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拌合樓的安全管理制度

拌合樓的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3301

一、目的

為了規范xx項目部綜合工區安全管理,使得拌合樓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確保安全生產和保證前方生產順利進行,特對拌合樓安全管理工作做以下規定:

第一章安全管理規定

一、人員管理

1.拌合樓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熟悉機器的機械原理、性能、結構和維修保養規程,了解混凝土拌和的相關知識,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2.操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女同志應將長發塞入帽內,嚴禁酒后上機操作,非操作人員未經許可不準進入主操作室;嚴禁非操作人員隨意操作手柄及按鈕。

?3.拌合樓操作室禁止用明火取曖。

4、嚴格落實項目部《安全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明確拌合樓所有人員職責,人人按職分工。專業崗位有人調離,立即配備新人入崗,并要求結果培訓,持證上崗;

5、聽從項目部領導及施工指揮人員的安排,正確操作機械,對違反機械性能、安全操作規程和可能引起事故的指揮,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

6、崗位操作人員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7、嚴禁在微機上安裝其它軟件、播放光碟、打游戲等。

8、值班期間保證電話、對講機通訊暢通,通話時應語言規范、文明禮貌,不得帶有情緒,不得用電話、對講機進行私聊。

9、工作期間認真專心,出現生產異常情況,能夠正確處理,計量出現誤差超標時應及時對計量系統進行校正。值班期間不得脫崗、串崗,負責操作室清潔整理工作,不得在操作室吸煙、酗酒、娛樂、吃零食等,負責對拌合機設備進行日常檢查、維護、保養工作,配合維修人員保養檢修工作。

二、設備管理

設備安全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設備專人負責,共同管理",精心養護,保證設備安全。及時有效的消除設備運行中不安全因素,確保項目部財產和人身安全,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

1、隨時注意拌合樓機械儀表指示燈,保證機械安全運轉,保持機械日常維護、保養,并做好當班記錄(記錄包括維修保養、交接班辦記錄、班前安全五分鐘記錄等);所有記錄必須如實填寫,不空缺。

?2、嚴格電器設備的使用,非本機人員不得啟動開關,不使用不合要求的電器;

3、拌合樓設置專門的安全管理人員,定期對設備進行安全檢查,查找安全隱患,消滅設備故障于萌芽狀態;

4、設備配件的采購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杜絕使用無廠址、無生產合格證、無生產日期的產品;

5、發生機械設備事故時,及時進修檢查維修,保證運行安全。

6、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設備啟動之前應觀察確認拌合樓所有人員都在安全距離之外方可啟動。要有強烈的安全意識,設備檢修中負責對操作臺進行拉閘、斷電并進行監護。

7、起動前的準備

7.1開機前,檢查電源及電氣元件接線和接地線是否安全可靠。使用前應檢查攪拌罐內,料斗內軌道架上是否有異物積存。

7.2合上動力電源,電壓應符合要求,其變動范圍不超過額定值的±10%。先進行點動試車檢查攪拌電機、水泵的轉向是否正確;卸料門是否開啟自如;提升電機抱剎是否安全可靠;各行程開關、啟動按紐是否動作靈活;各減速成箱及各潤滑部位潤滑油是否充足良好;各部位聯接螺栓是否牢固,特別是運動部件的聯接。必須按規定對轉動部位經常檢查并加注潤滑油脂。

7.3檢查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等均能正常供料,拌合樓各部位均處在準備工作狀態。

7.4起動空壓機,壓縮空氣壓力應在規定范圍內,且無漏氣現象。

7.5工作過程中,操作人員集中精力,嚴格按照拌合樓使用說明書規定進行操作,隨時觀察各種儀表,指示燈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正確處理。

7.6注意壓縮空氣的壓力表,壓力低于規定范圍,禁止開車通氣。注意電氣安全,防止電氣元件、電線受潮及損壞。

7.7嚴格執行操作程序,不得擅自更改。嚴禁將控制電腦用作它用。系統運行過程中,如無緊急情況,嚴禁改變工作方式(手動或自動)。

7.8拌合樓工作時,任何人不得進入料斗軌道或站立在軌道下方;不得將頭、手伸入軌道;不得站在卸料區;不得打開攪拌機卸料門和檢修門。如有必要打開攪拌機檢修門,則應停機,將料斗提升至安全孔處,并用安全銷鎖住。

7.9如出現意外情況,應立即按下緊急停止按鈕,切斷系統控制電源,并切斷總電源開關,應立即打開卸料門,放盡攪拌筒內拌和物,避免砼在攪拌機內凝結。待故障排除后,如需重新啟動,必須使系統進入手動工作狀態,將前一次終止的循環進行到底,使拌筒秤斗、量筒清理后再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禁止攪拌機重車停機和重機起動。

7.10使用過程中,按拌合樓保養說明書規定和潤滑周期表對拌合樓和設備部位進行潤滑。檢查電器設備外殼,必須有可靠的接地,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清掃拌合樓各部位漿液、積灰。及時清洗攪拌罐內及整機表面的灰塵、沾附的砼和油污,防止砼干結,保持清潔。

7.11經常檢查骨料輸送皮帶磨損情況,必要時更新。檢查各弧、秤斗等往復傳動機構是否靈活,骨料運輸機構工作是否正常,緊固部位有無松動現象。檢查攪拌機內葉片、襯板是否松動,定期調整葉片與襯板之間間隙。并視磨損情況酌情更換。

?7.12應經常緊固水泥秤斗振動器和水泥(粉煤灰)倉電動除塵振動器的聯接螺栓。所有電線和管線應妥善保護,以防工作時壓壞或撞傷。檢查各電機的溫升,不得超過銘牌規定值,無銘牌時,不得超過60度。檢查用電設備、電氣元件線路等各部是否正常,發現異響、異味應立即處理。經常檢查各主令開關、旋鈕、按鈕、指示燈等電氣設備的可靠性。特別是應嚴格檢查中間斷電、動觸頭損壞、燒毛情況,如有必要應及時更換。

7.13拌合樓保養檢修作業必須在設備停止動轉斷開電源后進行,檢修時必須在電源、氣路開關處懸掛"禁止合閘"的警示牌,并有專人看守。維修保養用潤滑油工具等應放在指定位置,廢油棉紗應集中存放,定期處理,不準亂扔、亂潑。

?7.14保養檢修拌合樓,需進入水泥倉、攪拌機、秤斗內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繩,必須設專人監護。

?7.15停機后將所有操作開關置于斷路位置,并關閉各電源開關。

?7.16對配備的消防器材定期進行檢查,對消防重點部位重點防范,一旦發生險情,立即組織拌合樓現場人員進行搶險并在第一時間上報。

8、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未經培訓或無操作證的人員不許操作機械.取得上崗證的設備操作人員,操作前須認真閱讀設備使用說明書;操作中必須堅守崗位,確保機械正常運轉.

9、使用設備必須實行"兩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機、包使用、包保養、包管理)操作人員要相對穩定。

?10、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做到"三懂"(懂構造、懂原理、懂性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機械設備,按規定進行保養。連續兩班以上作業、更換操作者時,必須履行交接手續。

11、機械用冷卻水,應采用飲用軟水;,機械用燃油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規定進行使用;燃料的儲存必須符合相關的規定,并要有消防設施,加注燃油的工具,必須清潔,無灰塵、水、雜質等。機械用潤滑油、脂的使用必須符合說明書的牌號、品種或型號,不得盲目的代用;潤滑油、脂按時、按量加入與更換;更換的廢油要妥善保存與標識,以免誤用,使用過的廢油,若還有利用價值時,必須過濾并降級使用。潤滑油、脂應妥善保管,防止水、灰塵、泥沙等混入,加注的工具應清潔。

12.機械用液壓油應符合說明書規定的牌號、品種與規格,并防止空氣、水、灰塵等雜物混入;液壓油要定期檢查并過濾,當液壓油顏色異常并有異味時應及時更換;更換新液壓油時,必須將液壓系統內的舊油排放干凈,并用已經過濾未變質的同種、同型號的舊油清洗。新購置的液壓油必須經過過濾才能加入機械設備中;加入時,加注工具要清潔,并保持連續加入,以防止空氣及雜質混入。

三、用電管理

1、拌合樓電氣操作人員,必須是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者,持證上崗;

2、拌合樓中配電線路必須安裝安全裝置,漏電保護裝置或電氣安全聯鎖裝置、信號裝置;

4、配電線路上每一支線始端必須裝設斷路開關和有效的短路和過載保護;

5、定期對拌合樓用電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并做好相關記錄。

6、拌合樓用電必須設專人負責,在工作檢查時必須一個工作、一人監護。

四、標示管理

?1、拌合樓必須按照規定懸掛各種安全標示牌、文明施工牌以及安全操作規程和各項管理制度。

2、施工現場安全標志,不得隨意挪動,確需挪動時,須經原設計部門同意;

3、標志牌經常檢查,如發現有破損、變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時應及時修正或更換;

五、拌合樓環境管理制度

1.檢查拌合樓生產區域的各種原材料堆放現場分區應整潔有序,各種規格原材料標識應正確無誤。

2.檢查外加劑存放區是否符合環保和密封要求。粉劑包裝,分裝袋是否密封,有無磨損,破裂外漏現象,確保存放過程安全。

3.粉劑在生產過程中若用人工操作時,操作人員必須穿戴防護服,戴防塵口罩和橡膠手套,防護眼鏡。

4.使用液體外加劑時,操作人員必須在開機前認真檢查連接的各種管道連接是否牢固可靠,檢查各種管道有無磨損和破裂現象,發現問題時應及時排除,確保外加劑不外漏不外流。如發現有外漏時,檢修完成后必須及時清理現場殘碴殘液。

5.攪拌機維修保養時必須正確穿戴勞動保護服,對維修過程中更換的零配件、鏍絲等,不得隨意丟棄,應集中回收至維修車間統一存放。

6.對維修保養中潤滑油有外露,外流潤滑油、油碴時應及時清理,對維修使用過的棉紗,手套等應統一回收至現場設置可利用回收處集中存放。

7、隨時檢查拌合樓所設置的污水、廢水排放管道是否通暢。發現問題時應該及時清理確保管道通暢。

7、檢查廢水池,沉淀池是否空置,生產過程中或完工清洗攪拌機時的廢水、污水是否暢通通往廢水池。對沉淀池的沉淀水在通過檢測合格后應及時排清,確保沉淀池有足夠的容量。

9.對水泥罐,粉煤灰罐的防塵濾網應定期檢查保養,確保在充料時罐內空氣暢通。

10.對拌合樓廢料和清洗設備過程中留下的碴料,應及時清理至拌合樓設置的廢料堆放處集中存放,確保現場干凈,整潔。

六、拌合樓防火安全措施

1.操作室內和空壓機房內不得堆放無關的物質,尤其是易燃易爆物品,如:油品、木材、氧氣乙炔瓶等。

2.操作室內不得使用大功率的電取暖器、爐子、碘鎢燈等取暖。

3.每班工作結束離開拌合樓前,必須關閉各用電設備的電源,最后關閉總電源。

4.拌合樓內的電線電纜應嚴格按規范要求安裝使用。

5.定期檢查拌合樓內的電線電纜和各接觸器,重點是:老化、絕緣破損、接線處是否松動等易導致電線非發熱的因素。

6.拌合樓的電氣接地為五線制,并保證良好。

7.拌合樓內禁止使用不合格的電氣保護裝置,電氣設備的使用不準超過安全負載。

7.配電柜要配鎖,并保證隨手鎖門,以避免無關人員使用拌合樓專用配電設置。

9.拌合樓必須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

10.若發生火災,必須采取措施及時滅火,并報告工程管理部和相關領導。

七、砼運輸車司機崗位職責

1、熟悉砼運輸車性能,按規程操作,持證上崗,確保行車安全。

2、每工作班前檢查車內儀表,油料是否正常、充足,剎車是否制動良好,吊罐內是否保持干凈等。

3、進站前,應檢查吊罐的密封性,清理罐內積水、雜物并檢查罐體旋轉方向,嚴禁帶水或罐體旋轉方向相反時進站打灰,對拌合樓的鈴聲信號應分辨明確,對信號不明確時應及時與拌合機司機進行溝通。

4、運輸過程中,車輛應勻速行駛,嚴禁向罐內加水和砼的遺灑,從第一盤裝料開始至停車開始卸料為止宜控制在一小時內。

5、砼運輸車出站前車體表面應保持干凈,出站時注意左右來車,運送中遵守交通規則,運到澆筑地點應服從指揮,停留位置恰當、穩妥,滿足提放吊罐的要求。

6、服從前、后場管理人員的調度。

八、裝載機司機崗位職責

1、按照裝載機操作規程及保養常識負責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和使用。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及日常維護、保養記錄,保持設備衛生清潔、潤滑充分,調整緊固到位。

2、服從工作安排,堅守工作崗位,生產時保證倉內砂、石始終充足;不生產時保證原材料的及時堆放、整理。

3、上料過程中不得鏟料過多,造成拋撒,上料應及時,不得造成生產線生產中斷。

4、發現料中的雜物及時取出,堅持做好三清(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工作。

5、班前、班后要及時保養設備。

6、交接班人員未來接班不得擅自離崗。

7、認真做好裝載機的保養工作,不得酒后駕車,確保安全操作。

7、負責篩石、洗石、倒運減水劑等工作。

9、協助其它需用裝載機配合的工作。

?第二章拌和樓運轉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計量員

1、配料時,工作人員應偏離下料斗一定距離,慎防礫石傷人。如弧門卡牢,應從側面捅料。處理骨料卡死時,禁止用手掏摸。

2、在衡量過程中如發現問題,應在下料前與操作員取得聯系。檢修處理須切斷電源。

3、使用電子秤計量時,其傳感器螺紋吃力不得小于三牙,并擰緊螺帽。工作前,各?量斗弧門應關閉嚴密。

4、不生產時,衡量斗中不得存料。處理積料,應通知操作員和拌和層工作人員。

二、操作員

1、送電前應先與計量員和拌和機層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合上電源后檢查控制臺及配電盤內各種電氣裝置動作是否正常,發現故障應通知電工處理。

2、在確認機電設備處于正常狀態后,發出開車信號與各層聯系,在接到允許開車的回復信號后,方可依次啟動。

3、操作員應注意觀察各部位情況,若發現誤配、超秤、欠秤或其它事故,須立即停止配料或卸料,待處理完畢后方可繼續操作。

4、無特殊情況不得停重車。處理故障必須先切斷電源。

三、拌和樓操作人員

1、嚙合齒輪和攪拌筒跑道間不得夾有雜物。攪拌筒內應無存料和異物。

2、接操作員開機信號后,應立即離開攪拌筒至安全位置。發現故障即與操作臺取得聯系,一般情況均由操作員停車,特殊情況才可用安全開關停重車。

3、分料機構(如旋轉料斗、叉管、伸縮套筒等)必須暢通,檢修孔平時必須密封。

4、下料斗上部走道上的外溢積料,必須及時清理。

5、檢查攪拌筒內混凝土質量時,應與操作員??得聯系,檢查時應站在攪拌筒傾倒位置的兩側,嚴禁將頭、手伸進筒內。

6、清理、保養及處理故障時,應與操作臺取得聯系,并切斷相應部位的電源、氣路、固定好攪拌筒位置。進入筒內時,外面應有人監護。

四、出料員

1、生產前應全面檢查出料層設備是否完好。集料斗一般情況應關閉,斗下嚴禁站人。

2、在確認運輸混凝土的吊罐、汽車等對準下料口后,方可發出訊號泄放混凝土。

3、遇混凝土在集料斗內起拱時,嚴禁將頭、手倒轉向上捅料。清除余料應發出訊號,并應招呼來往行人、車?輛。

篇2:拌合樓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規范xx項目部綜合工區安全管理,使得拌合樓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確保安全生產和保證前方生產順利進行,特對拌合樓安全管理工作做以下規定:

第一章安全管理規定

一、人員管理

1.拌合樓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熟悉機器的機械原理、性能、結構和維修保養規程,了解混凝土拌和的相關知識,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2.操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女同志應將長發塞入帽內,嚴禁酒后上機操作,非操作人員未經許可不準進入主操作室;嚴禁非操作人員隨意操作手柄及按鈕。

?3.拌合樓操作室禁止用明火取曖。

4、嚴格落實項目部《安全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明確拌合樓所有人員職責,人人按職分工。專業崗位有人調離,立即配備新人入崗,并要求結果培訓,持證上崗;

5、聽從項目部領導及施工指揮人員的安排,正確操作機械,對違反機械性能、安全操作規程和可能引起事故的指揮,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

6、崗位操作人員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7、嚴禁在微機上安裝其它軟件、播放光碟、打游戲等。

8、值班期間保證電話、對講機通訊暢通,通話時應語言規范、文明禮貌,不得帶有情緒,不得用電話、對講機進行私聊。

9、工作期間認真專心,出現生產異常情況,能夠正確處理,計量出現誤差超標時應及時對計量系統進行校正。值班期間不得脫崗、串崗,負責操作室清潔整理工作,不得在操作室吸煙、酗酒、娛樂、吃零食等,負責對拌合機設備進行日常檢查、維護、保養工作,配合維修人員保養檢修工作。

二、設備管理

設備安全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設備專人負責,共同管理",精心養護,保證設備安全。及時有效的消除設備運行中不安全因素,確保項目部財產和人身安全,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

1、隨時注意拌合樓機械儀表指示燈,保證機械安全運轉,保持機械日常維護、保養,并做好當班記錄(記錄包括維修保養、交接班辦記錄、班前安全五分鐘記錄等);所有記錄必須如實填寫,不空缺。

?2、嚴格電器設備的使用,非本機人員不得啟動開關,不使用不合要求的電器;

3、拌合樓設置專門的安全管理人員,定期對設備進行安全檢查,查找安全隱患,消滅設備故障于萌芽狀態;

4、設備配件的采購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杜絕使用無廠址、無生產合格證、無生產日期的產品;

5、發生機械設備事故時,及時進修檢查維修,保證運行安全。

6、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設備啟動之前應觀察確認拌合樓所有人員都在安全距離之外方可啟動。要有強烈的安全意識,設備檢修中負責對操作臺進行拉閘、斷電并進行監護。

7、起動前的準備

7.1開機前,檢查電源及電氣元件接線和接地線是否安全可靠。使用前應檢查攪拌罐內,料斗內軌道架上是否有異物積存。

7.2合上動力電源,電壓應符合要求,其變動范圍不超過額定值的±10%。先進行點動試車檢查攪拌電機、水泵的轉向是否正確;卸料門是否開啟自如;提升電機抱剎是否安全可靠;各行程開關、啟動按紐是否動作靈活;各減速成箱及各潤滑部位潤滑油是否充足良好;各部位聯接螺栓是否牢固,特別是運動部件的聯接。必須按規定對轉動部位經常檢查并加注潤滑油脂。

7.3檢查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等均能正常供料,拌合樓各部位均處在準備工作狀態。

7.4起動空壓機,壓縮空氣壓力應在規定范圍內,且無漏氣現象。

7.5工作過程中,操作人員集中精力,嚴格按照拌合樓使用說明書規定進行操作,隨時觀察各種儀表,指示燈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正確處理。

7.6注意壓縮空氣的壓力表,壓力低于規定范圍,禁止開車通氣。注意電氣安全,防止電氣元件、電線受潮及損壞。

7.7嚴格執行操作程序,不得擅自更改。嚴禁將控制電腦用作它用。系統運行過程中,如無緊急情況,嚴禁改變工作方式(手動或自動)。

7.8拌合樓工作時,任何人不得進入料斗軌道或站立在軌道下方;不得將頭、手伸入軌道;不得站在卸料區;不得打開攪拌機卸料門和檢修門。如有必要打開攪拌機檢修門,則應停機,將料斗提升至安全孔處,并用安全銷鎖住。

7.9如出現意外情況,應立即按下緊急停止按鈕,切斷系統控制電源,并切斷總電源開關,應立即打開卸料門,放盡攪拌筒內拌和物,避免砼在攪拌機內凝結。待故障排除后,如需重新啟動,必須使系統進入手動工作狀態,將前一次終止的循環進行到底,使拌筒秤斗、量筒清理后再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禁止攪拌機重車停機和重機起動。

7.10使用過程中,按拌合樓保養說明書規定和潤滑周期表對拌合樓和設備部位進行潤滑。檢查電器設備外殼,必須有可靠的接地,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清掃拌合樓各部位漿液、積灰。及時清洗攪拌罐內及整機表面的灰塵、沾附的砼和油污,防止砼干結,保持清潔。

7.11經常檢查骨料輸送皮帶磨損情況,必要時更新。檢查各弧、秤斗等往復傳動機構是否靈活,骨料運輸機構工作是否正常,緊固部位有無松動現象。檢查攪拌機內葉片、襯板是否松動,定期調整葉片與襯板之間間隙。并視磨損情況酌情更換。

?7.12應經常緊固水泥秤斗振動器和水泥(粉煤灰)倉電動除塵振動器的聯接螺栓。所有電線和管線應妥善保護,以防工作時壓壞或撞傷。檢查各電機的溫升,不得超過銘牌規定值,無銘牌時,不得超過60度。檢查用電設備、電氣元件線路等各部是否正常,發現異響、異味應立即處理。經常檢查各主令開關、旋鈕、按鈕、指示燈等電氣設備的可靠性。特別是應嚴格檢查中間斷電、動觸頭損壞、燒毛情況,如有必要應及時更換。

7.13拌合樓保養檢修作業必須在設備停止動轉斷開電源后進行,檢修時必須在電源、氣路開關處懸掛"禁止合閘"的警示牌,并有專人看守。維修保養用潤滑油工具等應放在指定位置,廢油棉紗應集中存放,定期處理,不準亂扔、亂潑。

?7.14保養檢修拌合樓,需進入水泥倉、攪拌機、秤斗內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繩,必須設專人監護。

?7.15停機后將所有操作開關置于斷路位置,并關閉各電源開關。

?7.16對配備的消防器材定期進行檢查,對消防重點部位重點防范,一旦發生險情,立即組織拌合樓現場人員進行搶險并在第一時間上報。

8、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未經培訓或無操作證的人員不許操作機械.取得上崗證的設備操作人員,操作前須認真閱讀設備使用說明書;操作中必須堅守崗位,確保機械正常運轉.

9、使用設備必須實行"兩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機、包使用、包保養、包管理)操作人員要相對穩定。

?10、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做到"三懂"(懂構造、懂原理、懂性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機械設備,按規定進行保養。連續兩班以上作業、更換操作者時,必須履行交接手續。

11、機械用冷卻水,應采用飲用軟水;,機械用燃油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規定進行使用;燃料的儲存必須符合相關的規定,并要有消防設施,加注燃油的工具,必須清潔,無灰塵、水、雜質等。機械用潤滑油、脂的使用必須符合說明書的牌號、品種或型號,不得盲目的代用;潤滑油、脂按時、按量加入與更換;更換的廢油要妥善保存與標識,以免誤用,使用過的廢油,若還有利用價值時,必須過濾并降級使用。潤滑油、脂應妥善保管,防止水、灰塵、泥沙等混入,加注的工具應清潔。

12.機械用液壓油應符合說明書規定的牌號、品種與規格,并防止空氣、水、灰塵等雜物混入;液壓油要定期檢查并過濾,當液壓油顏色異常并有異味時應及時更換;更換新液壓油時,必須將液壓系統內的舊油排放干凈,并用已經過濾未變質的同種、同型號的舊油清洗。新購置的液壓油必須經過過濾才能加入機械設備中;加入時,加注工具要清潔,并保持連續加入,以防止空氣及雜質混入。

三、用電管理

1、拌合樓電氣操作人員,必須是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者,持證上崗;

2、拌合樓中配電線路必須安裝安全裝置,漏電保護裝置或電氣安全聯鎖裝置、信號裝置;

4、配電線路上每一支線始端必須裝設斷路開關和有效的短路和過載保護;

5、定期對拌合樓用電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并做好相關記錄。

6、拌合樓用電必須設專人負責,在工作檢查時必須一個工作、一人監護。

四、標示管理

?1、拌合樓必須按照規定懸掛各種安全標示牌、文明施工牌以及安全操作規程和各項管理制度。

2、施工現場安全標志,不得隨意挪動,確需挪動時,須經原設計部門同意;

3、標志牌經常檢查,如發現有破損、變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時應及時修正或更換;

五、拌合樓環境管理制度

1.檢查拌合樓生產區域的各種原材料堆放現場分區應整潔有序,各種規格原材料標識應正確無誤。

2.檢查外加劑存放區是否符合環保和密封要求。粉劑包裝,分裝袋是否密封,有無磨損,破裂外漏現象,確保存放過程安全。

3.粉劑在生產過程中若用人工操作時,操作人員必須穿戴防護服,戴防塵口罩和橡膠手套,防護眼鏡。

4.使用液體外加劑時,操作人員必須在開機前認真檢查連接的各種管道連接是否牢固可靠,檢查各種管道有無磨損和破裂現象,發現問題時應及時排除,確保外加劑不外漏不外流。如發現有外漏時,檢修完成后必須及時清理現場殘碴殘液。

5.攪拌機維修保養時必須正確穿戴勞動保護服,對維修過程中更換的零配件、鏍絲等,不得隨意丟棄,應集中回收至維修車間統一存放。

6.對維修保養中潤滑油有外露,外流潤滑油、油碴時應及時清理,對維修使用過的棉紗,手套等應統一回收至現場設置可利用回收處集中存放。

7、隨時檢查拌合樓所設置的污水、廢水排放管道是否通暢。發現問題時應該及時清理確保管道通暢。

7、檢查廢水池,沉淀池是否空置,生產過程中或完工清洗攪拌機時的廢水、污水是否暢通通往廢水池。對沉淀池的沉淀水在通過檢測合格后應及時排清,確保沉淀池有足夠的容量。

9.對水泥罐,粉煤灰罐的防塵濾網應定期檢查保養,確保在充料時罐內空氣暢通。

10.對拌合樓廢料和清洗設備過程中留下的碴料,應及時清理至拌合樓設置的廢料堆放處集中存放,確保現場干凈,整潔。

六、拌合樓防火安全措施

1.操作室內和空壓機房內不得堆放無關的物質,尤其是易燃易爆物品,如:油品、木材、氧氣乙炔瓶等。

2.操作室內不得使用大功率的電取暖器、爐子、碘鎢燈等取暖。

3.每班工作結束離開拌合樓前,必須關閉各用電設備的電源,最后關閉總電源。

4.拌合樓內的電線電纜應嚴格按規范要求安裝使用。

5.定期檢查拌合樓內的電線電纜和各接觸器,重點是:老化、絕緣破損、接線處是否松動等易導致電線非發熱的因素。

6.拌合樓的電氣接地為五線制,并保證良好。

7.拌合樓內禁止使用不合格的電氣保護裝置,電氣設備的使用不準超過安全負載。

7.配電柜要配鎖,并保證隨手鎖門,以避免無關人員使用拌合樓專用配電設置。

9.拌合樓必須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

10.若發生火災,必須采取措施及時滅火,并報告工程管理部和相關領導。

七、砼運輸車司機崗位職責

1、熟悉砼運輸車性能,按規程操作,持證上崗,確保行車安全。

2、每工作班前檢查車內儀表,油料是否正常、充足,剎車是否制動良好,吊罐內是否保持干凈等。

3、進站前,應檢查吊罐的密封性,清理罐內積水、雜物并檢查罐體旋轉方向,嚴禁帶水或罐體旋轉方向相反時進站打灰,對拌合樓的鈴聲信號應分辨明確,對信號不明確時應及時與拌合機司機進行溝通。

4、運輸過程中,車輛應勻速行駛,嚴禁向罐內加水和砼的遺灑,從第一盤裝料開始至停車開始卸料為止宜控制在一小時內。

5、砼運輸車出站前車體表面應保持干凈,出站時注意左右來車,運送中遵守交通規則,運到澆筑地點應服從指揮,停留位置恰當、穩妥,滿足提放吊罐的要求。

6、服從前、后場管理人員的調度。

八、裝載機司機崗位職責

1、按照裝載機操作規程及保養常識負責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和使用。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及日常維護、保養記錄,保持設備衛生清潔、潤滑充分,調整緊固到位。

2、服從工作安排,堅守工作崗位,生產時保證倉內砂、石始終充足;不生產時保證原材料的及時堆放、整理。

3、上料過程中不得鏟料過多,造成拋撒,上料應及時,不得造成生產線生產中斷。

4、發現料中的雜物及時取出,堅持做好三清(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工作。

5、班前、班后要及時保養設備。

6、交接班人員未來接班不得擅自離崗。

7、認真做好裝載機的保養工作,不得酒后駕車,確保安全操作。

7、負責篩石、洗石、倒運減水劑等工作。

9、協助其它需用裝載機配合的工作。

?第二章拌和樓運轉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計量員

1、配料時,工作人員應偏離下料斗一定距離,慎防礫石傷人。如弧門卡牢,應從側面捅料。處理骨料卡死時,禁止用手掏摸。

2、在衡量過程中如發現問題,應在下料前與操作員取得聯系。檢修處理須切斷電源。

3、使用電子秤計量時,其傳感器螺紋吃力不得小于三牙,并擰緊螺帽。工作前,各?量斗弧門應關閉嚴密。

4、不生產時,衡量斗中不得存料。處理積料,應通知操作員和拌和層工作人員。

二、操作員

1、送電前應先與計量員和拌和機層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合上電源后檢查控制臺及配電盤內各種電氣裝置動作是否正常,發現故障應通知電工處理。

2、在確認機電設備處于正常狀態后,發出開車信號與各層聯系,在接到允許開車的回復信號后,方可依次啟動。

3、操作員應注意觀察各部位情況,若發現誤配、超秤、欠秤或其它事故,須立即停止配料或卸料,待處理完畢后方可繼續操作。

4、無特殊情況不得停重車。處理故障必須先切斷電源。

三、拌和樓操作人員

1、嚙合齒輪和攪拌筒跑道間不得夾有雜物。攪拌筒內應無存料和異物。

2、接操作員開機信號后,應立即離開攪拌筒至安全位置。發現故障即與操作臺取得聯系,一般情況均由操作員停車,特殊情況才可用安全開關停重車。

3、分料機構(如旋轉料斗、叉管、伸縮套筒等)必須暢通,檢修孔平時必須密封。

4、下料斗上部走道上的外溢積料,必須及時清理。

5、檢查攪拌筒內混凝土質量時,應與操作員??得聯系,檢查時應站在攪拌筒傾倒位置的兩側,嚴禁將頭、手伸進筒內。

6、清理、保養及處理故障時,應與操作臺取得聯系,并切斷相應部位的電源、氣路、固定好攪拌筒位置。進入筒內時,外面應有人監護。

四、出料員

1、生產前應全面檢查出料層設備是否完好。集料斗一般情況應關閉,斗下嚴禁站人。

2、在確認運輸混凝土的吊罐、汽車等對準下料口后,方可發出訊號泄放混凝土。

3、遇混凝土在集料斗內起拱時,嚴禁將頭、手倒轉向上捅料。清除余料應發出訊號,并應招呼來往行人、車?輛。

篇3:單病種質量管理制度

單病種質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強化醫療質量監管,通過評價病種診療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開展對比,分析,達到持續改進醫療質量,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促進醫療質量精細管理化管理的目的。

二.范圍

  適用于全院臨床科室。

三.內容

  1、嚴格按照衛生部發布的單病種質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對公布的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開展單病種質量監控。

  2、醫院成立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由業務副院長擔任,成員由醫務管理、護理管理、藥事管理、信息統計、臨床醫技、病案管理等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定期檢查全院單病種質量控制的實施情況,并進行效果評價和考評獎懲。

  3、單病種質量管理工作在醫院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指導下,由科室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具體實施,科室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任組長,組員包括科內醫療人員、護理人員、臨床藥師和其他相關責任人。

  4、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要組織科室相關人員學習單病種質量管理相關知識,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崗。

  5、各實施小組設定專人負責網上信息上報,使用衛生部統一分配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單病種質量管理控制系統”上報相應病種信息,并由本小組副高以上的專職人員最后對網上直報的信息進行審核確認。

  6、臨床科室的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每月對本科室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進行評價,醫院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每季度進行評估分析,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各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督促整改落實,保證質量持續改進。

  7、單病種質量控制指標:

  (1)診斷質量指標:出入院診斷符合率、手術前后診斷符合率、臨床與病理診斷符合率;

  (2)治療質量指標:治愈率、好轉率、未愈率、并發癥發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

  (3)效率指標:平均住院日、術前平均住院日;

  (4)經濟指標:平均住院費用、手術費用、藥品費用、耗材費用。

  8、實施單病種質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單病種管理登記本,詳細記錄患者單病種管理的相關信息。

  9、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對每個納入單病種管理的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每季度匯總分析,上報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每季度對實施單病種管理的相關衛生工作人員進行滿意度調查,結合實施小組上報的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綜合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并督促科室落實。

  10、單病種質量管理實施小組定期對患者進行單病種管理依從性檢查,單病種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定期對衛生工作人員進行實施單病種管理的依從性檢查,每個季度分析評價依從性檢查結果,提出改進措施并督促落實。

  11、獎罰:醫院將單病種質量考評結果納入醫療質量檢查考評體系,并與相關責任人的職稱晉升、評優選先、績效考核等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