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垂直運輸設備安全防護制度

垂直運輸設備安全防護制度

2024-07-22 閱讀 1608

1、龍門架:

①龍門架下部三面搭設防護棚,正面寬度不小于2m,兩側不小于1m,井架高度超過30m頂棚須雙層。

②龍門架底層入口處設有外壓門,樓層通道口設有安全門,通道兩側設護欄,下設踢腳板。

③龍門架吊藍裝設內落門,沖頂限位、彈閘等防護安全裝置。

④龍門架底部設有可靠的接地裝置,且成組。

⑤龍門架本身腹桿及連接螺栓齊全,纜繩與建筑物的硬支撐按規定搭設齊全牢固。

⑥臨街或人流密集區,在防墜棚以上三面包安全網防護。

2、腳手架:

①注意材質,不得鋼竹混搭,高層腳手架應經專門設計計算。

②立桿底部回填土堅實平整。

③按規定設置支撐點,剪刀撐用鋼管,接頭搭設不小于40cm。

④每隔四步要鋪隔離笆,伸進墻面,二步架起及以上外側設檔腳笆或安全拉網。

⑤安設登高對環扶梯,設在外側配防護欄桿。轉彎平臺須設二道水平欄桿。

篇2:施工垂直運輸聯絡安全要求

施工垂直運輸和聯絡安全要求

(1)井架、施工電梯等提升裝置的地面進料口,應設自動升降鋼質網門或其他防護設施。門上必須設置醒目標志,網門未關閉不得提升或吊物。地面進料口及通道上方需設防護棚。雙籠井架通道中間,應予分隔封閉。

(2)各種上垂直運輸接料平臺,必須搭設牢固。在接料平臺的兩側,除設防護欄桿外,還必須加扎安全立網或竹笆。平臺口應設置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桿。

(3)起吊重物時應綁扎牢固、安放平穩,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須用吊籠或鋼絲繩綁扎牢固后方可起吊。標有綁扎位置或記號的物件,應按標明的位置綁扎起吊。

(4)起重吊運作業時,應設警戒線,非吊運人員不得入內,吊臂和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過,嚴禁非載人起重機載乘人員。

(5)遇有六級以上大風或惡劣天氣時,應停止露天起重吊裝作業。

(6)采用對講機進行上下聯絡,必須由指揮人員專用,不得他人隨意亂用。遇有緊急情況時,指揮人員必須立即向工地負責人報告,由工地負責人統一指揮,并采取應急措施。

篇3:商綜樓宇垂直運輸設備安全技術措施

商綜樓垂直運輸設備安全技術措施

項目部設中小型機械設備分項負責人和動力組,負責施工現場的垂直運輸設備的安全,本工程采用塔吊4臺。

1、塔吊司機指揮和司索人員必須經市以上勞動部門培訓合格持證上崗,塔吊指揮必須使用旗語指揮。

2、塔吊正常工作氣溫為+40攝氏度,-20攝氏度,風速低于20Mc,如遇雷雨、濃霧、大風等惡劣天氣應立即停止使用。

3、操作人員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認真作好起重機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的安全檢查和維護保養工作,嚴禁機械帶病運轉。工作完成后,保證起重機臂隨風自由轉動。

4、起重吊裝中堅決執行十不吊

(1)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不準吊;(2)信號不清不準吊;(3)吊物下有人不準吊;(4)吊物上站人不準吊;(5)埋在地下物不準吊;(6)斜拉、斜掛不準吊;(7)散物捆扎不牢不準吊;(8)零雜物無容器不準吊;(9)吊物重量不明、吊索具不符合規定不準吊;(10)遇有大雨、大雪、大霧和六級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不準吊。

5、起重機應經常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轉動部分應有足夠的潤滑油,對易損件必須經常檢查維修更換,對機械的螺栓,特別是振動部件,檢查是否松動,如有松動及時擰緊。

6、各機械制動器應經常進行檢查和調整,在磨擦面上不應污垢。減速箱、變速箱、齒輪等各部的潤滑及液壓油均按潤滑要求進行。

7、要注意檢查各部鋼絲繩有無斷絲和松股現象,如超過有關規定,必須立即更換。

8、使用液壓油嚴格按潤滑表中的規定進行加油和更油,并清洗油箱內部。經常檢查濾油器有無堵塞,安全閥在使用后調整值是否變動。油泵、油缸和控制閥是否漏油,如發現異常及時排除。

9、經常檢查電線、電纜有無損傷,如發現損傷應及時包扎或更換。

10、各控制箱、配電箱應保持清潔,各安全裝置的行程開關及開關觸點必須靈活可靠,保證安全。

11、塔機維修保養時間規定:(1)日常保養(每班進行);(2)塔機工作1000小時后,對機械、電氣系統進行小修一次;(3)塔機工作4000小時后,對機械、電氣系統進行中修一次;(4)塔機工作8000小時后,對機械、電氣系統進行大修一次。

12、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考核。取得上級主管部門頒發的操作證或有關部門頒發的駕駛執照等,方可上機操作。

13、操作人員在作業時,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將機械交給非操作人員操作,嚴格遵守現場勞動紀律駐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酒后操作。起重機的使用必須嚴格遵守說明書的有關規定。

14、夜間作業應有充足的照明設備。遇有六級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作業。

15、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必須齊全完整、靈敏可靠。不得隨意調整和拆除。嚴禁用限位裝置代替操縱機構進行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