和要求,使之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定,確保安裝的安全、經濟。

2、安裝前

2.1、進行車輛技術狀況的鑒定,確定是否符合安裝的相關規定和要求。

2.2、對符合改裝的車輛確定安裝方案,與客戶簽訂CNG安裝協議。

2.3、制定安裝確認書,辦理安裝手續,車輛進安裝車位。

2.4、提出安裝作業指導書。

2.5、根據作業指導書和安裝要求做好安裝前準備。

2.6、開具安裝工單,對各工序工種提出質量技術要求,依據工單領取CNG裝置及安裝需要的配件材料。

3、安裝作業

3.1、檢驗待安裝CNG裝置及其他相關裝置配件完好,符合安裝用條件。

3.2、依據作業指導書和相關技術要求進行安裝作業。

3.3、每個安裝工序完成后,安裝人員應在作業指導書中的本工序上簽名,交下道工序。過程檢驗工序、重要控制點要由質量檢驗員簽字。

3.4、安裝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應及時報告質量保證工程師,由質量保證工程師做出安裝處理方案。

4、完工檢驗

4.1、依據CNG安裝相關的國家標準、企業標準和規程進行驗收,包括安全性、動力性、環保性的指標符合規定。按規定進行試車運行。

4.2、檢驗工序由質量檢驗員執行。并在檢驗合格證上簽字。開具出廠合格證。憑出廠檢驗合格證,由售后服務部門人員建立安裝車輛檔案。

4.2、下列零部件因質量問題的包修時間為三個月,里程1萬公里內(任一條件超出,均不三包):高壓電磁閥、電動汽油泵、汽油電磁閥、轉換開關、壓力顯示器、壓力傳感器、橡膠制品、塑彎管、鋁紙管。

4.3、混合器、減壓器、手動閥、管接頭等殼體及未作說明的零部件,其三包期限按半年或2萬公里執行。

5、不予三包的規定

5.1、無三包維修手冊的車輛或車輛牌照號、氣瓶、燃氣裝置、與二包維修手冊內容不相符者,無改車單位及檢驗員簽章的車輛。

5.2、不按規定的時間和行駛里程到特約維修站進行檢查保養。

5.3、不按使用說明書規定的要求進行使用、操作、調整、保養、修理出現的問題。

5.4、在三包期間內用戶未經服務站同意,自行解體,修理燃氣裝置,更換燃氣裝置零件等出現的問題。

5.5、未經本廠同意用戶自行改裝、改型等造成的損失。

5.6、超出三包時間或里程的零部件。

5.7、因發動機、電瓶、電器系統或其它原因而引起的汽車故障,致使燃氣裝置不能正常工作的。

5.8、因燃氣含水量、含塵量超標而造成燃氣裝置損壞不能正常工作的。

5.9、未查明原因排除故障,而繼續使用,引起的燃氣裝置,繼發性故障和損壞。

5.10、由于維修燃氣裝置造成的間接損失,(如租車費,誤工費,營業損失費,拖車費等)不在三包范圍內。

5.11、因不可抗拒力(如火災、水淹、塌方等)造成的損壞。

5.12、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壞,及未經燃氣汽車駕駛培訓的駕駛員,造成的事故。

篇3:生產裝置正常開停車管理制度

1、目的:為了加強對生產裝置正常開停車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適用于公司內所有生產裝置正常開停車的管理。

3、責任者:生產部、設備科、安環科。

4、程序:

4.1開車

4.1.1生產裝置開車前,檢查并確認水、電、汽(氣)必須符合開車要求,各種原料、材料、輔助材料的供應必須齊備、合格。投料前必須進行分析驗證。

4.1.2檢查閥門開閉狀態及盲板抽加情況,保證裝置流程暢通,各種機電設備及電氣儀表等均應處于完好狀態。

4.1.3保溫、保壓及洗凈的設備要符合開車要求,必要時應重新置換、清洗和分析,使之合格。

4.1.4安全、消防設施完好,通訊聯絡通暢,危險性較大的生產裝置開車,應通知安全等相關部門的人員到場。

4.1.5必要時停止一切檢修作業,無關人員不準進入現場。

4.1.6各種條件具備后開車,開車過程中要加強有關崗位之間的聯絡,嚴格按開車方案中的步驟進行,嚴格遵守升降溫、升降壓和加減負荷的幅度(速率)要求。

4.1.7開車過程中要嚴密注意工藝的變化和設備運行情況,加強與有關崗位和部門的聯系,發現異?,F象應及時處理,情況緊急時應中止開車,嚴禁強行開車。

4.2停車

4.2.1必須編制停車方案,正常停車必須按停車方案中的步驟進行。用于緊急處理的自動停車聯鎖裝置,不應用于正常停車。

4.2.2系統降壓、降溫必須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按先高壓后低壓的順序進行。凡需保壓、保溫的設備容器)等,停車后要按時記錄壓力、溫度的變化。

4.2.3大型傳動設備的停車,必須先停主機、后停輔機。

4.2.4設備(容器)卸壓時,要注意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化學危險物品的排放和散發,防止造成事故。

4.2.5冬季停車后,要采取防凍保溫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線、閥門、疏水器和保溫伴管的情況,防止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