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進場質量檢驗見證取樣送檢制度
1.目的
為了保證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及其在各工序施工過程中均能經過檢驗和試驗,且對其狀態加以標識,防止誤用不合格的材料及半成品,嚴格確保工程質量滿足國家有關法規和合同要求。因此,必須建立健全材料進場質量檢驗及見證取樣送檢制度。
2.檢測范圍及標識
工程所用的進場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應有產品合作證,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規范、標準、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的要求。
項目材料員負責對工地現場的原材料、半成品進行分類、堆放、隔離、標識,并對原材料、半成品的檢驗和試驗狀態進行標識,要和取樣員會同監理見證員對需見證取樣的材料,按規定要求,現場見證取樣100%,見證送樣送檢30%以上。未經檢驗和試驗的原材料、半成品進場,材料員應掛寫有“待檢”字樣的標識牌。并送至法定檢測機構檢驗,取回檢驗報告,交內業資料員保存。原材料、半成品已經檢驗和試驗,但尚待判定的,材料員應掛有“待判定”字樣的標識牌。進場原材料、半成品,經檢驗合格的,材料員應寫“合格”字樣的標識牌。進場原材料、半成品,經檢驗不合格的應按有關規定進行隔離處置,并在貨物上掛有“不合格”字樣的標識牌。經檢驗試驗的原材料、半成品,不符合其等級要求而降級使用的,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在試驗報告單上標識降級狀態,材料員在實物上注明所降等級。
3.變質處理
凡被判定為廢品的水泥嚴禁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應作出標識,經建設(監理)單位見證員見證下,作出退場處理。凡被判定為不合格品的水泥,應盡可能不在建筑過程中使用,若需在工程中使用,應用在次要部位,且應經工程項目經理部技術負責人同意,并簽章。
4.公司質安部每月1-2次對所屬項目進行檢驗和試驗,狀態標識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整改。
篇2:汽修廠維修質量檢驗制度
汽車維修廠維修質量檢驗制度
1、汽車維修質量檢驗采用自檢、互檢和專職檢驗相結合的方法。
2、企業總檢驗員全面負責承修車輛的質量檢驗、外購和外協件的質量檢驗工作。
3、各班組設專職檢驗員,對本班組承修車輛的關鍵項目進行檢驗,并負責其它項目的抽驗工作。
4、業務接待員負責承修車輛的進廠檢驗工作。
5、總檢驗員負責對承修車輛出廠前的最后檢查工作,并對符合竣工標準的車輛簽發出廠合格證。
6、承修車輛未經質檢人員驗收合格的,不得交與用戶使用,不得結算維修費用。
7、各級檢驗人員應認真做好檢驗紀錄并及時整理,交專門人員歸檔保存。
8、檢驗人員應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深刻領會相關技術標準,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技術,并指導生產工人提高操作水平。
篇3:汽修廠汽車維修質量檢驗制度
汽車維修質量檢驗制度(五)
1.進廠檢驗
維修車輛進廠后,檢驗員應記錄駕駛員對車況的反映和報修項目,查閱車輛技術檔案,了解車輛技術狀況,檢查車輛整車裝備情況,然后按照《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GB/T18344-20**)的要求擇項進行維修前的檢測,確定附加作業項目,并把檢驗、檢測的結果填寫在檢驗簽證單上,未經檢驗簽證的車輛,作業人員應拒絕作業。
2.過程檢驗
在維修作業的全過程中,都要進行過程檢驗。過程檢驗實行維修工自檢、班組內部互檢及廠檢驗員專檢相結合的辦法。過程檢驗的主要內容是零件磨損、變形、裂紋情況;配合間隙大小;有調整要求的調整數據;重要螺栓螺母扭矩。對涉及轉向、制動等安全部件更須嚴格的檢查。對不符合技術要求的部件,應進行修復、更換,以確保過程作業的質量.過程檢驗的數據由檢驗員在檢驗簽證單上完整記錄,未經過程檢驗簽證的車輛,廠檢驗員有權拒絕進行竣工檢驗。
3.竣工檢驗
竣工檢驗由檢驗員專職進行。必須嚴格按《汽車二級維護竣工出廠技術條件》逐項進行檢驗簽證,必要時進行路試。竣工檢驗的結果應逐一填寫在檢驗簽證單上,未經竣工檢驗合格的車輛不得送檢測站檢測,不得出廠。
4.檢驗標準:
(1)《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GB/T18344-20**)
(2)《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GB/18565-20**)
(3)《車輛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05)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