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垂直運輸設備防護規定
一、井架防護1、井架下部三面搭高防護棚,正面寬度不小于2米,側面不小于1米,井加高度超過30米時,防護棚頂須雙層。2、井架底層入口處有外壓門,樓層通道口設有安全門,通道兩側設護欄,下設踢腳笆。3、井架吊籃裝設內落門,沖頂限位、彈閘等防擴安全裝置。4、井架底部設有可靠的接地裝置,且成組。5、井架本身腹桿及連接螺栓齊全,浪風繩及與建筑物的硬支撐按規定搭設齊全牢固。6、臨街或人流密集區,在防護棚以上三面掛網防護。二、腳手架防護1、注意材質,不得鋼竹混搭,高層腳手架應經專門設計計算。2、立桿底部回填土堅實平整。3、按規定設置拉撐點,剪刀撐用鋼管,接頭搭接不小于40厘米。4、每隔四步要鋪隔籬笆。5、高層腳手架外側,從第二步架至第五步架間應全部設防護欄桿和擋腳笆,五步架以上。除設欄桿外,還應設安全笆和安全網;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區則從第二步架起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網,腳手四周均設接地保護和防雷裝置。三、人貨兩用電梯防護1、電梯下部三面搭設雙層防墜棚,搭設寬度正面不小于2.8米,兩側不小于1.8米,搭設高度為4米。2、必須設有樓層通訊裝置或傳話器。3、樓層通道口須設防護門及明顯標志,電梯吊籠停層后與通道橋之間的間隙不大于10厘米,通道橋兩側須設有防護欄桿和擋腳笆。4、必須裝有良好的接地裝置,底部排水暢通。5、吊籠門上要掛設起重量,乘人限額說明牌。四、塔吊防護1、“三保險”、“五限位”齊全有效。2、夾軌器齊全。3、路軌縱橫向高低差不大于1‰,路軌兩端設緩沖器(即碰頭)離軌端不小于1米。4、軌道橫拉桿兩端各設一道,中間桿距不大于6米。5、路軌接地兩端各設一組,中間間距不大于25米,電阻不大于4歐姆。6、軌道內排水暢通,移動部位電纜嚴禁有接頭。7、軌道中間嚴禁堆雜物,中軌兩側和兩端外的堆物,必須距離塔吊加轉臺尾部50厘米上。
篇2:運輸設備包機制度
1、機車、礦車、人車及其配套設備必須建立包機制度,包正常運轉、設備完好、日檢、周檢、月檢、大、中、小修,責任人包括段隊、班組負責人、設備司機、檢修工和設備有關人員。
2、司機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各崗位和各種司機要保持穩定,不得隨意調動崗位。電機車實行專人專車,包機人按規定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巡迴檢查等預防性檢修工作,保持設備、硐室的清潔衛生,有問題和隱患及時匯報。
3、包機檢修工要做好日檢、周檢、月檢工作,時間不準占用,不準漏項,大中小修做到心中有數,對機車、人車的安全制動裝置要按《規程》規定定期試驗,保證靈活可靠,不得帶病運轉,保持設備的完好狀態。
4、有準確的運轉、檢修、專責、交接班記錄。
篇3:運輸設備準用證管理辦法
為加強運輸設備管理,切實保證運輸設備安全運轉,經礦研究決定,對部分運輸設備實行“準用證”制度,管理辦法如下:
(一)準用證適用范圍:小絞車、回柱絞車、無極繩絞車、皮帶張緊絞車
(二)使用辦法
1、掛牌管理:由運輸管理部門負責,對驗收合格,達到完好的運輸設備貼完好牌,掛“準用證”,無“準用證”的設備嚴禁投入運行。
2、使用管理:機電運輸管理部門、安全科及工區管理人員、維修負責人等負責對設備運行狀況的檢查、監督,一旦發現設備不完好及存在與設備有關的其它隱患,必須摘掉設備“準用證”,停止設備運行,并報機電運輸管理部門備案。未復牌前,任何人都不得動用該設備。
3、復牌辦法:執行誰摘牌,誰復牌(或跟班安全員復牌)的原則,被摘牌的設備,由使用維修單位負責維修,排除隱患后,通知摘牌人(或跟班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復牌恢復設備運行。機電運輸管理部門負責對復牌設備的復查,實現設備隱患處理的閉合管理。
4、“準用證”規格及懸掛方式:采用規格為200×100mm的鋁塑板制作,綠底白字,標注內容有:維修單位、名稱、型號、編號和“準用證”字樣,并印有晉能集團logo。使用時豎向懸掛在設備上醒目的位置。
(三)管理規定
1、“準用證”必須使用統一制作的牌板,并按規定位置懸掛,凡發現使用私自制作牌板和懸掛位置不合適的每次對單位罰款50元。
2、使用單位必須安專人對“準用證”牌板進行檢查,發現損壞及時更換。
3、無“準用證”設備嚴禁使用,發現使用的按“嚴違”論處。
4、機電運輸部門建立“準用證”摘牌管理檔案。將“準用證”的使用納入運輸安全年考核,發現一次被摘牌扣3分。
5、使用外單位設備時,必須到設備所在單位申請,掛“準用證”后方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