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機械維修工崗位說明書

公司機械維修工崗位說明書

2024-07-10 閱讀 1284

公司機械維修工崗位工作說明書

一、崗位標識信息

崗位名稱:機械維修工隸屬部門:制造部

崗位編碼:直接上級:設備專管

工資等級:直接下級:無

可輪換崗位:行政維修工分析日期:

二、崗位工作概述

負責機械維修工作,負責所屬區域設備故障的維修工作,制訂、完成預防性維護保養工作,降低產品報廢,減少維修費用,降低停機工時。

三、工作職責與任務

(一)負責公司設備的機械維修工作,按維修單及時做好問題診斷與維修;

(二)按設備保養手冊和設備說明書制訂保養計劃建議,并按計劃實施保養工作;

(三)根據庫存情況提交備件采購申購表,負責備件的驗收與急購備件的提交;

(四)指導操作工完成設備使用及簡單保養工作;

(五)做好日常設備的巡視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問題,處理隱患;

(六)負責根據備件消耗情況提交降耗及國產化建議,并逐步降低所管區域備件消耗;

(七)做好預防性保養、維護工作,降低本區域停機工時及設備原因造成的報廢量;

(八)完成上級委派的其他任務。

四、工作績效標準

(一)設備維修要及時快速,減少所管區域停機工時,達到公司指標要求;

(二)維持備件消耗費用不能超過區域定額指標;

(三)減少因設備原因造成的報廢,低于指標要求;

(四)制訂并完成保養計劃。

五、崗位工作關系

(一)內部關系

1.所受監督:接受制造部經理、設備維修主管、專管的指示和監督,公司相應職能人員的監督檢查;

2.所施監督:對操作工設備操作行為、日點檢及設備維護工做監督檢查;

3.合作關系:與工藝工程師共同解決影響產品質量的設備問題,就設備預防性維護、保養安排與計劃主管協調。

(二)外部關系

協助所管區域設備供應商維護服務工作。

六、崗位工作權限

(一)有權在不改變設備設計情況下處理機器故障,必要時提出改變設備設計的建議,并有提請上級審議權;

(二)有權對操作工不規范操作提出處理意見,并有提請上級審議權。

七、崗位工作時間

在公司制度規定的正常班時間內工作,有時需要加班加點。

八、崗位工作環境

大部分時間在室內工作;溫度、濕度適宜;現場會接觸到噪音、輕微粉塵及刺激性氣味,照明條件良好,一般無相關職業病發生。

九、知識及教育水平要求

(一)機械維修方面知識;

(二)印刷電路板工藝、工序方面的知識;

(三)計算機簡單操作知識。

十、崗位技能要求

(一)熟練、準確處理發生的設備機械故障;

(二)了解的機械制圖方法,具有識圖能力。

十一、工作經驗要求

中技以上學歷,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

十二、其他素質要求

任職者需具有健康的體魄,充沛的精力;最好是男性,25歲到35歲為佳。

篇2:軌道衡器維修工安全守則

第一條嚴格執行《調車作業一般安全守則》和《鉗工通用部分守則》。

第二條定期對過渡器、秤量軌與防爬軌、限位裝置等秤體機械部分進行檢修、保養和調整,確保軌道衡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第三條做好儀表、打印機和電源等設備的除塵清潔工作,作業前要關閉電源。

第四條進行傳感器檢修、保養或調整時,要在相關部位放好千斤頂,擺放平穩后,方可進行作業。在檢修、保養作業中,堅持兩人以上作業,相互照應。

第五條要配合電工做好接地電阻測試工作。

篇3:軌道維修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軌道維修工對礦井提升運輸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軌道維修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生產任務的完成情況,根據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及三大規程要求,保證安全運輸。

(一)、崗位職責

第1條認真學習規程及措施中關于軌道維修的措施、規定和技術標準要求,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進行操作。

第2條經常對所管轄范圍軌道、地滑輪進行檢查,及時更換磨損嚴重的枕木,及時維修不轉的地滑輪。

第3條對軌道道節夾板、魚尾螺栓損壞或松動的,必須及時更換維修。

第4條在維修軌道時,作好巷道的文明生產,對于高出軌道枕木的泥水,必須及時清理干凈。

第5條軌道維修工在維修時,必須通知其他工作人員,保證車輛安全運行及人員安全。

第6條軌道維修工在下山(或斜井)工作時,必須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采取可靠的物料防滑措施,嚴禁物料滑下傷人;進入下山,必須及時通知上下、周圍的工作人員。

第7條負責制作、安裝、檢查各種運輸安全設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車輛正常運行。

(二)、責任追究

第8條因軌道失修而導致提升運輸安全事故的,維修工負直接責任。

第9條發現運輸安全設施不靈敏或存在安全隱患不匯報,又不及時處理導致事故的,軌道維修工負直接責任。

第10條在軌道維修時,因工作失職或違章操作,給他人造成傷害的,軌道維修工負直接責任。

第11條公司通過安全檢查,查出的重點安全問題,軌道維修工未及時整改的,軌道維修工負直接責任。

第12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通報、經濟處罰、追究刑事責任。