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交叉作業管理制度范本

交叉作業管理制度范本

2024-07-10 閱讀 9942

1目的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好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做好兩個以上生產部門(車間)在同一作業區域進行生產作業的安全管理,杜絕事故的發生。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焦化廠范圍內的所有交叉作業。

3作業管理要求與安全職責

3.1所有交叉作業都必須遵守本廠安全管理規定和所在部門的現場管理。

3.2根據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交叉作業管理規定、明確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等。

3.3需到另一個部門施工或作業的,必須有作業聯系單,經雙方部門的主管以上領導簽字確認后方可進行作業或施工,作業時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3.4對于進入危險區域(進入受限空間、維修電器設施、運轉設備等作業)除按上述有關規定外,還必須放置安全警示牌,告知正在作業或施工,安排專人監護。

3.5交叉作業前,所在部門有義務向交叉作業人員交代本部門安全事項和作業管理要求;作業人員有權利向所在部門了解安全管理規定、作業要求和安全事項。

3.6作業時,所在部門必須派人陪同交叉作業人員到作業現場,一同落實好安全措施,直至作業完成。

3.7由于違章作業或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所造成的安全事故,經安全調查組調查后,由責任人員的部門承擔事故責任。

3.8安環科負責督促本制度的實施。

4工作程序

4.1凡一項作業可能對其他作業造成危害、不良影響或對其他作業人員造成傷害的作業均構成交叉作業。

4.2交叉作業的范圍:在施工過程中,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施工活動,都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和干擾施工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設備維修、設備(結構)安裝、起重吊裝、高處作業、模板安裝、腳手架搭設拆除、焊接(動火)作業、施工用電、材料運輸、其他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作業等。

4.3交叉作業的特點和危害

兩個以上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施工作業,因作業空間受限制,人員多、工序多、機械設備、物料(轉移)存放,所以作業干擾多、需要配合、協調的作業多、現場的隱患多、造成的后果嚴重。可能發生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車輛傷害、觸電,火災等。

4.4交叉作業的管理要求

為保證雙方或多方的施工安全,避免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安全生產法》第四十條之規定:“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應當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

4.5交叉作業的管理原則

4.5.1各生產單位在同一區域內作業,應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建立聯系機制,及時解決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并盡可能為對方創造安全施工條件、作業環境。干擾方應向被干擾方提供作業計劃,被干擾方據此提前安排作業,以減少干擾所帶來的損失;如雙方無法協調一致,或被干擾方必須停工時,則應報請調度室幫助協商解決。

4.5.2在同一作業區域內應盡量避免交叉作業,在無法避免交叉作業時,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作業。雙方在交叉作業或發生相互干擾時,應根據該作業面的具體情況共同商討制定安全措施,明確各自的職責。

4.5.3因生產需要進入他人作業場所,必須以書面形式(交叉作業通知單)向對方申請;說明作業性質、時間、人數、動用設備、作業區域范圍、需要配合事項。其中必須進行告知的作業有:設備維修、設備(結構)安裝、起重吊裝、高處作業、焊接(動火)作業、施工用電、材料運輸、其他作業等。

4.5.4雙方應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從業人員作業的技能,自我保護意識,預防事故發生的應急措施和綜合應變能力,做到“三不傷害”。

4.5.5雙方在交叉作業前,應當互相通知或告知對方本班作業的內容、安全注意事項。當生產過程中發生沖突和影響生產作業時,各方要先停止作業,保護相關方財產、周邊建筑物及水、電、氣、管道等設施的安全;由各自的負責人或安全管理負責人進行協商處理。作業中各方應加強安全檢查,對發現的隱患和可預見的問題要及時協調解決,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4.6交叉作業的安全措施

4.6.1雙方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高處作業時;應在作業前對作業區采取全封閉、隔離措施,應設置安全警示標識,警戒線或派專人警戒指揮,防止高空落物、施工用具、用電危及下方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4.6.2在同一區域內進行設備維修時;必須做好施工現場的防護,設置安全警示標志;不準堵塞作業通道,確保暢通,工具、配件堆放應安全可靠(必須有防滾落措施)。

4.6.3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起重吊裝作業時;應充分考慮對各方工作的安全影響,制定起重吊裝方案和安全措施。指派專業人員負責統一指揮,檢查現場安全和措施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起重吊裝作業。與起重作業無關的人員不準進入作業現場,吊物運行路線下方所有人員應無條件撤離;指揮人員站位應便于指揮和了望,不得與起吊路線交叉,作業人員與被吊物體必須保持有效的安全距離。索具與吊物應捆綁牢固、采取防滑措施,吊鉤應有安全裝置;吊裝作業前,起重指揮人通知有關人員撤離,確認吊物下方及吊物行走路線范圍無人員及障礙物,方可起吊。

4.6.4在同一作業區域內進行焊接(動火)作業時;施工單位必須事先通知對方作好防護,并配備合格的消防滅火器材,消除現場易燃易爆物品。無法清除易燃物品時,應與焊接(動火)作業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并采取隔離和防護措施。上方動火作業(焊接、切割)應注意下方有無人員、易燃、可燃物質,并做好防護措施,遮擋落下焊渣,防止引發生火災。焊接(動火)作業結束后,作業單位必須及時、徹底清理焊接(動火)現場,不留安全隱患,防止焊接火花死灰復燃,釀成火災。

4.6.5同一區域內的用電:應各自安裝用電線路。作業用電必須做好接地(零)和漏電保護措施,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各方必須做好用電線路隔離和絕緣工作,互不干擾。敷設的線路必須通過對方工作面,應事先征得對方得同意;同時,應經常對用電設備和線路進行檢查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6.6作業各方應共同維護好同一區域作業環境,切實加強作業現場消防、保衛、治安,文明施工管理;必須做到作業現場文明整潔,材料堆放整齊、穩固、安全可靠(必須有防垮塌,防滑、滾落措施)。確保設備運行、維修、停放安全;設備維修時,按規定設置警示標志,必要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派專人看守、切斷電源等),謹防誤操作引發事故。

篇2:火車皮卸砂交叉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因棒磨砂含泥水較多,鐵運分公司火車拉運砂石卸車時存在粘車甚至發生車皮跌落砂倉的事故,砂石粘車現象發生時,需要抓斗吊配合將車皮表面一層含泥水較多的砂子抓出,為了配合好砂石運輸工作,保證火車卸砂、車皮抓砂此項特殊作業過程的安全,維護我礦正常的充填生產作業秩序,針對車皮抓砂過程與鐵運公司存在的交叉作業,特制訂安全管理措施如下:

1、天車作業人員要堅守崗位,精心操作,嚴格執行工藝紀律和操作規程;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嚴禁無證作業;開車前,檢查各安全裝置、限位、吊具(抓斗、鋼絲繩)、電鈴等部件的可靠性。

2、火車車皮抓砂范圍的確定:進入砂倉的火車車皮表面磨砂搖成平面的長度超過3米,或有明顯大泥塊,方可進行抓砂作業,其它情況一律不得進行此作業。

3、抓砂作業程序的啟動:需要進行火車車皮抓砂作業時,由鐵運公司調度室通知二礦區調度室,然后由礦調度室通知充填工區天車工進行抓砂作業,天車工未經允許禁止私自進行抓砂作業。

4、進行車皮抓砂作業時,鐵路運輸分公司必須在現場安排專人負責協調,指揮火車司機和天車工抓砂作業的銜接配合,防止在天車抓砂作業過程中火車突然行走造成事故。

5、天車工進行抓砂作業時,每節車皮最多只能抓1/3,避免刮蹭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避免損壞火車車皮或天車抓斗。

6、天車工作業時要注意交叉作業安全,注意駕駛,行車平穩,抓砂作業時抓斗要輕放,避免刮蹭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

7、維修人員要做好天車的日常維護保證設備運行正常。

8、工區管理人員要加強對交叉作業的安全監管,協調好各種交叉作業,杜絕違章違紀現象,規范勞保用品穿戴,杜絕車輛傷害等事故發生。

9、當發生刮蹭事故時,由調度室協調各家作業人員分析協調處理事宜。

充填工區

篇3:高處作業交叉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工程開工后,項目施工前,由項目部工程科專業工程師編寫《高處作業與交叉作業工作技術措施》,項目部工程科科長、安全科審核,項目部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2在項目施工開始前,由有關專業工程處項目單項技術員根據作業的項目和工程設計圖紙,編寫“施工作業指導書”,其中安全部分的內容經項目部安全科審核,項目部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3專業工程處項目單項技術員根據已批準的作業指導書向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4項目施工時,由班長給施工人員分工并做作業項目、地點和安全要求的交底。

5施工人員到達作業地點開始作業前,確認作業環境,合格后方可作業。

6在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部、項目部及專業工程處安環員實施現場高處作業與交叉作業的監督檢查,對發現的不符合項開具整改通知單,并督促整改。

7盡量避免交叉作業,不能避免時由項目部生產副經理協調,各專業工程處必須做好隔離防護措施。

8在生產運行區進行交叉作業時,必須填寫安全施工作業票(見附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