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網送檢管理規定

安全網送檢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1963

一、施工現場應按規定使用阻燃的密目式安全網,并應保存下列資料備查:

(一)產品出廠檢驗合格證;

(二)產品購銷合同或單據。

二、新開工工程使用的安全網必須按本通知要求取樣送檢,經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施工企業送檢安全網的次數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不同品牌的安全網應分別送檢;

(二)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以下的工程項目送檢一次;

(三)建筑面積10000~30000平方米的工程項目送檢二次;

(四)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項目送檢三次。

四、安全網的安全性能檢測工作由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檢測中心負責。檢測項目主要包括耐慣穿性、耐沖擊性和阻燃性能。安全網檢驗一次需樣網2張。

五、安全網檢測不合格的,施工單位應將該批質量不符合要求的安全網清退出施工現場,重新購置質量達標的安全網進行見證取樣送檢。

附:安全網技術交底

安全網的質量必須符合GB5725-35規定,即外形尺寸為1.8×6m和4×6m兩種,每張網的重量應少于15kg/張大于8kg/張,安全網分平網立網兩種。立網的目數應在2000(10CM*10CM)以上。

一、平網:安裝平面不垂直于水平面,主要是用來接住墜落的人和物的安全網稱為平網。

⒈平網要能承受重100kg底面積為2800cm2的模擬人形砂包沖擊后,網繩、邊繩、系繩都不斷裂(允許筋繩斷裂),沖擊高度10m最大延伸率不超過1.5m。舊網重新使用前,按GB5725-86規定,應全面進行檢查,并簽發允許使用證明方準使用。

⒉網的外觀檢查:⑴網目邊長不得大于10cm,邊繩、系繩、筋繩的直徑不少于網繩的2倍,且應大于7mm。⑵筋繩必須縱橫向設置,相鄰兩筋繩間距在30至100cm之間,網上的所有繩結成節點必須牢固,筋繩應伸出邊繩1.2m,以方便網與網或網與模桿之間的拼接綁扎。(或另外加系繩綁扎)。⑶舊網應無破損或其他影響使用質量的毛病。

⒊網的選擇:⑴根據使用目的,選擇網的類型,根據負載高度選擇網的寬度、立網不能代替平網使用,而平網可代替立網使用。⑵當網寬為3m時,張掛完伸出寬度約2.5m,當網寬4m時張掛后伸出寬度約3m。

⒋網的安裝:⑴安裝前必須對網及支桿、橫桿、錨固點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開始安裝。

⑵安全網的內外側應各綁一根大橫桿,內側在橫桿綁在事先予埋好的鋼筋環上或在墻(樓板)的內側再綁一根大橫桿與外側安全網的里大橫桿綁在一起,大橫桿離墻(或樓板)間隙≤15cm。網外側大橫桿應每隔3m設一支桿,支桿與地面保持45°角,支桿落點要牢靠固定,如在樓層無法固定時可設掃地桿,把幾根支桿底腳連在一起與柱綁牢。⑶安全網以系結方便,連接牢固又易解開受力后不會散脫為原則。多張安全網連接使用時,相鄰部分應緊靠或重疊。⑷平網安裝時不宜繃得過緊,應外高內低(外側高出50m)網的負載高度在5m以內時,網伸出建筑物寬度2.5m以上,10m以內時網伸出建筑物寬度最小3m。⑸在輸電線路附近安裝時,必須先征得有關部門同意,并采取適當的防觸電措施,否則不得安裝。⑹第一道安全網一般張掛在二層樓板面(3~4m高度),然后每隔6~8m再掛一道活動安全網(GB5725-85規定)。多層或高層建筑除在二層設一道固定安全網外,每隔四層應再設一道固定安全。⑺網與其下方(或地面)物體表面距離不得小于3m。⑻在張掛安全網時應事先考慮到在臨時需進出料位置應留有可收起的活動安全網,當吊料時將網收起,用完時立即恢復原狀。

⒌使用、維修、保養:⑴安全網在使用中必須每周進行一次外觀檢查,雜物及時清理。⑵當受到較大荷載沖擊后,應更換新網或及時進行檢查,看有無嚴重變形、磨損、斷裂、連接部位脫落等確認完好后,方可繼續使用。⑶按GB5725-85規定使用中每3個月應進行試驗繩強力試驗(或根據說明書進行試驗)。

⒍安全網的清理:清理安全網如頂進入安全網,事先必須先檢查安全網的質量,支桿是否牢靠、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安全網清理,清理時應一手抓住網筋,一手清理雜物,禁止人站立安全網上,雙手清理雜物或往下拋擲。清理雜物時,地面應設監護人,禁人入內,或是加設圍欄。

二、立網:安裝平面垂直于水平面(相對來說),主要是用來防止人和物墜落的安全網稱為立網。⒈根據GB5725-85規定,立網邊繩、系繩斷裂強力不低于300kgf,網繩的斷裂強力為150-200kgf,網目的邊長不大于10cm。⒉掛設立網必須拉直、拉緊。⒊網平面與支撐作業人員的面的邊緣處最大的間隙不得超過15cm。

篇2:醫院輸血申請血樣采集送檢制度

醫院輸血申請和血樣采集送檢制度

1.輸血前,經治執業醫師應向受血者或家屬告知與輸血有關的風險,受血者或家屬同意后,在《輸血治療同意書》上簽字,方可申請輸血。

2.輸血申請。由經治執業醫師逐項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和《配血試驗報告單》(或輸血記錄單),由主治執業醫師核準簽字,連同受血者血樣于預定輸血日期前(不超過3天)送交輸血科(血庫)備血。

3.標本采集。醫務人員持《臨床輸血申請單》和貼有標簽的試管,入病房當面核對(對神志不清或小孩由直系親屬證實)受血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病室/門急診、床號、血型和診斷等,無誤后方可采集血樣,血液采集后立即放入有惟一標識的試管中,加蓋。

4.標本交接。血標本由專人送輸血科(血庫),交接時,雙方逐項核對,一切無誤后雙方簽字接收。并在《標本接收登記本》上及時記錄受血者姓名、性別、年齡、病區、床號、住院號、申請醫師、抽血者、送血者及標本送達時間等。

5.標本收到后,立即對標本進行ABO和Rh血型鑒定,ABO血型應用試管法作正反定型,并記錄。如果是急診輸血應立即配血,如果是擇期手術者,將配血單與標本一起及時放入2~60C冰箱保存,備用。

6.患者輸血后需再次輸血時,重新采集血標本再配血。

篇3:材料進場質量檢驗見證取樣送檢制度

1.目的

為了保證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及其在各工序施工過程中均能經過檢驗和試驗,且對其狀態加以標識,防止誤用不合格的材料及半成品,嚴格確保工程質量滿足國家有關法規和合同要求。因此,必須建立健全材料進場質量檢驗及見證取樣送檢制度。

2.檢測范圍及標識

工程所用的進場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應有產品合作證,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規范、標準、地方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設計單位、建設單位的要求。

項目材料員負責對工地現場的原材料、半成品進行分類、堆放、隔離、標識,并對原材料、半成品的檢驗和試驗狀態進行標識,要和取樣員會同監理見證員對需見證取樣的材料,按規定要求,現場見證取樣100%,見證送樣送檢30%以上。未經檢驗和試驗的原材料、半成品進場,材料員應掛寫有“待檢”字樣的標識牌。并送至法定檢測機構檢驗,取回檢驗報告,交內業資料員保存。原材料、半成品已經檢驗和試驗,但尚待判定的,材料員應掛有“待判定”字樣的標識牌。進場原材料、半成品,經檢驗合格的,材料員應寫“合格”字樣的標識牌。進場原材料、半成品,經檢驗不合格的應按有關規定進行隔離處置,并在貨物上掛有“不合格”字樣的標識牌。經檢驗試驗的原材料、半成品,不符合其等級要求而降級使用的,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在試驗報告單上標識降級狀態,材料員在實物上注明所降等級。

3.變質處理

凡被判定為廢品的水泥嚴禁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應作出標識,經建設(監理)單位見證員見證下,作出退場處理。凡被判定為不合格品的水泥,應盡可能不在建筑過程中使用,若需在工程中使用,應用在次要部位,且應經工程項目經理部技術負責人同意,并簽章。

4.公司質安部每月1-2次對所屬項目進行檢驗和試驗,狀態標識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