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一、機械技術責任制技術責任制是機械設備正常進行工作和安全生產的有力保證。施工單位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技術責任制,以確保生產秩序正常和安全施工。各級機械技術人員的主要職責如下:(1)審定機械施工方案的技術措施,組織機械化施工。(2)負責機械技術革新、技術改造方案和自制設備的審定,組織革新成果和自制設備的技術鑒定。(3)負責機械的安全技術工作,主持機械事故的分析和處理。(4)組織新機械的技術試驗和技術交底。(5)負責檢查機械各項技術規定的執行情況,對不合理使用機械設備的行為,有權制止并加以糾正。(6)組織機械人員的技術培訓和考核。二、三定制度定人、定機、定崗位的“三定”制度,是機械使用負責制的表現形式。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管好、用好機械的好辦法,并把它作為機械管理中應該遵循的重要原則。“三定”就是把人和機的關系固定下來,把機械使用、保養和維護等各個環節都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做到臺臺設備有人管,人人有專責。“三定”的具體做法(1)1人管理一臺機械,或1人管多臺機械,該人即為該機機長或保管人。(2)多班作業或多人操作的機械設備,任命1人為機長,其余為機組成員。(3)中小型機械班組,在機械設備和操作人員不能固定的情況下,應由班長指定專人負責。(4)操作人員的配備應根據交通部頒布的<公路工程機械臺班費用定額)中規定的人員配備標準執行。三、機械操作證制度實行技術考核和操作證制度,是為了正確使用機械,加強機械使用責任制,有效地防止非駕駛操作人員或不熟練人員亂開機械,減少機械的損壞,確保人身和機械安全,提高生產效率。四、機械交接班制度為了使機械設備在多班作業或多人輪班作業時,能互相了解情況,進行機械技術狀況交底,分清責任,防止機械損壞和附件丟失,保證施工的連續進行,必須建立交接班制度,它是貫徹責任制的組成部分。機械設備交接班時,雙方都要全面檢查,做到項目不漏,交接清楚,由交接雙方填寫“交接斑記錄”,接方核對相符驗收后,交方才能下班。五、機械驗收制度1、驗收的組織大中型設備和專用設備由機務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進行驗收。一般機械的驗收由使用單位機械部門有關專業人員辦理驗收工作。
2、驗收的依據訂貨合同或協議書;機械的發票、貨運單、裝箱單、發貨明細表、機械說明書、質量保證書等有關文件和技術資料。3、驗收的內容主要包括機械外觀檢查和質量檢驗;隨機附件、易損備品配件、專用工具以及說明書、圖紙等技術資料的清點工作。4、驗收的程序(1)依據訂貨合同,核對發票、貨運單與機械規格、型號等是否相符,按貨運單初步檢查裝箱完整情況和件數是否相符。如發現問題,應立即向承運單位及生產廠提出質詢,并拒付未交貨款。(2)開箱后,依據裝箱單、發貨明細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等,核對機械規格、數量是否相符,檢查外觀質量是否完好無損,各部件、儀表有無損壞或短缺,對發現的問題要進行登記,并向生產廠提出質詢或索賠。(3)檢查隨機的各種技術文件和資料。(4)檢查附屬裝置和隨機專用工具。(5)按驗收的實際情況填寫驗收記錄單,作為固定資產建賬立檔的依據,驗收人員應在驗收單上簽字后,方可交付使用。六、起重機的安全管理(1)起重機操作手必須持有操作上崗證,輪胎式起重機還必須持交通車輛管理部門核發的駕駛證方可駕機。(2)起重機在作業前應檢查工作裝置及附屬件是否牢固,是否有損傷,工作場地是否平整堅實,駐車制動器是否有效經試運轉,確認安全后方可開始作業。(3)作業中操作人員必須聽從作業指揮人員指揮,得到信號后方可操作。(4)嚴禁超負荷起重和起重不明重量的物體,遇有風速大于10m/s時,不準工作。(5)注意架空輸電線,工作場地盡量遠離高壓網線。(6)起重機工作時,在起重臂下嚴禁站人。(7)起重物不得長時間懸在空中,起吊物在空中時,駕駛員不得離開駕駛室。(8)工作中不準進行任何維修保養工作,任何人不準站在起吊物和吊桿上,以免發生人身傷亡事故。(9)兩臺起重機聯合起重同一物體時,必須使用同等能力與性能的起重機,工作時要保持同速提升或降落,重物重量不得大于兩臺起重機允許起吊重量之和的70%,每臺起重機分配到的負荷量不得大于該機允許起吊重量的80%。七、電氣設備的安全管理1、火線必須進開關。2、合理選擇照明電壓。3、合理選用導線和熔絲。4、電氣設備要有一定的絕緣電阻。5、電氣設備的安裝要正確。6、采用各種保護用具。主要有絕緣手套,絕緣鞋,絕緣鉗、棒、墊等。干燥的本質桌凳、橡皮等亦可充做保護用具。7、正確使用移動電具。8、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
篇2:庫車段機械車輛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隨著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公路施工機械設備大量增加,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機械設備使用保養和修理等環節的技術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只有遵守操作規程,操作方法按規定保養,才能延長機械使用壽命,提高工作率,利用率,取得交好的經濟效益,因此特制定本制度。
1、全體機械車輛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道路交通管理法規》、安全法規及操作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設置安全檢查員,經常對機械車輛操作人員進行檢查,及時糾正違規違章等不良現象。
3、要求操作人員在機車設備運行前,必須對各自駕駛的設備制動,轉向等重要部位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保證正常運行。
4、按照機車設備的保養規程,定期進行例保和一、二、三級保養、保持機車設備清潔,防腐除垢,堅固、潤滑、調整等工作,充分提高完好率。
5、嚴禁無證開車、酒后開車、開疲勞車、開故障車、駕駛室超員等不良現象,發現后,嚴格處罰,調換工作,以上行為若發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一切費用及后果由操作人員負責。
篇3:機械式停車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車庫作業人員守則
1、目的和范圍
1.1目的
為了規范車庫操作員和維保人員在車庫操作時的行為,防止由違章作業而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和設備事故,提高其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1.2范圍
規定了車庫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遵守的職業行為規范。
2、車庫作業人員守則
2.1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特種設備的安全規定,服從政府部門的管理。
2.2車庫作業人員必須經地、市質量技術監督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2.3車庫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機械停車設備安全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
2.4熟悉自己所使用車庫的性能、原理、構造、用途。
2.5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掌握新技術、新規程,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
2.6及時報告車庫事故隱患,不使用故障車庫,不使用無安全合格證標志或安全標志已過有效期的停車設備,不使用未注冊的車庫。
2.7不擅自離崗,做到文明服務。
2.8正確處理車庫運行中的突發事件及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