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沖壓機安全管理規范

沖壓機安全管理規范

2024-07-10 閱讀 7726

1.目的2.適用范圍3.參考文件GB/T19671-2005《機械安全雙手操作裝置功能狀況及設計原則》GB/T8196-2003《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固定式和活動式防護裝置設計與制造一般要求》GB13887-92《冷沖壓安全規程》GB5083-1999《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GB/T8716-1997《沖壓車間安全生產通則》4.術語與定義本規范采用以下術語或定義。4.1工作地workflooring工作位置及其周圍的場地,泛指工作場所地面。4.2工位positionwork作業員工作時所占據的空間范圍5.作業環境要求5.1一般要求生產場所應能滿足作業人員生理和心理上所需的良好的作業環境,即照度、通風、溫度、噪聲與振動等;5.2照度5.2.1生產場所應有良好的照度以滿足作業要求,照度值按GB/T13379-92中規定的具有一定視覺要求的作業,其照度范圍為200~500Lu*。一般作業面不應低于150Lu*,各作業點照度要求參考表1中的數值。表1沖壓廠(車間)照度作業點照度最低要求(Lu*)作業臺,水平照度500沖壓機上的下模,水平照度500沖壓機上的上模,垂直照度400沖壓機控制按鈕,垂直照度300沖壓機啟動踏板,水平照度150沖壓車間倉庫區地面上水平照度1005.2.2采用天然光時,不允許陽光直接照射在作業場所,作業面上的采光系數標準值按GB50033-91表中2.0.3規定的采光等級III級處理;5.2.3采用人工照明時,不得干擾光電保護裝置,并應防止產生頻閃效應,工作面上的照度標準值按GB50034-92表3.2.1規定的視覺業分類IV等乙級處理;除安全燈和指示燈外不許采用有色光源照明。5.2.4在室內照度不足的情況下,可采用局部照明;5.2.4.1局部照明的光源色調應予整體光源一致;5.2.4.2局部照明的均勻度為:工作點最大1:5;工作地最大1:3;5.2.4.3局部照明的亮度對比:沖壓件(沖模工作面)與沖壓機底部之比3:1,沖壓機與周圍環境之比10:1,燈光與周圍環境之比20:1;5.2.4.4與采光和照明無關的發光體(如電焊/氣焊光,燃燒火焰等)不得直接或間接進入沖壓接作業員視野;5.2.4.5如需在沖壓機的基礎內工作(檢修時),應裝設照明裝置;5.3通風5.3.1作業場所應有良好的空氣循環,應符合GBJ19的有關規定;5.3.2若沖壓機內部有損害人身健康的氣體時,必須在操作者(檢修時)進入之前進行通風;5.3.3作業場所有煙氣、粉塵或其它有毒有害氣體時,必須在有害氣源處裝設局部通風裝置,必要時加以凈化處理;有害物質的濃度不得超過TJ36標準的規定;5.4溫度5.4.1作業場所內的空氣溫度一般應符合TJ36的有關規定;5.4.2作業場所的夏季溫度一般不應超過32℃,當超過32℃時應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當超過35℃時應在確保有安全的措施下才能讓沖壓機操作員繼續作業;5.4.3作業場所的冬季溫度應符合下列要求:1)輕作業[1]不得低于15℃;2)中作業[2]不得低于12℃;5.5噪聲與振動5.5.1作業場所的噪聲級別應符合GBJ87的規定,振動級別應符合GB10434、GB/T13442和JB/T6025的規定5.5.2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消減作業場所的噪聲與振動5.5.2.1沖壓機空轉時的噪聲值不得超過85dB;5.5.2.2應避免沖壓機沖壓時產生強烈的噪聲和振動,如使用壓力較大的沖壓機時,應使沖壓力不操作公稱壓力的2/3;使用斜刃沖模或裝設避振器等;5.5.2.3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噪聲源及其傳播,如控制壓縮空氣吹掃的氣壓及流量,使用吸音板吸收噪聲并阻止其向周圍傳播;使用減振基礎吸收振動,把產生強烈振動的沖壓機密封在隔音室或隔音罩內等;5.5.2.4噪聲超過90dB的作業場所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造,但在此之前應為作業員配備耳塞(耳罩)或其它護耳用品,耳塞應符合GB5893.1之規定,耳罩應符合GB5893.2之規定;5.6人機與活動空間5.6.1工位結構及各部分組成應符合人機工程學及生理學的要求,工作活動空間應符合GB/T13547和JB/Z308的有關規定;5.6.2應使作業員有舒適的或坐或站,或坐站交替在沖壓機旁作業的空間;當坐著工作時應為作業員提供工作座椅5.6.3坐著工作時,應符合以下要求:1)工作椅必須牢固,坐下雙腳能著地,座椅高度一般在400~430mm,高度可調并有止動裝置,并應符合GB/T14774相關要求;2)沖壓機工作臺下面應有放腳的空間;5.6.4站立工作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沖壓機的操作按鈕離地高度一般在800~1500mm,距離作業員的位置不大于600mm;2)為便于作業員靠近工作臺,沖壓機下面應有一個放腳的空間;5.6.5信息顯示裝置及其安裝位置應符合JB/T5062的規定;5.7作業場所地面的要求5.7.1作業場所的各個部分(包括通道)須平整,并保持整潔,地板必須堅固,能承受規定的重量并應符合GBJ37的有關規定5.7.2工位周邊的地面上不許放置與生產無關的雜物,不允許有油液、水等的存在;經常有液體的地面,不應滲水,并有坡向排泄系統;5.7.3作業場所的地面須防滑,沖壓機基礎或地坑的蓋板需用花紋鋼板,或在平板上焊以防滑筋;6.平面布置要求沖床(大、中、小),附房設備設置手動、半自動、全自動7.安全防護裝置機械式電子式8.設備操作9.設備維保10.安全檢查與教育離合器11.附件注釋:[1]輕作業是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為3550KJ/人以下的工作;[2]中作業是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為3550~5500KJ/人的工作;

篇2:沖壓機安全管理規范

1.目的2.適用范圍3.參考文件GB/T19671-2005《機械安全雙手操作裝置功能狀況及設計原則》GB/T8196-2003《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固定式和活動式防護裝置設計與制造一般要求》GB13887-92《冷沖壓安全規程》GB5083-1999《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GB/T8716-1997《沖壓車間安全生產通則》4.術語與定義本規范采用以下術語或定義。4.1工作地workflooring工作位置及其周圍的場地,泛指工作場所地面。4.2工位positionwork作業員工作時所占據的空間范圍5.作業環境要求5.1一般要求生產場所應能滿足作業人員生理和心理上所需的良好的作業環境,即照度、通風、溫度、噪聲與振動等;5.2照度5.2.1生產場所應有良好的照度以滿足作業要求,照度值按GB/T13379-92中規定的具有一定視覺要求的作業,其照度范圍為200~500Lu*。一般作業面不應低于150Lu*,各作業點照度要求參考表1中的數值。表1沖壓廠(車間)照度作業點照度最低要求(Lu*)作業臺,水平照度500沖壓機上的下模,水平照度500沖壓機上的上模,垂直照度400沖壓機控制按鈕,垂直照度300沖壓機啟動踏板,水平照度150沖壓車間倉庫區地面上水平照度1005.2.2采用天然光時,不允許陽光直接照射在作業場所,作業面上的采光系數標準值按GB50033-91表中2.0.3規定的采光等級III級處理;5.2.3采用人工照明時,不得干擾光電保護裝置,并應防止產生頻閃效應,工作面上的照度標準值按GB50034-92表3.2.1規定的視覺業分類IV等乙級處理;除安全燈和指示燈外不許采用有色光源照明。5.2.4在室內照度不足的情況下,可采用局部照明;5.2.4.1局部照明的光源色調應予整體光源一致;5.2.4.2局部照明的均勻度為:工作點最大1:5;工作地最大1:3;5.2.4.3局部照明的亮度對比:沖壓件(沖模工作面)與沖壓機底部之比3:1,沖壓機與周圍環境之比10:1,燈光與周圍環境之比20:1;5.2.4.4與采光和照明無關的發光體(如電焊/氣焊光,燃燒火焰等)不得直接或間接進入沖壓接作業員視野;5.2.4.5如需在沖壓機的基礎內工作(檢修時),應裝設照明裝置;5.3通風5.3.1作業場所應有良好的空氣循環,應符合GBJ19的有關規定;5.3.2若沖壓機內部有損害人身健康的氣體時,必須在操作者(檢修時)進入之前進行通風;5.3.3作業場所有煙氣、粉塵或其它有毒有害氣體時,必須在有害氣源處裝設局部通風裝置,必要時加以凈化處理;有害物質的濃度不得超過TJ36標準的規定;5.4溫度5.4.1作業場所內的空氣溫度一般應符合TJ36的有關規定;5.4.2作業場所的夏季溫度一般不應超過32℃,當超過32℃時應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當超過35℃時應在確保有安全的措施下才能讓沖壓機操作員繼續作業;5.4.3作業場所的冬季溫度應符合下列要求:1)輕作業[1]不得低于15℃;2)中作業[2]不得低于12℃;5.5噪聲與振動5.5.1作業場所的噪聲級別應符合GBJ87的規定,振動級別應符合GB10434、GB/T13442和JB/T6025的規定5.5.2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消減作業場所的噪聲與振動5.5.2.1沖壓機空轉時的噪聲值不得超過85dB;5.5.2.2應避免沖壓機沖壓時產生強烈的噪聲和振動,如使用壓力較大的沖壓機時,應使沖壓力不操作公稱壓力的2/3;使用斜刃沖模或裝設避振器等;5.5.2.3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噪聲源及其傳播,如控制壓縮空氣吹掃的氣壓及流量,使用吸音板吸收噪聲并阻止其向周圍傳播;使用減振基礎吸收振動,把產生強烈振動的沖壓機密封在隔音室或隔音罩內等;5.5.2.4噪聲超過90dB的作業場所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造,但在此之前應為作業員配備耳塞(耳罩)或其它護耳用品,耳塞應符合GB5893.1之規定,耳罩應符合GB5893.2之規定;5.6人機與活動空間5.6.1工位結構及各部分組成應符合人機工程學及生理學的要求,工作活動空間應符合GB/T13547和JB/Z308的有關規定;5.6.2應使作業員有舒適的或坐或站,或坐站交替在沖壓機旁作業的空間;當坐著工作時應為作業員提供工作座椅5.6.3坐著工作時,應符合以下要求:1)工作椅必須牢固,坐下雙腳能著地,座椅高度一般在400~430mm,高度可調并有止動裝置,并應符合GB/T14774相關要求;2)沖壓機工作臺下面應有放腳的空間;5.6.4站立工作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沖壓機的操作按鈕離地高度一般在800~1500mm,距離作業員的位置不大于600mm;2)為便于作業員靠近工作臺,沖壓機下面應有一個放腳的空間;5.6.5信息顯示裝置及其安裝位置應符合JB/T5062的規定;5.7作業場所地面的要求5.7.1作業場所的各個部分(包括通道)須平整,并保持整潔,地板必須堅固,能承受規定的重量并應符合GBJ37的有關規定5.7.2工位周邊的地面上不許放置與生產無關的雜物,不允許有油液、水等的存在;經常有液體的地面,不應滲水,并有坡向排泄系統;5.7.3作業場所的地面須防滑,沖壓機基礎或地坑的蓋板需用花紋鋼板,或在平板上焊以防滑筋;6.平面布置要求沖床(大、中、小),附房設備設置手動、半自動、全自動7.安全防護裝置機械式電子式8.設備操作9.設備維保10.安全檢查與教育離合器11.附件注釋:[1]輕作業是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為3550KJ/人以下的工作;[2]中作業是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為3550~5500KJ/人的工作;

篇3:酒店行李寄存管理規范

酒店行李寄存管理規范

  第1條目的

  為規范禮賓部行李員的工作行為,提升酒店在客人心目中的形象,特制定本規范。

  第2條適用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行李寄存服務管理。

  第3條對客服務

  1.行李員在接收客人寄存行李時,若發現有不易管理或易碎、易燃物品,應向客人說明情況或建議客人同有關部門聯系。

  2.行李員為客人搬運行李時要小心,不準亂拋、腳踢行李,也不能坐在行李上。

  3.行李員寄存行李的記錄要詳細完整,存入人和收取人都要做詳細記錄,并讓客人在標簽上簽名確認。

  4.行李員寄存前與客人核對行李件數,并做簡單檢查,發現有破損應及時向客人說明。

  第4條后續工作

  1.行李員把易碎物品掛上“小心輕放”標志,把行李寄存卡上聯掛在行李明顯處,并集中放入行李房。

  2.行李員收到的行李要在當班時存放好,不要留給下一班。

  3.行李員要經常檢查行李存放情況。

  第5條本規范由前廳部負責制定,經總經理審批后實行。

  第6條本規范自頒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