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安全教育基本內容
建筑施工企業的安全教育是安全生產三大對策之一,它對確保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筑施工企業對農民工安全教育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主要是訓練農民工的生產安全技能,以保證在施工過程中安全施工、提高工效、保證質量。我認為對現階段農民工的安全教育除包括方針政策教育、安全法規教育、生產技術知識教育外,主要還有以下的教育內容。
1.安全生產技能教育
安全生產技能是指人安全完成作業的技巧和能力,是解決“應會”問題,即使農民工達到“應會”,這也是安全教育的重點。安全技能的教育實施主要在“現場教學”,建筑施工企業應在企業內部形成一股“拜師學藝”的風氣,在師傅的選用上,應該由本工種、本崗位最出色的操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給予個別指導和督促,要監護徒弟反復進行實際操作訓練以達到熟練的要求。現在在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已少見這種“拜師學藝”的形式,但筆者認為應予倡導。
2.一般安全生產技術知識教育
這是屬于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普及性教育,是所有人員都必須具有的基本安全生產技術知識,主要內容有:施工現場危險設備和區域及其安全防護的基本知識和注意事項;起重機械及有關電氣設備有關安全知識;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發生事故的報告、緊急救護、自救措施等。
3.專業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專業安全技術知識教育是指從事某一工種作業的人員必須具備的工種專業安全生產技術知識,是施工企業內部專業性教育。這種教育比較專門、細致和深入,主要內容有:土石方工程;防水工程;高處作業;機械設備;電,氣,焊安全技術等。
4.安全生產意識教育
通過安全生產意識教育制造一個“安全第一”的氛圍,潛移默化地去影響農民工,使之成為自覺的行動,樹立“我要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常用的方法有舉辦展覽、發放掛圖、懸掛安全標志牌等,不限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只要發現違反安全作業的行為,就應及時教育,進行個別指導。通過違章者外觀行動的表現形式來追溯其根源,以理服人,使其心服口服,遵章守紀,形成安全習慣,從而改變農民工以前的諸多陋習。
5.事故案例教育
通過實際事故案例(最好是身邊發生的事例)分析和介紹,讓農民工了解事故發生的條件、過程和現實后果,特別是后果說明,從而使農民工從案例中吸取教育,從自身工作中預防同類事故的發生。
篇2:公司農民工管理辦法
某公司關于農民工管理的暫行辦法
根據北京市《農民合同制職工參加北京市養老、失業保險暫行辦法》和北京市勞動局《關于農民制合同制工人終止、解除勞動合同后有關待遇問題的通知》的有關條款,結合公司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一、公司采取計劃內和計劃外的管理模式,對在公司內部農民工實行統一的計劃管理。計劃內:凡是經屬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與公司正式簽定勞動合同的農民工;計劃外:未經屬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工作性質季節性強、以勞動小時為核算單位與公司簽定短期勞動協議的農民工。
二、農民工勞動合同的建立,勞動合同的終止和解除,由總辦負責。對地區行政管理部門、物業公司報送的有關農民工統計資料的報表,總辦和會計部協商后,由總辦報出。
三、對于計劃內的農民工,按北京市《農民合同制職工參加北京市養老、失業保險暫行辦法》,建立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繳納規定的養老、失業等保險費用。對于計劃外的農民工,積極協助為其辦理屬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的手續,并參照《農民合同制職工參加北京市養老、失業保險暫行辦法》,采取建立企業內部帳戶的作法,解決好養老、失業的保險問題。
四、在計劃內的農民工,其養老、失業保險的待遇按《農民合同制職工參加北京市養老、失業保險暫行辦法》的有關條款執行。
五、在計劃外的農民工,參照《農民合同制職工參加北京市養老、失業保險暫行辦法》,積極做好養老、失業保險的基礎工作。在申請辦理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手續的同時,建立好企業內部的個人帳戶。
1、在發放農民工勞動報酬時,按照北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比例,被保險人個人帳戶按被保險人交費工資基數的11%建立(被保險人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帳戶;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中按被保險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一定比例劃入部分)。
2、企業終止、解除農民工勞動合同時,將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支付給本人。并參照計劃內農民工企業支付個人的比例,將企業應支付的費用支付給個人。兩者均不考慮利息。同時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償。
3、個人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時,企業支付個人存儲的部分。并參照計劃內農民工企業支付個人的比例,將企業應支付的費用支付給個人。兩者均不考慮利息。
4、公司與農民工終止,解除勞動關系時,公司可給予農民工一定的生活補助費,補助費的標準按《農民合同制職工參加北京市養老、失業保險暫行辦法》有關失業保險的條款執行。
5、農民工主動提出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或勞動協議時,不發給其生活補助費。情況特殊的,可參照上述標準,減半計發。
6、凡雇傭的農民工的年紀超過國家規定養老年齡(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時,一律不再簽定勞動合同,企業也不再為其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已經雇傭的農民工的年齡已超過國家規定養老年齡的,應終止其勞動合同;確應工作需要,可改簽勞動小時工協議。協議的擬訂由總辦負責。
六、本辦法由總辦負責解釋,并組織實施。
七、本辦法自20**年12月1日起執行。
二○**年四月二十日
篇3:農民工外包隊安全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農民工、外包隊安全管理,保護他們的安全與健康,保障我公司生產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國家及有關勞動行政法律、法規以及交通部《關于加強交通企業農民工安全管理的意見》結合我公司使用農民工、外包隊的實際,特制訂本規定。
一、農民工安全管理
1、項目部應嚴格按照國家、地方政府有關規定和公司項目勞動用工管理辦法,根據生產實際需要招收農民工(包括各種臨時用工,以下同),要注重農民工的素質,把好“源頭”關,堅持杜絕私招亂雇的現象。要加強農民工的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與本企業職工同等對待,同考核、同獎懲,納入企業正常管理范圍。
2、項目部要對農民工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努力提高農民工的安全素質和操作技能,培訓內容包括:公司有關安全規定、各工種操作規程、基本安全常識和要求,以及有關的事故案例等。對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應執行“三級安全教育”(公司、項目、操作層)制度,由公司、項目、操作層負責統籌安排,凡經安全教育、考試合格的,由公司統一辦理“安全培訓合格證”,持證方可上崗作業。
3、農民工中的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必須持有國家勞動部門核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作業。對使用一年以上的農民工應定期進行安全復訓,并采取多種切實有效的方式對農民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宣傳教育和現場指導。
4、項目部對招收的農民工要按照國家勞動部門和公司有關規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并對其施工操作行為有安全監督檢查的權力和義務,一經發現有“三違”現象,立即停止該工種作業。
5、由企業直接支付工資和管理的各種用工形式的農民工所發生的傷亡事故,要按勞動部《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進行報告、統計、處理。
二、外包隊(包括勞務分包隊)安全管理
1、對具有獨立法人地位并具備國家和行業規定的相應資質和從業條件的外包隊承擔部分工程施工后時(或雖沒有上述條件,但經考核具有相應施工能力的純勞務性服務組織),項目部與其簽訂外包合同(或勞務分包合同)時,必須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書》,明確安全管理的內容及承、發包雙方各自的安全責任,并有明確的安全控制目標和具體安全措施、獎懲辦法等。在外包合同簽訂后,外包隊必須交納安全保證金。
2、外包隊必須設立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包括抓安全生產的領導、各級專職和兼職的安全管理人員,有健全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安全生產定期檢查制度、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安全考核獎懲制度等。
3、要積極支持和幫助外包隊搞好安全管理各項工作,使其在安全管理上逐步走上“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道路。要堅決扭轉“包而不管”、“以包代管”、“違法分包”等忽視安全工作的行為,嚴格履行安全生產管理協議。
4、督促外包隊安全專項經費及時、足額到位和合理使用,要求分包隊保證其員工按國家規定配備和發放勞動防護用品,保證各項安全整改資金的落實,以保障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
5、要將外包隊的安全管理納入項目安全管理之中,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在為其提供圖紙、合同規范的同時,要提供清楚明了的安全技術交底資料,按工程進展情況指出安全生產的關鍵控制點,讓其了解所承擔工程的安全措施方案、安全技術標準。并安排有責任心的工長、技術管理干部現場監督安全工作。派去指導、監督人員的經濟收入與外包隊的安全情況掛鉤。
6、要將外包隊的安全檢查作為項目安全檢查的一部分,并本著經常查和查重點的原則進行,安全檢查要求外包隊的負責人參加,以便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及時整改治理。查重點就是查“三違”、查事故隱患、查現場文明施工、查安全制度落實及外包隊負責人安全意識狀況及實際工作情況。檢查后發通報,對重視安全抓出成效的給予通報表揚,對不具備相應素質和忽視安全生產的給予通報批評、罰款直至清退出場。
7、要加強對外包隊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考核工作,嚴格執行安全與經濟掛鉤的獎懲規定。
8、嚴格執行職工工傷事故統計、報告、處理規定,抓好事故防范。外包隊發生的重傷和死亡事故,除按規定上報有關部門外,同時還應將事故發生和處理情況報項目,以利項目部對外包隊的安全監督和指導。項目部要按照勞動部的規定,將外包隊所發生的重傷和死亡人員,暫填人企業職工傷亡事故月(年)報中的非本企業人員欄內上報,并在備注欄內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